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心态与饮食限制对食物注意偏向和进食的影响

 马庄实验室备份 2022-10-26 发布于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彭微博

1引言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高热量食物表示健康抵触的同时接受其好味道的享受接受。互联网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饮食逐渐偏向快餐——尤其是高热量的快餐。这样的饮食方式对于我们的生活带来最大的困扰就是自身的肥胖问题。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表明:超重和肥胖已达到了流行范围。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最先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节食减肥。但坚持节食减肥很艰难而且减肥效果难以维持。

因此,研究人们的饮食心态与饮食限制对于食物注意偏向和进食的影响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看待节食减肥这一现象。

2研究问题

研究目的:评估饮食心态和饮食限制对高热量食物的食物注意偏向。

在当前研究中,对于限制饮食者的食物注意偏差的研究具有争议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食物中的注意偏差注意最好概念化为情景状态而不是相对稳定的个人特征。饮食心态研究中,食物摄入量受到饮食心态的影响。在so-called taste test中,相比控制思维方式的参与者,失控思维方式下的消费者消费了更多的巧克力。

在前人对食物注意偏差研究多为针对食物集中呈现,难以忽视食物与任务执行所需的核心成分共享关键特征。对此研究者采用了一种改进的附加单例任务(视觉搜索任务):参与者需要找到并识别一个中型目标刺激,该刺激与中性填充物刺激同时出现,而一张高热量食物或中性物品的图片突然成为干扰因素。【高热量食物的图片或中性图片与正确的任务表现完全无关,参与者被指示忽略他们】

3研究方法

被试

采用G-power确定需要128名被试;通过资格筛选,123名非肥胖女性参加研究(女性节食率高于男性),其中一名参与者因仪器问题被排除实验内。

问卷

线上筛选

在线问卷调查排除(BMI<17.5或BMI>30)被试,评估饮食限制并将被试伪随机分为不同的思维方式

饥饿评估

参与者被要求在参与实验前两个小时吃一份点心,参与实验前两个小时内不吃东西。被试用100mm视觉模拟量表(VAS)回答饥饿程度,范围从0(完全不饿)到100(非常饿)

被试认知

被试被要求写下自己对实验的想法

饮食限制

通过修订后的限制量表(Herman&Polivy,1980)确定的。问卷最低0分,最高35分,分数越高,饮食限制程度越高。

仪器

眼动

an Eyelink 1000  tower-mount system (1000 Hz temporal resolution, 0.01° gaze resolution, a  gaze position accuracy of 0.5; SR Research Ltd., Canada)

刺激呈现

a 32-inch monitor  (Philips) with a resolution of 1920 × 1080 pixels

and a refresh rate  of 100 Hz

思维操纵视频

健康思维方式:锻炼、健康食品、文字(健康选择)

享受思维方式:高热量食物、享受食物、文字(放纵)

通过六个操作检查问题评估思维操纵的有效性

Bogus taste test

·        向被试介绍四种不同类型的高热量零食。这些食物被放在四个玻璃碗中,碗中装满了大量食物,被试难以注意到适量的食物量。

·        被试被要求品尝和评价食物,并被给予十分钟的时间以及被告知: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吃完,可以品尝更多的食物。但不允许该百年味觉问卷的答案。

·        在被试不知情情况下,对味觉测试前后的食物进行称重,以计算消耗的卡路里总数。

4研究结果

在研究中,结果显示:被试对高热量食物表现出更大的注意力偏向,在享受饮食心态下比在健康饮食心态下消耗更多的食物。在饮食限制得分高的被试中最为强烈。

这意味着,人们可能普遍对高热量食物表现出更大的注意力偏向。享受饮食心态和过高的饮食限制会让人们消耗更多的食物。

5讨论

文章结果不支持文章开始预期,表现出较大的问题。

研究任务过于简单,存在地板效应的可能,并且饮食心态的操纵上被试未能主动参与,操纵有效但不足以影响。

6感悟

本研究理论假设并不清晰,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理论框架。研究设计较为混乱,对于研究内容的探索不够深入。

7参考文献

SARAH KOCHS , LEONARDO PIMPINI , WIESKE VAN ZOEST , ANITA JANSEN , ANNE ROEFS (2022).Effects of Mindset and Dietary Restraint on Attention Bias for Food and Food Intake. Journal of Cognition  DOI: 10.5334/joc.23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