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脑血管病人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改善现有的身体情况

 昵称66398640 2022-10-26 发布于北京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那么,对于预防脑血管病究竟可以取得哪些效果呢?

    首先是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加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脑血流量。大量实践表明运动能降低血压,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脂肪代谢,据报道,运动能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长期锻炼可以降低体重,防止肥胖。

         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而减轻病情。所以体育锻炼对预防脑血管病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方法。体育锻炼能使许多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降级,还能改善全身状况如精神、食欲、睡眠等。

  

那么,哪些项目的锻炼对预防脑血管病有效呢?

     还要根据各人的年龄、体质、所患疾病,工作性质,环境条件而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由于预防脑血管病的对象多属中老年人,所以通常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内容,以采用体力负担不大,动作较简单易学,体位变化小的运动。患有高血压病等的中老年人,可参加动作较缓慢和有节秦的项目如太极拳、慢跑、各种健身操,散步等比较适宜;体力较好的中年人还可以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爬山、自行车、游泳等活动,但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锻炼关键在于:

  (1)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掌握好运动量及其强度。运动量要根据本人的体质、年龄及病情来考虑,开始时做短时间的锻炼,次数不要多,以后逐步增加,不要使身体过度劳累,如心跳过快就应休息一下,如果运动睡眠不好,头痛,有可能是运动量过大,应及时予以调整。因为超量运动对老年人反而带危险。

  (2)要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应把锻炼安排在一天的生活工作之中。项目不在于多,选择1~2项即够了,如太极拳与散步,气功和保健操,慢跑和体操等,每天锻炼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退休以后有条件或身体较好者也可以一小时左右,以不感到过分疲劳和紧张为原则,不能做到每天锻炼,至少隔日进行,也有好处。

  (3)要坚持锻炼、持之以恒。任何项目的锻炼都贵在坚持,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练练停停,能坚持下去的会取得一定效果。当然,在发热或感到疲劳或生病时,可以暂时不要锻炼,下雨、地滑、刮风、下雪时也可采取在室内活动的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