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悟性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22-10-22 发布于福建

悟性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是哪个方面的悟性而已,谈到学习,中国人总算说“勤能补拙”“勤奋出天才”之类的话,好像学习只要认真了,只要勤奋了就能出成绩,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所说的“多元智能理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多方面的,但真正出色的能力也许只有某个方面而已,而这个方面的能力之所以出类拔萃往往跟这个人自身的禀赋与悟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只是当下的教育很少谈到悟性对于一个人学习者的重要性,更多的是谈勤奋努力刻苦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我不否认学习一定要努力,要勤奋,但我不能赞同一味地强调所谓的“努力”、“勤奋”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决定性的作用,而是要客观地分析一下悟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对于我们的教育可能会更实际的意义。

    何为“悟性”?那就是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或者某个道理具有天然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具备悟性的人要比别人对某个事物的理解更为快速更为深入更为准确。悟性其实就是人在某个方面具备比别人更强的能力而已。也就是“多元智能理论”所谈的每个人都具备在某个方面的独特的超出别人的能力。基于此,提醒我们所有人,既包括家长,也包括老师,当然也包括孩子自身,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悟性或者说天赋的重要性,同时更要懂得如何尽可能早点发现每个人在某个方面的悟性与独特的能力,而这显然不能仅仅是靠老师,毕竟老师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也不能靠父母,父母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盲点与缺陷,而是需要我们这个社会能有这样一个组织或者机构,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较早地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的超出别人的悟性与能力。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毕竟社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毕竟悟性或者超出常人的能力的发现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智慧眼光的人才有可能。更多的是时候是需要我们每个普通教师,每个家长,在学生在孩子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着力去发掘他们身上的所具有的独特的悟性与能力,而且还要善于呵护与点拨这些具备某个方面能力的学生,既要让他们对自己保持一个自信的态度,更需要让他们明白,即使有某个方面的天赋也是需要不断努力,不断思考,不断战胜困难才能真正提升自我不断进步的。

     当然我们还要寻找一种不迷信悟性天赋的方法,寻找一种通过不断努力,不懈追求与思考,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可能一个人最初的时候对某个方面的知识缺乏兴趣,甚至认为个人没有这个方面的悟性,而作为教师和家长则应该引导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慢慢地摆脱这种思维惰性的羁绊,慢慢地在学习的过程中冲破思维的束缚,慢慢地走进一条打开思维之路的大门,慢慢开窍。这更为重要。因为每个人都不敢肯定自己只有几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的潜能往往是不可估量的。而这是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来促进来提升他们。这也许就是教育的功能吧,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