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肢体病证>>痉证

 願隨身 2017-03-28

经络肢体病证>>痉证

 

痉证是由外邪相侵,壅阻经络,热盛动风,阴虚血少以致筋脉失于濡养而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历史沿革
1.《黄帝内经》始有痉之称。其发病与风寒湿有关。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其病……主痫瘛及痉;……在外者不能俛,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着不能仰。”
《素问·骨空论》又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素间·气厥论》载有“柔痉”之病名,由“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
《灵枢·热病》说:“热而痉者死。”
2.《金匮要略》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并认为表证过汗,风寒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误治、失治也可以致痉,其有关伤亡津液而致痉的认识,不仅是对《内经》理论的发挥,同时也丰富了对内伤致痉的认识。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痉病 成因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证状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刚痉柔痉之分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脉象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治法 表证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里证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预后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痉病,有炙疮,难治。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搏,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3.隋唐时期对痉证的观察较为细致。 
巢元方《诸病原候论·风痉候》认为痉证:“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痼状”。
《千金要方》指出本病得之者多为“新产妇人及金疮血脉枯竭,小儿脐风,大人凉湿。”

4.金元时期,朱丹溪对痉证有了新的看法,他认为痉非外来风邪所致,而由于气虚所为,“气虚有火,兼痰,宜用人参、竹沥之类。”.朱丹溪《医学明理·痉门论》: “方书皆谓感受风湿而致,多用风药,予细详之,恐仍未备,当作气血内虚,外物干之所致。”认为痉证也可由于气血亏虚所致·,切不可作风治而专用“风药”。
《医学原理·痉门论》则认为根本原因乃是津血有亏,“方书皆谓感受风湿而致,多用风药,予细详之,恐仍未备,当作气血内虚,外务干之所致。”“是以有气血不能引导, 津液无以养筋脉而治者;有因痰火塞窒经隧以致津液不荣者;有因真原本虚,六淫之乘袭,致血不能养荣者,虽有数因不同,其津血有亏,无以滋荣经脉则一。”

5.明·张景岳对痉之病因病机、证候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景岳全书·痉证》:“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痉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痉作,盖传写之误耳。其证则脊背反张,头摇口噤,戴眼项强,四肢拘急,或见身热足寒,恶寒面赤之类皆是也”。“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抽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任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强凋阴虚精血亏损致痉。

6.清·温病学说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痉证的病因病机理论。其热盛伤津,肝风内动,引发本病的理论及湿热致痉的理论,使痉证的病因学说渐臻完备。
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按语中,首先阐述了痉证和肝脏的关系,他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瘛疯痉厥矣”。瘛,即抽搐.
吴鞠通则进一步将痉证概括为虚、实、寒、热四大纲领,在《温病条辨·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中说: “六淫致病,实证也;产后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了气虚血瘀可以致痉。
《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木旺由于水亏,故得引火生风,反焚其木,以至痉厥。”“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痉病古代亦称瘛疯、抽搦、抽风、反折。《张氏医通,瘛疯》说:“瘛者,筋脉拘急也;疚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温病条辨·痉病瘛病总论》又说:“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可见,本节痉病讨论的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或阵发性抽搐发作的病证。至于如金疮破伤,创口不洁,感受风毒病邪引发的发痉,名为“破伤风”,因与一般内科痉病不尽相同,不属本节讨论范围,在外科加以讨论。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热性惊厥以及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疾病等出现痉证表现,符合本病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痉证的病因病机,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壅阻经络,气血不畅,或热盛动风而致痉。内伤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亢阳化风而致痉,或阴虚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致痉。
一、病因
1·外感风、寒,湿邪,壅阻脉络,以致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失养,拘挛抽搐而成痉;外感温热之邪,或寒邪郁而化热,邪热消灼津液,筋脉失于濡养;或热病邪人营血,引动肝风,扰乱神明,而发为痉证。
2.久病过劳
       久病不愈,气血耗伤,气虚血行不畅,瘀血内阻,血虚则不能濡养筋脉;久病脏腑功能失调,或脾虚不化水湿,或肝火灼伤津液,或肺气不宣,蒸灼肺津等,皆能产生痰浊,痰浊阻滞经脉,筋脉失养而致痉。先天禀赋不足,操劳过度,情志不畅,久之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亢阳化风而致痉。
3.误治或失治
       误用或过用汗,吐,下法,如表证过汗及产后失血,风寒误下,疮家误汗等,导致阴精耗散;汗证,血证、体虚等病证失治,伤精损液,导致津伤液脱,亡血失精,筋脉失养,均可致痉证发生。
二、病机
       痉证病在筋脉,属肝所主,筋脉有约束联系和保护骨节肌肉的作用,其依赖肝血的濡养而保持刚柔相兼之性。如阴血不足,肝失濡养,筋脉刚劲太过,失却柔和之性,则发为痉证。如《景岳全书·痉证》说:“痉之为病,……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病变脏腑除肝之外,尚与心、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如热陷心包,逆乱神明,或脾失健运,痰浊阻滞,或胃热腑实,阴津耗伤,或肾精不足,阴血亏虚等,均与痉证发生有关。
       痉证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两方面,虚为脏腑虚损,阴阳,气血,津液不足,实者为邪气盛。外感风,寒,湿,热致痉者,病理性质以实为主。内伤久病、误治失治所致者病理性质以虚为主。邪气往往伤正,常呈虚实夹杂。如热盛伤津,经脉失养,瘀血痰浊,阻滞经脉,则多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证。
       痉证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于阴虚血少,筋脉失养。外感因风,寒、湿邪壅阻经络,气血不运,阴血不得濡养筋脉;或热盛伤津,阴血污乏,筋脉失于濡养。内伤由亡血、过汗,误治失治,或久病伤正,导致阴亏血少,筋脉失养,发为痉证。故《医学原理·痉门》认为痉证  “虽有数因不同,其于津亏血少,无以滋荣经脉则一”

1.邪壅经络 多因外在风寒湿邪,壅滞经络所致。若外感风邪,则“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脉络失其精血津液的濡养,拘挛病作;若寒邪外客,以寒为阴邪,主收引又伤阳气,寒客脉道,经脉拘急失养而成痉;若感受湿邪,湿性粘滞而困脾,继则中焦呆滞,气机不发,脏气壅闭,脉道失养,演生痉病。

2.热甚发痉 多由火热炽盛所致,邪热外而充斥经络,脉道闭阻失养;内则灼伤脏器,生化失司,总因脉络失养而发痉。或因邪热炽盛,引动肝风,风火相煽,发为痉证。

3.阴血亏损 多由误治或它病所致。误治者,即汗、吐、下太过,阴精耗散;它病所致者即产后失血或汗证、血证、体虚等,伤精损液,导致津伤液脱,亡血失精,筋脉失养而成。

4.痰浊阻滞 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肝火灼烁津液,肺失宣降等致痰浊内生,痰浊阻滞经脉,筋脉失养而发为痉证。

5.瘀血内阻 多因病久入络,络血不畅而瘀,或外伤瘀血内阻,新血不生,进而闭阻脉络,血不养筋而成。

此外,临床上因阳衰寒化所致者,亦不少见,即阳衰不能化精生血,液涸寒燥,筋脉失荣,渐生痉病。

综上所述,本病常以督脉为本,筋脉为标。痉有表里,在表者,为外邪所伤;在里者,为脏腑受损,生化失司。邪壅经络,伤津脱液,亡血失精,痰浊瘀血内阻为致病之因,阴阳失调,阳动而阴不濡。终致督脉失养,筋脉拘急,此为基本病机之所在


【临床表现】
肢体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痉病的证候特征。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发病多数较急,也有慢性久病者。临床表现多样,轻者仅轻微项背强几几,或仅限于某一脏一腑、一经一络出现一定范围的拘挛、强急。邪壅经络,以发热胸闷,龄齿,腹胀便秘为主;温热致痉以喷射性呕吐,自汗,口渴喜饮,两目上视,昏厥,谵语,牙关紧急为主;阴血亏虚是因禀赋素虚或失血失液、病后而发,伴神疲,气短,自汗等症。


【诊断】
1.多突然起病,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其证候特征。
2.发病前多有外感或内伤,或它病之后发病的病史。
3.必要时做做头颅CT、MRI、脑脊液等检查,有助于痉病的诊断。
       痉证项背强急较甚者多与西医学中的脑膜刺激征相似,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的临床表现,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炎、脑炎、高热惊厥、肝性脑病、尿毒症以及脑寄生虫病。临证应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感染性疾病可行血常规、细菌学检查,以明确感染的性质。进行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一般内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变部位与病变性质。

【鉴别诊断】

本病在临床上,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痫病
痫病每发四肢抽搐,两目上视,昏不识人,与痉病相似,但痫病多有反复发作史,发作前常无明显诱因,发病突然,伴口吐涎沫,或有怪叫声、或有遗尿,移时苏醒,一如常人。痉病发作多有外感、内伤等病因,发时伴高热、呕吐等症,且多无自然恢复者。

  痉证 痫证
主症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 卒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喉有叫声
昏迷 无或有
病程 相对较长,难以自然恢复 移时苏醒,醒后如常
病机 外邪相侵,壅阻经络,热盛动风,阴虚血少,筋脉失于濡养 气机逆乱,引动伏痰,闭塞脑窍,壅塞经络
治法 祛邪通络,滋阴养血荣筋 顺气豁痰开窍,熄风定痫
2.厥证
痉病可伴有神识昏迷,与厥证相似,伴发神昏时也有称为痉厥者,实为痉与厥并见。痉病是以肢体抽搐、强急为主症,神昏为其或有的伴发症;而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症,甚至也有一厥不复而殁者,一般无四肢抽搐和项背强直等表现。

  痉证 厥证
主症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 突然昏倒,四肢厥冷,不伴四肢抽搐
起病 相对较缓,多有原发病在先,可反复发作 急,一般不反复发作
病程 相对较长,难以自然恢复 较短,移时苏醒
病机 外邪相侵,壅阻经络,热盛动风,阴虚血少,筋脉失于濡养 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
治法 祛邪通络,滋阴养血荣筋 顺气开郁、豁痰、活血、消食、补气回阳、养血
3.中风病
该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不经昏仆而渐进加重,即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为主症,而痉病却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症,可资鉴别。

  痉证 中风
主症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      半身不遂,言语蹇涩为主
昏迷 无或有,有原发病的证候 有或无,多持续,醒后多有半身不遂等
病程 相对较长,难以自然恢复 急,病程多持续
病机 外邪相侵,壅阻经络,热盛动风,阴虚血少,筋脉失于濡养 气血逆乱,风痰火瘀闭扰清窍,窜阻脉络
治法 祛邪通络,滋阴养血荣筋 清热熄风化痰,祛瘀开窍通络

4.痉证与颤证
       颤证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以头颈,手足不自主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动作幅度小,频率较快,多呈持续性,无发热、神昏等症状。痉证肢体抽搐幅度大,抽搐多呈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引,弛纵交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两目上视,神昏等症状,再结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难鉴别。

5.痉证与破伤风
       破伤风古称“金疮痉”,现属外科疾病范畴。痉,临床表现为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笑面容,逐渐延及四肢或全身,病前有金疮破伤,伤口不洁病史,可与痉证鉴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别外感内伤
外感所致者,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即使热邪直中,虽无恶寒,但必有发热、肢体疼痛等表证。
内伤所致者则无表证。

2.辨别虚卖寒热
痉病有寒热虚实
一般外邪壅滞经络、热盛发痉、瘀血内阻属实证,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大;
产后失血、汗吐下后、久病体虚属虚证。
外感风温、暑热、湿热,阳明胃热等属热证,见身热、烦渴、舌红脉数等症;
风寒、风湿致痉,阳衰寒燥属寒证,见畏寒、舌淡脉紧等症。
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较大者,多属实证。,多由外感或瘀血、痰浊所致;
手足蠕动,或抽搐时休时止,神疲倦怠,多属虚证,多由内伤气血阴津不足所致。


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标应针药并施,舒筋解痉。
       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致痉者,祛邪为主,祛风散寒,清热祛湿,择而用之。
       肝经热盛者,治以清肝潜阳,熄风镇痉;阳明热盛者,治以清泄胃热,存阴止痉;心营热盛者,治以清心凉血,开窍止痉;瘀血内阻而致痉者,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痉;痰浊阻滞而致痉者,治以祛风豁痰,熄风镇痉。病势较缓则治其本,治以养血滋阴,舒筋止痉。津伤血少在痉证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滋养营阴是痉证的重要治疗方法。
       此外,各个证候之间,有时可以错杂出现,例如热邪中夹痰浊,气血亏虚又感外邪等,应明辨虚实,标本兼顾,有常有变,灵活运用。


证治分类
       1.邪壅经络证
       症状: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证机概要:风寒湿邪侵于肌表,壅滞经络。
       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别名 通气防风散
羌活3克(1钱)  独活3克(1钱)  藁本1.5克(5分)  防风1.5克(5分)  川芎1.5克(5分)  蔓荆子0.9克(3分)  甘草炙1.5克(5分)    上药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大温服,空心食前。
【功效】祛风胜湿。
【主治】
外感风湿表證。头痛头重,腰背酸痛,或一身尽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原书主治「手太阳经气郁而不行,肩背痛,不可回顾者;足太阳经不通行,脊痛项强,腰似折、项如拔。」吴昆《医方考?湿门》云:「外伤于湿,一身皆痛者,此方主之。」
【现代应用】
肌肉劳损、感冒、头痛、颈项背神经痛、颈椎、腰椎增生、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五十肩。

经曰:风能胜湿(1),羌独防藁芎蔓皆风药也。湿气在表,六者辛温升散,又皆解表之药,使湿从汗出,则诸邪散矣(2)。若水湿在里,则当用行水渗泄之剂。
1.如物之湿,风吹则乾。
2.藁本专治太阳寒湿,荆防善散太阳风湿,二活祛风胜湿,兼通关节,川芎能升厥阴清气,上治头痛,甘草助诸药辛甘发散,为阳,气味甘平,发中有补也。

吴鹤臬曰:脾弱湿伤者,二陈平胃之类主之,湿盛濡泄者,五苓六一之类主之,水肿发黄者,五皮茵陈之类主之,今湿流关节,非前药所宜矣。无窍不入,惟风为能,故凡关节之病,非风药不能到也。三因用此汤加柴胡五分,治卧而多惊悸多魇泄者,邪在少阳厥阴也。如淋加泽泻五分,经曰:肝肾之病同一治,此下焦风寒三经合病,非风药行经不可也。

1.本方除独活、蔓荆、川芎、甘草,加升麻、苍朮、名羌活除湿汤,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
2.本方除川芎,加黄耆、当归、苍朮、升麻、名升阳除湿汤,治水疝肿大,阴汗不绝,再加麦芽,神曲、猪苓、泽泻,除当归、黄耆、亦名升阳除湿汤〔东垣〕,治脾虚泻痢。

       本方有祛风、散寒、燥湿、解肌和营作用,适用于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四肢抽搐,项强头痛。
       方以羌活、独活、防风、藁本祛风胜湿;川芎、蔓荆子祛风止痛,则邪祛络畅,营和痉解而愈。项背强直,加葛根解肌。肢体拘急,加白芍柔筋缓急。口噤不语,加石菖蒲、远志开窍。
       若寒甚无汗,宜解肌发汗,用葛根汤治之。方中葛根味甘,生津滋养筋脉,以解项背肌肉之强急;麻黄、桂枝解表散寒;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助葛根缓急止痉;姜、枣调和营卫。
       若风邪甚,发热不恶寒,汗出,头痛者,治宜和营养津,方用瓜蒌桂枝汤。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散邪;瓜蒌根清热生津,和络柔筋。
       若身热,筋脉拘急,胸脘痞闷,渴不欲饮,溲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此湿热人络,宜清热化湿,通络和营,方用三仁汤清热化湿,再加地龙、丝瓜络、威灵仙以增强活络通经之力。

三仁汤
杏仁15克(5钱)  飞滑石18克(6钱)  白通草6克(2钱)  白蔻仁6克(2钱)  竹叶6克(2钱)  厚朴6克(2钱)  生薏仁12克(6钱)  半夏15克(5钱)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剂。
《温病条辨》:「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温病条辨?上焦篇?湿温、寒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2.肝经热盛证
       症状:高热头痛,口噤龄齿,手足躁动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舌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证机概要:邪热炽盛,动风伤津
       治法:清肝潜阳,熄风镇痉,筋脉失和。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加减。本方有平肝息风,清热止痉作用,适用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证。
       常用药:水牛角、钩藤、桑叶、菊花凉肝息风止痉;川贝母、竹茹清热化痰以通络;茯神宁神定志;白芍、生地、甘草酸甘化阴,补养肝血,缓急止痉。
       口苦苔黄,加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热,泄肝火;口干渴甚者,加生石膏、花粉、麦冬以甘寒清热生津止渴;痉证反复发作,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息风止痉;神昏痉厥者,选用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或紫雪丹,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息风定痉,其中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力胜,至宝丹开窍醒神作用强,紫雪丹则长于息风镇静止痉。
羚角钩藤汤
羚羊角4克  霜桑叶6克  川贝母12克  生地黄15克  双钩藤9克  菊花9克  茯神木9克  白芍9克  甘草3克  竹茹15克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剂。
【功效】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主要用于小儿高热抽搐,见高热,烦闷躁扰,手足抽搐,甚至神昏,或妊娠,舌质绛而乾,脉弦而数者。
【现代应用】现代医学认为本方降血压,镇静,抗惊厥,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消炎。用于惊厥、流行性乙型脑炎、原发性高血压、小儿高热、急惊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3.阳明热盛证
       症状: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口噤骱齿,甚则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证机概要: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治法:清泄胃热,增液止痉。
       代表方: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
       前方清泄阳明实热;后方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二方合用有泄热通腑,存阴止痉作用,适用于阳明热盛,热结阴亏痉证。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麦冬清热养阴生津,濡润筋脉;大黄、芒硝软坚润燥,荡涤胃腑积热;粳米、甘草和胃养阴。热邪伤津而无腹实证者,可用白虎加入参汤,以清热救津;抽搐甚者,加天麻、地龙、全蝎、菊花、钩藤等息风止痉之品;热甚烦躁者,加淡竹叶、栀子、黄芩清心泻火除烦;热甚动血,斑疹显现,舌质红绛,加水牛角、生地、丹皮。

附:温热致痉
症状:壮热头痛,呕吐,自汗,口噤,抽搐,角弓反张,甚则神昏,谵语,口渴喜饮,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
治法:清热透络,镇痉止抽。
方药:羚麻白虎汤。
方以白虎汤清热生津;羚羊角清热解毒而镇痉;天麻缓急止抽。方中可加银花藤、钩藤、丝瓜络、木瓜透络缓痉。角弓反张,抽搐甚者,可加全蝎、蜈蚣熄风止痉。热势盛者,加生地、玄参养阴清热。呕吐者,加竹茹、枇杷叶、代赭石降逆止吐。神昏谵语者,送服成药安宫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清心开窍,醒神镇痉,若用水煎剂,方中犀角应易以水牛角。

对热甚发痉和温热致痉,都可选用下列药物同时治疗,效果较好。
1.复方连翘注射液(连翘、银花、贯众、龙胆草、黄连、生石膏、钩藤、知母、板蓝根、甘草等组成),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2.清热镇痉散(由羚羊角30e。白僵蚕24g、蝎尾18S。蜈蚣12S。雄黄12S。琥珀128。天竺黄12S。辰砂6g、牛黄6S。麝香2g,共为细末)每服3g,日2-4次。

       4.心营热盛证
       症状:高热烦躁,神昏谵浯,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
       证机概要:热人心营,扰动神明,灼伤阴津,筋脉失养。
       治法: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代表方:清营汤加减。本方有清心凉血解毒,泄热养阴作用,适用于温邪传营,热伤营阴证。
       常用药:水牛角、莲子心、淡竹叶、连翘清心泄热,凉血解毒;玄参、生地、麦冬滋阴养津。高热烦躁明显,加丹皮、栀子、生石膏、知母;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等凉肝息风止痉之品;伴有神昏谵语,躁动不安,四肢挛急抽搐,角弓反张,酌情选用安官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丹;肢体抽搐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气短汗出,舌淡,脉细弱,证属亡阳脱证,当予急服独参汤、生脉散。

5.痰浊阻滞证
症状:头痛昏蒙,神识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证机概要:痰浊中阻,上蒙清窍,经络阻塞,筋脉失养。
治法:豁痰开窍,息风止痉。
代表方:导痰汤加减。本方有运脾豁痰作用。适用于脾不化湿,痰浊壅阻证。
常用药:半夏、石菖蒲、陈皮、胆南星、姜汁、竹沥豁痰化浊开窍;枳实、茯苓、白术健脾化湿;全蝎、地龙、蜈蚣息风止痉。言语不利者,加白芥子、远志以祛痰开窍醒神;胸闷甚者,加瓜蒌、郁金理气行滞宽胸;痰郁化热者,身热,烦躁,舌苔黄腻,脉滑数,加瓜蒌、黄芩、天竺黄、竹茹、青礞石;痰浊上壅,蒙蔽清窍,突然昏厥抽搐,可急用竹沥加姜汁冲服安宫牛黄丸。

6.阴血亏虚证
症状:项背强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瞤,直视口噤,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或低热。舌质淡或舌红无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失血或伤津,阴血亏耗,筋脉失养。
治法:滋阴养血,息风止痉。
代表方: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前方以补血为主,用治血虚血滞,筋脉失养证;后方滋液育阴,柔肝息风,适用于热灼真阴,阴血亏虚,虚风内动证。
       常用药:生熟地、白芍、麦门冬、阿胶、五味子、当归、麻子仁补血滋阴柔肝;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息风止痉;鸡子黄养阴宁心。
       阴虚内热,手足心烦者,加白薇、青蒿、黄连、淡竹叶;
       抽动不安,心烦失眠者,加栀子、夜交藤、炒枣仁、生龙骨、生牡蛎;
       阴虚多汗,时时欲脱者,加人参、沙参、麦冬、五味子;
       气虚自汗,卫外不固,加黄芪、浮小麦;
       久病,阴血不足,气虚血滞,瘀血阻络,加黄芪、丹参、川芎、赤芍、鸡血藤,或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虚风内动,肢体拘急挛缩,重用养阴润筋之品,加全蝎、天麻、钩藤。 
大定风珠   来源 温病条辨
白芍18克  阿胶9克  龟板12克  生地黄18克  火麻仁6克  五味子6克  牡蛎12克  麦冬12克  甘草12克  鸡子黄2枚  鳖甲12克  
水煎2次,入鸡子黄搅匀,作2次服,1日服2剂。
【功效】滋阴熄风。
【主治】主要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心力衰竭,见后期神倦,手足蠕动,舌质绛,苔少,脉虚弱者。
【现代应用】
现代医学认为本方镇静,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抑制骨骼肌的颤搐反应,抗休克,强心,提高耐缺氧能力,抗菌,消炎。


7·瘀血内阻
症状:头痛如刺,项背强直,形瘦神疲,四肢抽搐,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脉沉细而涩。
治法:益气化瘀,活络止痉。
方药:通窍活血汤
方中麝香、老葱活络通窍;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可加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以助活血化瘀之力。若胸膈血瘀甚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味。两方都可加全蝎、蜈蚣、僵蚕、·钩藤通络熄风止痉。若苔腻脉弦者,加半夏、白芥子、天麻化痰通络止痉。

8.·气血亏虚
症状:素体虚弱,或失血,或汗下太过,症见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头晕目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红,苔薄而少津,脉沉细。
治法:益气补血,缓急止痉。
方药:圣愈汤
熟地黄20克  生地黄20克  川芎20克  人参20克  当归身15克  黄耆15克  
补气养血。
【主治】
1.恶疮出血过多、心烦不宁、不得睡眠、一切失血或血虚、烦渴躁热、睡卧不宁。
2.疮證脓水过多、五心烦热、口渴。
3.虚损劳瘵、咯血多汗、又兼惊惕、口舌生疮、其病在心。
4.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其质清稀、少腹有空坠感、心慌气短,倦怠肢软、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
又本方所治之證,属于气血两虚。气旺则血自生,血旺则气有所附。喻嘉言论本方说:「按失血过多,久疮溃脓不止,虽曰阴虚,实未有不兼阳虚者,合用人参、黄耆,允为良法。凡阴虚證大率宜仿此。」临床常用于出血过多,血虚而气亦虚,以烦热,烦渴,睡卧不宁,心慌气促,倦怠无力,舌质淡,苔薄润,脉细软等为辨證要点。《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载圣愈汤,即四物汤加人参、黄耆,治一切失血过多,阴亏气弱,烦热作渴,睡卧不宁者。
方中以人参、黄芪大补元气,益气以生血;四物汤养血活血,全方合用,气血双补,能温煦经络、濡养筋脉而止痉。宜加天麻、钩藤、葛根缓急平肝而止痉。若吐泻后而抽搐者,可重用白芍,加乌梅、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柔筋缓痉。若高热后阴伤,手足蠕动者,可用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滋阴潜阳而止痉。


破伤风
常先见牙关紧闭,头痛,发热,烦躁不安;继则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面呈苦笑;甚则角弓张,反复发作;苔多滑腻,脉多弦。治宜祛风解毒,活络定痉,可用木萸散(木反、吴茱萸、防风、全蠍、蟑退、天麻、僵蚕、桂枝、槁木、蒺藜、朱砂、雄黄、猪胆汁)加减。新针治法可先针大椎、继针风府、新建、下关等穴、留针3小时;第二次针阳白、颊车、地仓。以上两组穴轮流使用。


小儿急惊风时,通窍用通关散喷入鼻内使发生喷嚏,或给服至宝丹(中成药);高热给服紫血丹;方剂可用镇惊熄风,清热除痰的钩藤龙齿汤(钩藤、龙齿、地龙、僵蚕、天竹黄、白芍、竹叶苡、杭菊、蟑衣、蛇胆、川贝);配合新针时,高热可于中冲或十宣穴放血,止痉可针合谷、曲池、内关、委中、承山等穴,昏迷可针人中穴,如牙关紧闭时可针下关、颊车等穴。

小儿慢惊风多为脾肾阳虚引起,故治宜补脾温阳,用附桂理中丸(附子、肉桂、党参、白朮、乾姜、灸甘草);亦可选用以下各穴,如大椎、脾俞、肾俞、命门、关元、气海、足三里、百会等进行灸治。



【转归预后】

感受风寒湿邪或热邪炽盛而引起的痉证,为外感发痉,多属实证。此时正气未虚,只要治疗得当,可以较快好转。反之,寒湿郁久可以化热,亦可以转化为瘀血、痰浊,此时则属病情进一步发展。由于热盛所致的痉证,若治疗不当,热毒内陷,则痉厥并见,病情凶险,危及生命。又热盛伤阴,肝肾之阴精衰竭,此时则转为虚证。由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痉证,来势一般不似实证之迅捷,可缓调治本。但在气血亏虚的基础上,每易感受外邪,此时则又属虚中有实,本虚标实,需医者明察。至于因瘀血内阻或痰浊阻滞而致的痉证,一般在久病后发生。瘀血痰浊虽为实邪,但多本虚标实。总之,痉病的转归较为复杂,内伤痉证可以感受外邪而变为外感发痉,外感发痉久治不愈,最后亦能导致内伤发痉。

痉病的预后一般较差。外感发痉若能迅速驱散外邪,痉病得以控制,则预后良好。内伤发痉,大多属虚中夹实,治疗较为困难,应细察病机,审慎调治。古代医家根据临床经验,认为痉病如见口张目瞪,昏昧无知,为肝脾精竭;若见戴眼反折,遗尿,为肝肾精液耗损;若见手足瘛疚,汗出如油如珠,为热毒内耗心营,心液外脱;若见角弓反张,离席一掌,为肝之精血亏耗,筋脉失养,均属预后不良的征象。

【预防与调摄】

痉病的预防十分重要。若能有效地预防其发病,对减少病残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在于对易引起痉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如外感病初起,宜积极疏散外邪,避免其壅塞经络;热盛于里,应及时清解并注意护津;见到亡血失津等病证时,应及时养血滋阴以濡筋。痉病发作前往往有先兆表现,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如发现双目不瞬、口角肌肉抽动当立即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酌加羚羊角、钩藤、全蝎等止痉药物急煎顿服,或用针刺治疗,防止发痉。

调摄方面首先强调病人居室要安静,减少噪音刺激,减少探视;避免过凉或过热,以免因冷热刺激引起发作;床要平整松软,应设床栏,以免跌落;发作时要保护舌头,避免舌头咬伤和后坠,去掉义齿,避免痰液和其它异物堵塞气道;于发作阶段宜给高热量流质饮食,必要时采用鼻饲,病情稳定后可给半流质及软食物。在发作停止后要保证病人安静休息,护理与治疗的时间要合理,不要随便打扰病人。

       [结 语]
       痉证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内经》曾以外邪立沦,《金匮要略》又分刚痉、柔痉。后世医家结合临床实践,又提出内伤致痉理沦。其发病原因,外则风,寒、湿、热之邪,内则脏腑失调,气血亏虚、痰阻血瘀而筋脉失养。根据痉证的临床特点,一般不难作出诊断。本病应与痼证,厥证、中风、破伤风,颤证等病证相鉴别。
       痉证治疗的原则是急则舒筋解痉以治其标,缓则扶正益损以治其本。同时,必须辨明外感与内伤,虚证与实证,切勿滥用潜镇熄风之品。一般来说,外感发痉多属实证,治当先祛其邪,如属风寒湿邪,宜祛风、散寒,除湿;若邪热炽盛,热动肝风,风火相煽,宜清热熄风止痉;若热邪人里而实热内结,消灼阴液致痉者,宜泄热存阴止痉;热人心营,扰动神明,宜清心透营止痉;痰浊壅阻经脉,蒙蔽清窍,宜熄风止痉,豁痰开窍。内伤发痉,多属虚证,重在治本扶正,临证当辨其损及脏腑而调之,若属伤津脱液,阴血亏虚者,当增液,养阴、补血为主。临证中还当根据病理转化而兼顾其变证。
       痉证多起病急,变化较快。外感发痉,属邪实正盛,若能迅速祛散外邪,痉证得以控制,则预后较好。内伤发痉,多虚中夹实,治疗较为困难,应细察病机,审慎调治。古代医家根据临床经验,认为痉证若见有口张目瞪、昏昧无知,或见有戴眼反折、遗尿,或见有汗出如油如珠等,均属预后不良的征象。 ;

       [临床备要]
       1.痉证必须详辨外感与内伤、虚证与实证。外感发痉多属实证,内伤发痉多为虚证,另外可从其发作的程度,频度、幅度辨别虚实。在治疗上,外感者,当先祛其邪,宜祛风,散寒,除湿;若邪热人里,消灼津液,当泄热存阴。内伤者,在临床上属阴伤血少者为多见,所以其治疗以滋阴养血为大法。此外,肝主筋,主风主动,故痉证治疗,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常酌加天麻、钩藤,石决明,代赭石、蜈蚣、全蝎等平肝熄风止痉之品。
       · 2,对痉证的治疗还应结合辨病。痉证常常是一种临床危急重症的表现,大多发病较急,变化迅速,预后较差。因此,除必要的对症处理外,其关键在于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应尽快明确诊断,进行有效的病因治疗。例如对各种高热致痉,应积极查找引起高热的原因,并针对原发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各种急性热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均可出现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痉证的表现,此时应充分发挥
       中西医各自的优势,积极治疗其原发病,防止病情恶化。
       3.痉证发病常有先兆,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一旦发生痉证,则应积极救治病人的生命。病情较轻者,可根据辨证给以相应的方药口服,如病情较重、较急者即服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丹,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免贻误病情。

【文献摘要】
经络肢体病证>>痉证
《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灵枢·热病》:“风痉身反折。”
《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骱齿,可与大承气汤”。

《景岳全书·痉证》:“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伤筋”;“痉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痉作痉,盖传写之误耳。其证脊背反张,头摇口噤,戴眼项强,四肢拘急,或见身热足寒,恶寒面赤之类皆是也”。

《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温病条辨·湿痉或问》:“俗名痉为惊风,原有急慢二条。所谓急者,一感即痉,先痉而后病。所谓慢者,病久而致痉者也”;“以卒得痉病而论,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邪皆得风而人。以久病致痉而论,其强直背反瘛疯之状,皆肝风内动为之也。似风之一字,可以包得诸痉。要知痉者筋病也,知痉之为筋病,思过半也”。

《温病条辨·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六淫致痉,实证也;产妇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


 中华针灸  痉證
《灵枢?热病》中即记载用针灸治疗本證:「风痉反折,先取足太阳及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后世的不少医著均提到痉病或其各种症状的取穴刺灸之法,诸如:《备急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针经摘英集》、《类经图翼》、《神应经》及《神灸经纶》等。

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血管意外等引起的抽搐,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或无热惊厥,均可参照本證辨治。

【辨證分型】
痉證分型较多,大多急重。取常见且针灸治之有效者,辨为下列二型:
(一)热甚发痉
为实證。證见发热胸闷,口噤,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苔黄腻,脉弦数。
(二)血不养筋
为虚證。證见头痛神疲,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舌淡红或暗有瘀斑,脉细弦或涩。

【治疗】
(一)热甚发痉
1.治则:泄热止痉。
2.处方:大椎、委中、少商、阳陵泉、颊车。

3.方义:大椎属督脉,又为三阳之会。督脉为病「实则脊强」(《灵枢?经脉》),故刺此穴,既可止搐镇痉,又能清泄阳热;少商,手太阳之井,为古人推崇之治痉要穴之一,《肘后歌》云:「刚柔二痉最乖张,口噤眼合面红妆,热血流入心肺腑,须要金针刺少商」;委中系「血郤」,刺之可清血中之热,又为膀胱经之合穴,故对角弓反张有效;阳陵泉乃筋会,用其缓解筋脉之拘挛;颊车属局部取穴,治口噤不开。

4.治法:大椎、阳陵泉、颊车俱用泻法留针。其中,大椎宜适当深刺(应避免过深误伤脊髓),先使针体成60°角向下,以气至法导出循督脉窜行之针感,施泻法1~2分钟,继而提针至皮下,分别略偏向左和右深刺,复以气至法导出针感向左、右上肢放射,各施泻法1~2分钟,留针期间可反覆间断运针。少商、委中均以三棱针刺血。

(二)血不养筋
1.治则:培元养血,濡润筋脉。
2.处方:命门、肝俞、脾俞、风府、后溪。

3.方义:命门属督脉之要穴,能培元补肾,通利腰脊,为本方主穴。肝俞、脾俞为肝、脾两脏经气输注之处,肝藏血主筋,脾统血而又为生化之源,用此两穴可养血润筋,亦系治本之法。后溪为八脉交会穴而通于督脉,针之以遏痉止搐;风府更可消虚风内动之候,用此两穴,乃治标之举。

4.治法:命门、肝俞、脾俞用补法,风府、后溪宜取泻法。肝俞、脾俞留针时间3~5分针,余三穴留针至痉停搐止,其间可间断持续运针。

【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五处、身柱、委中、委阳、昆崙主脊强反折、癫疾、头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命门…里急,腰腹相引痛,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针灸资生经?第四》:「肾俞:中膂俞、长强、主寒热痉反折」,「肝俞:主筋寒热痉,筋急手相引。」
《类经图翼?十一卷》:「角弓反张:百会、神门、间使、仆参(七壮)、命门。」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脊强反折,刺督脉哑门一穴,应时立痊。」
《神应经?鼻口门》:「口噤:颊车、支沟、外关、列缺、内庭、厉兑。」
《神灸经纶?卷三》:「五痉脊强:身柱、大椎、陶道。」


针灸逢源
卷五 證治参详   痉病
痉者。强也。千金云。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盖太阳中风。身必多汗。或衣被不更。
       寒湿内袭。或重感天时之寒。地气之湿。因而变痉。风挟寒则血涩无汗为刚痉。风挟湿。则液出有汗为柔痉。亦有血虚筋脉无所荣养而成痉者。筋急而缩为螈。筋弛而缓为纵。伸缩不已为螈 。俗谓之搐搦是也。(有补遗)百会 风池 曲池 合谷 复溜 昆崙 太冲

卷六 论治补遗   痉病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头摇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详在金匮)外感六淫之邪。由太阳而传六经。邪不尽传即不已。故三阳三阴皆足致痉。如太阳之传阳明。项背强几几 。少阳之颈项强。是知三阳皆有痉矣。海藏谓三阳太阴皆病痉。独不及少阴厥阴。云背反张属太阳。低头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构。属阳明。或左或右一目牵斜。一手搐搦属少阳。发热。脉沉细。腹痛。属太阴。以防风当归汤治太阳阳明发汗过多而致痉者。以柴胡加防风汤治少阳汗后不解。寒热往来而成痉者。虽不及少阴厥阴。然其制附子散。桂心白朮汤。附子防风散。意原有在。观其白朮汤下云。上解三阳。下解太阴。一种苦心无非谓传入少阴厥阴必成死證耳。讵知传经之邪。如风雨之来。而画地以限其不至。岂可得乎。灵枢谓足少阴之经筋循脊内。侠膂。上至项与足太阳筋合。其病在此。为主痫螈及痉。在外阳病者不能俯。在内阴病者不能仰。是则足少阴之藏。与足太阳之府。两相联系。而以不能俯者。知为太阳主外。不能仰者。知为少阴主内。其辨精矣。仲景之以头强脊强不能俯者。指为太阳之痉。原以该三阳也。而其以身蜷足蜷不能仰者。指为少阴之痉以该三阴也。痉證之属三阴者。及阳症阴脉者。皆不可救。其證目正圆。及戴眼者。不治。所以仲景但论三阳治法。而不及三阴也。
       小儿之体脆神怯。不耐外感壮热。多成痉病。后世妄以惊风立名。实则指痉病之头摇手劲者。为惊风之抽掣。指痉病之卒口噤脚挛急者。为惊风之搐搦。指痉病之背反张者。为惊风之角弓反张。妄投镇惊之药勾引外邪深入脏腑。千中千死。又如新产妇人血舍空虚。外风袭入而成痉病。仲景谓新产亡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为病痉。宜从血舍驱风。若称产后惊风。
       妄投汤药亦千中千死也。



缓解帕金森症 针刺四神聪穴
老年人三大疾病之一的帕金森氏症,属于中医「痉證」、「肝风」范畴,临床主要症状为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或是变得僵硬。中医师表示,「痉證」多因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所致,初期患者应多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减少蛋白质摄取,或是利用针刺「四神聪」穴位,缓解症状恶化。
帕金森氏症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临床观察,此症起病缓慢,逐渐进展,最先出现的症状是震颤或运动减少,且常会出现所谓「面具脸」和「写字过小症」。

《针灸四神聪 远离震颤麻痹》
帕金森症针灸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用穴位为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虽然针灸能刺激动物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分泌,有助于改善症状,不过帕金森氏症为退化性疾病,针刺、药物可以改善,惟无法根治。
经络肢体病证>>痉证

1.四神聪:
位置:位于头顶正中,百会穴前后左右各相距一寸的位置,共计四穴。
功效:头痛,眩晕,癫狂,痫症,失眠,健忘,中风,震颤麻痹,脑炎后遗症,内耳眩晕症等。

2.风池:
经络肢体病证>>痉证
位置:项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缘与胸锁乳突肌上端后缘之间凹陷处。
功效:中风,感冒,头晕,震颤,高血压,颈项痛等。

3.曲池
经络肢体病证>>痉证
位置:屈肘纹头外凹陷如池处。
功效:中风偏瘫,疏风清热,肘臂神经痛等法根治。


民间治疗痉症也有一些有效的中草药方,其作用是清热解毒,活络镇痉,或内服,或外用均可。
1.燕子窝泥2个,乾栀子60克,雄黄10克,鸡蛋2个前三药共捣烂,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涂纱布上,敷前额、脐、手足心约1小时。

2.生石膏30-60克,鱼腥草适量,鸡蛋1个。前二药共捣烂,用鸡蛋清调匀,敷脐上。

3.九头狮子草(全草)20克,过路黄(全草)20克,洗净,共捣烂,酌加开水捣汁内服。


经络肢体病证>>痉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