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丰老师:知道很多道理就是做不到,如何觉察无意识的习性?

 衆妙之門 2022-10-24 发布于陕西
文章图片1

付出是谁的需要?

问:我在做义工的时候也体验到——付出是生命第一需要。说到付出,我想对一个人表示关心,但又就觉得很纠结、很痛苦,因为对方给我的回应让我觉得是特别的不愉悦,不受欢迎。是不是我应该先照顾好自己再去付出?

刘丰老师:你刚才讲到的“付出是生命的第一需要”,首先,谁能满足你的需要?付出在挑战你的两件事,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你有一分付出的心的时候,你就需要有一分的智慧,你知道是谁在给你提供付出的机会,所以带着巨大的感恩心。

你想付出就有机会付出吗?不一定。所以刚才说在付出的时候,反而起了烦恼,那说明你在付出的时候智慧需要提升。

当你有智慧的时候,你就能够真正地知道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人在给你创造无条件付出的机会,你的觉察已经不是你在付出、在恩惠别人,而是别人真的在成就我们的智慧。在这种心态下,就不可能因任何一次付出的呈现,或者付出发生的结果而产生烦恼,甚至没有结果发生,你都不会烦恼。这就是在付出同时呈现的智慧,这叫悲智双运。

文章图片2

觉察无意识的习性

问:我是个刚直、急躁的人,总是觉得进步太慢。知道一些就是做不到,面对现实生活的不良习性一下就崩了。烦请老师帮忙做一个联结。

刘丰老师:很多人积累了很多很强悍的、某种方面的认知障碍的时候,你指望一下就把它转换其实难度挺大的。

但如果你能够不断地去觉察,每一次让你爆发的频率越来越低,或者是它的强度越来越低,或者你觉察它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就是一个进步,你要不断地给自己做确认。

其实并不是你一旦知道道理了,就不会犯了,不是这样。没关系,你这次犯了以后,这次出了这个问题你一下爆了,你爆了与觉察之间这段时间差很重要。

有时候爆了,脾气上来了,自己得到了一次巨大的伤害以后,会持续地在这个状态中出不来。

我们是否能够迅速地领悟,反求诸己,随时去看到是自己的什么认知让你呈现这个状态,觉知力就会呈现。

第一次你是两天才能觉察,转换过来,可能第二次是一天,这个一天比两天,你就进步了,第三次可能是半天,第四次可能是一个小时。最后,当下刚一爆,你马上就能觉察,马上转念,这就是在不断地做自己功课的一个过程。

文章图片3

有一句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性格里带来的天性中的偏性,实际就是我们的功课。

这些偏性会时常在现实中呈现,都是我们的短板。修行会觉察短板,当你不断地把短板作为自己随时关照的一个点的时候,这个功课会不断地呈现出来,让你不断地觉察。

只要你在不断地关注,不断地跟自己的内在关联、颠覆的时候,你应该给自己每一次的转念、每一次的转换做确认。

有的时候有些人就是:我怎么明明知道又犯了。产生一种自责,其实不需要,只要觉察就行。

短板呈现的那个当下就能够觉知,然后你会看到那个短板真正认知的本质是什么,去颠覆它。这不是一下子能做到的,习性确实是根深蒂固的。我们内在都有一些很刚强的认知,所以现实中呈现的各种烦恼、冲突,特别是重复出现的这些东西,恰好都是我们最刚强的、最需要被颠覆的认知。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