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唇风病的中医治疗

 158林 2022-10-24 发布于浙江

唇风即为西医的慢性唇炎,是指发生在唇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缠绵难愈,病程较长,若治疗不彻底,易于反复发作。

一、病因病机

关于本病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曰:“舌焦唇槁,腊干嗌燥”《诸病源候论》中分析本病病因病机为:“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乍瘥乍发,积月累年谓之紧唇。”紧唇即为唇风,当时又叫沈&《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唇风》认为本病的病因是“由阳明胃经风 火凝结而成”。

唇风发生的原因不外乎内、外二因。心脾积热,而上发于口唇。外因与风邪、湿邪关系最大,湿邪、风邪外侵,伤于口唇,内外合邪,循经上泛于唇而发病“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心为脾之母,思虑过度,以致营血暗耗,心火鸥张,火乘土位,脾虚则血不荣于口唇,风火由发,而成唇风。其病位主要在心脾。心脾积热、外邪侵袭是导致唇风发生的关键因素。正如《伤寒论·阳明篇》指山:“阳明居中,主土也。办物所归,无所复传。”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胃经挟口环唇,胃经有热,上扰于唇。心为脾之母脏,心火亢盛,下移子脏,导致心脾积热,可传于脾胃,导致胃肠转化失司,消浊混杂, 湿热内蘊,上煎口唇致病。

二、辨证施治

唇风有虛有实,实证者心脾积热,外邪侵袭,外邪引动内热而发,表现为唇红、唇痒、唇痛、口干、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厚、脉数;虛证则因热盛伤阴,表现为阴虛火旺之象,表现为唇干、脱皮、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临证以实证居多。

在治疗本病时抓住心脾积热与外邪为患这个主要环节,发病时重在清心泻脾,以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为主方;缓解时则重调和阴阳,清解内热,消食助化。由于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人体四肢骸、肌肉筋脉等均赖于脾胃受纳运化之精微以充养,故在治疗时尚需保护胃气,用药勿苦寒,以免伤脾败胃,可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加减治疗。虚证唇风往往责之于热盛伤阴,故以养阴之沙参麦冬汤加味治疗。

三、内治法
唇风之辨分虚实。实为风火湿热,唇红肿痒溃痛且剧;虚为阴虚血燥,唇红燥裂溢水结痂。内治为主,辅以外治。
(一)、风火湿热,外犯唇口
1、临床表现:唇红部肿痒,破裂流水,灼热疼痛,嘴唇不时瞤动。口渴饮冷,口臭,大便干。舌质偏红,脉滑数。
2、证候分析:风热湿邪循经上蒸,故见唇红部红肿痛痒;湿热久蒸则破裂流水,灼热疼痛;风性主动,风邪偏胜则嘴唇不时瞤动;全身及舌脉所见为湿热之征。
3、治法:疏风散邪,清热利湿。
4、方药1:双解通圣散。荆芥、防风、薄荷、麻黄疏散风邪;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清热;白术、滑石利湿;川芎、当归、白芍、甘草活血养血散瘀肿以止痛,桔梗载药上行。
若局部肿胀甚者,加黄连、白鲜皮、银花清热解毒;破裂糜烂流水者,加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嘴唇红肿,食少便溏,气短乏力,乃风盛脾虚之症,治宜健脾益气祛风,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防风治之。
5、泻黄散与导赤散为主方加减药。常用药:栀子、黄芩、生石膏、竹叶、生地黄、莱菔子、鸡内金、甘草。桅子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脾、 胃、三焦经,主清热除烦,清上中下三焦火热,为君药。黄芩味苦,寒,泻实火,除湿热;石膏味甘、辛,大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二药共为臣药,共奏清胃降火之功。竹叶淸热除烦,生津利尿;生地黄淸热凉血,养阴生津;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癥化石,健脾和胃,共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伍,共奏清心泻脾、扶正祛邪之功效。火热明显者,加知母、黄柏清热泻火;纳差者,加石斛、山楂、麦芽促进食欲;食积口臭者,加厚朴、神曲消食化积;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或番泻叶泻热导滞;口干甚、舌质红者,加牡丹皮、石斛 清热生津;唇部糜烂、渗液或渗血者,去鸡内金,加生 薏苡仁、紫荆皮渗湿利水;舌干、少津者,加乌梅、天花粉、麦冬、石斛养阴生津;伴瘙痒者,加地肤子、蝉蜕止痒。
(二)、阴虚血燥,唇口失养
1、临床表现:唇肿燥裂,流水,甚者流血,痛如火燎,犹如无皮之状,结痂。鼻息焮热,小便黄赤短涩。舌干少律,脉细数。
2、证候分析:脾气虚弱,燥邪为患,唇口失养,故见唇肿燥裂、流水流血或结痂,疼如火燎。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脾经血燥之征。
3、治法:凉血祛风,养阴润燥。
4、方药:四物消风饮。方中荆芥、薄荷疏风清热;柴胡、黄芩、甘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凉血润燥。酌加牡丹皮、玄参、麦冬、石斛以增强滋明清热,凉血润燥之功。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