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畜卦》之上九爻辞分析破解 ![]() 【原文】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一)释字(词) 既 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这里是“既而”的意思。副词,指上件事发生後不久。可译作“一会儿”、“不久”。 处(處、処) 《说文》:“处,止也。得几而止。”本义:中止、停止、停留。《易·系辞传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 载 本义是用车船装运。这里有积累、积蓄、积存的意思。就像往车船上装货一样,把东西累积起来。 几 这里用作副词,相当于“几乎”、“差不多”、“接近”。 征 《正韻》:“征,取也。”《礼·王制》:“关讥而不征。”这里指远行。 月几望 本义是月亮就要满盈了,象征事情接近圆满,达到全盛状态。“月几望”在《易经》中一共出现三次:《小畜卦》:“妇贞厉,月几望”。《归妹卦》:“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艮,月几望,吉。”《中孚卦》:“月几望,马匹亡,无咎。”《小畜》之“月几望”象征母系氏族公社进入全盛时期;《归妹卦》之“月几望”,象征商周关系得到修复改善,并达到短暂的最佳状态;《中孚卦》之“月几望”,象征小马的哺乳期即将结束,会离开妈妈独立生存。 《易》以“坎为月”,月性柔,故坎体柔爻可取象为月。月分朔望,阴历每月十五为月望之日。月近于农历每月十五则谓之“月几望”。农历十四,“月几望”矣,农历十六,则“月既望”矣。 (二)释象 ![]() 《小畜卦》是由《姤卦》变化而来的。《姤卦》先变为《同人卦》,《同人卦》再变为《小畜卦》。由于《姤卦》是消息卦,阳消阴息,所以《姤卦》及其所变之卦的上面,其被消去的是一个阳爻,而下面,其待息的是一个阴爻。 《姤卦》先变为《同人卦》。在《同人卦》中,六二柔爻与初九以及下面待息的柔爻组成坎体,“坎为水”。《同人》六二又为巽体主爻,“巽为风”,“风”是流动的空气。《同人》六二既为水,又是流动的空气,故这里取象为空气升高时析出的雨水,故曰“雨”。又“坎为大舆”,舆可载也,故曰“载”。当《同人卦》再变为《小畜卦》时,柔爻继续上行,上者尚也,故曰“尚”。卦变为《小畜卦》後,柔爻止于四位,不再上行,同时坎体消失,说明“雨”又停下来了。五为王位,也是都邑所在,四近于五,近于都邑,故曰为“郊”。“雨”既已下(下于《同人卦》二位处),又止于郊外(止于《小畜卦》四位处),故曰“既雨既处”。这就是卦辞所谓“密云不雨,自我西郊”的由来。 ![]() 《同人卦》柔爻代表云雨,卦变时不断上行,象云雨不断累积增高,故曰“尚德载”。《象传》亦因此释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小畜》六四止于四位,不达五位,这是畜之不足的缘故,象征物微德寡,尚不足通过权力而形成私人占有的程度。社会产品正处于缓慢积累的过程,人类文明也处于积累当中,故言“尚德载”。德积载而达于王庭,物积载而用于王都,则卦如《大有》矣。 ![]() 《小畜》六四为巽体主爻。“巽为长女”,引申为妇,故曰“妇”。又“巽为进退”,引申为“磨砺”,故曰“厉”。又六四止于四位,不再上行,故曰“贞”。《小畜》六四为“妇”,贞于四位而有进退磨砺之难,故曰“妇贞厉”。《小畜》六四曾为《同人》六二。《同人》六二在坎体,“坎为月”,但这个坎体还是隐象,还没完全显现出来,不过马上就要显现出来了,故曰“月几望”。《小畜》六四曾为《同人》六二,故亦有“月”之象,但这个月仍未完全显现出来,故仍言“月几望”。 说了半天,“既雨既处”、“妇贞厉”、“月几望”的取象好像与上九并无关系。确实如此,这些象均取自《小畜》六四,与上九好像并无关系,但却是上九处事的背景条件。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上九“君子征凶”,“君子”乃言乎“上九”。在母系氏族公社达到全盛时期後,就会开始走向衰落,父系氏族公社的生产关系就会萌芽。“月几望”就象征母系氏族公社将达到全盛时期,“物极必反,月盈则亏”,母系氏族公社达到全盛,父系氏族公社的生产关系就会萌芽。父系氏族公社的生产关系一旦萌芽,就会形成两种生产关系的斗争,所以就会产生了革命。 ![]() 母系氏族公社以女子为中心,女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产生革命之後,女子的主导地位必然受到挑战,故曰“妇贞厉”。父系氏族公社生产关系萌芽後,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男子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也会不断提高,适应这种形势,男子就应该努力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全新的有利于自身的生产关系,而不是抱残守缺,维护旧有的所谓“正道”,故曰“君子征凶”。“征”者,行正也。这里指维护旧的生产关系,即母系氏族公社的生产关系。维护旧秩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曰“征凶”。维护旧的秩序,是对革命形势的迟疑,故《象传》释曰“君子征凶,有所疑也。”疑则迟,迟疑也。 (三)义理 ![]() “妇贞厉”、“君子征凶”,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逐渐向父氏氏族社会过渡的情况,反映了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急剧的变革。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妇女是氏族公社原始共产制经济的主持者,又对确定氏族的血亲关系起着主导作用,与之相适应,妇女是婚配关系的主导者,她们生活在本氏族内,成年男子则分散到其它有婚配关系的氏族中去寻找配偶,实行群婚,子女从母。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这样,母权制“十分自然的过渡”为父权制。在这种“十分自然的过渡”过程中,妇女要保持旧有的社会地位已经很难,她们留在本氏族内,作为婚配关系的主体地位已经动摇,故曰“妇贞厉”。 ![]() 相反,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一旦成为与母系氏族对抗的力量,社会财富与妇女都将逐渐转归为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并迅速巩固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私有制不断发展,妇女越来越从属于父权制的“个体家庭”,男子已经可以留在本氏族内,组建属于自己的“个体家庭”,而不必再到其它氏族群婚。如果男子仍远行于外寻找配偶,实行群婚,则已不适时宜,故曰“君子征凶”。 “既雨既处”,表示云中水分畜之不充分,不足成雨,象征私有制还处于形成过程,代表私有制的“个体家庭”时或出现,时或又消失,社会风云变幻,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 ![]() |
|
来自: 新用户2895Vkou > 《古籍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