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位年龄较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到门诊来复诊 ,说自己一直都有按时吃药、注射胰岛素 ,平时也按照要求进行了饮食和运动的控制 ,可血糖就是无法控制到和自己所认识的另外一位糖友一样的水平,甚至有一次为了更好控制血糖少吃了一顿饭 ,结果反而出现了低血糖,为此很是苦恼 。 相信不少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程度和目标,甚至血糖正常水平和糖尿病确诊标准上,都会有类似的疑惑。下面就听听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金萍老师怎么说。 Q1:不同人群糖尿病确诊标准一样吗? 首先,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来说 —— 糖尿病的诊断都是一样的 。只要你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糖尿病症状 ,再加上血糖超出了既定的这个范围,比如你的空腹血糖 ≥7.0mmol/L 或随机血糖 ≥11.1mmol/L 等,就可以确诊糖尿病,该诊断标准并不会因为你的年龄、性别或身体状况而有区分 。 Q2:不同人群血糖控制目标一样吗? 血糖的控制目标不同于糖尿病诊断标准,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的寿命以及患者合并症或者是并发症严重的程度等指标,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的控制目标。因此并不存在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的这种说法,患者也没必要在血糖控制上过于严苛。 我国最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应该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对于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血红蛋白的控制,建议控制在 ≤ 7%,而年龄比较轻、病程比较短、没有什么相关的并发症或合并症的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没有低血糖或其他的不良反应 ,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控制在 ≤ 6.5%。 而对于年龄比较大、病程比较长、有过严重的低血糖病史或有严重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 ,甚至控制在 7.5%~8.0%左右都是可以接受的。 总 结 总的来说 ,对于年龄比较轻、病程比较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更加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而对于年龄比较大、有并发症或者是合并症的患者 可以酌情地放宽血糖的控制目标。 但是放宽血糖控制目标的同时,应要注意避免高血糖引起的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或者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等 。 最后,这里罗列了一些决定血糖控制标准的各项参考条件 ,大家快来看看什么样的血糖控制目标适合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