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学园 | 每天《伤寒论》—第33、34条

 甘草学园 2022-10-24 发布于浙江

更多优质文章、名老中医免费直播、中医临床验案、书方药学习库,尽在“甘草学园”——纯粹、专业、平等、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与中医同道共成长。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aq

作者:陈永刚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字面意思:太阳与阳明合病,没有下利,只是呕吐,用葛根加半夏汤治疗。

引申意思:阳明所指的就是整个胃肠系统,呕吐和下利是胃肠道不适的常见临床表现,当太阳"水圈"的水逆流于胃肠道,水若顺势而下则表现为下利,水若向上涌则表现为呕吐,两者基本的思路均是要将太阳之水引至本位,因此葛根汤是基本方。半夏止呕吐的力量大,而且能除水饮,因此要加上半夏。

逻辑分析:32条和33条要相互结合学习,前者的主症是"下利",后者的主症是"呕吐",倘若同时出现"下利"和"呕吐"也要选用葛根加半夏汤。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炙,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字面意思:本来是个太阳病,桂枝汤证,医生使用下法,导致下利不止,脉为促脉,气喘、汗出,这是表证未解的缘故,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

引申意思:太阳病使用下法的原因前文已明,故不再赘述,太阳病不当用下法,下后引邪入里而化热,邪气流于胃肠,与水谷津液搏结,致使脾胃运化水谷失常而发为泄利。"脉促"是机体体能亢盛,奋力抗邪的表现,"表未解"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表证症状,入里之邪气化热阻滞肺之气机而喘。治疗上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是要清除肠胃的热邪,芩连最为合适,第二是把太阳"水圈"逆流于胃肠的水液引出去,用葛根最合适,再加一味甘草缓病情之急迫,调和口感,就组成了葛根芩连汤。

逻辑分析:太阳病本不该下,下后若引起中焦土性失调,则会下利不止。下利的原因有二:第一,误用下法伤了脾胃,中土不能运化水谷;第二,使用下法后引起太阳"水圈"的水逆流于胃肠。两个原因或为其一,或为其二,或二者皆有之,但脾为太阴,无热证,故由于下后损伤脾为的可能性较小。皮肤和呼吸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当体表的毛孔闭塞不畅的时候常常需要呼吸加快来代偿,所以麻黄汤证常伴有气喘而桂枝汤证少见。而当机体代谢旺盛产热过多需要散热时,除了汗出还有呼吸加快。本条文中气喘和汗出同时出现是机体代谢旺盛的表现,即表现为热证。

I 原创声明

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