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 地 水 稻 旱 作 技 术

 龙哥88888 2022-10-25 发布于广东

水稻旱作是不建立水层,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辅助人工灌溉(漫灌滴灌喷灌等)来创造高产的一种节水、节本、省工的栽培方式。它比常规(水稻旱育水插秧)栽培节水70%左右,节约成本30%左右,省工60%左右。整个栽培过程都可实现机械化作业。   

一 选地 

旱作水稻应选择中性和微酸性且排水灌溉方便的白浆土、黑土、河淤土为好,不宜在黏质土、沙质土、盐渍土上种植。土壤PH值以6为最佳。水稻是喜微酸性土壤作物,水稻幼苗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及胚乳养分的转化在微酸(PH5)时最为旺盛,在PH值>7时代谢作用受阻,叶绿素缺乏,造成植株枯黄。pH值过高时抗低温能力相对减弱。

以土壤含水量的高低变化,可分为三种类型:

从春到秋,土壤含水量一直都高。可采取秋翻、秋耙、秋整平,达到待播状态,待春季返浆前播种。同时注意解决田间排涝和除草问题;

春季土壤含水量低,夏秋两季雨水大。这种类型最适合春季的整地与播种,夏秋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旱作水稻生长;

3 春秋两季土壤含水量高,夏季降水少。这种情况下可采取第一种类型的办法,但夏季必须进行人工补水。   

二 整地   

水稻旱作主要靠底墒出苗,高质量整地是出全苗的基础。所以要秋整地,做到一翻(松)两旋,达到地面平坦,土块细碎(直径小于2cm),处于待播状态,才能保证来年春天土壤中有充足的底墒和表墒。如整地不平,易造成播种后覆土深浅不一,而导致出苗不齐或出来的苗也不壮的情况,最终影响产量。   

三 播种   

1.品种选择:水稻在旱作条件下,生育期一般拖后5-7天,最多可拖后10天左右,所以应选择早熟、抗旱、抗低温、拱土能力强、发苗快、结实期短、米质优良的品种。   

1)、种子质量:水稻种子发芽率90%(国标85%),发芽势85%、纯度≥98%、净度 ≥98%、水分≤14.5%。   

2)、主栽品种:第一积温区主栽垦稻12,搭配龙粳31、龙粳43;第二积温区主栽龙25、龙庆稻3,搭配龙粳39、龙粳46;第三积温区主栽龙粳29,搭配龙粳36、龙庆稻3;第四积温区主栽龙粳24、龙庆稻2;第五积温区主栽龙粳47、龙粳48。   

3)种子处理:   

 晒种:盐水选种前5--7天选择晴好天气晒种2--3天,然后风筛选种。   

 盐水选种:比重为1.13,即50公斤水加12-12.5公斤大粒盐,充分溶解后,用新鲜鸡蛋测试,鸡蛋倾斜(横浮)在水面上露出五分硬币大小即可,或用千分之一比重计测量盐水比重。盐水选种后的种子用清水洗种两遍。   

 种子包衣:按照种子重量2%的比例加入种衣剂,即每100公斤水稻种子加2公斤抗旱种衣剂,再加清水1公斤稀释。已包衣好的种子灌入井底布浸种袋中,阴干2-3天药膜固化后就可以进行浸种。不用种衣剂的用药剂进入浸种。   

 种子浸种:浸种袋整齐码放在浸种箱内(距箱边10-15厘米),加入清水没过种15—20厘米即可。浸种温度11-12℃,时间9--10天,浸种积温80--100℃以上。浸好种子标志:种子颖壳颜色变深,种皮呈半透明状,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剥去颖壳米粒易掐断,手捻米粒呈粉末,没有生芯。浸好种子捞出后即可直接催芽。  

⑸、集中催芽:分三阶段即高温破胸30--32℃,露白后种子温度控制在25℃;适温催芽25--28℃。当种子芽长达到1.8毫米时即可出箱,低温凉芽。   

(6)低温晾芽:晾芽时不能在阳光直射条件下进行,晾芽时间1天以内,第2天必须播完。   

2.播种时间:水稻旱作适宜播种期是在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度。据多年试验结果,适时(4月20日-5月15日)早播,既可抓住底墒保证全苗,又可早出苗早成熟,从而增加产量。试验表明,随着播期拖后产量呈递减趋势。适时早播对株高、叶宽、分蘖和千粒重都略有增加。此外,低洼易涝地块应抢在返浆前播种,可解决因返浆而不能适期播种的难题,播种过晚不能在霜前正常成熟。   

3.播种量:水稻旱种主要是靠主茎穗增产,所以每亩播种量以6-10千克为宜。种子要经过严格的精选,一般每平方米收获穂数应在550穂左右。   

4.播:水稻旱作苗齐、苗全、苗壮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而播深对保证全苗有直接关系。播种深度与种子的拱土能力强弱有关,而拱土能力又与种子饱满程度、发芽能力有关。播深以1-2cm为宜,最深也不能超过3cm。土壤墒情好的浅播,以1-2cm为宜。播种过深,地温较低,出苗时间长;播种越深,水稻有效分蘖率就越低。建议采用水稻旱作专用播种机播种。   

5.镇压:播后要严格检查,对播种深浅不一,覆土过深或有大土坷垃的地方要及时覆好土。土壤跑墒地块,要反复镇压。镇压器最好加重,提高镇压强度,用拖拉机牵引的要低速慢行,保证镇压效果。   

四 施肥   

一次性施肥,与播种同步完成。底肥每公顷用水稻旱作专用肥(NPK含量50%以上)400kg侧施在距种子10-15cm处;种肥用磷酸二铵75kg、颗粒生物菌肥15kg于种子同时播下或施于种子下方2cm左右。建议在齐穗期至灌浆期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五 人工补水   

从旱作水稻的需水规律来看,幼苗期(4叶以前)需水较少,如同水稻旱育苗,除自然降水以外不用补水,这个时期水分过大会使水稻减产;拔节到抽穗期的需水量逐渐增加,而在扬花前后一个月左右是旱作水稻的需水关键期。水稻旱作的产量与生育期间的总用水量是一定的正相关。当作物全生育期降水量为400-500ml,旱作水稻需水关键期的降水量为270-300ml,基本上可满足水稻旱作对水分的要求。在水稻分蘖期,土壤0-20cm深含水量低于18%,拔节到乳熟期土壤0-20cm深含水量低于20%时,就需要人工补水。为获得更高产量,一般在水稻的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土壤含水量不足时,都要进行人工补水。补水时要避免田间积水,防止旱根系不适应淹水环境造成黄苗的现象。从旱作水稻水分生理观察看到,叶片表面物质增多,叶片寿命延长。土壤水分不足将影响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使根系活力和生物产量下降。经过人工补水,光合作用的强度和根系活力会恢复和加强。此外,水稻抽穗期代谢活动旺盛,如在淹水条件下,会因根系缺氧而降低根系活力,进而影响地上部分光合作用的进行,加速叶片老化。在土壤中适宜的水、气比,有利于根系代谢活动,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叶片光合作用而延长叶片寿命。这个时期土壤含水量达到26%时,基本可以满足水稻旱作的生理需水。   

六 草虫病的防治: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1 除草 除草是水稻旱作成败的关键。水稻旱作杂草密度大,水旱田杂都有,并且发生时期还长,严重影响水稻的生育和产量。据调查,5月下旬之前杂草发生量为全年的5-15%;5月未6月初为杂草发生的高峰期,70-80%的杂草发生在6月份;7月份只有10-20%的杂草陆续发生。所以要抓住5月末到6月末这一时期进行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建议根据田间杂草发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灭草措施    (1):苗前灭草,用灭生性除草剂;

(2):播后苗前封闭,用48%仲丁灵(施稻金)、33%二甲戍灵(施田补)、禾草敌、吡嘧磺隆、苄嘧磺隆

⑶:苗后茎叶处理,用氰氟草酯、二甲四氯、氯氟吡氧乙酸、苯达松等。田间有积水时慎用仲丁灵,对出苗有影响。二甲戍灵对稗草防除效果较差,但对千金子、马唐、铁苋菜防效比较理想。旱作稻土壤封闭除草切记田间有积水或封闭后下雨使田间产生积水,易造成药害或不出苗现象。  

推茬播后苗前土壤封闭灭草处理,控制第一个出草高峰发生: 

1】每亩用48%施稻金300-400ml十10%苄嘧磺隆30g;  

2】每亩用48%施稻金300-400ml十10%苄嘧30g十41%展锄200g;3】每亩用48%施稻金300-400ml61%草甘磷可溶性粉剂100g   

2  防虫 水稻旱作既有水田害虫又有旱田害虫,常见水稻负泥虫、粘虫、造桥虫等,及时发现及时用药防治。   

3  防病 主要病害是立枯病、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重点防治稻瘟病枝梗瘟和穗茎瘟。防治方法与常规水稻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