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健翔理筋书籍 脊柱用力为主的手法 拿揉法 明周于蕃《秘传推拿妙诀 字法解》曰:“拿者,医人以两手指或大指或各指于病者应拿穴处或掐或捏或揉,捏为拿也。”拿法,古称'膜行’,治油膜之间之疾。以双手顺行,虎口相对,大指与其余四指的螺纹面相对用力,自分肉间(深浅筋膜层)将肌肉徐徐提起,又徐徐放下,反复数次。 拿法能使油膜分肉间气行无滞,如门内有客(邪气),开门则放外出。然拿法是将手足腹背间肉紧提慢松,一起一落,任其气血自行,则气必顺经行走,而未能逆其气行,则难有补泻。故拿法常辅以揉法,谓其拿揉法,或顺揉深压,或逆行浅摸,则补泻有度。 拿揉法为拿法与揉法的复合运用。其操作是在将治疗部位的肌筋提起及放下时,做轻重交替,连续的揉捏动作。 姿势要求 术者自然站立或弓步,身体前倾。 手法要领 脊柱用力,沉肩,腕关节放松,拇指与余四指掌指关节相对用力。使用五指螺纹面将治疗部位的肌肉提起,不能用指端内扣。用力要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不能突然用力或使用暴力,紧提慢送,边送边揉。揉捏动作要连贯且有节奏,使所产生的拿揉之力连绵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 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1 拿揉法在拿中含有一定量的旋转揉动,以拿为主,以揉为辅,拿捏过程要连贯,不停顿。 2 提捏用力要稳,不要提尽,松弛时用拇指适当用力缓慢推送,增加肌肉的伸缩度。 3 操作时要自然流畅,不可呆滞僵硬。 4 起落当有循止。拿腿,自环跳穴起,至解溪穴止。拿臂,自肩外俞起,至列缺穴止。拿腿上太阳经,自委中穴起,至昆仑穴止,他经皆可类推。 5 一般以顺筋络轻压环揉为补,逆筋络快速重捏为泻。 6 行重拿揉后,当辅以轻揉摩,以缓解手腕疼痛。 临床应用 拿揉法舒适自然,具备拿法与揉法的双重作用,较拿法的力量更趋缓和,舒适自然,更易令人接受,常用于颈,肩,四肢部。本手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肩颈关节疼痛,腰椎炎症及四肢疲劳酸痛等病症。 --来自粉粉日记 |
|
来自: 小酒酒z443ubzo > 《4书籍健翔理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