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一下感冒

 经方人生 2022-10-25 发布于四川

介绍一下感冒,感冒是一个很常见的外感疾病,我们一般把它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三个类型,它致病的病邪,一个是风寒,一个风热,一个就是湿邪,有偏于湿热的,也有偏于寒湿的。

风寒感冒实际上它的表现比较简单,也很常见,就是有明显的怕冷,过一阵之后才有可能一边怕冷一边发烧,这个时候往往没有汗,一般嗓子不痛,他有可能有咳嗽,有可能有痰,但是都是稀的,它会流清鼻涕。

看舌头,就是一个正常的舌象,舌淡红,苔薄白,如果是个风热性的感冒,它恶寒的时间短,或者很不明显,它有明显的发热。我们也说恶寒轻发热重,他的汗有汗无汗都能见,经常见咽痛,如果说他咳嗽有痰的话,痰黄的比较多见,也有痰白的,鼻涕也是黄的,一般舌尖红,舌边也红,苔薄白。

暑湿感冒比较特别,一般来讲暑湿感冒都是出现在夏季,也就是说天气比较潮湿的阶段,特别是三伏天,如果感受寒湿的话,比如吹空调感冒了,会出现寒湿型的。如果说不是,天气潮湿又热,然后不注意得了感冒,有可能是湿热型的,寒湿型的感冒和风寒型的有点像,它也是怕冷,肯定有发热。它的特点是四肢沉重疼痛,风寒感冒它也可以有四肢的疼痛。一般来讲它没有沉重的感觉,而暑湿型的感冒它有一个沉重的感觉,它出汗的话,烧不退,也就是说他有一个汗出不畅的感觉,就说汗出的不痛快,汗出了之后烧不怎么退,或者说退了之后很快就又回来了,像风寒和风热这两型感冒,特别是风寒感冒,如果说他汗很痛痛快快的出来了,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他就好了,但是有湿的感冒就是有湿浊的感冒,它不是这样,有的时候它会先有脾胃的症状,比如说恶心呕吐,如果说是湿热型的,它往往有一个身热不扬,就说它有发热,但是你摸上去它不怎么热,待会儿你会觉得热从皮肤里边一点一点的往外透,体温还是蛮高的,还有有四肢的沉重倦怠不想动,还有这个人会出现头昏沉。常见的感冒症型,就这些。

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比如说有些人他除了感冒的症状之外,他还会表现出来明显的倦怠无力,活动之后还会加重,也就说他会有典型的气虚症状,这时候就要一边解表,一边要补气扶正,还有一些人是阴虚的感冒,素体阴虚,他在感冒了之后,他它会出现一边有表症,就是有怕冷发烧这种状况,一边它会含有阴虚的症状,比如说潮热五心烦热等等,这个时候不光要解表,还有滋阴。

还有一种是阳虚的外感,往往它不发热,为什么呢?因为阳气不足烧不起来,但是它外感的其他症状全都有可能出现。这种人要温阳解表,甚至有可能还会加上一些补气的药补温阳的药,一起来。关于感冒,大家能把寒风热和暑湿变清楚了就足够了,后边这几个不常见,即使出现了大家也搞不定,还是要去找中医大夫来解决。

----------------------------------------------------

总结:

1 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咽不痛,咳痰清稀,清鼻涕,舌淡红,苔薄白。四肢疼痛,但没有沉重的感觉。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就会愈。

2 风热:恶寒时间短,发热,有汗无汗都可以见,咽痛,痰黄,黄鼻涕,舌尖红,舌边红,苔薄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就会愈。

3 暑湿:分为寒湿和湿热

A寒湿:吹空调感冒了,恶寒,发热,四肢沉重疼痛,有点汗不出畅的感觉。汗出了烧不怎么退,或退了以后又烧了。藿香正气液,或九味羌活汤。

重点说一下九味羌活汤,因为这是医宗金鉴上治疗伤寒的首先方:羌活9克,防风9克,苍术9克,细辛3克,川芎6克,白芷6克,生地黄6克,黄芩3, 甘草3克
三种邪气进入身体,风邪寒邪湿邪,这三种邪气进入身体作怪。如何赶走呢?
风邪由羌活与防风来赶。防风可以祛风,是风药中的润剂,不怎么燥烈,自然药性也平和一些,属于温柔型的祛风药。防风对于怕风的人来说是必须要用的药哦,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防风都可以用。羌活就不同了,羌活也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所在,羌活用在这里第一是祛风,而且药性比较猛烈,特别善于走头面部,头面部有风邪离不开羌活。羌活有一种野性的剽悍,速度特别快,为什么这个方子见效快?就是因为羌活不是那种慢吞吞的药,是行走迅速的药,进入身体走而不守,那里有风邪就去哪里。羌活用在这里不仅把风邪赶出去,还可以把寒邪,湿邪都赶出去,也就是说,一味羌活就可以同时搞定风寒湿三种邪气,
谁来搞定寒邪呢?主要是两味药,一个是细辛,一个是白芷。这两味药都是温药,可以解表散寒。尤其是细辛,有着非常细而辛烈的气味,走得最深,不仅可以把肌肤层面的寒邪逼出来,还可以把骨头缝的寒邪逼出来。同时细辛还可以止痛,可以搞定寒邪带来的疼痛,其实我们的身体大多数的疼痛都是寒邪导致的。白芷也可以散寒,同样还可以止痛。有一个专门止痛的中成药叫做元胡止痛片,就是由白芷与延胡索两味药组成。白芷对头痛的效果最好。
最后的湿邪由谁来对付呢?湿邪也是最难缠的,除了羌活可以祛湿外,搞定湿邪最主要的一味药就是苍术。苍术与白术不同之处在于,苍术通过燥湿来健脾,白术通过健脾来祛湿,苍术以驱邪为主,白术以扶正为主。白术主要针对脾胃的湿气,苍术不仅可以搞定胃肠的湿气,更可以搞定体表肌肉层面的湿气,把湿气逼出来后,身体就轻松了,就不会发沉发闷发紧了。
为什么要用川芎呢?川芎可以行气活血,同样也可以搞定身体的寒邪,川芎可以流通身体的气血,让气血循环加快,可以把血里面的寒邪逼出来。只要气血流通了,身体里面的风寒湿三种邪气就容易被赶出来。
为什么还要用黄芩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九味羌活汤方子比较温燥,用黄芩来平衡一下,黄芩是寒凉的,是佐药。另外还可以防止三种邪气在身体里面呆久了,郁而化热。用生地也是一样的,可以滋阴凉血,防止这个方子过于燥烈,服用后会口干舌燥。
用甘草就是调和诸药了,只要方子过于猛烈,偏性过大,过寒过热的药都可以用甘草来缓和。这个就是张元素送给大家专门对付空调病的九味羌活汤。不需要特别的辩证,只要你觉得吹空调出现各种冷痛,就可以用。被医院诊断为风湿或者类风湿的也可以用。这个方子有中成药的,比较方便,叫做九味羌活丸。需要提醒一下,这个方子里面有细辛,肝肾功能不全者最好不要用,可以把细辛去掉,用桂枝9克替代。方子过于猛烈,不能久服。
B湿热:身热不扬,有发热,但是摸上去不怎么热。四肢沉重,倦怠,头昏沉。三仁汤。
三仁汤成分是杏仁、白蔻仁和生薏仁,再加上半夏、厚朴、飞滑石、白通草、竹叶等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祛湿利水、调理肠胃等功效。
1、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三仁汤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薏苡仁渗湿利水健脾,三仁合用,三焦分消,可用于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之证。
2、祛湿利水:祛湿利水也是三仁汤的功效,对湿热初起和暑热身重等症,都有一定治疗作用,出现头痛、恶寒和肢体倦怠以及面色淡黄时,及时服用三仁汤能有效缓解症状,还可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3、调理肠胃:三仁汤对脾胃有调理作用,能提高身体的消化功能,促进代谢,对于消化功能不调、消化功能紊乱以及大便燥结、恶心呕吐等多种不良症状,都有出色的治疗功效。适量食用可缓解体内湿毒过重或脾虚引起的大便稀溏。

4 气虚外感 :解表,补气扶正,参苏饮

参苏饮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中药方剂,属于扶正解表剂,主要功效是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主要应用于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复感风寒而致,风寒束表,肺气郁闭,故出现畏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等。参苏饮由人参、紫苏、葛根、半夏、前胡、茯苓、枳壳、桔梗、木香、陈皮等中药组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气虚外感。

一般提到气虚,它和这几个脏有关,心肺脾肾.

气虚的表现,根据脏腑的不一样,它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心气虚它往往会有心悸证忡,胸闷气短,而且它这种症状是活动后加重,有的时候会有自汗的现象。舌淡苔脉虚

如果是肺气虚,这个人头一个就是气短,往往是到了少气不足以的程度,就是气儿不够用了。如果他有咳嗽的话,咳喘无力,当然你不要指望着他很有底气的来跟你说话,一般来讲他那个声音都很低有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感冒 而且呢,就一个简单的感冒不容易好,有人说我每到寒暑假就感冒一次,要持续半年的感冒,感冒症状一直都在,这是很典型的肺气虚的现象,这个时候一般会用玉屏风颗粒

如果说这个人脾气虚,一般来讲,他不想吃东西,而且容易腹胀大便容易,有些人会变得瘦,有一些人会变胖补脾,我比较喜欢用四君子汤,简单又有效,当然你也可以便糖比较厉害的时候用参苓白术丸有的人吃了参苓白术散会头晕恶心,吃参苓白术丸不会引发头晕头痛,产生头晕应该不是药物引起的,参苓白术丸主要是健脾祛湿的,服用后有效果说明这个药物还是对症的,不对症可以停药观察几天

如果是肾气虚,它经常表现的是肾气不固的一系列的表现,比如说小便频数,便是小便是清的,小便没有什么味,它还有余力不尽的表现,一般用补中益气加上缩泉丸缩泉丸是个中成药,这绵组成是乌药、山药、益智仁各等分。 主治下元虚冷、小便频数、遗尿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8味药物组成。依据中药组方“君臣佐使”的原则,黄芪是君药,白术、人参或党参、甘草为臣药,陈皮、当归为佐药,柴胡、升麻为使药

5 阴虚感冒:潮热五心烦热,解表,滋阴,加减葳蕤汤

葳蕤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九,葳蕤就是玉竹

【处方】葳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甘草、青木香各6克,石膏9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宣肺解表。治阴虚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咽干舌燥,气喘有汗,胸脘痞闷,体重嗜睡,苔白,脉浮者。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莱。

【备注】方中用葳蕤滋阴生津为君;白薇、石膏清热凉血为臣;麻黄、杏仁宣降肺气而透邪平喘,独活、川芎、青木香以舒经活络,理气行血为佐;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故可用于外感而兼津液不足者。

6 阳虚感冒:不发热,外感的其它症状都可能出现,这是少阴兼太阳证了,和西方每年爆发的流感相似。治法,温阳解表,伤寒论的麻黄细辛附子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