分享

民间故事与口传文化 王娟

 清源渭水 2022-10-22 发布于山东

民间故事的历史久远,其产生时间远早于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民间故事产生的前提是口头语言,而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前提是文字的出现,显然,经过口耳相传留存下来的民间故事更为古老。实际上,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歌谣等其他民间文学文类,是后世各种书面文学创作的基础和资源。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的选文虽以书面文学作品为主,但也十分重视口传文化,选取了较多的民间故事作为课文,如三年级下册的《枣核》、五年级上册的《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因此,了解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民间故事类课文时有的放矢,设计与教学书面文学类课文较为不同的活动。



口传性

民间故事是口传文化的产物,口头讲述是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之一。口头讲述不同于书面创作,书面创作产生的是固定的文本,作者可以反复修改,读者可以反复阅读,并从中发现和体会作品的义和价值;口头讲述的民间故事属于即兴讲述的产物,因此,每次讲述都会产生一个口传文本,通常称之为“异文”。例如,“虎姑婆”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美国民俗学家艾伯华曾在中国台北市的一个区邀请路人分别讲述“虎姑婆”的故事,共采集到了241 篇“虎姑婆”的口头异文。这些异文长的有几千字,短的只有几十个字。由于“虎姑婆”的故事在当地尽人皆知,因此,几乎每个人都会讲述。实际上,“虎姑婆”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而且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故事之一。在许多西方国家,这个故事的名字是“小红帽”,在中国各地,故事的名字则有“狼外婆”“熊家婆”“老虎外婆”等。

口传故事没有固定文本,每个讲述者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而且是故事的传播者,还是故事的使用者和故事异文的创造者。没有固定的文本是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其生命力的一种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间故事不是学习和分析的对象,而是一种资源,一种实现交流、沟通和儿童教育的手段。家长会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如用“狼来了”的故事告诫孩子谎言的危害性,用“狼外婆”的故事告诉孩子远离陌生人,用“金斧头、银斧头”的故事告诉孩子贪心和不劳而获的后果,等等。因此,我们不需要背诵故事,记住故事中的每个人物、每个细节、每个冲突,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完成自己的讲述和实现交流的目的。
还以“虎姑婆”的故事为例,在艾伯华收集的各种异文中,虎姑婆的结局是故事的主人公(通常是一个小女孩)成功逃脱,并杀死了老虎。至于杀死老虎的方式,有的异文说是用石头,有的异文说是用开水,还有的异文说是用热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叙述逻辑选择杀死老虎的方式,而不必担心所谓的“标准文本”。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故事具有一种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为每个故事的讲述者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发挥空间。

统编教科书选用的民间故事版本往往是作家根据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异文整理加工而成的,叶圣陶的《牛郎织女》就是如此。

此外,民间故事还有很多特征,如三叠式、单线顺序发展、人物形象善恶两分、大团圆结局等。例如,民间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般都要通过试三次、做三次、打三次、重复三次等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故事中的人物或善或恶,性格单一,爱憎分明,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粗糙的特点和法则,却是保证口传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关键。文化的传承途径是多样的,书面文化只是文化传承的途径之一,口头传承、物质传承、风俗传承同样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各种传承途径之间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也无法相互取代,只有共同合作,才能保证文化形态的丰富多样。



框架性

没有固定文本的口传民间故事是如何传承的呢?我们将民间故事的传承方式称为框架传承或者模式传承。民间故事在被讲述之前是没有固定文本的,但会有一个故事框架或者模式,正是这个框架或者模式决定了讲述者所讲的是“这个”故事,而不是“其他”故事。以“灰姑娘”为例,该故事的框架如下:

1. 受尽虐待的女主人公——被继母和继母的女儿虐待;

2. 奇幻救助——女主人公受到神或神性动物的帮助(提供漂亮衣服和金鞋子或水晶鞋);

3. 遇到王子——女主人公身着漂亮衣服和鞋子参加聚会,遇到王子;

4. 寻找女主人公——通过试穿鞋子找到鞋子的主人,即女主人公;

5. 与王子结婚。

《灰姑娘》是世界上流传最为广泛的故事之一,我们大多是通过《格林童话》或者是真人、动画电影熟悉《灰姑娘》的,但是实际上,“灰姑娘”最早的书面文本源于中国。

根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的记载,有一个叫叶限的小姑娘,她的母亲早逝,父亲再娶,后来父亲也亡故了,于是她只能跟后妈和后妈的女儿住在一起。叶限遭受了各种虐待,痛苦不堪。有一天,她得到一条神鱼,在神鱼的帮助下,她得以穿着漂亮的衣服和一双金鞋去参加了一个节日活动。叶限在活动中遇到后妈,为了不被认出,仓促逃离。她在逃离的过程中不慎遗失了一只金鞋。这只金鞋被人捡到后送给了邻近海岛上的陀汗国主,国主派人找到了金鞋的主人叶限并将她带走,还以她为上妇。而叶限的后母及其女则被飞石击死。这个故事的框架与“灰姑娘”完全一致,因此,我们说《酉阳杂俎》中叶限的故事是“灰姑娘”故事最早的书面文本。这就是说,早在唐代,“灰姑娘”的故事就已经广泛流传了。

民间故事的框架在口头传承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框架的存在保证了口传故事能够延续千年而不变。在现实生活中,每个讲述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故事的基本逻辑。框架的存在使民间故事具有明显的辨识度,使听者能迅速判断出这是个什么故事,而且听了开头,基本上就能知道结尾。尽管如此,民间故事的讲述依然引人入胜。民间故事的开放性特点会使听者对故事的讲述充满期待。这是因为每篇异文都独具特色,与众不同,其中价值观念的蕴含、故事冲突的组织、细节的描绘、情节的增删等,不仅能够展示讲述者的即兴讲述能力,而且能充分地反映讲述者的价值观念、知识储备、智慧、技巧和应变能力。

以“小红帽”为例,《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讲述的是一个头戴小红帽的漂亮小姑娘去看望外婆,路遇一只狼,小红帽把外婆家的地址告诉了狼,狼抢先跑到外婆家,吃掉了外婆,后来又假扮外婆吃掉了小红帽,最后,猎人发现了狼的恶行,就杀死了狼,救出了被狼吞掉的小红帽和她的外婆。该故事的中国异文“虎姑婆”的故事梗概是:伪装成姑婆的老虎趁孩子的妈妈去看望生病的外婆,通过欺骗的方式闯进了两个或多个孩子的家里,并试图吃掉这些孩子。“小红帽”的故事场景是外婆家,“虎姑婆”的故事场景则是主人公自己的家。“小红帽”故事中的主人公和她的外婆是受害者,她们最后在猎人的救助下才得以逃生,而“虎姑婆”故事的主人公没有依靠任何外界力量,完全靠自己的机智成功逃脱。

“小红帽”和“虎姑婆”有着相似的故事框架,因此,我们将它们列在同一故事类型里。尽管这两个故事的文本极其相似,但是,故事中的细节展示和关系处理呈现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细节,如故事是否强调小女孩的容貌,小女孩是否被吃掉,小女孩是自救还是被男性形象拯救,等等,探讨故事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传递出的价值观念。

民间故事的框架性特点使其便于记忆,利于讲述,统编教科书在五年级下册民间故事单元安排“创造性复述”这一语文要素,也正是由于这些故事具有固定的框架结构,既能够让学生快速梳理概括,又可以在固定框架外靠自己的想象填充细节。



有限性

民间故事框架的传承模式特征决定了其具有有限性,也就是说,世界上的民间故事框架是有限的,并不多。在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民间故事时,芬兰民俗学家科隆父子发现,虽然民间故事的数量浩如烟海,但仔细读来,许多故事都是同一类型故事的不同异文,即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着相同的故事资源。

以“刻舟求剑”为例,这则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有趣的是“刻舟求剑”不仅在中国流传广泛,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如芬兰、瑞典、爱尔兰、英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印度、日本等也均有流传。在《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该故事的编号为AT1278,故事梗概如下。

在船尾处刻标记:笨人乘船渡河(或海),其随身携带的东西从船尾处掉了下去,笨人立刻在船尾处刻下标记,标明该物掉下之处。

《吕氏春秋》所记文本是该故事类型最早的书面文本。实际上,先秦时期的许多寓言,如“鹬蚌相争”“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等也都是著名的民间故事类型,其异文文本遍布世界各地。

20世纪初期,民间故事学家统计了流传在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类型,发现世界上的民间故事可以被归入非常有限的基本形式里。1910 年,芬兰民俗学家老科隆的学生阿尔涅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出版。这本类型索引主要是基于欧洲民间故事分类整理的,作者共总结出540 种故事类型,但列出了1940 个位置,以备补充。1928 年,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翻译了此书,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扩充,把故事类型从1940 个增加到2499个。这就是说,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都包含在这2499 个故事类型里面。更通俗一点的说法是,世界上最多只有2499 个民间故事类型。实际上,世界各地常见的故事类型不超过500 个。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看,没有哪个民间故事是某个地区独有的,相反,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在用不同的语言讲述相似的故事。民俗学之所以成为一个学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试图给这种相似性一个合理的解释。

民间故事的情节单位也具有有限性。俄罗斯民俗学家普罗普通过对本国民间故事的研究,总结出故事情节发展的31 个功能。这里所谓的功能,指的是故事中人物的所有对情节发展有影响的行为。普罗普把这31 个功能按先后顺序排列,并以此来检验其他的民间故事。他发现,所有故事都是严格地按照这31 个功能顺序发展情节的,甚至连次序都不会改变。具体到某个故事,其情节发展也许会跳过这31 个功能中的几个,但绝不可能脱离或颠倒31 个功能所规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顺序。通俗地说,一个完美的民间故事只有31 个情节。照此推测,世界上就没有我们没听过的民间故事。口传文化中的神话、故事、传说往往可以跨越国家、民族、信仰的界限,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资源。



工具性

民间故事的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其结局往往都是大团圆的。一般而言,神话和传说的结局既可以是悲惨的,又可以是圆满的,还可以是开放式的,但是,民间故事的结局往往是明确的,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正义的一方一定会战胜邪恶的一方。因此,在口传文化中,民间故事的作用之一就是作为文化价值观念的载体,传递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民间故事多褒扬忠、孝、信、 诚、勤、善、义、俭、让的文化观念,与西方一些文化推崇的冒险、远征、好勇斗狠、寻宝、爱情等形成鲜明的对照,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特点。

例如,“找幸福”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寻找幸福的故事,梗概如下。一个贫穷的年轻人虽然终日辛勤劳作但始终过不上富裕的生活,也无钱娶妻,因此,他决定去南天向神仙问个究竟。在去南天的路上,年轻人遇到两户人家,他们分别请他帮忙问神仙为什么自己的女儿是哑巴和家中的果树为什么不结果。有一只大乌龟也请年轻人帮忙问神仙关于修炼的问题。当年轻人见到神仙后,神仙却说只能回答年轻人三个问题。于是年轻人帮那两户人家和乌龟问了问题,也得到了答案,却没有机会向神仙询问自己的问题了,因为神仙的规矩是“问三不问四”。回家的路上,年轻人把神仙的回答分别告诉了两户人家和乌龟。尽管他没有为自己问问题,但在帮助这些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回报。他不仅得到了财富,而且娶了妻,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该故事传递的核心价值观是勤劳、善良、诚信和乐于助人。

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前,民间故事、儿歌等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民间故事中的价值观对儿童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启发、引导和心理暗示作用。人类的许多情感,如敬畏、尊重、憎恶、喜悦、感恩等,都是通过听故事、传说、童谣、儿歌、谚语等逐渐形成的。如果一个民族的故事中充满了冒险精神,那么这个民族的性格就是冒险型的;如果一个民族的故事倾向于保守和谦让,那么总体而言,这个民族的基本性格就是保守和谦让的。因此,民间故事对于儿童思想性格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意义。

此外,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特征使其讲述可以作为一种儿童口头表述的训练。故事的讲述是一种即兴创作,在遵循故事框架的前提下,讲述者不仅要注意故事情节发展的主干,故事的逻辑性、层次性、曲折性,也要注意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处理故事中人物与人物、动物之间的关系,不能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因此,练习讲故事对儿童的口头表达,乃至他们成长之后的书面表达都有积极的影响。即兴讲述还需要儿童多积累口传文化资源,如聆听其他人的讲述,多注意生活中的各种民间文学资料,等等。

对民间文学资源的习得、累积和使用是每个文化学习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就像人们学习和使用语言必须掌握基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才能跟其他人正常交流,对民间文学资源的掌握和使用也是如此,否则,交流很难顺利进行。民间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必须重视民间故事类课文的教学,并以此为文化的传承助力。

作者王娟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教授。)

本文节选自《小学语文》2022年第1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