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2-10-26 发布于北京

痉者,

筋病强劲不柔和也。

甚者,头动摇,背反张,脚挛急,口噤 齿。

经言∶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又言∶痉,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又言∶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金匮》论痉。亦以风、寒、湿立言。

谓∶太阳病icon发热无汗为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为柔痉。

又谓∶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为痉,为难治。

盖太阴湿邪,淫于太阳,故令背项强直。

若寒、湿相合,则成刚痉。

风、湿相合,则成柔痉。

以太阳为病,而见太阴贼克之脉,故曰难治。

徐忠可注云∶痉虽概为风、寒、湿所中,然原其因,多由亡血,筋无所荣,故邪得以袭之。

故仲景icon撤消痉病之由,而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发汗则痉。

虽汗下后,或有邪乘,总由阴虚液脱筋燥致痉,则一也。

此丹溪论治痉,所以有不可纯用风药之戒。

景岳注《内经》,亦言肝主筋,其化风,故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非外来之风。

内风多燥,若与风剂则益燥,宜补阴以制阳,养荣以润燥。

故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也。

《千金icon》谓∶温病热入肾中,亦为痉,

小儿痫热盛,亦为痉,

俱当养阴清热润燥。

盖痉病皆属阴虚液脱筋燥所致。

忠可之说,深得病情,

所以产后及金疮折伤,失血过多,痈疽脓溃之后,每有此症,亦宜养阴清热润燥为主。

或金疮所伤,痈疽icon溃后,冒风致痉者,即所谓破伤风icon也。

当养血疏风,方为善治。

产后血舍空虚,外风袭入而成痉者,即《金匮》所言∶新产血虚icon,多汗出,易中风,故令病痉是也。宜海藏防风icon当归为主治之。

嘉言谓∶

庸愚不知此症,

昔贤各从血舍驱风,自有成法可遵。

辄称产后惊风,妄用镇惊之药。

千中千死而不悟,深为可慨。

又小儿体脆神怯,不耐外感壮热,多如痉病,后世妄以惊风立名,不治外淫之邪,反投金石脑麝等药,镇坠外邪,深入脏腑,亦千中千死,此通国所当共禁。

沈氏谓∶此乃少阴、少阳icon客邪所至,为惊为螈,感冒热邪所致,实非惊风,并非痉病,治者审焉。

养阴清热润燥汤〔见燥。〕

二地〔补阴凉血。〕

二冬〔清热润燥。〕

山药icon〔补脾润燥。〕

黑芝麻 肉苁蓉icon 牛乳〔补血润燥。〕

治汗、下后,产后及金疮折伤,失血过多,痈疽溃后,一切发痉,可用此方。

宜加牛膝icon〔入肝养血,拘挛可解。〕

木瓜icon〔入肝养筋,缓急皆宜。〕

猪脂〔甘寒润燥养筋。〕

羚羊角icon〔入血除热舒筋。〕

汗多酌加参、芪 、〔实表敛汗。〕

枣、芍。〔收阴敛汗。〕

此养血清热之剂,须对症加减,活泼泼地用之可也。

按,

嘉言云∶痉病之坏,不出亡阴亡阳两途。

亡阴者,精血津液素亏,不能荣养其筋脉,此宜急救其阴。

亦间有亡阳者,阳气素虚,不能充养柔和其筋脉,此宜急救其阳,参、芪 之品,在所必用。以气主煦之,故益气则津自生也。

海藏防风当归汤 

治汗下后及产后,中〔同伤。〕风病痉。并一切破伤风发痉。

防风〔风药之润剂,故用以疏风。〕

当归 地黄icon〔养血。〕

川芎〔治一切风,一切血。〕

宜加荆芥〔能入血分而驱风。〕

秦艽 甘菊 胡麻icon〔养血驱风。〕

黑豆icon〔活血散风。〕

竹沥〔逐痰除热,产后及小儿中风,并破伤风发痉皆用。〕

此养血疏风之剂,果有冒风的症,可用此加减治之。

热而痉者死。〔此系热极生风,大伤阴血而然,既热且痉,乃为死候。〕

痉病有灸疮难治。〔火热内盛,阴血太亏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