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痉证

 学中医书馆 2023-06-25 发布于山东

63.痉证

前言

本资料是我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摘录笔记归纳,共摘录了七十八个病症和全部辩证的对症方剂.

由朱永库老人编辑.整理.本人喜欢电脑网.酷爱中医.自学中医20多年,积累了很多中医资料.但

从不给外人看病。自己和家里人有病.我才自己找药方治疗。我今年75岁,45岁后从没去医院

看过病,没打过针,没住过院.有病自己用中药调理就好了。发表本资料目的是为了行善积德

,供有缘人共享。

一.邪壅经络证: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舌苔白腻、脉象浮紧。

羌活胜湿汤;

羌活6克 独活6克 藁本3克 防风3克 炙甘草3克 川芎3克 蔓荆子2克    

1.如经中有寒湿,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汉防已5克,轻者再加附子3克,重者则加川乌3克。

痉证加减:

1. 若得之失血,产后,正虚邪中,或素体气血不足,内外交感,则应视其具体脉证,以祛邪为主,稍加扶正之品,以兼顾正气。或以扶正为主,酌加祛邪之品。可酌加葛根、白芍,顾护津液,以防辛散伤津。

 1.刚痉证:项背强直,口噤不得语,甚至四肢抽搐,恶寒较重,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葛根汤;麻黄9克(包) 桂枝6克 葛根12克(包) 白芍6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红枣12枚  

 2.柔痉证:项背强直,发热不恶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瓜蒌桂枝汤;瓜蒌9克 桂枝9克 白芍9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红枣12枚 

 3.湿热入络证:身热,筋脉拘急,或口噤,甚则角弓反张,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宣痹汤加秦艽、地龙、丝瓜络、威灵仙等。

宣痹汤;防已15克 杏仁15克 滑石15克 连翘9克 山栀子9克 薏苡仁15克 秦艽9克 地龙9克 丝瓜络9克 威灵仙9克 半夏9克 晚蚕砂9克 赤小豆9克   

1.痛甚者,加姜黄6克、海桐皮9克。

二.热甚发痉证:口噤切齿,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发热,神昏谵语。胸闷、腹胀、便秘。苔黄腻,脉弦数。增液承气汤。若伤津发痉,无腑实之证,亦可改用

增液承气汤;

玄参30克 麦冬24克 细生地24克 大黄9克 芒硝4.5克(包) 

痉证加减:

1. 如抽搐较甚者,可酌加地龙、全蝎、钩藤等熄风通络之品。

2. 昏迷谵语者,可酌用安宫牛黄丸。

3. 若伤津发痉,无腑实之证,亦可改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消热救津。

白虎加人参汤以消热救津;生石膏48克、知母18克、生大黄9克、芒硝4.5克(包)、生地黄24克、玄参30克、麦冬24克、羚羊角粉5克(另煎)、钩藤12克  

加减:

1. 痉甚者,加地龙、全蝎、蝉衣、天麻;

2. 腹满者,加枳实、厚朴;

3. 发热身重,头疼痛沉者,加苍术、佩兰、羌活;

4. 神昏不醒者,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

临证参考本证邪热与阴伤并存,故清泄热邪与养阴并用。生石膏用量宜大,可用至100一--2509。无论有无腑实均可使用大黄、芒硝,有腑实可通便泻热,无腑实可畅通里气,泻热导邪外出,用量依病情而定,可用至15~30g,且大黄必须后下,以增强泻下之力。阳明热盛发痉者,病势仍较急,尤其腑实内结者,伤阴耗液,消灼津精更甚,当急下存阴,可每日2剂汤药,每隔4~6小时服1次。

 1.热盛动风发痉证:壮热头痛,神志昏迷,口噤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絳,苔黄燥,脉弦数。

羚羊钩藤汤;羚羊角4.5克(刨细丝,先30分钟) 霜桑叶6克 川贝12克(去心) 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下) 滁菊花9克(后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8.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痉证加减:

1. 神昏谵语或神志昏迷可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以清热透窍。

2. 壮热汗出,口渴喜冷饮,是兼气分热盛,或加石膏、知母以清气热。

3. 兼腑实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攻下热结。

4. 热盛动血,斑疹显现,舌质红絳,可加犀角、生地、丹皮以凉血解毒。

加减:

1. 口渴饮冷者,加生石膏、知母;

2.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

3. 神昏肢厥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

4. 痉甚或反复发作者,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

临证参考本证治疗重点在于凉肝。因为痉之所由原为邪热传入厥阴,热极动风。羚羊角为凉肝熄风圣药,价格昂贵,质硬而重,治疗每以3~6g磨汁锉末冲服,肝经热盛发痉,为热极病重之证,治疗宜积极,力求速效,以防热盛伤阴致肝肾之阴精衰竭而转为热盛阴伤,实中有虚,或阴亏热存,虚风内动之反复发作,机转复杂的痉病。因此,病之极期用药需频服,根据病情每2~4小时服药一次,直至热减痉止。神昏不清者,应鼻饲给药。

 2.肝经热盛 证候 高热头痛,手足躁动,口噤骱齿,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常用方

羚羊钩藤汤化裁;羚羊角4.5克(刨细丝,先30分钟) 霜桑叶6克 川贝12克(去心) 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下) 滁菊花9克(后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8.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痉证加减:

1. 神昏谵语或神志昏迷可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以清热透窍。

2. 壮热汗出,口渴喜冷饮,是兼气分热盛,或加石膏、知母以清气热。

3. 兼腑实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攻下热结。

4. 热盛动血,斑疹显现,舌质红絳,可加犀角、生地、丹皮以凉血解毒。

加减:

1. 口渴饮冷者,加生石膏、知母;

2.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

3. 神昏肢厥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

4. 痉甚或反复发作者,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

临证参考本证治疗重点在于凉肝。因为痉之所由原为邪热传入厥阴,热极动风。羚羊角为凉肝熄风圣药,价格昂贵,质硬而重,治疗每以3~6g磨汁锉末冲服,肝经热盛发痉,为热极病重之证,治疗宜积极,力求速效,以防热盛伤阴致肝肾之阴精衰竭而转为热盛阴伤,实中有虚,或阴亏热存,虚风内动之反复发作,机转复杂的痉病。因此,病之极期用药需频服,根据病情每2~4小时服药一次,直至热减痉止。神昏不清者,应鼻饲给药。

 3.阳明热盛 证候 壮热口渴引饮,汗出,腹满便结,项背强急,手足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滑或弦数。常用方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化裁;生石膏48克、知母18克、生大黄9克、芒硝4.5克(包)、生地黄24克、玄参30克、麦冬24克、羚羊角粉5克(另煎)、钩藤12克  

加减:

1. 痉甚者,加地龙、全蝎、蝉衣、天麻;

2. 腹满者,加枳实、厚朴;

3. 发热身重,头疼痛沉者,加苍术、佩兰、羌活;

4. 神昏不醒者,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

临证参考本证邪热与阴伤并存,故清泄热邪与养阴并用。生石膏用量宜大,可用至100一--2509。无论有无腑实均可使用大黄、芒硝,有腑实可通便泻热,无腑实可畅通里气,泻热导邪外出,用量依病情而定,可用至15~30g,且大黄必须后下,以增强泻下之力。阳明热盛发痉者,病势仍较急,尤其腑实内结者,伤阴耗液,消灼津精更甚,当急下存阴,可每日2剂汤药,每隔4~6小时服1次。

 4.心营热盛 证候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肢厥,舌绛苔少,脉细数。常用方清营汤化裁。并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

清营汤;犀角2克(磨汁冲服)(可用水牛角120克代,先煎)、玄参9克、生地黄15克、麦冬9克、丹皮6克、黄连5克、钩藤9克、连翘6克、竹叶心3克  

加减:

1. 高热者,用赤芍、生石膏、知母

2.抽搐甚者,加金银藤、全蝎、蜈蚣、地龙、僵蚕、蝉衣之类;

3. 痰涎壅盛者,加天竺黄、胆南星、竹沥;

4. 便秘者,加大黄、芒硝;

5. 肢厥深者,合化斑汤加减,并服安宫牛黄丸。

临证参考:

   本证为心营热盛所致,患者神昏多较重,抽搐频繁,属痉病中最重者,多不能口服药液,应尽早插胃管建立给药通道。选择“三宝”,要结合证情。对于窍闭不甚者,选用 紫雪丹,窍闭重者选用至宝丹,热毒极盛者使用安宫牛黄丸。必须注意,“三宝”终究为大寒之品,不可过用,以神清为度。服用丸药方法,先用少许汤药化开药丸,使之成稀糊状,由胃管灌入,每次1丸,每日2次,重者每小时灌服1丸。本证多见于温病的极期阶段,除痉、昏外,患者尚有高热,此时,对高热的处理十分重要,高热不降,痉难止,神难醒。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尽快降温。

本证为心营热盛致痉,治疗时宜辨其营血热毒深浅轻重,亦可分别采用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神犀丹化裁。对本证之肢厥,须与亡阳脱证之四肢厥冷相鉴别,治疗迥异,若症见神昏,四肢厥冷,抽搐项强,体温下降,甚至降到常温以下,但口唇干燥或见血痂,舌苔黄燥少津,脉数或促者,证系热深厥亦深者,治疗当重用清热凉血、熄风透窍之品,如化斑汤合安宫牛黄丸。若症见四肢厥冷,体温下降,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舌淡,脉细弱或细数或弱而沉者,证属亡阳脱证,当予急服独参汤、生脉散,甚或静脉点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卷1)

  [异名]  牛黄丸(《温病条辨》卷1)、新订牛黄清心丸(《重订通俗伤寒论》)、安宫

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组成]  牛黄一两(30g)  郁金一两(30g)  犀角一两(30g)  黄连一两(30g)

朱砂一两(30g)  梅片二钱五分(7.5g)  麝香二钱五分(7.5g)  真珠五钱(15g)  山

栀一两(30g)  雄黄一两(30g)  黄芩一两(30g)

  [用法]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3g),金箔为衣,蜡护。每服一丸。

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现代用法:口

服,一次1丸,小儿3岁以内一次1/4丸,4—6岁一次1/2丸,一日1—3次。昏迷不

能口服者,可鼻饲给药)。

  [功用]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  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口干舌燥,喉中痰

鸣,舌红或绛,脉数,以及中风神昏,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病机分析]  本方证为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清窍。温病邪热炽盛,逆传心

包,必扰及神明,心主失其清灵之常,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里热炽

盛,灼津炼液成痰,故见ISl干舌燥,喉中痰鸣。张秉成言:“温邪内陷之证,必有粘腻秽

浊之气留恋于膈间”(《成方便读》卷2),痰浊上蒙清窍,势必加重神昏。中风痰热神

昏,小儿高热惊厥,亦属热闭之证。

    [配伍意义]  本方主要为热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之证而设。根据《素问.至

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与“开之发之”的原则,治以清解心包热毒,芳香

开窍为主,豁痰安神为辅,使热毒清、窍闭开、痰浊化、心神宁。方中牛黄味苦性凉,

善清心、肝大热,既能清热解毒,又善豁痰开窍,息风定惊,一药而兼三法;麝香芳香

走窜,能通达十二经,善通全身诸窍,为开窍之要药,《本草纲目》卷5l言:“盖麝香走

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若诸风、诸气、诸血、诸痛、惊痫、症瘕诸病,

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耶”,牛黄、麝香二药配伍,体

现清心开窍立方之旨,共为君药。《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犀

角咸寒,善人营血,清心、肝、胃三经火热,尤能清心安神,凉血解毒;黄连、黄芩、

栀子三药苦寒,清热泻火解毒,黄连清心火,黄芩清胆、肺之火,栀子清心与三焦之

火,共助牛黄清泄心包之热毒,以上均为臣药。冰片辛散苦泄,芳香走窜,善通诸窍,

兼散郁火;郁金辛开苦降,芳香宣达,行气解郁,二者相伍,共助麝香芳香辟浊,通窍

开闭,亦为臣药。雄黄劫痰解毒,可助牛黄豁痰解毒;朱砂镇心安神,兼清心热;珍珠

善清心、、肝二经之热,尤能镇惊坠痰;金箔镇心安神,以上共为佐药。蜂蜜和胃调中,

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寒凉清热解毒、清泻心火之品与芳香开窍辟浊之品相配伍,意

在驱邪外出,“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温病条辨》卷1)。

    本方以牛黄等为君药,善清心包邪热,豁痰开窍,使心主安居于心之宫城,故名安

宫牛黄丸。

    [类方比较]  本方与牛黄清心丸同属凉开剂,均有清心开窍的作用,可用于热陷心

包之神昏谵语,小儿急惊等证。但本方是牛黄清心丸之加味方,加犀角以清心凉血解

毒,加麝香、梅片以芳香开窍,加真珠、金箔以镇心安神,加雄黄以豁痰解毒,故清热

解毒及芳香开窍之力均大大增强,常用于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清窍之重症,临

床常作为急救药使用。而牛黄清心丸的清心开窍之力稍逊,适用于热闭神昏之轻症,临

床一般不作急救药使用。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清热开窍的常用代表方剂,以神昏谵语,高热烦躁,舌红或

绛,脉数为证治要点。    .

    2.加减法  《温病条辨》原方后云:“脉虚者,人参汤送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送

下。”前者取人参补气扶正,以助其清热开窍,但脉虚为正不胜邪之兆,故应严密观察

病情变化,慎防由闭转脱;后者用银花、薄荷,以助其清热解毒。《温病条辨》卷2又

云:“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用

“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知再服”,此即牛黄承气汤,

功兼清热通腑,芳香开窍。若喉中痰鸣,痰涎壅盛者,可用竹沥水、姜汁送服,以增强

豁痰开窍之功;若高热、痉厥较重者,可配紫雪等同用,以增强其清热解毒、熄风止痉

之功。

    3.本方现代常用于乙型脑炎、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血管意外、颅

脑损伤意识障碍、精神分裂症、癫痫、肺性脑病、肝性脑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

炎、肺炎、哮喘、急性黄疸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癌、急性胰腺炎、中毒性痢疾、急性

肾炎、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败血症、癌性高热、新生儿缺血缺氧

性脑病、小儿夏季热、川崎病、副鼻窦炎以及中耳炎等疾病,属于痰热内闭者。

    [使用注意]

    1.本方为热闭证而设,寒闭证及脱证禁用。

    2.本方含香窜、寒凉及有毒之品,当中病即止,不宜过服、久服。

    3.孕妇慎用。

    [源流发展]  本方出自清。吴瑭《温病条辨》卷1,该卷第16条云:“太阴温病,不

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

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禁升麻、柴胡、

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

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吴氏在该书上焦篇、中焦篇和解儿难中反复论述安宫牛黄丸

证治,将其用于:太阴温病,发斑疹,神昏谵语;邪人心包,舌謇肢厥;温毒神昏谵

语;手厥阴暑温,身热不恶寒,精神不了了,时时谵语;心疟,热多昏狂,谵语烦渴,

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兼秽,舌浊,口气重;阳明温病,下痢谵语,阳明脉不实;阳明

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神昏谵语;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

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小儿风温痉,神昏谵语;小儿暑

痉,神昏,以及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总属温病痰热为患,

窍闭神昏。本方是在明.万全《痘疹世医心法》牛黄清心丸基础上加味而成,其清热解

毒、豁痰开窍、镇心安神之力均大大增强,吴瑭拟本方主要借鉴了叶桂使用牛黄清心丸

等方药的临床经验。

  本方问世后,受到近代医家的极力推崇,被奉为“温病三宝”之首,凉开的代表方

剂。当代在本方的临床、实验和剂型改革诸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本方的改进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①研制新剂型,改变给药途径,以适应于急救的需要,如安宫牛黄注射

液、新安宫牛黄针、清开灵Ⅱ(滴鼻液)、安宫牛黄栓等,都属于此类。②寻找方中某

些紧缺、昂贵药品的代用品,如使用人工制成品,或药物的提取物,如清开灵工号(牛

胆酸、猪胆酸、水牛角、珍珠母、黄芩素、金银花提取物、栀子、板蓝根等)、抗热安

宫丸(人工牛黄、麝香、水牛角粉、珍珠)、清热醒脑灵(水牛角、赭石、栀子、胆汁、

黄连、郁金)等,都属于此类。③删除或削减金箔、麝香等贵重药物,如新安宫牛黄丸

(黄芩、黄连、辰砂、雄黄、郁金、山栀、石决明、牛角、冰片、苏合香、猪胆汁)、安

宫牛黄片(牛黄、黄连、黄芩、水牛角粉、朱砂)等,另外,1977年以后的诸版《中

国药典》中,安宫牛黄丸已不再含有金箔,并以水牛角浓缩粉代替犀角。④剔除雄黄、

朱砂等有毒药物,如抗热牛黄散(牛黄、珍珠、麝香、郁金、栀子、黄芩、黄连、广

角)、清开灵等,都属于此类。这些药物的功能、主治与安宫牛黄丸原方类似,一般使

用方便,疗效显著,但某些功用仍有待于提高,如动物实验证实:用广角代替犀角后,

其镇静和抗炎作用的某些指标不如原方(P<0。001)L1j。

    [疑难阐释]

    1.关于方名“安宫”的含义  安宫牛黄丸是根据其作用和君药而命名的。一般认

为,“宫”原指帝王之住所,此处当指心之包膜,即心包为心之宫城。心为君主之官,

温热之邪内陷,侵犯心时,心包代其受邪,《灵枢。邪客》曰:“诸邪气在于心者,皆在心

之包络”。本方善清内陷心包之热邪,热邪得清,心神方能安居于心之宫城,故名“安

宫”。但在《温病条辨》中本方前的清官汤下,吴瑭自释:“谓之清宫者,以膻中为心之

宫城也”,此即《灵枢.胀论》所谓:“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据此推论,吴氏的本意,

安宫是安膻中。吴氏认为,膻中又与心包密切相关,如在《吴鞠通医案》卷l冬温案

中,吴氏说:“邪在心包,宜急急速开膻中”。《医宗金鉴》卷82曰:“心包,藏居膈上。

经始胸中,正值膻中之所”,以此解释吴氏所论则豁然贯通:心包为心之外围,居于膻

中,温热之邪内陷心包,当急开膻中,以开门驱盗,给邪出路,防止其登堂人室;本方

以清热解毒与芳香开窍两相配伍,无异于开门驱盗,使心宫自安。

    2。关于本方证与叶桂的渊源关系  安宫牛黄丸是万氏牛黄清心丸的加味方,吴瑭

拟定本方证是受叶桂的启发,是在总结叶氏运用牛黄清心丸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如

《临证指南医案》卷5载:“某,吸受秽邪,募原先病,呕逆,邪气分布,营卫皆受,遂

热蒸头胀,身痛经旬,神识昏迷,小水不通,上、中、下三焦交病,舌白,渴不多饮,

是气分窒塞,当以芳香通神,淡渗宣窍,俾秽湿浊气,由此可以分消。苡仁、茯苓皮、

猪苓、大腹皮、通草、淡竹叶,牛黄丸二丸。”吴瑭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56条中

将上案中牛黄清心丸改用安宫牛黄丸,将叶桂方命名为茯苓皮汤,吴氏说:“吸受秽湿,

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

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继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又如《临证指南医案》卷6载:

“柳,暑湿都伤气分,不渴多呕,寒起四肢,热聚心胸,乃太阴疟也。仍宜苦辛,或佐

宣解里热之郁。川连、黄芩、炒半夏、枳实、白芍、姜汁;烦躁甚,另用牛黄丸一丸。”

此即《温病条辨.中焦篇》第79条所本,其中牛黄清心丸改用安宫牛黄丸,叶桂方被命

名为黄连白芍汤。吴氏说:“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黄连白芍汤主

之;烦躁甚者,可另服牛黄丸一丸。”可见,吴瑭的安宫牛黄丸及其证治,是借鉴了叶

桂运用牛黄清心丸的临床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予以发挥和创造而来。

    3.关于本方的君药  何药为方中君药,诸家有不同认识,《中医治法与方剂》以牛

黄为君药,《方剂学》(李飞主编)、《方剂学》(刘持年主编)以牛黄与麝香为君药,《方

剂学》(统编4版教材)、《中医方剂通释》、《温病学方论与临床》均以牛黄、犀角、麝

香为君药。查方中牛黄清热解毒、熄风定惊、豁痰开窍,为当然君药,诸家均无异议。

犀角清,12、,凉血解毒,功效显著,但吴瑭自释:“犀角主治百毒,邪鬼瘴气”(《温病条辨》

卷1),是用其解毒辟秽,合珍珠补水救火,难以作为君药。麝香芳香走窜,为开窍之

要药,与牛黄配伍,正体现清心开窍立方之旨,故以牛黄、麝香为君药更妥。

    4。关于本方的适应证  本方常用于热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之高热、神昏、

中风、痉厥。《温病条辨》原方后还说:“兼治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fl',JL痉厥之因

于热者。”查《证治准绳.杂病》卷1云:“中恶之证,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逆冷,

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头旋晕倒,昏不知人,即

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死问丧,人庙登冢,多有此病。”五痈,是指五种痫

证。以上几种病证的共同特点是起病突然,有错言妄语或昏不知人等精神症状,其中之

“因于热者”,是本方的适应证。后世医家受其启发,将本方用于痰热蒙蔽.IA、'窍的癫狂。

    5。关于本方的使用时机  本方常用于热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之神昏谵语。

神昏是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反映,有程度的不同。祖国医学无明确的

轻重分度标准,只能从所用术语含义大致分出轻重,轻者称神识朦胧、时清时昧,重者

为神昏、不省人事、呼之不应等0当代临床使用本方,一般不囿于神昏谵语,如有人认

为,“安宫牛黄丸不仅对有神昏者可用,而且对有神昏先兆者更应早用,只要病情需要

豁痰清热开窍即可投入”c2J。还有人指出,“当患者意识障碍处于5—6度时,用药后意

识好转最快。即患者处于嗜睡状态,'此时用药效果最显著。.,….但意识障碍达7度以上

和脑疝形成的患者,应用安宫牛黄丸无1例有效,说明安宫牛黄丸对大脑皮质处于完全

抑制状态时,疗效不佳”ln。因此,本方在窍闭神昏的早期即可使用。

    [方论选录]

    1.吴瑭:“此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之

方也。牛黄得日月之精,通心主之神。犀角主治百毒,邪鬼瘴气。真珠得太阴之精,而

通神明,合犀角补水救火。郁金草之香,梅片木之香,雄黄石之香,麝香乃精血之香,

合四香以为用,使闭固之邪热温毒深在厥阴之分者,一齐从内透出,而邪秽自消,神明

可复也。黄连泻心火,栀子泻心与三焦之火,黄芩泻胆、肺之火,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

散也。朱砂补心体,泻心用,合金箔坠痰而镇固,再合真珠、犀角为督战之主帅也。”

(《温病条辨》卷1)

  2.李畴人:“安宫者,比万氏增进一层,较《局方》虽多羚羊角而少珠粉、梅片。

此方可兼治痰蒙,化秽利窍,保肾安心,治温暑、时邪挟痰浊内闭,口噤神昏,飞尸卒

厥,五痫中恶,及痉厥之因于热者。惟市上恐药店不备,所以医家写者甚少。黄芩、黄

连、黑栀苦降肝热,清理三焦。犀角、雄黄、郁金、梅片清营解热毒,开郁结。珍珠豁

痰蒙,加辰砂、金箔安神魂,牛黄、麝香芳香开窍。温病热邪锢结一齐从内达外,邪秽

自消,神明可复。”(《医方概要》)

  3。陈潮祖:“牛黄擅长清心透热,利痰开窍,安神定惊,一药而兼三用,自是一方

主帅。黄芩、黄连、山栀清气解毒,犀角凉血解毒,四药功专两清气血,消除病因。麝

香无处不达,善开诸窍之闭;冰片行气化浊,能通津气之壅;郁金理气活血,可解气血

之郁;雄黄劫痰解毒,可豁包膜之痰,凭藉四药行气化痰之功,可以协助主药开窍醒

神。金箔,金属也;朱砂,石类也;真珠,介类也,三药配人方中,可以协助主药清心

安神。十二味药同用,能收清热解毒,行气利痰,开窍安神功效。”(《中医治法与方剂》)

  4.冉雪峰:“查此方除热解秽,宣窍透络,亦镇静脑神经要方。吴氏立此方时,只

知清心,故冠以安宫二字。要之神昏瘛疯,乃脑之知觉、运动二神经病变,昔之所谓心

病,即今之所谓脑病。此方系从局方牛黄清心丸脱化而出,特彼方只用甘寒咸寒,不用

苦寒,方制颇较优越。本方用犀角、牛黄、麝香、朱砂、雄黄,与上至宝丹同。本方之

郁金,即上方之琥珀;本方之珍珠,即上方之玳瑁;本方之梅片,即上方之龙脑。本方

惟另多黄连、栀子、黄芩三味;上方香药较浓;本方凉药较重,是上方醒窍之力大,本

方除热力大也。吴氏自注,郁金、雄黄为香,合梅片、麝香为四香,殊嫌矫强,其用郁

金、珍珠,亦得失参半。玳瑁为壳属,与龟版、鳖甲类似。珍珠乃精英凝结,自较寻常

版甲为灵异。郁金活血,不下琥珀,但琥珀镇邪通灵,非郁金所能及。且准之温病深层

义蕴,温邪无形无质,徒攻胃肠无益,徒用苦寒亦无益。三黄除热,究属苦寒,邪热围

蒸,固为适应,弥漫蒙蔽,非苦寒可了了。邪有虚实,证有散聚,此中分际,均不可不

细密较量也。”(录自《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

    5.湖北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根据安宫牛黄丸的病因、病机,本方除牛黄、蜂蜜

外,大抵由三方面药物组成:清热解毒药一一犀角、黄连、黄芩、栀子。开窍化痰药

一一麝香、冰片、郁金、雄黄。镇心安神药一一珍珠、金箔、朱砂。诸药合用,有清热

解毒、豁痰开窍、镇心安神之效。用于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者,颇为

适宜。”(《古今名方发微》下册)  ,

    6、白锋:“本方为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所致证而设。方中牛黄、犀角、麝

香为主药。牛黄味苦性凉,其气芳香,善清心、肝二经之热,以其幽香之性,使包络之

热透达于外起到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熄风定惊的作用,善治中风痰厥、神志昏迷和热

病惊狂诸症;犀角咸寒,人营人血,主清心、肝、胃三经之热,又因其气清香,清灵透

发,寒而不遏,善内透包络之邪热,以发挥清心安神避邪之效,治疗毒邪内陷导致神志

昏迷者;麝香芳香走窜,通达十二经,为开窍的要药,善通全身诸窍,使闭固之热邪温

毒外解,而达窍开神清之效。方中黄连、黄芩、栀子为辅药,黄连泻心火,栀子泻心与

三焦之火,且能导热下行,黄芩清胆、.肺之火,三药合之清热泻火解毒之力尤佳,共助

犀角、牛黄清泄心包之热毒。方中雄黄劫痰解毒,助牛黄开泄蒙蔽心窍之痰浊;冰片辛

散苦泄,芳香走窜,其香为百药之冠,善通诸窍,散郁火;郁金辛苦,辛开苦降,芳香

宣达,二者相伍,助牛黄、麝香芳香辟浊、通窍开闭之功;朱砂镇心安神,兼清心热;

珍珠善清心、肝二经之热而透神明,合犀角补水救火,镇惊坠痰;金箔亦能坠痰、镇心

安神;蜂蜜和胃调中,以上各药均为佐使药。诸药合之共奏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

(《温病学方论与临床》)

    7.李飞,等:“方中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麝香开窍醒神,二味相协,体现清

心开窍立方之旨,共为君药。臣以犀角清心凉血解毒;黄连、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

毒,助牛黄以清心包之热;.冰片、郁金芳香辟秽,通窍开闭,以加强麝香开窍醒神之

效。上述清心凉血解毒、清热泻火之品与芳香开窍药配合应用,是为凉开方剂的配伍特

点。这种配伍的目的,正如吴瑭所说:'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温病条辨》)。佐以

朱砂、珍珠镇心安神:以除烦躁不安;雄黄助牛黄以豁痰解毒。蜂蜜为丸以和胃调中。

原书用金箔为衣,亦是取其重镇安神之效,现在各地所制本方成药,均据《中国药典》

(1985年版)删去。”(《方剂学》)

    [评议]  吴瑭开宗明义地指出:“此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

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之方也”,实为本方之总纲。本方源于万氏牛黄清心丸,并非“从局

方牛黄清心丸脱化而出”(《历代名医良方注释》)。注家对方剂配伍的论述各有千秋,湖

北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对药物作用分门别类,使人一目了然;陈氏注意到牛黄“一药而

兼三用”,重点突出;李飞等总结其配伍特点,恰到好处;而白氏以牛黄、犀角、麝香

为主药,似失吴瑭本意。李畴人及冉氏比较本方与《局方》牛黄清心丸、至宝丹之异

同,也都给人启迪。    ,    .

    [验案举例]

    1.暑温  《吴鞠通医案》卷1:壬戌六月二十九日,甘,二十四岁,暑温邪传心包,

谵语神昏,右脉洪大数实而模糊,势甚危险。连翘六钱、生石膏一两、麦冬六钱、银花

八钱、细生地六钱、知母五钱、元参六钱、生甘草三钱、竹叶三钱,煮成三碗,分三次

服。牛黄丸二丸、紫雪丹三钱,另服。

  按语:吴瑭言:“手厥阴暑温,身热不恶寒,精神不了了,时时谵语者,安宫牛黄丸

主之,紫雪丹亦主之”(《温病条辨》卷1),本案即属于此。

  2.温疫昏厥  《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下集:官某,五十岁。辛酉八月染疾,前

医屡次攻下而无效。初起恶寒头痛,四肢酸痛,屡经误治,遂致舌胀满口,不能言语,

昏不识人,呼之不应,小便自遗,便闭旬余,大小腹胀,按之板硬,六脉洪大,齿垢紫

如干漆,脉症合参,此极重之温疫昏厥也。医者不明病源,发表数次,大耗其液,温补

药多,更助其火,火炽液伤,上蒸心脑,下烁肠胃,病之所以酿成坏象也。治当汤丸并

进。生石膏八钱(研细)、真犀角四钱、小黄连四钱、黄芩四钱、青连翘三钱、玄参一

两、鲜生地一两、知母八钱、丹皮三钱、焦栀子三钱、生绿豆二两、鲜竹叶五钱,令其

先用利便糖衣丸五粒,接服蓖麻油一两,服后约一时许,大便自下,大小腹俱软,速进

汤药两剂头煎,调服安宫牛黄丸二颗。二诊:六脉和而略大,齿垢净尽,舌尚干,能言

语,惟昏谵未净除,是余热未清,原方减其用量,再进两服,间服安宫牛黄丸一颗,汤

药调服。三诊:六脉和平,舌苔退而微干,时有错语,仿增液汤意,令其连进两剂,间

用万氏牛黄丸一颗,汤药调下。八日即能坐起,旬余胃健而愈。

  3.秋瘟痉厥  《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下集:张某,年六十岁。癸亥年八月,天

时火热,秋瘟盛行,初染不以为病,后至九月中旬而发病。初起恶寒头痛,周身拘挛,

项脊俱强,陡变痉厥,牙关紧闭,六脉沉细而数,舌紫赤,脉症合参,此秋瘟痉症也。

乘人阳明之络则口紧,走人太阳之经则拘挛,外窜筋脉则成痉,上蒸心包则为厥,《内

经》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也。观其前后心、两胁及大小腹,有小红

点隐隐,用毫针挑七八个,噤开能言,再挑七八个,周身活动知痛,大叫拒挑,继而神

迷复厥。遂用汤丸并进,安宫牛黄丸通心包以清神,清瘟败毒饮加减透伏火以逐疫毒。

黑犀角三钱、小黄连四钱、青子芩三钱、青连翘三钱、元参三钱、生石膏一两(研细)、

细生地一两、粉丹皮二钱、焦山栀三钱、赤芍二钱、鲜大青五钱、肥知母四钱、鲜竹叶

四十片、鲜石菖蒲一钱(剪碎、搓熟、生冲),安宫牛黄丸二颗(分二次,汤药调下),

一剂病轻。第二日又诊,脉洪大,自言觉一气块流走不定,走胁胁痛,走腰腰痛,走至

足趾,痛不敢届伸,走至肾囊,痛不可忍。后以清热养阴、通络熄风之剂调理数日而安。

:  按语:以上两案皆病于瘟疫,气血两燔,热陷心包,神昏痉厥,均以安宫牛黄丸合

清瘟败毒饮出入而得效。前案兼用西法通腑,;意为釜底抽薪;后案兼用针挑外治,意为

放血泄毒。

  4.农药中毒高热  《浙江中医杂志》(1985,8:376):某男,68岁,1983年7月20

日入院。患者因家庭纠纷,服有机磷农药1605约20--30ml,当即被送医院急救,人院

时神昏,口吐白沫,VI唇青紫,呼吸浅短,大小便失禁,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大,对光

反射消失,角膜反射迟钝,两肺满布湿性哕音,心率54次份,心音较弱,血压90/

60mmHg,予洗胃,静脉注射阿托品,解磷定等常规抢救措施,至次日10时,中毒症

状有所缓解,但11时许突然高热,腋温40℃。血象检查,除中性粒细胞78%稍高外,

余无殊象。予复方氨基比林2ml肌注,1小时后体温未降;再用前药,并加地塞米松

10ml静注,仍无显效;又予前二药,且加大氨基比林量为4ml,加用安乃近滴鼻。至

第3日上午8时,腋温升至41.5℃,乃考虑中医治疗,因其高热、神昏、痰壅。遂用

清营解毒、开窍豁痰之安宫牛黄丸,下午1时鼻饲1粒,到4时腋温降至39℃;5时又

饲1粒,9时降至37℃,发热基本退清,同时维持西医解毒治疗。10日后痊愈出院,

半年后随访,无任何不适。

    按语:患者农药中毒,高热屡治难解,用安宫牛黄丸后发热方退,其解毒清热之功

可见一斑。

    5.精神分裂症  《新中医》(1988,2:42):某女,高三学生,1985年6月21日初

诊。患者自1985年3月18日牙痛,至3月20日仍未愈,当天上午注射流脑疫苗,下

午2时出现持续性头痛,烦躁不安。次日头痛难忍,烦躁加剧,哭闹,突然四肢抽搐,

继则双臂僵直,在某医院给硝基安定、葡萄糖酸钙等,抽搐缓解,头痛未止,并出现气

短,手足麻木。3月23日始,胸背出现环形红斑,4天后红斑消失。自发病后浑身憋闷

难受,胃热,喜冷饮,一日曾吃冰棍34支。3月29日病情加剧,哭闹狂言,毁物奔

走。4月6日在市某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神经系统检查未引出病理改变,血尿便常规、

肝肾功能、血沉均在正常范围,胸透、心电图、肝扫描、脑电图、头颅C7均无异常发

现。脑血流图报告:脑血管扩张。经市精神病院会诊,诊为流脑疫苗引起的精神分裂

症,予西药对症治疗,以及中药镇静安神开窍之剂治疗,无效。患者自4月5日以后出

现狂笑,幻视。发病后60天来,天天在街上奔走。刻诊:面红目赤,形瘦唇红,恶热

喜凉,烦躁,头胀痛,奔走不安,舌红苔黄。《经》云:“重阳则狂”,“诸躁狂越,皆属

于火”。此证属火毒阳邪扰乱神明,治宜清心解毒,化浊开窍,予镇痉醒神重剂,安宫

牛黄丸每日2次,每次1丸。服药5日,头已不痛,第6日病去大半,至7日神志清

醒,能看书作业,炒菜做饭,料理家务。在家休息数日,上学复课,考上高校。

    按语:本案为流脑疫苗引起的药源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少见,证属痰火扰心,故用

本方清热豁痰开窍。经治者后又用本方治疗I例,4天治愈。

    6.流行性出血热  《中成药》(1993,6:44):某男,24岁。因高热及其他症状被确

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由于体温在确诊6小时后渐次升至41.5℃及其他因素被认定为危

重型,当即采取头孢菌素V与液体糖、钾、钠静滴,次又给予丹参注射液、维生素C

等配以能量静滴输入,体温未能得到控制,持续上升至临界温度,临床症象危险。鉴于

以上药物无效,遂投安宫牛黄丸2粒,并密切观察病情,3小时后体温得到控制并开始

下降,2小时后又服1粒,体温在次日上午恢复正常,脱离险境。继续配合输液服用安

宫牛黄丸每日2次,每次1粒。2天后改用牛黄清心丸和清瘟银翘汤,自此,患者体温

一直正常,不仅未出现回升,且原预测病程中各期症状均未明显出现。为慎重起见,又

经当地防疫部门确认诊断无误。观察2周,渐臻痊愈。

    按语:安宫牛黄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鲜有报道,本案从出血发热期跨越低血压休克

期、少尿期、多尿期直到痊愈,安宫牛黄丸起了关键作用。

    [临床报道]

    一、内科

    (一)神经精神疾病

    1.乙型脑炎  用安宫牛黄丸与西药联用治疗乙型脑炎35例,并与西药治疗20例

对照。两组均用脱水、止痉、地塞米松,以及吸氧、抗生素等,治疗组加用安宫牛黄丸

口服或鼻饲,<1岁者每次1/4丸,1—3岁者1/3—1/2丸,3岁以上每次1/2—1丸,

每日3次,连服3—5日。疗效标准:1—2周后体温正常,意识清楚,无瘫痪为治愈;

2周后体温基本正常,表情淡漠,部分肢体功能障碍,或有失语或失明为好转;病情恶

化或死亡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4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

97.2%;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3例,恶化出院2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5%,

差异显著(P<0.05)c4I。在常规治疗下,加用安宫牛黄丸和肝安治疗重型、极重型流

行陆乙型脑炎80例,全部病例都有高热、程度不同的昏迷、呕吐、抽搐,其中发热

39.5—40.5℃55例,40.6—41℃25例。治法:对照组80例采用吸氧、吸痰、降温、止

痉、病毒唑、皮质激素、抗生素,以及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治疗组80例除上述治法

外,在极期开始加安宫牛黄丸保留灌肠,2岁以内每日1/2丸,2—5岁每日1丸,6一

14岁每日工一2丸,分工一2次用,连用5—7天,并加肝安注射液。疗效标准:痊愈:

极期过后体温及精神神经症状在3周内完全恢复,无并发症;好转:有恢复期症状,病

程大于45天,仍有神志迟钝、痴呆、低热、多汗、流涎、失语、吞咽困难、面瘫及四

肢功能障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痊愈47例和34例,好转26例和30例,死亡7

例和16例,总有效率为91.3%和80.0%;平均热程、抽搐时间、昏迷期、进入陕复期

时间、后遗症等均以治疗组为优,2组逐项对比差异显著(P<O.05和P<0.01)L5j。

  2.脑血管病意外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昏迷16例。在针刺人中等穴的同

时,内服3s,宫牛黄丸,每日i一4丸,随证增减。结果:9例生命获得挽救,其中3例

完全恢复健康c6j。用安宫牛黄丸灌肠治疗中风昏迷53例。方法:用本药1丸,每6小

时1次保留灌肠,适用于中风中脏腑型,伴昏迷、躁动、高热病人,7天为1疗程,显

效后改为12小时1次保留灌肠。疗效标准:昏迷症状消失,神志清晰,体温降至正常

为显效;昏迷程度减轻为好转。结果:显效36例(占86%),好转工7例(占32%),

总有效率为100%{7J。以安宫牛黄丸为主治疗脑卒中急性期36例,其中,脑出血12

例,脑梗死18例,脑出血合并梗死6例。用安宫牛黄丸灌服或鼻饲,每次1/Q一1粒,

每日2次,连用3—7天,并用清开灵静滴,病重者加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降颅压。

疗效标准:用药3—7天,神志清醒,偏瘫肢体肌力提高2—3度为显效;用药后3—7

天,神志清醒,偏瘫肢体未恢复为有效;死亡为无效。结果:16例中经络神昧者全部

显效;20例中脏腑神昏者显效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j。用安

宫牛黄栓配合西医治疗中风闭证20例,全部病例均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在兼用西

医疗法脱水、降压、对症治疗的同时,分别用安宫牛黄栓和安宫牛黄丸混悬液肛门给

药。疗效标准:5天内除偏瘫失语外,其他症状均消失为显效;5天内除昏迷外,其他

症状已基本缓解为有效;5天内症状未见好转,或个别症状消失,或死亡为无效。结

果:栓剂治疗组20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5%;混悬液对

照组19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7%;西药对照组20例,

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55%。疗效以前两组为优(P<O.05)”j。

    3.肝性脑病  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脑病。患者予鼻饲肠道杀菌剂、

泻药、钾盐,应用谷氨酸、精氨酸、左旋多巴、护肝等药物,以及能量合剂和补液,观

察组49例,加用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每日2—3次、鼻饲。对照组29例,不加用

安宫牛黄丸。疗效标准:治愈:神志完全清醒,定向、对答及行为正常。结果:观察组

治愈37例(75。51%),死亡12例(24.49%),清醒时间平均为2.05天;对照组治愈

15例(51.7%),死亡14例(48.28%),清醒时间平均为3.27天。观察组疗效优于对

照组(P<0.05和尸<0.01)kuj。

    4.肺性脑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性脑病。在配合抗生素、呼吸兴奋剂、支气管扩

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吸氧、强心、利尿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同时,治疗组使用安宫牛

黄丸,每13 1—2丸,口服或鼻饲,连用2—4天;对照组加用涤痰汤。疗效标准:显

效: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纠正,呼吸平顺无紫绀,神志清楚,慢性支气管炎等原发病完

全控制,有关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有效:呼吸衰竭纠正,气促缓解,无紫绀,神志清

楚,原发病基本控制;无效:无变化或死亡。结果:治疗组18例,有效16例,有效率

为88.89%;对照组13例,有效4例,有效率为30.7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

o。01)~u3。

    (二)消化系统疾病

    1.重症肝炎  应用安宫牛黄丸配合抢救治疗重症肝炎73例,采用口服、鼻饲或灌

肠给药,每13服1—3粒。其中,47例在出现肝昏迷后给药,每日1粒者28例,死亡

25例;每日2粒者19例,死亡9例。26例在昏迷早期给药,每日1粒者19例,每日2

粒者7例,均取得预期的疗效。共抢救成功39例,死亡34例,死亡率为46.6%i12)。

    2.肝癌  使用安宫牛黄丸配合辨证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0例,肝郁气滞者合柴

胡疏肝散,气滞血瘀者合桂枝茯苓汤、膈下逐瘀汤,肝阴亏损者合一贯煎,肝胆湿热者

合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安宫牛黄丸一日1丸,显示疗效后改为2—3日1丸,每例

用药6—52丸,平均27.6丸,平均服汤剂60剂。对控制肝癌所致的发热、黄疽、肝

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效果显著,近期显效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平均生存期

为249天[1x。    。

    (三)发热

    癌性高热  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癌性高热8例。其中,白血病3例,肝癌2例,肾癌

1例,肺癌2例。服药前平均热程5.6天,最高体温39。1—41.5℃,平均40。2"C。用

本药每次1丸,每日1—2次,连服3—5日。服药后体温降至38℃以下所需时间为4—

72小时,平均27.2小时114j。

    二、外科

    颅脑损伤  分组治疗颅脑损伤意识障碍208例,甲、乙两组均用脱水、激素、止血

及手术治疗,甲组还加用安宫牛黄丸,成人每次1丸,小儿3岁以内1/4丸,4—6岁

1/2丸,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疗效标准:用药后意识障碍好转≥1度为有效,用药

后意识障碍无好转为无效。结果:甲组104例中有效79例,无效25例,有效率为

76%;乙组104例中有效43例,无效61例,有效率为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

(P<O.005)L3j。安宫牛黄丸配合西药治疗重型、极重型颅脑损伤78例,其中,交通伤

52例,跌伤23例,殴打伤3例。除给予脱水降颅压、激素、止血、支持疗法及手术治

疗外,加用安宫牛黄丸,5岁以下1/2—1丸/d,5岁以上1—2丸/d,灌肠或鼻饲,连

用5—7天。并与只给以上西医治疗的65例对照组对照。疗效标准:  工级:死亡;11

级:植物生存,长期昏迷,呈去皮质或去脑强直状态;11/级:重残,需他人照顾;1V

级:中残,生活能自理;V级:良好,成人能工作,学生能上学。结果:治疗组工级4

例,Ⅱ级0例,Ⅲ级3例,Ⅳ级9例,V级62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工级10

例,Ⅱ级1例,Ⅲ级4例,Ⅳ级12例,V级38例,总有效率为84。6%,两组比较有显

著差异(P<0.05)。两组中枢性高热持续时间、昏迷期、进入恢复期时间、并发症、

住院时间等也都以治疗组为优cuj。

    三、儿科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分组治疗中度和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8例。其

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病例均给予纠正低氧血症、低血压,抗惊厥、控

制脑水肿及促进脑细胞恢复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给安宫牛黄丸。治疗结果:观察组

和对照组中度各22例,24小时内抽搐停止各19例、7例,36小时内意识障碍消失各

17例、5例,1周内原始反射恢复各17例、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重度各8例、6例,

72小时内抽搐停止各6例、0例,1周内意识障碍消失各3例、1例,原始反射恢复≤9

天各3例、0例,死亡各1例、3例。表明安宫牛黄丸具有定惊止抽,清神醒脑作用,

减轻了临床症状,缩短了疗程,减轻了致残率,效果满意u61。

    2.肺炎  用本药结合西药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50例。其中,喘憋或有严重呼吸困

难39例,合并心力衰竭38例,呼吸衰竭n例,循环衰竭3例,中毒性脑病19例,腹

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7例。治疗方法:安宫牛黄丸3个月以下每次1/6丸,3个月

以上每次1/3丸,一日3次口服或鼻饲,西医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疗效标准:痊

愈:症状、体征消失,血象正常,X线检查肺炎阴影吸收;好转:以上其中1项未恢复

者。结果:痊愈48例(96%),好转1例(2%),死亡1例(因喂养不当窒息)u,”。

  3.痰、热、惊、厥  将本品广泛应用于“痰”、“热”、“惊”、“厥”各种病证共340

例。以“痰”、“热”为主要表现者共310例,占91.2%;以“惊”、“厥”为主要表现

者30例,占8.8%。疾病分布:上呼吸道感染54例,扁桃体炎36例,肺炎92例,哮

喘19例,急性肾炎34例,夏季热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7例,病毒性脑炎10

例,癫痫8例,川崎病5例,败血症7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例,中毒性细菌性

痢疾9例,紫癜5例,乙型脑炎2例,中耳炎2例,胰腺炎3例,其他4例。用法:根

据不同病种单独使用或配合其他药物使用。小于2岁,每次1/4丸,每日2次;2—4

岁,每次1乃丸,每日3次;5—10岁,每次1/2丸,每日3次;10岁以上,每次1

丸,每日2次,急用可酌增。疗效标准:以“痰”、“热”为主要表现的,热退至正常体

温,或痰喘消失,疾病痊愈为有效;用药后体温不退,或痰不消为无效。以“惊”、

“厥”为主要表现的,抽搐停止,意识正常,肢体功能恢复为有效;抽搐不止或意识障

碍,或肢体废用为无效。结果:2天热退喘平有254例,占74.7%;6天内痊愈331

例,占97.3%;2天内不再出现惊厥的有23例,占77%l“,。

    四、五官科

    副鼻窦炎  用安宫牛黄丸治疗24例,每次半丸,每4—6小时1次,症状锐减后改

为每日2次,同时用纱布或药棉裹本丸少许,塞人患侧鼻孔,如两侧同时患病则轮流塞

入,5—7天为1疗程。经1—2疗程的治疗,18例症状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

6例症状减轻明显或症状消失,但半年内又轻度发作u”。

    [实验研究]

    一、药理

,    (一)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1.镇静与抗惊厥作用  安宫牛黄丸口服可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硝酸

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有对抗作用L20,。安宫牛黄丸注射液能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出

现安静现象,并能增强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延长睡眠时间;两种安宫牛黄丸均可减少

小鼠活动次数,但安宫牛黄丸的作用明显优于用广角代替犀角的安宫牛黄丸Ⅱ号(P<

o.001)。安宫牛黄丸注射液能对抗苯丙胺的兴奋作用,并能显著延缓小鼠戊四氮性阵挛

发作,明显对抗戊四氮惊厥和降低死亡率,表明该药对小鼠大脑皮层有非常显著的抑制

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uj。安宫牛黄混悬液灌胃和安宫牛黄注射液腹腔

注射,均引起小白鼠自主活动减少,出现镇静现象,以后者的作用更强。安宫牛黄注射

液还能增强戊巴比妥钠对小白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L2”。    、

    2.复苏作用  安宫牛黄丸对家兔实验性氨昏迷有缓解作用,能减轻或抑制其精神

症状和脑皮层电图的恶化,并降低死亡率。其疗效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氨途径,调整机体

功能状况和(或)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来实现的.2j。

    3.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安宫牛黄丸对兔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和脑组织化学乳酸脱

氢酶的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灌服,能降低百日咳杆菌和美国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的家

兔脑脊液LDH活性的升高,提示安宫牛黄丸对细菌、内毒素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

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染毒16小时后,兔脑脊液LDH的变化与脑组织化学LDH活性

的改变基本一致。对照组兔脑脊液LDH值在染毒后明显升高;用药组脑脊液LDH在染

.毒后没有升高,脑组织化学LDH酶学反应也没有对照组明显,两相比较差异显著

(P<0.01)。说明脑脊液中LDH活性增高,主要来源于脑组织细胞的损害,从而进一步

证实安宫牛黄丸对脑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L2,1。以脑脊液LDH、CPK以及脑组化LDH、

SDH、ATP等酶的变化为主要指标,观察安宫牛黄丸对家兔实验性脑水肿的影响。结

果表明:安宫牛黄丸能降低脑脊液及脑组化LDH活性,能使SDH、ATP酶趋于增强,

能减轻水肿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蓝染的范围和程度。提示该药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可能是其开窍醒脑作用的原理之一[24J。

    (二)解热作用

    安宫牛黄丸口服,对四联疫苗引起的家兔体温升高无解热作用L20)。安宫牛黄丸注

射液对伤寒三联菌苗引起的家兔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给药后1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

著差异(P<0.001),作用可维持5—6小时以上“j。安宫牛黄注射液对正常家兔并无

降温作用;家兔静注伤寒三联菌苗,立即用安宫牛黄混悬液灌胃,并不引起体温下降;

然而在注入菌苗60分钟,体温达到最高时,给安宫牛黄注射液静脉注射,体温能迅速

下降;如果在注射菌苗40分钟,体温稍升高时,注射同剂量安宫牛黄注射液,仅能使

体温不再继续上升,但并不使体温下降[21j。综上所述,安宫牛黄丸的解热效果除与给

药途径相关外,可能还取决于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状态。

    (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实验组的吞噬百分

率和吞噬指数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L1j。

    (四)抗炎作用

    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蛋清性踝关节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一般在给药后1—4.5小时

(致炎后0.5-4小时)作用最显著;安宫牛黄丸的作用优于用广角代替犀角的安宫牛黄

丸Ⅱ号(P<0.001)。安宫牛黄丸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川。

    (五)对内脏的影响

    安宫牛黄丸灌胃对百日咳菌体所致的家兔脑水肿影响的实验观察表明:安宫牛黄丸

对肝、脑组织形态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肝脏的作用,是通过增强酶的活性,促进

肝细胞氧化呼吸、能量代谢及核酸代谢而实现。提示安宫牛黄丸对细菌毒素引起的肝损

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253。安宫牛黄丸对百日咳杆菌所致的家兔脑水肿影响的实验观察

表明:安宫牛黄丸能减轻心肌变性及SDH酶脱失,改善肺充血、肺泡及支气管上皮细

胞变性脱落,减少肺内微血栓的数量和体积,改善肾内病变,作用显著(P<0.01)。

提示安宫牛黄丸对百日咳杆菌产生的毒性有缓解作用c:“。

  (六)抗白血病作用

  安宫牛黄丸对实验性白血病小鼠L7212髓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其G2+M期细胞的比率安宫牛黄丸组较白血病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经本药治疗后白

血病小鼠骨髓细胞在此期分裂受阻的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提示该药可试用于白血病的

临床治疗或作为白血病化疗的辅助治疗[27,。

  (七)其他

  安宫牛黄注射液静注对家兔呼吸、心电图无影响,但立即出现血压下降,下降幅度

为10-40mmHg.降压作用大约维持3—5分钟,给药后10分钟血压仍稍低于给药前水

平。安宫牛黄注射液能显著地降低小白鼠耗氧量,这可能和用药后小白鼠的活动减少有

关[:u。

  二、质量标准

  测定9个批号的安宫牛黄丸中盐酸小蘖碱的含量,其平均含量为11.4850—

7.9072mg/~,认为本品含量限度暂定为每丸盐酸小蘖碱不得少于7mg为宜L28)。  :

    [附方]  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注射液)(《中华医学杂志》1974,9:548)  麝香

冰片  黄连  山栀子  黄芩  广郁金(原方未注剂量)上药6味,制成注射剂,每支

2ml;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静注可用高渗葡萄糖稀释。

此药系挥发性药物,故开启后应立即使用。功用:清热解毒,开窍镇惊。主治:温热毒

邪内陷心包所致的发热,神昏,惊厥,抽搐。临床常用于肝昏迷,各种感染发热,谵

妄,抽搐。

  本方系安宫牛黄丸减去犀角、牛黄、珍珠等贵重药材,并改变剂型而制成。方中用

黄连、黄芩、栀子清热解毒,麝香、冰片、郁金芳香开窍,合为清热开窍之剂。其清热

开窍之力不如安宫牛黄丸,但作用直接,起效迅速,价格低廉,应用前景更为广阔。临

床观察表明,醒脑静对烦躁、神志不清和肝昏迷早期的疗效较好,对深度昏迷的疗效较

差,对严重脑细胞损害及肝细胞衰竭的作用不明显,对脑膜炎引起的谵妄、抽搐、昏迷

有明显效果,对各种感染所致的高热有明显退热作用。

    紫    雪

    (苏恭方,录自《外台秘要》卷18)

[异名]  紫雪丹(《成方便读》卷3)、紫雪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组成]  黄金百两(3.1kg)  寒水石三斤(1。5kg)  石膏三斤(1.5k8)  磁石三

斤(1.skg)  滑石三斤(1.5kg)  玄参一斤(500g)  羚羊角五两(150g)屑  犀角五

两(150g)屑  升麻一升(250g)  沉香五两(150g)  丁香一两(30g)  青木香五两

(150g)  甘草炙八两(240g)

    [用法]  上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种金石药,得四斗,去滓后内八物,煮取一

斗五升,去滓。取硝石四升(2kg),芒硝亦可,用朴硝精者十斤(5ks)投汁中,微炭

上煎,柳木篦搅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内成研朱砂三两(90g),细

研麝香五分(1.5g),内中搅调,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强壮者,一服二分

(O.6g),当利热毒;老弱人或热毒微者,一服一分(O.3g),以意节之,合得一剂(现

代用法:口服,每次1.5—3g,一日2次。周岁小儿每次0.3g,每增1岁,递增0.3g,

每日1次。5岁以上小儿遵医嘱,酌情服用)。

  [功用]  清热开窍,镇痉熄风。

  [主治]  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及热盛动风之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

渴引饮,唇焦齿燥,尿赤便秘,舌质红绛苔干黄,脉弦数有力,以及小儿热盛痉厥。

    [病机分析]  本方所治之高热、神昏、痉厥等证为温热之邪内陷心包,或热盛动风

所致。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若温热毒邪,不经汗解,直陷心包,侵扰心神,必然导

致神志异常;轻者烦躁不安,嗜睡谵语,重则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邪热炽盛,充斥内

外,则见高热;热盛伤津,则口渴唇焦,尿赤,便秘。肝为风木之脏,热盛引动肝风,

风火相煽,则为痉厥。小儿热盛痉厥,当属急惊风,亦为邪热化火,内陷心包,引动肝

风而致。

    [配伍意义]  本方为温热之邪炽盛,内陷心包,引动肝风之证而设。根据《素问.

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惊者平之”与“开之发之”的原则,治当清热

开窍,镇痉熄风为法。方中犀角咸寒,归心、肝二经,人营人血,主清心、肝二经火

热,且气味清香,寒而不遏,善于内透包络之邪热;羚羊角咸寒,亦人心、肝二经,为

凉肝熄风之要药;麝香芳香以开心窍,使神昏苏醒,三药配伍,以清热开窍熄风;共为

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善清气分之火热,为清气分火热之要

药;寒水石辛咸大寒,亦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滑石甘淡而寒,清热利窍,善引热下

行,使邪从小便而解,三石并用,清泄气热,为方中之臣药。玄参甘苦咸寒,滋阴清热

凉血;升麻甘辛微寒,清热解毒,透热达邪,亦为臣药。上述五味均系甘寒、咸寒之

品,用以清热泻火,既能透热达邪,又能导热下行,助犀角、羚羊角等清泄火热致病之

因,兼有生津护液之功,而无化燥伤阴之弊,对本证甚为适宜。青木香、沉香、丁香三

药辛温芳香,行气宣通,可助麝香开窍醒神之功;朱砂、磁石重镇安神,且朱砂又能清

心解毒,磁石又能潜镇肝阳;黄金重镇,有宁心安神之效;更以硝石、芒硝泻热通便,

釜底抽薪,使邪热从肠腑下行而解,正如张寿颐所说:  “凡气火甚盛,有升无降诸证,

尤为相宜”(《阎氏小儿方论笺正》卷下),上述诸药,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药。    .

  本方的配伍特点为,金石重镇、甘咸寒凉与芳香开窍之品配伍,清热泻火、开窍熄

风而不忘顾护阴液。

    由于本药如“霜雪紫色”,且药性大寒犹如霜雪,故名“紫雪”。

    [临床运用]

    工.证治要点  本方为清热开窍镇痉的常用方剂,临床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

厥,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本方为成药,常针对不同证候配合汤剂使用,如热人营血可配合清营

汤,发斑可配合犀角地黄汤,疔疮痈疡可配合五味消毒饮,热毒痢可配合白头翁汤,癫

狂可配合清宫汤,痉厥可配合三甲复脉汤等。

    3.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脑炎、重症肺炎、

肺结核咯血、中毒性痢疾、猩红热、白喉、急性扁桃体炎、疔疮走黄、小儿高热痉厥、

麻疹、斑疹伤寒等发热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属于热陷心包及

热盛动风者。

    [使用注意]

    1.本方过量服用,有损伤元气之弊,故应中病即止。    .

    2.脱证、虚风内动与dUD慢惊者,非本方所宜。

    3.气虚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4.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源流发展]  本方为唐.苏恭方,录自唐.王焘《外台秘要》卷18,用“疗脚气毒

遍内外,烦热,口中生疮,狂易叫走,及解诸石草热药毒发,邪热卒黄等,瘴疫毒疠,

卒死温疟,五尸五注,心腹诸疾,绞刺切痛,蛊毒鬼魅,野道热毒,小儿惊痫,百病最

良方”。本方实自仲景《金匮要略》风引汤化裁而来,长期作为泻火剂使用,清代温病

学家将本方用于温病神昏痉厥,故被誉为“温病三宝”之一。    。

    经查古代方书及当代各地成方配本、药品规范等,本方配方约50余首,所载药味、

药量、制法均有出入。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6方麝香用量增一两二钱半,使其

开窍作用增强;  《医宗金鉴》卷66之紫雪散去磁石、滑石、丁香、硝石、麝香,加冰

片,将本方简化;《温病条辨》卷l方去黄金;1977年以后诸版《中国药典》方均无黄

金,并用水牛角浓缩粉代替犀角。有人指出:方中17味药物有11味各家全有,但分量

不一,尤其是犀、羚、麝、沉、朱等珍贵药物用量出入悬殊,其制法也各有不同:以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代表,黄金、“四石”共煮,去滓取汁入升、玄、草、“三香”、

犀、羚共煮,去滓取汁收膏,再人“二硝”、麝、朱共研;有的制法与上法基本相同,

但犀、羚不煮,取其粉与“二硝”、麝、朱同研;有的以黄金、  “四石”共煮取汁,人

升、玄、草、“三香”共煮,去滓取汁收集,人“二硝”,制成粗料,粗料按比例人犀、

羚、麝、朱同研,上述药量与制法之差异是否影响疗效,或影响方中药物有效成分的含

量,尚有待进一步进行药学、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l”。另外,《湿温时疫治疗法》之瓜

霜紫雪丹,去芒硝、硝石,加冰片、西瓜硝,麝香用量亦增,其泄热力减,而开窍力

增。

    [疑难阐释]

    1.关于本方的出处  《医方集解》、《中国医学大辞典》等认为出自《太平惠民和剂

局方》,《简明中医辞典》、《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等认为出自《千金翼方》,《方剂学》

(统编教材6版)认为是苏恭方,录自《外台秘要》。查《外台秘要》卷18和《太平惠

民和剂局方》卷6所载之紫雪药物组成相同,只是药物用量稍殊,显然以《外台秘要》

更早;而《千金翼方》所载之紫雪究竟有无滑石,至今仍有争议。在《外台秘要》卷

18载:  “苏恭云……紫雪疗脚气毒遍内外”。查苏恭为初唐人,其生卒年代史籍失载,

但在《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均录有苏恭方,故以苏恭方为最早。据考苏恭

之医著有《脚气方》一书,但此书已散佚,其部分内容保留于《外台秘要》,而《外台

秘要》卷u专论脚气,很多内容来自苏恭,故紫雪很可能来自《脚气方》。另外,《外

台秘要》卷18中崔氏论紫雪后提到“《备急》同”,查《肘后备急方》卷8“治百病备急

丸、散、膏诸要方”中有紫雪散,有名而无方,故紫雪的历史可能更久。

  2.关于本方的主治和君药  对于君药,吴仪洛说:“主病者,对证之要药也,故谓

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两重,赖之以为主也”(《成方切用》卷首)。随着疾病谱的不

断变化,本方主治证候的不同,古今医家对本方的君药也有不同认识。本方原治“脚气  ,

毒遍内外”,“诸石草热药毒发”等证,清代以前一直作为清热泻火剂使用,故《医方集

解》将其归于“泻火之剂”,用治“一切火热”,以寒水石、石膏、滑石、硝石为君药。

其后经叶桂、吴瑭等温病学家的大力倡导,本方用于温病“温邪内闭热壅,蔓延三焦”

(《临证指南医案》卷5),神昏痉厥等证,方中诸香的开窍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故

《成方便读》卷3以朱砂、麝香、二硝为君药。当代临床主要将本方用于各种发热性、

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之热陷心包及热盛动风者,认为“本方针对高热、神昏、烦躁、惊

厥等四大热闭症状而设,立旨于清热开窍”,故方剂学专著将其归于开窍剂l”,多以犀

角、羚羊角、麝香为君药。

  3.关于青木香  《中国药典》载本方中有青木香,当代以青木香人药的是马兜铃科

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见《中国药典》)。马兜铃根古称都淋藤、土青木香等,而不称青

木香,《神农本草经》也无青木香。经考原方中的青木香实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木

香、川木香、越西木香的根,即木香。《名医别录》曰:“木香生永昌山谷”,陶弘景云:

“此即青木香也,永昌不复贡,今多从外国舶上来,乃云出自大秦国”(见《本草纲目》

卷14)。这种舶来的木香经由广东进入我国,所以习称为广木香或南木香。李时珍指

出:“木香,……昔人谓之青木香,后人因呼马兜铃根为青木香,乃呼此为南木香、广

木香以别之”(《本草纲目》卷14)。故原方中的青木香是当代的木香。

  4.关于硝石、芒硝与朴硝  《外台秘要》卷18谓本方用“硝石四升,芒硝亦可,

用朴硝精者十斤”,而诸版《中国药典》均用硝石与芒硝。据《本草纲目》卷u谓,

“二硝(指朴硝和硝石)皆有芒硝、牙硝之称,故古方有相代之说”。<外台秘要》方中

的芒硝,即为硝石的代用品,二者的主要成分均为天然硝酸钾;而朴硝精者,当代习称

芒硝,即含水硫酸钠。

  5.关于黄金  方中黄金用量为一百两,仅次于朴硝,约占全方总量的五分之一。

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看法,汪昂认为“黄金以镇惊安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张

寿颐则认为“贵而无裨实用,此乃方士之陋”(《阎氏小儿方论笺正》卷下),1977年以

后诸版《中国药典》之紫雪均将黄金删去。对于黄金,  《名医别录》认为能“镇精神,

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服之神仙”;李时珍认为:“金乃西方之行,性能制木,故疗惊

痫风热肝胆之病,而古方罕用,,惟服食家言之”(《本草纲目》.卷8),叶桂就经常使用

金箔平肝熄风。过去认为,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被身体吸收。随着近年来微量

元素学说兴起,检测手段提高,发现许多以往被忽视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酶系统的生理

活动,这也启发我们,黄金的作用是否需要再认识和进一步研究。

    [方论选录]

    1.汪昂:“此手足少阴、足厥阴阳明药也。寒水石、石膏、滑石、硝石以泻诸经之

火,而兼利水为君;磁石、玄参以滋肾水而兼补阴为臣;犀角、羚羊角以清心宁肝,升

麻、甘草以升阳解毒,沉香、木香、丁香以温胃调气,麝香以透骨通窍,丹砂、黄金以

镇惊安魂,泻心肝之热为佐使。诸药用气,硝独用质者,以其水卤结成,性峻而易消,

以泻火而散结也。”(《医方集解。泻火之剂》)

    2.徐大椿:“毒侵经腑,热闭神明,故狂越躁乱,心腹疼痛焉。此方驱降毒瘴,护

心宁神,专治一切实火闭结证。即《千金方》元霜,《局方》于紫雪方中参人甘草、丁

香、朱砂三味,仍用紫雪之名,一方而兼两方之制,但此专主石药毒火。方中丁香一

味,用方者审之。黄金本无气味,必铺中叶子,曾经煅炼煮过方有气味,可用。此乃坠

热通关之剂,为火壅猝厥之专方。”(《徐大椿医书全集。杂病证治》卷1)

    3。吴瑭:“诸石利水火而通下窍。磁石、元参补肝肾之阴,而上济君火。犀角、羚

羊角泻心、胆之火。甘草和诸药而败毒,且缓肝急。诸药皆降,独用一味升麻,盖欲降

先升也。诸香化秽浊,或开上窍,或开下窍,使神明不致坐困于浊邪而终不克复其明

也。丹砂色赤,补心而通心火,内含汞而补心体,为坐镇之用。诸药用气,硝独用其质

者,以其水卤结成,性峻而易消,泻火而散结也。”(《温病条辨》卷1)

    4.雷丰:“是方药力峻猛,体非强壮,证非实火,不宜浪用。尝见今之医者,一遇

神昏谵语,不分虚实,遂谓邪人心包,随手用之,毫无忌惮。倘郑声喃喃,由心神不足

而致者,一妄用之,祸必旋踵。临证之际,当分虚实而施,庶无差误。”(《时病论》卷

4)

    5。张寿颐:  “此方清火降气,盖与至宝丹相近,而重用二硝,则通地道,泄热下

行,尤为釜底抽薪要诀,凡气火甚盛,有升而无降诸证,尤为相宜,故主治诸病,亦与

至宝丹约略相似。但彼则惟以镇坠清热见长,而此则更能导去实痰、实热,故温热昏

狂,尤以此方为必需之品。但犀、羚并用,在今日已是价值昂贵,而益之以黄金煎熬,

贵而无裨实用,此乃方士之陋,惟以价重欺人,而不问其有用与否,是亦向来医药之一

大蔽,《局方》本用百两,阎氏只用其十之一,已有见于此而减之。近人有以金箔代之

者,亦是无谓。若欲镇定火升,则龙、牡、磁石、石决之类,何不可用?况二硝为主,

导之下行,则决去壅塞,已得其要,又何必依赖重药?惟升麻、丁香二物最不可解,既

欲其降,何又杂之以升提?本欲其清,忽复济之以温燥,此其无理之最甚者,不可不知

改革。且麝香亦必去之,则其价较廉,庶可与贫富共之矣。”(《阎氏小儿方论笺正》卷

下)

    6.李畴人:  “黄金、寒水石、磁石、石膏、滑石,皆寒凉镇坠之品,犀、羚清心、

肝、肺之火而解毒,合木香、丁香、沉香宣发三焦气分,升麻、元参、甘草解毒救阴,

二硝开结,麝香透窍,朱砂人心,萃气血、三焦、通彻表里上下之药,而解穿经人络之

邪火,其效如神,乃治瘟毒邪火奇怪之症。”(《医方概要》)

    7.陈潮祖:“热盛、昏狂、抽搐,治宜清热以挫其热势,开窍以启其神明,安神而

令其神静,熄风以止其抽搐。热是引起窍闭、动风的根源,清热自是当务之急。故方用

寒水石、石膏清气分之热;犀角、羚羊角、玄参清营凉血。为使热有外出去路,故配升

麻疏泄郁火,使热从毛窍而出;滑石清热利湿,火硝、朴硝泻火通便,引导热从前后二

窍而下,体现气血两清,因势利导的配伍形式。羚羊角凉肝熄风,甘草甘可缓急,合而

用之,能呈熄风解痉功效。麝香、木香、丁香、沉香性虽温而量极小,配人方中,一可

芳香开窍,令神志清醒;二可疏泄郁火,令诸药凉而不郁;三可调畅气机,使逆气随诸

药下降。黄金、磁石、朱砂性沉下降,重镇安神,显然是为神魂飞扬的狂躁而设。此方

展示了清热开窍为主,安神熄风为辅的配伍形式,用治气血两燔,窍闭风动之证,可谓

合拍。此方结构可以启人思维,开入眼界。①气血两清之外,配以开窍、熄风、安神药

物,说明病机复杂之证绝非单一结构所能胜任。②气血两清力量本已甚强,又有因势利

导之品,可收事半功倍效果。③清热之中配伍疏泄之品,虽凉不郁,凝重而不呆滞。”

(《中医治法与方剂》)

    8.潘澄濂:“本方中石膏、寒水石、滑石甘寒清热,犀角、元参、升麻凉血解毒,

羚羊、磁石平肝熄风,木香、沉香、丁香调气畅中,.朴硝、牙硝软坚通便,麝香开窍,

朱砂安神。综观其作用,是以清气营之热,并导之而下行,以抑制炎上之火,为全方之

要键。盖毒解而热清,火降而风熄,此为因高热而引起痉厥昏迷之基本治则。但热毒上

炎,心包被扰,开窍安神,亦为当务之急。且本方之妙,尤有滑石的通调水道,朴硝的

软坚导结,其与现代医学之脱水疗法,似出一辙,值得重视。”(《潘澄濂医论集》)

  9.冉雪峰:“查此方清热镇逆,宣窍透络,沉静循环,柔畅经隧;为中药镇静剂中

之最有力者。旧注只知火毒穿经人脏,无药可治,此能消解,而不知此方之为镇静脑神

经要剂。方用寒水石、磁石、石膏、滑石,四味石药,即西法镇定神经剂。用木香、沉

香、丁香、麝香,四味香药,即西法芳香神经剂。又用犀角、羚角、元参、升麻,四解

毒药,并重用二硝,消坚软坚,涤荡下泄,何毒不解,何热不清,何结不散。复加黄金

坐镇,甘草调护,朱砂窜透变质,避邪伸正,意义实为周匝。石药中不用暴悍;香药中

不用燥烈;解毒药中不用涩滞;涤荡药中不用苦寒,处处均显超越。方中用硝独多,为

毒热开出路也。用丁香独少,以该药近温烈也。后贤疑丁香太少,或加之,二硝太多或

减之,殆犹未窥及作者精义耳。方制各药煎汁,惟二硝、麝香、朱砂,浑全用质,尤饶

义蕴,学者所当各各领会。”(录自《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评议]  对本方,古今注家有诸多不同认识。如方中用药,李氏认为“萃气血、三

焦、通彻表里上下之药”,而陈氏认为“气血两清之外,配以开窍、熄风、安神药物”,

当以后者更为具体。对方中多用寒凉清泻、镇坠之品,汪氏、吴氏多从水火立论。而潘

氏释为“清气营之热,并导之而下行”,陈氏释为“气血两清,因势利导”,以后两者更

能反映今人的认识。药用芳香,汪氏释为“温胃调气”、“透骨通窍”,不如吴氏化浊开

窍的解释准确。张氏力主黄金贵而无用,不无道理,而要将“麝香亦必去之”,则属矫

枉过正。.雷氏告诫:  “是方药力峻猛,体非强壮,证非实火,不宜浪用”,否则祸必旋

踵,闻者当识。潘氏、冉氏用西医阐释本方,也可供参考。

    [验案举例]

    1.痘症  《临证指南医案》卷10:周,热闭心胞络中,目绽口开,舌缩,两手撮

空,发痉,溺通便涩,血分大伤,九日险期,按法图幸,勉与紫雪丹二钱,开水调,缓

缓下,用茶铫,倘得神苏痉舒,方有生机。又,神醒,舌绛紫,音缩,渴饮不已,心胞

热闭虽开,而在里脂液已涸,古人以心热消渴多系脏阴现症,不可攻夺明矣。鲜生地、

至宝丹;

    (《灵苑方》引郑感方,录自《苏沈良方》卷5)

    [组成]  生乌犀  生玳瑁  琥珀  朱砂  雄黄各一两(各30g)  牛黄1分(0.3g)

龙脑1分(0.3g)  麝香1分(0.3g)  安息香一两半(45g)酒浸,重汤煮令化,滤去滓,

约取一两净(30g)  金、银箔各五十片

    [用法]  上药丸如皂子大,人参汤下一丸,小儿量减(现代用法:研末为丸,每丸

重3g。每服1丸,一日1次,小儿减量)。

    [功用]  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主治]  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

数,以及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热痰内闭者。

    [病机分析]  本方所治各种病证皆为痰热壅盛,内闭心包所致。心主神明,温热之

邪炽盛,灼液为痰,痰热闭阻心包络,故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而中风、中

暑、小儿惊厥,皆可因热痰内闭,而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甚至时作惊搐等证。

    [配伍意义]  本方为痰热内闭心包之证而设。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

之、温者清之”与“开之发之”的原则,治以清解心包热毒,芳香开窍为主,配以豁痰

泄浊之品。方中犀角清热凉血解毒,泻肝凉,C/;麝香芳香走窜,通达十二经,善通全身

诸窍,为芳香开窍之要药,两药配伍,清心开窍,共为君药。安息香芳香透窍,辟秽化

浊,龙脑亦能芳香开窍辟秽,二药同助麝香芳香开窍,共为臣药。牛黄、玳瑁皆为寒凉

之品,人心、肝二经,镇心安神,清热解毒,熄风定惊,二药同助犀角清热凉血解毒,

亦为臣药,且牛黄具幽香之性,又善豁痰开窍。雄黄劫痰解毒,以佐牛黄豁痰开窍之

功;朱砂、琥珀、金箔、银箔,皆质重人心,可镇心安神,以上五药同为佐药。诸药合

用,共奏清热开窍,化浊解毒之功。

    “全方药皆精华,不杂一味草木,类多醒窍通灵之品”(《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尤

其是以寒凉清热解毒药与芳香化浊开窍药相配,清心开窍化浊并用,为其主要配伍特点。

    本方由贵重药材组成,可拯逆济危,立展神明,效非他药可及,堪称药中重宝,故

名至宝丹。

    [类方比较]  安宫牛黄丸、紫雪与至宝丹皆为凉开剂的常用代表方,有清热开窍的

作用,常用于温热内闭证,合称“温病三宝”。从药性分析,“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

之,至宝又次之”(《温病条辨》卷1)。安宫牛黄丸为牛黄清心丸加味方,长于清热解

毒,尤宜于邪热偏胜,高热神昏者;紫雪使用了大量金石重镇之品,长于熄风止痉,尤

宜于热盛动风,高热痉厥者;至宝丹中芳香化浊之品较多,长于芳香开窍,尤宜于神昏

身热,痰盛气粗者,故有“乒乓乒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糊里糊涂牛黄丸”之

说。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适用于痰热内闭心包证,常作为急救药使用,以神昏谵语,身

热烦躁,痰盛气粗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本方原用人参汤送服,对于病情较重,正气虚弱者,可借助人参之力

扶正祛邪,启复神明,并可防其外脱,但以脉弱体虚者为宜;又有生姜、小便化下一

法,取童便滋阴降火,姜汁辛散开痰,故以痰热尤盛者为宜。为加强清热解毒,化浊开

窍作用,也可用菖蒲、金银花煎汤送服。临床常根据不同病证,配合汤剂使用。

  3.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血管意外、肝昏迷、

癫痫、中毒性痢疾,以及中暑、小儿惊风等,证属热痰内闭心包者。

    [使用注意]

    1.本方中芳香辛燥之品较多,有耗液劫阴之弊,故阳盛阴虚之神昏谵语者不宜。

    2.孕妇慎服。

    [源流发展]  本方为宋代医生郑感所传,首先经沈括编人《灵苑方》,后亦见于

《苏沈良方》和《幼幼新书》。据《苏沈良方》卷5载:“至宝丹,出《灵苑》,本池州医

郑感庆历中为予处此方,以屡效,遂编人《灵苑》。……旧说主疾甚多,大体专疗心热

血凝,心胆虚弱,喜惊多涎,眠中惊魇,小儿惊热,女子忧劳,血滞、血厥,产后心虚

怔仲尤效。血病生姜、小便化下。”

  本方的衍化方常在药物、药量与剂型等方面有改变,常去金、银箔,加人参等以益

气扶正,加天竺黄、胆南星等以清热化痰。如《医林绳墨大全》卷1之牛黄至宝丹加人

参、天竺黄、胆星,治诸中窍闭等证;  《常用中成药》之牛黄至宝丹去安息香、金箔、

银箔,加人参、天竺黄、制南星,增强了豁痰之功;1977年以后诸版《中国药典》之

局方至宝散,减去金、银箔,犀角改为水牛角浓缩粉。

    [疑难阐释]

    1.关于本方的出处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方剂学》(统编教材6版)谓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而《中医方剂大辞典》谓本方为《灵苑方》引郑感方

(见《苏沈良方》卷5)。查宋。《苏沈良方》卷5载:  “至宝丹,出《灵苑》,本池州医

郑感庆历(1041—1048年)中为予处此方,以屡效,遂编人《灵苑》”;宋。《幼幼新

书》卷8载有“《灵苑》至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1亦载至宝丹,但无出处。《太

平惠民和剂局方》刊于1078--1085年,早于《幼幼新书》(刊于1150年)。《灵苑方》

为沈括所编,现已散佚,  《苏沈良方》为后人采集沈括的医方和苏轼的医药杂说而成。

据《苏沈良方》卷4神保丸条云:  “予三十年前客金陵,医人王琪传此方,……熙宁

(1068--1077年)中,予病项筋痛……忆琪语,方向已编人《灵苑方》,取读之,有此

一验,乃合服之,一投而瘥。”因此,《灵苑方》成书年代应在庆历初年以后,熙宁末年

之前,即1041—1077年之间,故早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此,本方得自郑感,首

录于《灵苑方》,出处为《苏沈良方》。

    2.关于本方的适应证  本方历史悠久,  “旧说主疾甚多”(《苏沈良方》卷5),据

《幼幼新书》卷8载:  “项急中风,阴阳二毒,伤寒,卒中热暍,卒中恶,产后血晕迷

闷,卒中疫毒,中诸毒,中新毒,产后诸疾,山岚毒气,卒暗风,胎死不下,误中水

毒,卒气绝,中风不语,中蛊毒,梦中惊魇,以上诸疾以童子小便人生姜汁少许,同暖

令温化下。心肺壅热,霍乱吐泻,神梦不安,头目昏眩,不得睡卧,伤寒发狂,积痰店

疟,邪气攻心,小儿惊风,小儿诸痫,小儿心热,卒中客忤,以上诸疾以人参汤化下。”

当代文献多以痰热内闭概括本方证治,并以身热烦躁,神昏谵语,痰盛气粗,或见抽搐

痉厥,舌绛苔黄腻,脉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使临床使用本方有据可依。从本方的药物

组成分析,仍以清热解毒,、芳香开窍为主,豁痰化浊为辅,所治痰热内闭当为热重痰

轻,若以痰浊为主,则又当以涤痰开窍为主,选用涤痰汤、导痰汤、菖蒲郁金汤等化

裁,而不宜使用本方。    :

    3.关于方名  至宝丹,意指极其珍贵的丹药。古人对于疗效卓越,治病救危的丹

药,常以至宝丹命名,仅《中医方剂大辞典》收载的“至宝丹”就多达30余首。对本

方,张秉成赞道:  “拯逆济危,故得谓之至宝也”(《成方便读》卷2),而张浩良等认

为:“本方药物多为珍稀难求之动物、矿物和树脂类药材,价格昂贵,且功效卓著,故

名为'至宝”’(《中国方剂精华辞典》),应以后者更为全面。

    4.关于本方的异名  《中医方剂大辞典》谓本方异名有“至宝膏”,载于《幼幼新

书》卷8。查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出版经点校的《幼幼新书》,在卷8至宝丹后注:

“丹,原脱,据乙本补。?乙本,为上海市图书馆藏明人影抄宋本简称;其甲本为日本宫

内厅藏明人影宋抄本,作为底本。可见,日本宫内厅藏明人影宋抄本中本方名为“至

宝”。故版本不同,名称不同,其异名的确定尚需慎重。

    [方论选录]

    1.王子接:“至宝丹,治心脏神昏,从表透里之方也。犀角、牛黄、玳瑁、琥珀以

有灵之品,内通心窍;朱砂、雄黄、金银箔以重坠之药,安镇心神;佐以龙脑、麝香、

安息香搜剔幽隐诸窍。李杲曰:牛、雄、脑、麝入骨髓,透肌肤。《抱朴子》言:金箔、

雄黄合饵为地仙,若与丹砂同用为圣金,饵之可以飞升。故热人心包络,舌绛神昏者,

以此丹人寒凉汤药中用之,能祛阴起阳,立展神明,有非他药之可及。若病起头痛,而

后神昏不语者,此肝虚魂升于顶,当用牡蛎救逆以降之,又非至宝丹所能苏也。”(《绛

雪园古方选注》卷中)

    2.徐大椿:“诸中卒倒,痰热闭遏,血气不能流利,而神志失养,故寒热交错,神

昏不语焉。生犀、玳瑁清心热以存阴,朱砂、琥珀散瘀结以安神;牛黄、雄黄燥湿豁

痰,麝香、龙脑通窍开闭;金箔、银箔镇坠心热以安神明也。诸药为末人安息膏丸,取

其解热散结,通窍辟邪,为暴仆卒中,痰血闭塞之专方。调化用参汤、用童便、用姜

汁,乃扶元、散瘀、降火、开痰之别使也。”(《徐大椿医书全集.杂病证治》卷1)

    3.吴瑭:“此方会萃各种灵异,皆能补心体,通心用,除邪秽,解热结,共成拨乱

反正之功。大抵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长,临

用对证斟酌可也。”(《温病条辨》卷1)    .

    4.张秉成:“夫内闭一证,却亦有风、痰、寒、热之不同,如苏合丸之偏于温,玉

枢丹之偏于泻,牛黄、紫雪之偏于凉,虽各有不同,其大要皆不外乎芳香开气、解毒除

邪之意,用者均可随证投之。此方似亦略偏于凉,但不似牛黄、紫雪之过于寒,故治痧

氛瘴气、蛊毒水毒。观其用药,亦似乎解毒之功长于开窍,与玉枢丹有两相上下之势。

玉枢丹之攻毒,以刚猛之品;至宝丹之解毒,用镇化之功。一则猛而一则宽,亦在医者

之善用耳。方中犀角、牛黄皆秉清灵之气,有凉解之功;玳瑁、金箔之出于水,朱砂、

雄黄之产于山,皆得宝气而可以解毒镇邪;冰、麝、安息芳香开窍,辟鬼通神,领诸药

以成其功。拯逆济危,故得谓之至宝也。”(《成方便读》卷2)

    5.陈潮祖:“无论温病的神昏谵语,还是中暑、中风的卒倒无知,基本病理都是热

痰蒙蔽心包,故以清热解毒,利气豁痰,安神开窍为法。方中牛黄有清心化热,豁痰开

窍,安神定惊之功,作用较为全面,故是群药之首。犀角为凉血解毒佳品,可清心营之

热;雄黄是劫痰解毒猛将,可豁心包之痰;安息香、麝香、冰片辟秽利气,可开闭阻之

窍;琥珀、朱砂、金箔、银箔、玳瑁重镇安神,可宁躁动之神,诸药合用,能呈清热解

毒,利气豁痰,开窍安神功效。用人参汤送服,有益气救脱之功,加此一味,即为内闭

外脱示法。学习此方,应该注意两点:①方中安息香有祛痰作用,可以协助牛黄、雄黄

化痰泄浊;其行气作用又可协助龙脑、麝香通其气闭,故用量最重。②所治都是昏迷重

证,开窍的麝香、冰片却只有O.3克,仅占全方总量八百分之一。不用足够分量而又欲

其达到开窍目的,恐有病重药轻之虞。二药用量是否有误,这是一个疑点。如果无误,

那就是通过豁痰达到开窍目的。”(《中医治法与方剂》)

  6.冉雪峰:“查此方醒脑回苏,豁痰宣窍,即解毒散结,又窜透醒豁,乃镇静剂中

之要方。香可避邪,麝香、龙脑,香臭甚浓,又益之安息香,解秽宣结,悦心透脑,醒

豁神经,宣通经隧。佐以乌犀、玳瑁二鳞介药,金箔、银箔二金药,朱砂、雄黄二石质

药,镇降潜纳之功甚大。又佐琥珀通瘀,牛黄化痰,秽浊粘滞,络阻痰塞,得之靡不开

豁。西法有芳香神经剂及镇定神经剂,此方两两兼收,萃为双璧。全方药皆精华,不杂

一味草木,类多醒窍通灵之品,普通药市所售,亦著功效,如果药非赝品,制如法度,

其效力更不可思议。细察方义,不宁诸香药窜透力大,而朱砂含汞,雄黄含砒,何一非

大力窜透;不宁金属药镇降力大;而乌犀、玳瑁、琥珀、朱砂、雄黄,何一非大力镇

降,且香而不烈,镇而不泄,尤显优异。旧注仅从宣心窍,透心络,宁心神方面诠释,

浅矣。又谓肝虚,魂升于顶,未可轻视,更误矣,学者不可不辨也。”(录自《历代名医

良方注释》)

  7.李飞,等:“本方原为宋代医家郑感所创制,沈存中将其收入《灵苑方》中。该

书早已失传,犹幸《苏沈良方》卷5载有此方。《灵苑方》的成书时间早于《太平惠民

和剂局方》,所以本方是从《灵苑方》而来。《灵苑方》至宝丹中牛黄用一分(即二钱五

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半两,其余药物和用量,两书完全相同。方中琥珀、朱

砂,王子接认为'通心窍,镇心神’,而徐大椿解释'散瘀结以安神’。从《灵苑方》称

此方'大体专疗心热血凝’(见《苏沈良方》)一语分析,徐氏的解释是符合原意的。由

于本方具有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同时又有消散瘀结的功能,所以温病热灼血凝,出现

高热神昏,谵语惊厥,以及脑血管意外、肝昏迷等,均可应用。但本方开窍之功较强,

而清热之力不足,故徐氏采用寒凉汤药送服的方法,是别有见地的。此外,本方应用人

参汤化服,寓有深意。一是闭证失治或治之不当,每致闭证未开而正气先脱,形成外闭

内脱之证;二是该方为芳香开窍之品,能耗伤正气。故用人参煎汤送服,既可治闭防

脱,虚实兼顾;又藉人参益气扶正之力,加强其清热开窍作用。所以,对于窍闭神昏而

脉呈虚象者,此法尤为适宜,不可忽视。”(《中国历代方论选》)

    8.张浩良,等:“此为温病三宝之一。其所治,属热邪内盛,痰闭心包所致,治当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方中麝香、冰片、安息香辟秽化浊,豁痰开窍,共为主药;犀

角、牛黄、玳瑁清热解毒,下降心火,雄黄劫痰解毒,用以醒神开窍,为辅药;朱砂、

琥珀、金箔、银箔重镇安神,共为佐使。本方药物多为珍稀难求之动物、矿物和树脂类

药材,价格昂贵,且功效卓著,故名为'至宝’。吴瑭谓'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

至宝又次之,,此药性鉴别,可供参考。但从配伍看此方芳开之力最胜,重度昏迷者用

之更佳。”(《中国方剂精华辞典》)

    [评议]  本方原治“心热血凝”等多证,王子接集前人经验及个人半生心得,提

出:“至宝丹,治心脏神昏,从表透里之方也”,“故热人心包络,舌绛神昏者,以此丹

人寒凉汤药中用之,能祛阴起阳,立展神明,有非他药之可及”,执简驭繁,影响深远,

其弟子叶桂青出于蓝,将本方发挥运用的尤为出色,后世注家的“痰热闭遏”、“热痰蒙

蔽心包”等说法,也无不受其影响。本方用药很有特点,吴氏谓:“会萃各种灵异”,冉

氏谓:“不杂一味草木”,故作用强,起效快,当为急症、重症、危症而设。陈氏对安息

香、麝香的分析,李氏对琥珀、朱砂的分析,陈氏、李氏对本方服法的分析,都很有见

地,发人深思。对诸开窍方的鉴别与使用,吴氏从药性论述,张秉成则兼及功用,因方

各有所长,临证尚需斟酌。

    [验案举例]    ’

    1.温热  《临证指南医案》卷5:王,吸人温邪,鼻通肺络,逆传心胞络中,震动

君主,神明欲迷,弥漫之邪,攻之不解,清窍既蒙,络内亦痹,幼科不解,投以豁痰降

火理气,毫无一效。忆《平脉篇》:清邪中上。肺位最高,既人胞络,气血交阻,逐秽

利窍,须藉芳香,议用《局方》至宝丹。

    某,湿为渐热之气,迷雾鬲间,神机不发,三焦皆被邪侵,岂是小恙,视其舌伸缩

如强,痰涎粘著,内闭之象已见。宣通膻中,望其少苏,无暇清至阴之热,至宝丹四

分,石菖蒲、金银花汤送下。

    2.湿温  《临证指南医案》卷5:张妪,体壮有湿,近长夏阴雨潮湿,著于经络,

身痛,自利,发热。仲景云:“湿家大忌发散,汗之则变痉厥,脉来小弱而缓,湿邪凝

遏阳气,病名湿温,湿中热气横冲心胞络,以致神昏,四肢不暖,亦手厥阴见症,非与

伤寒同法也。犀角、连翘心、元参、石菖蒲、金银花、野赤豆皮,煎送至宝丹。

    3.中风  《临证指南医案》卷1:沈,风中廉泉,舌肿喉痹,麻木厥昏,内风亦令

阻窍,上则语言难出,下则二便皆不通调。考古人吕元膺每用芳香宣窍解毒,勿令壅塞

致危也。至宝丹四丸,匀四服。

    4。发痉  《临证指南医案》卷7:杨,暑由上受,先人肺络,日期渐多,气分热邪

逆传人营,遂逼心胞络中。神昏欲躁,舌音缩,手足牵引,乃暑热深陷,谓之发痉。热

闭在里,肢体反不发热。热邪内闭则外脱,岂非至急!考古人方法,清络热必兼芳香,

开里窍以清神识。若重药攻邪,直走肠胃,与胞络结闭无干涉也。犀角、元参、鲜生

地、连翘、鲜菖蒲、银花,化至宝丹四丸。

    5.厥  《临证指南医案》卷7:李,先因呕吐腹痛,随即昏迷,此气、火、痰上蒙

清神为厥,先用乌梅擦牙,令牙关得开,然后用药,至宝丹三分。

    按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外感温热篇》),蒙蔽清窍,则有神昏、

痉厥、舌强、语謇之变。对于此类证候,叶桂每循古法,“清络热必兼芳香,开里窍以

清神识”(《临证指南医案》卷7),使用至宝丹,并根据温病特点,常加入犀角、生地、

玄参、银花、连翘、菖蒲等煎送,以凉血清气。叶桂应用本方的医疗实践对后世影响很

大,案2就被吴瑭借鉴,进一步总结为“湿温邪人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

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温病条辨》卷1)。

    6.暑热  《浙江中医药》(1979,7:259):某男,38岁,1971年7月6日人院。患

者高热达40℃,人院后经腰穿、血象等检查,原因未明,午后突陷昏迷,头汗如淋,

四肢瘛疯,呼吸喘促,两目对光反射迟钝,瞳孔散大,角膜混浊,舌苔黄燥,质淡红,    、

脉象细数。证属暑热挟秽,蒙闭心包,肺失清肃,肝风煽动,急拟清暑宣肺,开窍熄

风。用鲜竹沥60g,石菖蒲、六一散各9g,郁金、川贝、麦冬各6g,扁豆花12g,远志'

4.5g,鲜芦根30g,银花18g,人参至宝丹I颗。上药浓煎,分2次鼻饲。同时应用抗

生素、脱水剂等西药,治疗3天后,至宝丹改为每次2颗,汤剂依上方加减,至第6天

始神识转清,身热减轻。

  按语:暑热弥漫,内陷心包,内闭且有外脱之兆,用人参至宝丹加味,清暑开窍而

无外脱之虞。    …

  [临床报道]    .

  1.流行性乙型脑炎  治疗本病73例,对其中典型病例之极重型与暴发型病例之痉

厥型选用本方等治疗,取得一定效果l”。治疗本病84例,对其中热较轻而抽搐重者用

局方至宝丹,效果显著L2j。’

  2.百日咳并发脑膜脑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百日咳并发脑膜脑炎9例,在运用肺脑

双清汤(桑叶、菊花、银花、连翘、杏仁、知母、石膏、栀子、丹皮、黄芩、石决明、

钩藤、天麻、甘草)基础上,配合西药抗生素、镇静剂等,对其中神昏不语、痰闭脉弱

者加用局方至宝丹,取得较好疗效1.33。

  3.麻疹后并发支气管肺炎  使用中医药配合西医抢救麻疹后并发支气管肺炎,对

其中昏迷者(10例)采用开窍清脑的治则,以琥珀抱龙丸、至宝丹、万氏牛黄清心丸,

以及天竺黄、石菖蒲、胆星治疗,大部分病例都能迅速好转而获痊愈c4J。

    小儿回春丹(回春丹)

    (《敬修堂药说》)

[异名]  儿科回春丹(《敬修堂药说》)。

    [组成]  川贝母  陈皮  木香  白豆蔻  枳壳  法半夏  沉香  天竺黄  僵蚕  全

蝎  檀香各一两二钱半(各37.5g)  牛黄  麝香各四钱(各12g)  胆南星二两

(60g)  钩藤八两(240g)  大黄二两(60g)  天麻一两二钱半(37.5g)  甘草八钱七

分半(26g)  朱砂适量

    !用法]  以上十九味,分别粉碎成细末,过筛,混匀,制成小丸。凡见小儿眉蹙啼

哭不自在之形,先用此丹一粒,掐碎,放于脐中,将如意膏贴上,或再与服之,轻病若

失矣。其丹每蜡内计五粒,如月内婴儿每服一粒,数月婴儿至一二岁者每服三粒,不必

用引,即将乳汁化开,搽于乳头,令其吮去;二三岁者每服三粒,四五岁至十岁者每服

五粒,然看病之轻重,势重者加倍服之亦可。所注药引每服三分煎汁开送,倘昏夜或无

引之处,开水送下亦可。此丹亦治大人痰涎壅聚,每服二三蜡,姜汤开送(现代用法:

上药为小丸,每丸重0。09g。口服,周岁以下,每次1丸;1—2岁,每次2丸,一日

2—3次)。

    [功用]  开窍定惊,清热化痰。

    [主治]  小儿急惊。发热烦躁,神昏惊厥,或反胃呕吐,夜啼吐乳,痰嗽哮喘,腹

痛泄泻。

    [病机分析]  本方所治之小儿急惊,系痰热壅盛,内闭心窍,引动肝风所致。小儿

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未实,气血未充,腠理不密,易于感受外邪而生痰热,故有

发热,痰嗽;小儿神气怯弱,邪易深入,痰热蒙蔽心窍,轻则有烦躁、夜啼,重则神志

昏迷;小儿肝常有余,邪热引动肝风,则有抽搐,惊厥;小儿脾常不足,邪干肠胃,升

降失常,则有腹痛,呕吐,泄泻。

    [配伍意义]  本方为痰热壅盛,内闭心窍,引动肝风之小儿急惊风而设。根据《素

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惊者平之”与“开之发之”的原则,治以开窍定惊,清

热化痰。方中牛黄性味咸寒,其气芳香,专人心、肝二经,清热解毒,化痰开窍,熄风

定惊;麝香芳香开窍,除“小儿惊痫”(《药性论》,录自《中药大辞典》),共为君药。

钩藤、全蝎、天麻、僵蚕四味熄风止痉,且钩藤清热平肝,共助牛黄熄风定惊,均为臣

药。天竺黄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川贝母、胆南星清热化痰;半夏燥湿化痰,并可降逆

止呕,诸药合用,以加强清热化痰之功,亦为臣药。更用大黄清热泻火,釜底抽薪,使

痰热下行从肠腑而去;朱砂重镇安神,清心除烦,均为佐药。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

痰,降逆止呕;白豆蔻行气消痞,化浊止呕;檀香、木香善行胃肠滞气,行气止痛;枳

壳行气消痰;沉香行气止痛,降逆平喘,上述诸药芳香行气,调畅气机,调理肠胃,既

可助麝香通窍启闭,又能收气顺痰消之效,亦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

用,共奏清心开窍,熄风定惊,清热化痰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在药用清心开窍、清热化痰、熄风定惊的基础上配伍辛温香散之

品行气,既为调理肠胃,又使气顺痰消,且助芳香开窍。

    本方“功同造化”(《敬修堂药说》),常使小儿急惊重症转危为安,故名小儿回春

丹。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疗小儿急惊风的常用方,以发热烦躁,神昏惊厥,呕吐泄

泻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本方为成药,临床可针对不同病证选用不同方药送服。原书称:“急慢

惊风,发搐瘛疯,内外天吊,伤寒邪热,斑疹烦躁,痰喘气急,五痫痰厥,以上用钩

藤、薄荷汤下”,以加强清热平肝之力;  “新久疟疾,寒热往来,临夜发热,以上俱用

河、井水各半煎柴胡、黄芩汤下”,以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赤痢,山楂、地榆汤下;

白痢,陈皮、山楂汤下;水泻,茯苓、车前汤下”,则或为消积凉血,或为消积化湿,

或为健脾利湿;“伤风咳嗽,甘草、桔梗、薄荷汤下”,以疏风止咳祛痰;“哮喘,桔梗

汤下”,以开宣肺气;“呕吐,有寒、热、食积之别,寒症,恶食、吐少而出物多,生姜

汤下;热症,不恶食,吐多而出物少,石膏汤下;食积,所吐酸臭,山楂、麦芽汤下”,

则或为温中止呕,或为清阳明邪热,或为消食化积;“五疳虫积,先用使君子,每岁一

个,与服,另用使君子、槟榔汤送丸”,以杀虫消积;“天花初发热,三朝前服之,能解    、

毒、稀痘,引用当归八分、白芍四分、柴胡四分、芥穗三分、炙甘草二分、葛根四分煎

送”,则为疏风透疹。

    3,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败血症及其它热病,证

属痰热壅盛,窍闭动风者。

    [使用注意]  脾肾虚寒之慢惊风,非本方所宜。

    [源流发展]  本方出自清.钱澍田《敬修堂药说》,原称回春丹、儿科回春丹,治急

慢惊风,发搐瘛疚,内外天吊,伤寒邪热,斑疹烦躁,痰喘气急,五痫痰厥,新久疟

疾,赤白痢疾,水泻,霍乱吐泻,伤风咳嗽,哮喘,夜啼,吐乳,呕吐,撮口脐风,五

疳虫积及天花等证。当代称其为小儿回春丹。

    本方由(小儿药证直诀》之抱龙丸化裁而来,在其基础上去解毒之雄黄,加天麻、

钩藤、僵蚕、全蝎等平肝熄风,加大黄清热泻火,加陈皮、木香、白豆蔻、枳壳、沉

香、檀香等以辛芳行气,加川贝母、法半夏、天竺黄以祛痰,使其清热化痰、开窍熄风

之力大增。当代小儿回春丹有《中国药典》方等多方,用药各不相同,使本方的使用受

到局限。

    [疑难阐释]

    1.关于本方的配伍  本方主要以清心开窍、清热化痰、熄风止痉、理气和胃四类

药相配伍,清心开窍药有麝香、牛黄等,清热化痰药有贝母、天竺黄、胆南星等,熄风

止痉药有钩藤、全蝎、僵蚕、天麻等,理气和胃药有陈皮、木香、白豆蔻、沉香、枳

壳、檀香等。小儿急惊不外乎外邪人里与饮食积滞化热生痰,引动肝风而致。本方为小

儿痰热急惊而设,却用了大量辛温行气之品,此类药虽可调理肠胃,并助芳香开窍及气

顺痰消,但辛温行散之品过多,不但有重叠堆砌之嫌,更有助热生火之弊。故现今小儿

回春丹广州方、苏州方、上海方等,大多删减了辛温行气之品。

  2.关于本方适应证  据《敬修堂药说》所载,本方主治表里、脏腑病证十数种,

服用时常以不同药物送服,甚至配合其他治法,如治哮喘,“桔梗汤下,另用如意膏贴

肺俞、华盖两穴”;治五疳虫积,配合使君子、槟榔汤、疳积丸;治天花初起,配伍发

表透疹之品。对于上述病证,单用本方难以奏效。以方测证,本方还应主要用于痰热壅

盛,窍闭动风的小儿急惊,以及小儿肠胃不和属气滞有热者。

    [方论选录]

    1.陈潮祖:“痰热引起痉厥,治宜清热、化痰、开窍、熄风。胆星、竹黄、牛黄、

 5.真阴耗伤 证候 手足蠕动,。时时发痉,伴形消神疲,心中憺憺大动,舌干绛或光绛无苔,脉虚数。常用方三甲复脉汤化裁。

 6.痰瘀内阻 证候 头痛昏蒙,神情呆钝,或胸脘满闷,呕吐痰涎,或痴呆、失语,精神异常,手足颤动或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弦或弦滑常用方三甲散加减。

 7.虚风发痉证:时时发痉,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神倦瘈疭,脉虚数,舌干絳,苔少。大定风珠或三甲复脉汤。阿胶鸡子黄汤

5.真阴耗伤 证候 手足蠕动,。时时发痉,伴形消神疲,心中憺憺大动,舌干绛或光绛无苔,脉虚数。常用方

三甲复脉汤化裁;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15克 阿胶9克 麻仁9克 生牡蛎15克 生鳖甲24克 生龟甲30克 

加减:

1. 时时欲脱者,加五味子、鸡子黄敛阴滋养阴液救脱;

2. 喘而气短者,加人参、沙参、五味子;

3. 心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自汗者,加龙骨、小麦、人参。

  临证参考本证属温病邪热久羁,真阴耗损。或久病真阴匮乏之证,治疗以滋填潜镇,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但临证时须注意邪气强弱,对于邪盛者,虽阴已亏,仍不可用此滋补纯厚之方,否则可留邪于内,而应以养阴清热熄风为法,去厚味滋腻之阿胶、五味子、白芍、龟甲、鳖甲,加玄参、丹皮、黄连、知母、天麻、钩藤等。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汤,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即是此意。

 6.痰瘀内阻 证候 头痛昏蒙,神情呆钝,或胸脘满闷,呕吐痰涎,或痴呆、失语,精神异常,手足颤动或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弦或弦滑常用方

三甲散加减;生鳖甲10克、穿山甲10克、地鳖虫10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白附子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胆南星10克、菖蒲6克、白术10克、葛根10克 

加减:

1. 余热未清者,可加青蒿、白薇、地骨皮;

2. 阴虚明显者,可加生地、白芍、阿胶;

3. 痰热甚者,加全瓜萎、天竺黄、黄芩、竹沥等;

4. 抽搐频繁者,可加羚羊角粉、天麻、钩藤;

5. 瘀象明显者,可加地龙、乌梢蛇;

6. 痰浊壅盛者,可加皂角刺、半夏、胆南星、枳实;

7. 气血亏虚者,可加生黄芪、当归等。

临证参考本证型多见于内伤诸痉,血气不调,病久入络,及外感致痉之晚期。痰瘀滞络之外,多兼有气血阴阳之不足,临证治疗宜审虚实缓急,遣方用药。标实急者,除选上方加减外,尚可选用恽铁樵之安脑丸(金钱白花蛇、全蝎、白附子、薄荷、梅片、独活、川乌、天麻、雄黄、麻黄、牛黄、麝香)。痉势缓解,宜根据本虚特点,予补阳还五汤或三甲复脉汤等,随症加减。

 7.虚风发痉证:时时发痉,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神倦瘈疭,脉虚数,舌干絳,苔少。

大定风珠;生白芍18克 阿胶9克 生龟甲12克 干地黄18克 麻仁6克 五味子6克 生牡蛎12克 麦冬18克 炙甘草12克 鸡子黄2个(后下) 生鳖甲12克  

1.喘,加人参; 

2.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

3.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4.兼低热者,酌加地骨皮、白薇、知母、丹皮以退虚热;

5.有痰者,酌加天竺黄、贝母、制半夏以清热化痰。

三甲复脉;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15克 阿胶9克 麻仁9克 生牡蛎15克 生鳖甲24克 生龟甲30克  

加减:

1. 时时欲脱者,加五味子、鸡子黄敛阴滋养阴液救脱;

2. 喘而气短者,加人参、沙参、五味子;

3. 心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自汗者,加龙骨、小麦、人参。

阿胶鸡子黄汤

陈阿胶6克(烊化) 生白芍9克 石决明15克 双钩藤6克 大生地12克 炙甘草2克 生牡蛎12克 络石藤9克 茯神木12克 鸡子黄2个(另包) 

1.抽搐较甚者,加羚羊角以熄风止痉;

2.阴虚阳亢者,加龟甲、磁石以滋阴潜阳;

3.兼有虚热者,加知母、丹皮以清热。

  临证参考本证属温病邪热久羁,真阴耗损。或久病真阴匮乏之证,治疗以滋填潜镇,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但临证时须注意邪气强弱,对于邪盛者,虽阴已亏,仍不可用此滋补纯厚之方,否则可留邪于内,而应以养阴清热熄风为法,去厚味滋腻之阿胶、五味子、白芍、龟甲、鳖甲,加玄参、丹皮、黄连、知母、天麻、钩藤等。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汤,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即是此意。

三.气血两虚证: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头目昏眩。神疲短气,自汗。舌淡红,脉弦细。

八珍汤加减;人参6克(焗服) 白术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酒当归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生姜5片 红枣3枚   

1.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养心安神;

2.胃弱纳差者,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和胃。

痉证加减:

1. 头晕、虚烦失眠者,属心阴虚,虚火上扰,可加炒栀子、淡竹叶、菊花、夜交藤以清热安神

2. 纳呆腹胀,是脾胃气滞,可加砂仁、鸡内金、陈皮等以理气健脾和胃。

3. 大便溏薄、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属脾阳虚,可加桂枝、干姜、饴糖以温中健脾。

4. 怯寒肢冷,大便泄泻,脉沉细无力,加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

  气血两虚 证候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伴有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红,脉弦细。常用方以

十全大补汤化裁;人参6克(焗服)、炙黄芪12克 、熟地黄12克、当归9克、生白芍9克、生白术9克、川芎6克、茯苓9克、天麻9克、钩藤12克、生甘草6克  

加减:

1. 腹胀纳呆者,加陈皮、砂仁;

2. 心烦失眠者,加炒栀子、夜交藤;

3. 心悸梦多者,加龙骨、牡蛎;

4. 便溏者,加干姜、草果;

5. 肢冷腹泻者,加肉豆蔻、制附子。

  临证参考若气虚较重,症见短气、自汗、心悸者,可急予独参汤以防脱。若遇因大量出血致气血虚损发痉者,应急予输血救治。对于阳虚致痉者,可重用黄芪,加熟附子治之。本证重点在虚,一般痉抽不重,不需多用熄风止痉药物。此外,药属补益,煎煮时间以较久为宜。

 痉  证

  (一)验方, .

  1.仓公当归汤:当归,防风(各18铢)、独活(一两半)、麻黄三十铢、附子一枚,细辛半两,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服一升。口不开者,格口内汤,叶服当苏,--N/b汗,三服大汗。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痉者方(从所列药味和服法疗效看,当属治刚痉之方)。(《备急千金要方》)

  2.白虎汤加全娱蚣:张锡纯用以治小儿温病发痉,兼惊者加朱砂、铁锈水、生龙骨、生牡蛎等,热者加羚羊角、青黛,痰盛者加节菖蒲、胆南星,有风者加全蝎、僵蚕(《医学衷中参西录》)。

  3。如圣饮;治刚柔二痉,痪疯同治(《证治汇补》)。羌活、黄芪、川芎,柴胡,芍药、人参,当归、甘草,半夏、乌药。

  4.当归补血汤: 治出血过多,筋无血养,四肢挛急, 口噤如痉(《证治汇补》)。

黄芪、当归、防风,羌活、甘草、水煎服。

  5.防风当归饮。 治发汗过多,发热头摇, 口噤反张,祛风养血(《证治汇补》)。 .

防风、当归、川芎、生地等分水煎服。

  6.荆芥穗微炒为末,每服三五钱,以大豆黄卷炒,以热酒汰之,去黄用汁调下。治新产血虚发痉,汗后中风,其效如神,方名卿举古拜散(《证治汇补》)。

  7.《千金要方》载宜服小续命汤。 .

  8。附子一两(生)甘草半两、桂心半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皂荚子大小,每服不计时候,以暖酒研一丸,拗开口灌之,治中风口噤不开.

  (二)针灸

  1。《千金要方》.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

  2.《针灸大成》,身体反折,脊反折,哑门、风府。口噤不开,颊车、承浆,合谷。

  3.《针灸学讲义》.①泻少商、风府,大椎,昆仑、合谷,补血海。②严重的泻十宣,人中、百会. .

其它疗法

  1.口服中成药

  (1)安宫牛黄丸(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1次1丸,1日1次,急救用药。用于温热毒邪入里,逆传心包引起的高热、惊厥等。

  (2)紫雪散(同仁堂牌、李时珍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1次1.59,1日2次。用于邪热不解,传入心包所致神昏谵语,狂躁不安,颈项强直,急热凉风。

  (3)安脑丸(蒲公英牌,黑龙江延寿制药厂):1次1~2丸,1日2~3次。用于高热神昏,抽搐惊厥。

  (4)瓜霜退热灵(林源牌,吉林省敦化市制药厂):每次3~4粒,1日3~4次。用于痰热高烧,惊厥抽搐等症。

  2.注射液

  (1)醒脑静注射液(锡药牌,江苏无锡中药厂):1次10---20ml静脉注射。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引起之昏迷抽痉等症。

  (2)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制药厂):1次20~30ml,稀释于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0.9%生理盐水100一--200ml中。用于治疗热病神昏,高热抽搐等症。

  (3)生脉注射液(华西牌,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戎州牌,四川宜宾制药厂):1日40---lOOml静脉滴注。用于气血两虚,阴虚之痉病。

  (4)参附注射液(999牌,四川雅安制药厂):1次40~80ml静脉点滴。用于阳虚之痉病。

  3.单验方

  (1)七叶一枝花汤路边荆15--30g,七叶一枝花6~8g,鸭跖草90~120g。先将路边荆、鸭跖草煎汤,再将七叶一枝花磨水兑服(或研细末吞服)。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2)海金沙根汤海金沙根(或藤)、紫花地丁、钩藤、金银花根(或藤)、白菊花、生石膏各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水牛角50~100g,地龙9g,先煎水牛角,再入地龙共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10天。用于血热生风之痉病。

  4.食疗方

  (1)西瓜汁加白糖适量代茶饮。适用于火盛发痉病。

  (2)银花9g,牛蒡子15g,煎汤去渣,加扁豆18g,淡豆豉9g,粳米60g煮粥食。每天1剂,连服数剂。用于流行性乙脑初期。

  (3)鲜荸荠250g,苋菜50g,冰糖适量。将荸荠洗净去皮,与苋菜、冰糖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吃荸荠喝汤,不拘时间,少量频服。适用于热盛痉病。

  (4)狗干菜30~60g,菊花30g,冰糖适量。煎水代茶饮,连服数天。用于热病发痉。

  (5)人参lOg,陈皮6g,紫苏叶6g,砂糖30g,加水1000ml,熬至500ml,去渣,澄清,任意代茶饮。适用于气血两虚之痉病。

  (6)江鳔(石首鱼鳔)15g(炒焦),蜈蚣1对(炙研)为末,每次3g,用防风、羌活、独活、川芎各6g,煎汤调下。适用于金创痉。

  5.外治法

  胆星、天麻、甘草、黄连、朱砂、全蝎、僵蚕各3g,人工牛黄3g,冰片0.59,用水调,或薄荷汤调擦胸背。用于止痉熄风。

  6.针灸

  (1)火热发痉取大椎、曲池、合谷、委中、阳陵泉、三阴交、阴陵泉等穴。

  (2)气血两虚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曲池等穴。气海、关元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

  (3)金创发痉取太阳、风池、大椎、曲池、三阴交、八邪、八风、颊车、地仓。太阳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八邪、八风直刺,平补平泻2分钟即出针,余穴平补平泻。

  (4)热盛致痉取大椎、百会、印堂、人中、少商、合谷、十宣、涌泉、阳陵泉等穴,强刺激

痉  证

  【现代研究】

  痉病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临床表现为特征,主要涉及了西医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破伤风等病。应用中医理论辨治上述疾病,采用中药为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近年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乙脑的发病特点,与中医之暑温、湿温基本一致。因此,治疗乙脑发痉,多依卫气营血辨证或三焦辨证规律,以温病理论辨证论治。舒友元等报道将乙脑分为卫气同病型、邪燔阳明型、气营(血)两燔型,应用加味白虎汤(生石膏50---150g,肥知母、大青叶、青蒿各lOg,板蓝根15g,川黄连5g,粳米20g,甘草6g)加减治疗78例,结果痊愈69例,好转4例,死亡5例(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34~36)。陈杰以白虎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乙脑3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用西药对高热、惊厥、呼衰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好转但病残2例,1例死亡。对照组则痊愈20例;病残7例,死亡3例(山东中医杂志,1997,(1>:27)。王志英等以清气凉营法治疗乙脑40例,其基本方为大青叶、生石膏、白茅根各30g,银花lOg,知母15g,大黄、赤芍、丹皮各lOg。热甚加连翘、鸭跖草;动风加羚羊角、钩藤;痰盛加陈胆星、法半夏;神昏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至宝丹。并设对照组32例,用安乃近、病毒唑。两组均配合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结果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10±0.54、2.25±2.45日,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四川中医,1993,(3):22~23)。李桂莲以乙脑1号、2号治疗191例乙脑,乙脑1号为鲜牛筋草62g,沙氏鹿茸草、生石膏各30g;2号为鲜牛筋草62g,大青叶、板蓝根各31g,沙氏鹿茸草、野菊花各15g,石菖蒲、蝉蜕各6g,各浓煎至lOOml。入院时两方并用,体温控制后,停1号。对高热、抽搐、呼吸衰竭等症均结合西药治疗。恢复期以忍冬藤、丝瓜络、扁豆衣、玄参、生地各9g,竹叶6g,西瓜翠衣31g,浓煎至lOOml,1日1剂,分2~3次服。结果治愈154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91.1%(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37--.38)。冯仓怀报道以清心开窍通腑法治疗本病,暑入阳明型用白虎汤加味;暑入心营型用清营汤加味;暑热动风型用羚羊钩藤汤加减;卫营同病型用银翘散加减;热闭心包、血络瘀滞型用犀角地黄汤加味。以上均用安宫牛黄丸1~2丸/日。暑兼寒湿型用新加香薷饮加减。均对症予以物理降温、脱水、支持及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等法。治疗40例,临床治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平均退热时间为3.6日(陕西中医,1993,14(3>:105)。李书魁以清暑化湿法治疗乙脑42例,药用藿香、生石膏、银花、连翘、栀子、菖蒲、郁金、知母、板蓝根、甘草。抽搐者加钩藤、僵蚕、全蝎,水煎分3~4次口服或鼻饲,对照组42例,两组均用物理降温、病毒唑、地塞米松、10%水合氯醛灌肠及安定、苯巴比妥等治疗。结果两组分别痊愈30、18例,好转10、13例,总有效率95.24%、73.81%(P<O.01),治疗组疗程及降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9>:410~411)。于新芳报道以病毒唑合安宫牛黄丸治疗乙脑52例,设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51例,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o.05)(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10(3>:452~453)。王远义治疗乙脑35例,病在卫气者以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在气营分别以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病在营血者,以清瘟败毒饮为主,内闭外脱者用人参15g,附子6g,煅龙牡各30g(先煎),恢复期用三才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4%(湖北中医杂志,1996,<1>:23)。

  临床上常据病因病机,选用对证中成药。如热结阳明者用诸承气汤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痰热蒙闭心包者根据痰盛或热盛的情况,可分别选用牛黄抱龙丸、苏合香丸、玉枢丹、安宫牛黄丸等。通过不断实践,各地均总结出一些协定处方,并将汤剂改为针剂供肌内或静脉注射。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从1968~1971年用“复方板蓝根注射液”共治乙脑患者650例,治愈率为90%。杭州市传染病院用“乙脑一方”治疗乙脑1717例,其中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36例,病死率仅为3.8%。上海中药一厂将安宫牛黄丸改制成醒脑注射液,可静脉注射,对抢救昏迷及痉病患者方便及时有效。乙脑病中反复出现痉病表现,是病情危重之兆,有可能转为脱证,危及生命。治疗时,尽快控制高热,迅速解除惊厥,适当选用全蝎、蜈蚣、僵蚕、蝉衣、地龙、天麻、钩藤等镇痉熄风药,对控制病情有帮助(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00)。

  此外,谢国忠报道以中药穴位敷贴法治疗乙脑高热抽搐者。治疗组40例,药用生地龙、蜈蚣、吴萸,按3:1:1比例研末,以食醋调糊,外敷双侧涌泉、气海和大椎穴,每穴取药糊3~59,敷料贴穴固定,24小时更换。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显效18、8例,有效16、14例,总有效率85%、73%(P<O.05)(国医论坛,1995,(3):28)。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流脑好发于冬春季节,属中医春温范畴,绝大多数病人都有项背强急(脑膜刺激征)表现,较重者可出现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符合中医痉病的临床表现。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1966年开始,进行了中医治疗流脑的临床观察。按中医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将病人分为卫气同病、气营(血)两燔、气阴衰竭、热郁化风等证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将传统的口服汤剂,制成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剂。从19676--1971年共治疗各型流脑24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法,其处方由银花45g,贯众30g,板蓝根30g,龙胆草15g,钩藤30g,甘草10g等10味中药组成,制成300%灭菌水溶液,按每公斤体重6--30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进行治疗,提高了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400)。曾建军报道以化痰止痉汤治疗痉病18例,主症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头痛目赤,身热烦渴,喉间痰鸣或喘促气短为特征,药用全瓜蒌、浙贝母、天竺黄、杏仁、黄芩、地龙、生石膏、栀子、竹沥(冲)、鲜芦根、枳实、大黄、甘草,疗效满意。认为痉病是由于阴阳失调,阳动阴不濡,筋脉失养所致,或痰湿郁久化热,火热夹痰引动肝风或痰热窒塞经隧,筋脉失养而成(四川中医,1997,(5>:27)。

  三、破伤风(又名金创痉)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取得较好疗效。毕亚初报道治疗破伤风186例,其中124例,用蝉蜕12g,僵蚕、钩藤各20g,蜈蚣3条,炙全蝎3g,防风、荆芥、制白附子、黄芩各10g,甘草6g为主之中药治疗,同时设62例对照组,两组均用镇静、解痉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治愈117例、50例,死亡7例、12例(湖北中医杂志,1996,<3>:15)。赵竞生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112例,治疗组采用以蝉蜕、半枝莲、 蜈蚣、僵蚕、全蝎、地龙、胆星、白附子、甘草、羌活、葛根、芒硝、白芍、黄芩、大黄为主之汤药治疗,恢复期以补气血、健脾胃通络为法治疗。轻中重型均予相应剂量破伤风抗毒素(T.A.T)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湖北中医杂志,1996,<6>:13~15)。

痉  证

  (定义]

  痉证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本证是以症状命名的。虽可单独发病,而尤多并发于他病过程中。痉,古亦称痉。

  (历史沿革)

  早在《内经》,就有许多有关痉证的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首先把湿邪和痉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篇又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暴强直。是痉证的主要特征之一,《内经》把它归属风病,说明风邪亦是导致痉证的重要外感因素。《内经》还记载了经脉为病出现的类似发痉的症状。 如《素问。骨空沦》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灵枢.经脉》篇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在《素问.气厥论》中还有“柔痉”之病名,曰“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可见在《内经》成书时,痉证就有刚柔之分了。《内经》对痉证的论述发病中的地位,奠定了外邪致痉的理论基础,至今仍不失指导意义。其有关经络筋脉为病出现脊强反折筋急等类似发痉症状的记载,为后世认识痉证的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最早立专篇论述了痉病,其内容涉及痉证的特征(主脉主证),成因,证治方药和预后等许多方面。首先,《金匮要略.痉湿暍》篇详细描述了痉病的临床特征,其主证是;'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lZl噤,背反张。”主脉是“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这些描述,补充了《内经》之未备,为后世辨识本病提供了依据。《金匮》论述痉的成因,可分三类。一是外感六淫,二是误治伤亡津液,三是。产后血虚,汗出中风。”外感致痉,《金匮》又以表实无汗者为。刚痉。表虚有汗者为。柔痉”,刚痉发热无汗,反恶寒,小便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治用葛根汤,柔痉发热汗出,不恶寒,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治用栝萎桂枝汤,若邪入阳明,出现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介齿者,可与大承气汤,此三方证治,把《内经》有关理论应用于临证,首开辨治本证之先河,且已较为系统,对后世影响甚大。误治致痉,《金匮》例述了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皆可成痉。三者治法不同,本病多异,但误治伤亡津液,致筋脉失养,引发痉证则一。“产后血虚,汗出中风’致痉的理论,载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谓为新产妇人“三病。(痉、郁冒、大便难)之一。《金匮》对误治致痉和产后病痉虽未出方治,但其误治。伤亡津液”致痉的认识和其。血虚、汗出、邪中。病痉的论述,都给了后人以极大的启迪。宋陈无择有。正虚邪中’之说和明代张景岳有内伤致痉之论,无不以《金匮》为理论根据。《金匮》对痉证预后的论述,有难治,有欲解,有仍发痉。如《痉湿暍》篇指出;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痉病有灸疮,难治。”前者病在太阳,即见少阴之脉,精血已虚可治,后者误用火灸,化脓成疮,阴血损伤必然难复。《金匮》谓为难治,皆理在其中。该篇又说;。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此单一证一脉点出预后,很值得临证参考。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对痉的预后曾补述说;。诸反张,大人脊下容侧手,小儿容三指者,不可复治也。。宋代庞安时《伤疼总病论》说;“痉病卧不着席,小儿腰背去席二指,大人侧掌,为难治”。惟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说;“难治尚可治,非不治也。”。亦见有反张过掌而愈者。。三家之言,于理解仲景之旨,判断本病的预后,都大有裨益。

  隋唐宋元。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本证为。风痉。。其《风痉》篇述其特征曰。。口噤不开,脊强而直,如发痫之状,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体痉直者,死也。。其脉。策策如弦,直上下”。书中强调发痉的原因是“风邪伤于太阳经,复遇寒湿”。并首次提出痫与痉之鉴别;痫证“病发身软时醒”,痉证则“身强直反张如尸(当作“弓。),不时醒。。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痉者,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之状,摇头马鸣,腰反折须叟十发,气息如绝,汗出如雨,时有脱”,充分认识到了本证的危重性质。还认为。温病热盛入肾,小儿痫热盛皆痉”,。其重者患耳中策策痛,皆风入肾经中也。不治流入肾,则卒然体痉直如死。。可见《千金》似已认识到发痉与热入下焦,损伤真阴有关,虽言之不明,亦可视为是明清温病学家,所提热盛动风发痉的嚆矢。宋代陈无择认为本证的成因是。亡血邪袭。,。病位在筋。。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痉叙论》中说。“夫人之筋,各随经络结束于身,血气内虚,外为风寒湿热之所中则痉,原其所因,多由亡血,筋无所营,故邪得以袭之”。陈氏所论,与《内经》、《金匮》相较,发

明不多,但是更为明确肯定。故张景岳评论说。。自仲景后,惟有陈无择能知其因,曰多由亡血,筋无所营,因而成痉。。《圣济总录》一书,于《风痉》和《风角弓反张》两论中,列方十三首,为本证的治疗方药,提供了参考。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在《丹溪心法.痉》论中提出;。痉切不可作风治,兼用风药,大率与痫病相似,比痫为虚。宜带补,多是气虚有火,兼痰,宜用人参竹沥之类。。显然,震亨对痉的认识,是偏于从“内伤。着眼的。

  明清时期,对痉证的认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提出了颇多新说,辨治体系渐臻成熟完善。明.虞抟《医学正传》言痉之病因有本有标,曰;“痉之为病,湿为本,风为标耳。又云;“虚为本而风为标耳。。但。亦有绝无风邪,而亦能使人筋脉挛急,而为角弓反张之侯者,血脱无以养筋故也。丹溪甚言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恐反燥其阴血,而致不救也。。从虞氏论中,已可清楚地看出痉的成因,有外感内伤之分,说明内伤致痉的观点巳在酝酿中。薛立斋对外感痉证的辨治,不仅以有汗无汗分刚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他认为。。仲景虽曰痉者身热足寒,虽阳证不厥逆,其厥逆者皆阴也”。他分外感痉证为刚、柔,三阴三阳,风热痰壅等八型,并列内伤血虚致痉,各型主证方药俱备,堪称详明独到。在明代,对本证认识最有建树者当以张景岳为第一。他在《金匮要略》。伤亡津液。致痉的认识启发下,吸取前人认识之精华,结合自己临证中的体会,提出了。内伤致痉”的理论,补仲景之未备,辟治痉之新径,论述雄辨、深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其《景岳全书。痉论》说,。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风病下之则成痉,疮家不可发汗,汗之亦成痉,只此数言,可见病痉者,多由误治之坏证,其虚其实可了然矣。。他一方面肯定陈无择。亡血筋无所营。而致痉的认识;另一方面批评陈氏。血气内虚。,外为风寒湿所中则痉的观点是。不惟失仲景之意,而反致后人疑惑,用持两端。。他明确指出。。常见有不因误治,而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经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小儿有此者,或以风热伤阴,遂为急惊。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在治疗上,他一再强调要。以气血为主。。其所选方剂,多达20首,虽是分别根据兼证的不同,正虚的轻重,邪气的微甚等而设,其根本上无不体现重视培补保护气血阴阳的精神。顺便指出,景岳在沦述内伤致痉过程中,有言。精血不亏,虽则有邪干,亦断无筋脉拘急之病”,不太重视外邪在痉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未免顾此失彼。明清时代的温病学家提出了。热盛伤津、旰风内动。引发痉证和。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致痉的观点。如《临证指南医案.痉厥》说, 。五液劫尽,阳气与内风鸱张,遂变为痉”,又说;“津液受劫,旰风内鼓,是发痉之源。。薛生白《湿热病篇》说。。湿热伤营,旰风上逆,血不荣筋而痉。,。湿热之痉自内出(王孟英按:谓由内风),波及太阳,治以息内风为主。,。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络、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王孟英于《湿热病篇》加按语说;。木旺由于水亏,故得引火生风,反焚其本,以致痉厥。。温病学家的这些论述,使有关本病的理论更加丰富,认识领域更加广阔。柯琴《伤痉论翼》认为。。六气为患,皆足以致痉”,但。不燥则不成痉。,强调。痉之属燥无疑”。柯氏明确指出:。痉以状命名,血虚而筋急耳。,。痉之始也,本非正病,必夹杂于他症之中。。这些论述于临床辨识本病,富有指导启发。魏荔彤《金匮要略

木义。痉病总论》说;。是病在人经络隧道中为患。乃。邪阻经络。而致,对外感致痉的病因病机,阐发最为简明。

  以上择要所述数家之言,基本反映了中医学对本证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由外感致痉逐步向内伤致痉演变扩大,最后认识湿热邪气造成的热盛动风发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无数医家反复实践,不断认识提高所得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结晶,我们今天对痉证的认识和辨证施治体系,正是建立在这些宝贵结晶的基础上,整理、提高、完善起来的。在中医学的某些书籍中,尚载有。瘼疚。一证,其以抽搐为主证。如《张氏医通。瘼疯》说;“瘈者,筋脉拘急者,疯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搐。”临床上,本证很少单独出现,多是痉证的表现之一,名异实同。

  (范围)

  临床上,多种病证都可出发痉的症状,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学科,本篇讨论以内科发痉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或者说证候),包括外感邪壅经络,热甚发痉及气血两虚所致的痉证。西医学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继发于多种传染病病后的脑膜炎、脑肿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惊厥等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痉证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内外两大方面,主要病理阴虚血少,筋脉失养。现根据临床,结合古人的认识将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一、病因

  (一)感受外邪。引起痉证的外邪,主要是六淫之邪。古人认为。六气为病,皆可致痉。。历代医家各自的经验不同,认识的侧重点亦不同。如《内经》强调湿邪致痉,曰s。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巢元方重视风邪致痉而直名曰。风痉。,但他亦兼及寒湿。《金匮要略》论外感痉证,多冠以。太阳病”三字,虽耒明指风寒,但意在其中。叶天士等温病学家着重论述了温热邪气致痉,而薛生白则对湿热致痉独有发明.,清柯琴说六气皆足以致痉,而又独重燥气,曰“痉之属燥无疑。。

  临床所见,六淫之邪不仅可单独致痉,而且能相合为患而致痉。如《诸病源候论》所说的。风伤太阳,复遇寒湿”,薛生白说的湿热入络,以及《金匮要略本义》说的。杂错乎邪风、邪湿、邪寒”等皆是例证。相伙为患的邪气也会有主次、重轻,多少之分,这是外感痉证所以有刚柔之分的病因基础。比较而言,临床上以。风寒湿’杂感致痉,温热邪气(或湿热)致痉多见,认为外燥可以致痉者究属少数,临证亦少见,切不可把津伤血燥看作外感燥邪,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以免病因病机混淆不清。

  (二)内伤。从理论上讲,凡能耗损人体气血阴阳,以致经络筋脉失养的因素,或是素体气血有亏,皆可为痉证的内伤病因,并不限于。内伤七情”一类。如误用或过用发汗、吐下、利尿之品(包括西药中的利尿脱水剂),耗夺津液,久病气血损伤未复,疮家血脓出,产后或外伤失血过多,或因血证曰久失血亡气,或津液气血随呕吐、泻痢而外亡,或因七情五志,气血暗耗,或因饮食劳倦,化源不足,血随精泄等等。以上内伤诸因,有的伤人较速(如误治,吐泄、失血),有的则渐伤缓夺,潜移默化(如七情、饮食劳倦),故与痉证的联系会有隐显差异。就当今临床来看,则以素体气血两亏,亡血,误治伤津几种为多见。

  以上是外感和内伤分而言之,若内伤不足,复为外邪所中,内外交困,更易受病。《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所举新产血虚,汗出中风病痉,即是此例。宋代陈言等也大倡亡血邪袭致痉,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气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正虚而邪袭,正虚而邪留,正虚而邪阻,这是痉证发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

  二,病枫

  痉为筋脉之病,强直、反张,口噤,抽搐,无一不是筋脉失养而拘急挛缩的表现。各种致病因素通过不同的发病途径损伤人体气血阴阳而致痉,机理虽繁,而主要是以下三大方面。

  (一)邪壅经络;《灵枢。官能篇》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经脉篇》。“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难经。二十三难》说;“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如果人体的经脉、络脉为外邪壅滞而阻塞不通,不能正常远行阴阳气血以温养濡润筋脉,则经脉受病,或拘急,或挛缩,而出现项背强急,口噤,龄齿,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轻重不同的临床症状。寒湿皆为阴邪,寒易伤阳,凝滞收引,湿性粘滞留着,阻碍气机,皆可使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而发痉。风为百病之长,常是其它邪气致病的先导,风伤五体而首犯筋脉,风为阳邪其性开泄,致病多发热汗出,易于伤津,这是其筋脉失养的病理基础之一。

  以寒湿之邪致痉和风邪的机理相较来说,前者致痉时,体内的阴血津液不一定有亏(不是绝对的),而亏者在阳气,即人体用以温煦卫外的阳气与入侵的寒湿之邪在力量对比上处于相对的劣势,以致邪气得以盘踞(壅滞)经络之中,阻碍气血津液的运行,气血津液不能正常抵达筋脉,因而致痉。而风邪伤人,其对经络的阻滞作用不及寒湿,但它性属阳而升散,易致体内津液因发热而内耗,因污出而外泄,因趋于体表而使内在的部分减少,故不仅有气血津液分布运行失常的一面,还有亏损的一面,从病理属性看,其所致之痉比之寒湿痉则相对为虚,这是两者的不同之点。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筋脉失养,这又是其共同之处。若是风寒湿相合壅滞经络,病机则是各种邪气造成的病理损伤和正气抗邪斗争所形成的病理变化的综合,很难截然区分哪些病理变化纯属某某邪气所致,但亦正如前面病理部分所提到的各种邪气会有轻浅深重不同一样,其造成的病理变化和发生怎样的病理机转,又都是与正邪的斗争情况分不开的。

  (二)热甚发痉。

  《内经》云。。阳盛则热”。阳盛又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阳热之邪偏盛,一是人体阳气亢盛,热甚发痉也有此两方面的因素。火热之邪盛是热盛的病因,阳气盛是热甚的病机,因为若人体阳气偏虚,即便感受阳热之邪也不一定出现热盛(壮热)症状。相反,若人体阳气偏盛,即是感受阴邪,也会入里化热。因此阳气偏亢是产生。热甚。的病理基础.①一般而言,风寒化热,多入阳明。邪热炽盛,消灼津液,阴液被伤,筋脉失于濡养,拘急挛缩而发痉。这种发痉的关键在热盛津伤,筋脉失养。②温热病邪致痉,多传营血,燔灼肝经,热盛而动风发痉。盖旰主筋,属风木之脏,热极则风生,风动则木摇,而为肢体抽搐,角弓反张诸证。此与前者的病机显然有不同之处。此外,在温热病后期,邪热久羁下焦,劫灼真阴,致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时时发痉,病机属虚。

  (三)气血亏虚

  《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而“阳气者……柔者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气血充足,阳柔阴濡,筋脉得养,自无发痉之理。反之,气血两亏,或 。阳气虚弱,或阴血损伤,津液耗夺,即便不由邪阻,不因热盛,亦可使筋脉失养而发痉。气血的生化在脾,血的贮藏在肝,而肾为水火之宅,一身阴精阳气的根本,故就脏腑而言,阴血亏虚,筋脉失养,与肝睥肾皆有关系;阳气不足,则主要责在脾肾二脏。就气(阳),血(阴)两者亏虚在痉证发病中的作用来说,则又以阴血不养筋脉为主。张景岳谓。总属阴虚之证”,言之极为中肯。单纯的阳气虚弱而致痉,尽管从理论上说勉强可通,而临床则究属罕见。由此可见,在内伤发痉中,气血亏虚的主次,自当了然在心。总之,痉证是筋脉的病变,病位在筋脉,其成因有邪壅经络、热盛伤津、动风和气血两虚等不同,其中阴血虚少,筋脉失养尤为发痉的病机关键。

  [类证鉴别]

  痉证应与中风,痫证及破伤风相鉴别。

  1.中风。中风有时可出现筋脉拘急强痉的症状,其鉴别要点是:中风以口眼喁斜,半身不遂等症状表现突出,中脏腑者常卒仆昏迷,多有先兆(如头痛、眩晕、肢麻、肉困或一时性语言不利等)和后遗症状。

  2.痫证。痫之重证,发作时常兼见筋脉拘急,四肢抽搐等表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鉴别。①痫证呈发作性,多有已往发作史可查,②发病突然,卒倒昏迷,⑧常发出号叫,声如猪羊,口吐涎沫,④发作时间一般较短,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

  3。破伤风;属于痉证范畴,其大多数症状与痉证类似,鉴别要点是;①有创伤史未愈疮(创)口可查,②发痉自头面部的筋肉拘挛开始,延及四肢或全身,⑧有典型的苦笑面容. .

  4。痉证。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见其他外感和内伤症状,亦可并发于他病过程中。

  (辨证施治]

  痉证的辨治,必须首先辨清外感和内伤。属外感者,又当区分邪气的性质,是风寒湿杂感,或湿热入络,是风寒(湿)化热还是温热毒盛,属内伤者,又当区别素体亏虚,还是失血产后,是因病误治,还是久病损伤,是气血两亏,还是兼有阳弱。治疗上,外感发痉以祛邪为先,内伤发痉,以扶正为主,若正虚邪中,或邪盛正衰,皆宜正邪兼顾。 由于痉证的病机关键是筋脉失养,故无论外感内伤,虚证实证,皆当注意培补保护气血津液,这是辨治本证的重要环节。

  一,辨证要点

  (一)辨外感内伤

  外惑由六淫风,寒、湿、热侵袭,故有六经、三焦、卫气营血形证. 内伤发于素体不足、误治损伤、失血夺汗,故多有病史和诱因可查。

  (二)辨刚痉、柔痉

   刚痉一一寒邪较甚,发热恶寒,表实无污

  柔痉一一风邪偏盛,发热不恶寒,表虚汗出

  (三)辨虚实

  1.外感发痉多实,内伤发痉多虚.

  2.热灼真阴,虚风内伤发痉为虚。

  3。血虚受风或产后发痉多虚实夹杂.

  4。抽搐有力多实,无力多虚。

  (四)辨预后

  1.角弓反张,卧不着席,病多危重。

  2.抽搐发作愈频愈剧,则病情愈危重。

  二,治疗原嬲

  痉证的治疗原则,外感以祛邪为主,宜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内伤多予扶正,宜滋养阴血,益气温阳。由于本证的病机关键是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故保津液,养阴血,荣筋脉是最为重视的原则,切不可仅用发汗,攻下之味,或镇潜熄风之品,治标而忽视其本。

  三、证治分类

  (一)邪壅经络

  症状及分析. 、

  头痛,项背强直一+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失养而拘急,

  恶寒、发热一一邪束肌表,营卫不和,

  肢体酸重一一湿阻经络肌肉,

  舌苔白腻、脉象浮紧一一风寒湿邪在表。

  邪壅经络,营卫不和,为本证的主要病机。 .

  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方药。羌活胜湿汤。

  ①方解。羌活,散头项脊背部风寒湿,独活,祛下半身风寒湿,防风,祛经络筋脉中风湿,解痉疗项强,藁本,散督脉经风寒,蔓荆子,散在上之风湿而上头痛,川芎,入血行气散血中风寒燥血中湿邪,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外散风寒湿邪,行气而和营血祛外邪,经络通,气血调和通利痉证可解。 ,

  ⑨加减;若得之失血,产后,正虚邪中9或素体气血不足,内外交感,则应视其具体脉证,以祛邪为主,稍加扶正之品,以兼顾正气。或以扶正为主,酌加祛邪之品。可酌加葛根,芍药,顾护津液,以防辛散伤津。

  变证

  1.刚痉

  症状。 .

  项背强直,口噤不得语,甚至四肢抽搐,恶寒较重,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

脉浮紧。

  病机分杆。本变证属寒邪偏盛,经络阻滞较重,肌表郁闭,筋脉失养。

  治法;解肌发汗,益阴养津。

  方药:葛根汤。

   葛根,解肌养筋,舒缓拘急,麻黄、桂枝,解表散热,芍药、甘草,益阴和里,制麻桂发汗之猛,生姜、.大枣,调和营工。

  本方取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不用麻黄汤加葛根,意在祛邪扶正兼顾,发汗而不使津液更伤,散中有收,刚中用柔,以切合病机。

  2.柔痉 . .

  症状。项背强直,发热不恶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

  病机分析;风邪偏盛,营卫不和,津液损伤。

  治法。疏风解表,和营养津。 . .

  方药:瓜蒌桂枝汤。

  方中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散邪,、瓜萎根清热生津,柔和筋脉。

  3.湿热入络。 ’ ' '

  症状。身热,筋脉拘急,或口噤,甚则角弓反张,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 .

  病机,湿热侵入经络,络阻津伤,筋脉失养。

  治法:清热化湿,疏通经络。

  方药:宣痹汤加秦艽、地龙,丝瓜络、威灵仙等。, . 、、

以上所述邪壅经络及三个变证,皆可因邪气的性质变化而入里化热,出现热盛伤津,使病情加重,发痉更剧,当根据实际病情的发展,参考热甚发痉证例,及时治疗。

  (二)热甚发痉

  症状及分析。

  口噤酚齿,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一一.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发热,神昏谵语一一热蒸阳明,上扰心神,

  胸闷、腹胀,便秘一一阳明燥结,腑气不通,

  苔黄腻,脉弦数一一实热壅盛。 .

  热炽阳明,伤津耗液,筋脉失养,为本证主要病机。

  治法:泄热存津,养阴增液。

  方药:增液承气汤。 。

  ①方解。大黄,荡涤积热,芒硝,软坚化燥,玄参、,生地、麦冬,养阴增液,滋润肠燥。诸药合用,使热去津回,痉热自可缓解。

  (2)加减运用;如抽搐较甚者,可酌加地龙、全蝎、钩藤等熄风通络之品。昏迷谵语者,可酌用安宫牛黄丸。若伤津发痉,无腑实之证,亦可改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救津。 .

  变证

  1。热盛动风发痉

  症状,壮热头痛/神志昏迷,口噤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病机。温热病邪,内传营血,燔灼肝经,引动肝风,动风发痉。

  治疗。凉肝熄风,清热透窍。

  方药。羚羊钩藤汤.

  (1)方解。钩藤、菊花、羚羊、桑叶,清热凉肝,熄风止痉,白芍,生地、甘草,养阴增液、柔肝舒筋,贝母、竹茹,清热化痰,宣通脉络,茯神,宁心安神。

  辨证论治简表

┏━━━━━━━━━━━━┳━━━━━━━━━━━━━━┳━━━━━━━━━┳━━━━━━━━┳━━━━━━━┓

┃ 证 型         ┃ 症 状 0           ┃ 病 机 ’     ┃ 方 法     ┃. 方 药   ┃

┣━━━┳━━━━━━━━╋━━━━━━━━━━━━━━╋━━━━━━━━━╋━━━━━━━━╋━━━━━━━┫

┃   ┃          ┃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   ┃邪壅经络,营卫  ┃祛凤散寒,和   ┃羌活胜湿汤   ┃

┃邪、 ┃ 主        ┃热肢体痠重,舌苔白腻, ’ ┃不和        ┃营燥湿      ┃       ┃

┃   ┃ 证        ┃脉象浮紧 '        ┃          ┃ `        ┃       ┃

┃   ┃         ┃              ┃          ┃         ┃乙      ┃

┃   ┣━━━━┳━━━╋━━━━━━━━━━━━━━╋━━━━━━━━━╋━━━━━━━━╋━━━━━━━┫

┃   ┃    ┃    ┃项背强直,口噤不得语,   ┃寒邪偏盛,经络   ┃解肌散寒,和   ┃葛根汤   ┃

┃   ┃    ┃  刚 ┃              ┃阻带,肌表郁闭   ┃营燥湿 .    ┃       ┃

┃   ┃    ┃   ┃甚则四肢搐搦,恶寒较重,  ┃          ┃         ┃       ┃

┃壅  ┃    ┃  痉 ┃发热、头痛、无汗、苔薄   ┃          ┃         ┃       ┃

┃   ┃ 变   ┃   ┃白,脉浮紧         ┃          ┃         ┃       ┃

┃   ┃    ┣━━━╋━━━━━━━━━━━━━━╋━━━━━━━━━╋━━━━━━━━╋━━━━━━━┫

┃   ┃    ┃   ┃              ┃          ┃         ┃ 瓜蒌桂枝汤  ┃

┃   ┃    ┃ 柔  ┃ 项背强宜,发热不恶寒,   ┃ 风邪偏盛营卫不  ┃ 疏风解表,和  ┃        ┃

┃经  ┃    ┃ 痉  ┃ 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   ┃ 和津液损伤    ┃ 营养津     ┃        ┃

┃   ┃    ┃    ┃ 细而迟 ’'        ┃         ┃         ┃        ┃

┃   ┃    ┣━━━╋━━━━━━━━━━━━━━╋━━━━━━━━━╋━━━━━━━━╋━━━━━━━┫

┃   ┃ 征  ┃    ┃               ┃         ┃         ┃

┃络  ┃    ┃ 湿  ┃身热,筋脉拘急,或口噤    ┃湿热侵入经络   ┃清热化湿,疏   ┃宣痹汤加秦  ┃

┃   ┃    ┃ 热  ┃甚则角弓反张,胸脘痞闷,   ┃         ┃通经络,     ┃艽、地龙、丝 ┃

┃   ┃    ┃ 入  ┃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苔    ┃         ┃         ┃瓜络、威灵仙 ┃

┃   ┃    ┃ 络  ┃黄腻,脉滑数 .       ┃          ┃        ┃        ┃

┃   ┃         ┃               ┃         ┃         ┃       ┃

┣━━━╋━━━━┻━━━╋━━━━━━━━━━━━━━╋━━━━━━━━━╋━━━━━━━━╋━━━━━━━┫

┃   ┃ 主       ┃口噤,龄齿,项背强直,    ┃热炽阳明,伤津  ┃泄热存津,养   ┃增液承气汤  ┃

┃热  ┃         ┃甚则角反张,手足挛急,    ┃耗液,络脉失养  ┃阴增液     ┃        ┃

┃   ┃         ┃发热,神昏谵语,胸闷,    ┃         ┃        ┃        ┃ 

┃   ┃ 证       ┃腹胀,便秘,苔黄腻,脉    ┃         ┃        ┃        ┃

┃甚  ┃         ┃弦数             ┃         ┃        ┃        ┃

┃   ┣━━━━┳━━━╋━━━━━━━━━━━━━━╋━━━━━━━━━╋━━━━━━━━╋━━━━━━━┫

┃   ┃     ┃ 热  ┃壮热头痛,神志昏迷,口   ┃热传营血,燔灼  ┃凉肝熄风,清   ┃羚羊钩藤汤   ┃

┃   ┃     ┃ 盛  ┃噤抽搐,角弓反张,舌质   ┃肝经引动肝风   ┃热透窍      ┃        ┃

┃发  ┃ 变   ┃ 动  ┃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          ┃        ┃         ┃

┃   ┃     ┃ 风  ┃              ┃         ┃         ┃         ┃

┃   ┃     ┣━━━╋━━━━━━━━━━━━━━╋━━━━━━━━━╋━━━━━━━━╋━━━━━━━┫

┃   ┃     ┃ 虚  ┃时时发痉,手足蠕动,心   ┃虚风鸱张,阴液   ┃滋液熄风止痉  ┃大定风珠    ┃

┃痉  ┃ 证   ┃ 风  ┃中澹借大动神倦瘈疭,脉   ┃耗竭        ┃        ┃        ┃

┃   ┃     ┃ 内  ┃虚数,舌千绛,苔少     ┃          ┃        ┃        ┃

┃   ┃     ┃ 动  ┃              ┃          ┃        ┃        ┃

┣━━━╋━━━━┻━━━╋━━━━━━━━━━━━━━╋━━━━━━━━━╋━━━━━━━━╋━━━━━━━┫

┃   ┃ 主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头   ┃气血两虚,筋脉   ┃气血兼补    ┃八珍汤     ┃

┃气  ┃ 证        ┃目昏眩,神疲、气短,自   ┃失养        ┃        ┃        ┃      

┃   ┃         ┃汗,舌淡红,脉弦细      ┃          ┃        ┃        ┃

┃   ┣━━━━━━━━╋━━━━━━━━━━━━━━╋━━━━━━━━━╋━━━━━━━━╋━━━━━━━┫

┃血  ┃         1①虚烦失眠,②纳呆、腹    ┃①虚火扰心②脾  ┃调补心脾肾    ┃八珍汤加味  ┃

┃两  ┃ 兼       ┃满,(3)大便溏薄,面色白, ┃胃气滞③脾阳虚   ┃        ┃        ┃

┃   ┃         ┃舌淡脉细,④怯寒肢冷,   ┃④脾肾阳虚     ┃        ┃        ┃

┃虚  ┃ 证       ┃大便泄泻,舌淡脉细沉细   ┃          ┃        ┃        ┃

┃   ┃         ┃无力            ┃          ┃        ┃        ┃

┗━━━┻━━━━━━━━┻━━━━━━━━━━━━━━┻━━━━━━━━━┻━━━━━━━━┻━━━━━━━┛

  (8)加减 神昏谵语或神志昏迷可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以清热遗窍。壮热汗出,口渴喜冷饮,是兼气分热盛,可加石膏、知母以清气热。兼腑实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攻下热结。热盛动血,斑疹显现,舌质红绛,可加犀角、生地、丹皮以凉血解毒。 . 、

  2.虚风发痉 、

  症状.时肘发痉,手足蠕动,心中儋檐大动。神倦瘈疭,。脉虚数,舌干绛,苔少。

  病机;邪热久羁,灼伤真阴,肝脉失养,虚风鸱张。

  治法。滋液熄风止痉。 ’

  方药;大定风珠或三甲复脉汤。 、 ,

  ①方解;鸡子黄、阿胶,血肉有情之物滋养阴以熄内风,地黄、麦冬、囱芍,滋阴以熄内风,龟版、鳖甲,牡蛎,育阴潜阳,炙甘草,五昧子,酸甘化阴,麻仁,养阴润燥。 .

  以上诸药合用,具有滋液填阴,柔肝熄风的功效.

  (2)运用 如阴液虽虚,邪气尚盛,不可用本方,以免留邪。《通俗伤寒论》有阿胶鸡子黄汤亦可治虚风内动之证,功效偏于清降,而大定风珠则偏于滋填.

  (三)气血两虚 .

  症状及分析。 ,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一一气血两虚,不能营养筋脉,

  头目昏眩一一血虚不能上奉于脑,

  神疲短气,自汗一一血去而元气耗伤,卫外不固,

  舌淡红,脉弦细,一一气血亏虚之征。

  治法.气血兼补。

  方药。八珍汤加减。

  (1)方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助生化之源。当归,熟地,川芎、白芍,补血调血,柔养百脉。

  (2)加减;头晕、虚烦失眠者,属心阴虚,虚火上扰,可加炒栀子、淡竹叶、菊花、夜交藤,以清热安神。纳呆腹胀,是脾胃气滞,可加砂仁,鸡内金、陈皮等以理气健脾和胃。大便溏薄,面色咣白,舌质淡,脉细,属脾阳虚,可加桂枝、干姜、饴糖以温中健脾。怯寒肢冷,大便泄泻,脉沉细无力,加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

  四,其它治法

  (一)验方, .

  1.仓公当归汤:当归,防风(各18铢)、独活(一两半)、麻黄三十铢、附子一枚,细辛半两,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服一升。口不开者,格口内汤,叶服当苏,--N/b汗,三服大汗。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痉者方(从所列药味和服法疗效看,当属治刚痉之方)。(《备急千金要方》)

  2.白虎汤加全娱蚣:张锡纯用以治小儿温病发痉,兼惊者加朱砂、铁锈水、生龙骨、生牡蛎等,热者加羚羊角、青黛,痰盛者加节菖蒲、胆南星,有风者加全蝎、僵蚕(《医学衷中参西录》)。

  3。如圣饮;治刚柔二痉,痪疯同治(《证治汇补》)。羌活、黄芪、川芎,柴胡,芍药、人参,当归、甘草,半夏、乌药。

  4.当归补血汤: 治出血过多,筋无血养,四肢挛急, 口噤如痉(《证治汇补》)。

黄芪、当归、防风,羌活、甘草、水煎服。

  5.防风当归饮。 治发汗过多,发热头摇, 口噤反张,祛风养血(《证治汇补》)。 .

防风、当归、川芎、生地等分水煎服。

  6.荆芥穗微炒为末,每服三五钱,以大豆黄卷炒,以热酒汰之,去黄用汁调下。治新产血虚发痉,汗后中风,其效如神,方名卿举古拜散(《证治汇补》)。

  7.《千金要方》载宜服小续命汤。 .

  8。附子一两(生)甘草半两、桂心半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皂荚子大小,每服不计时候,以暖酒研一丸,拗开口灌之,治中风口噤不开.

  (二)针灸

  1。《千金要方》.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

  2.《针灸大成》,身体反折,脊反折,哑门、风府。口噤不开,颊车、承浆,合谷。

  3.《针灸学讲义》.①泻少商、风府,大椎,昆仑、合谷,补血海。②严重的泻十宣,人中、百会. .

  (预防与护理) .

  一,痉证发作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在床边,立即使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敞开衣领,有假牙的取下假牙,并在上下臼齿之间填以纱布包裹的压舌板(亦可以他物代之),以防咬伤舌头。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缓缓打开。床边可设护栏,以防跌堕受伤。切勿用强力按压病人,以免引起骨折。

  二、针灸人中、十宣以止痉醒窍。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痰涎,并给氧。 .

  四、因高热而痉,应加强降温措施,如额部冷敷,酒精擦浴,风扇降低室温。

  五、虚证还应加强精神、饮食的护理,增强体质,减少和预防发作.

  (结语)

  本病证以项背强直,口噤、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基本特征,发病机理主要是外感邪壅经络,邪热炽盛,和内伤气血两虚,而病机关键在津伤血少,筋脉失养。临证当辨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分别邪正主次,进行救治。邪实者分别采用祛风、散热、除湿、清热之法,正虚者而有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之治,切忌仅用镇潜熄风之品,治标而忽视其本。由于痉证在临床上属伤津血少者多见,所以治疗上的滋养营阴之法尤为重要。

  本证病情多较危重,当及时救治,加强护理,并注意是否属他病并发证,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配合西医和其他各种疗法,综合救治,以期迅速控制病情。

  [文献选录]

  《伤寒证治明条》s。若发热恶寒无汗,开目仰卧,口燥渴,脉浮紧而数,此属阳,名刚痉。若自汗不恶寒,闭目合面,四肢不收,口中和,脉沉细而涩,此属阴,名柔痉。夫二痉皆有搐搦,反张,口噤等证,但刚痉手足抽掣,极能骇人,柔痉四肢不收,时或发作耳.。

  《证治汇补》:“阳极则为刚,多类风痉,宜清热化痰祛风,阴极则为柔,多类厥证,宜温补化痰降火.”

                痉病

  【定义】

  痉病是由于风、寒、湿、痰、瘀等阻滞脉络,心、肝、胃、肠热邪炽盛,'或阴虚血少,元气亏损,筋脉失濡,拘急挛缩,甚或邪扰神明引起的以颈项强急,四肢抽搐,口噤戴眼,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危重病。

  【范围】

  痉病可见于外感病,亦可出现在内伤杂病中,西医学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破伤风及各种病因引起的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血管病、脑脓肿、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等疾病患者出现痉病表现,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惊厥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风寒湿邪相兼为犯,阻滞壅塞经脉,气血失于运行敷布,筋脉失养而致痉病;感受湿热、温热疫疠之邪,邪热入里,或燔灼肝经,引起肝风,风火相煽而致痉;或邪热弥漫阳明气分,进而热结其腑,胃津被劫,筋脉拘紧而致痉;若邪热内甚,深入心营,逆乱神明,闭塞经脉,亦可致痉。

  2.内伤气血久病体衰,劳欲过度致肾精亏损,饮食劳倦,化源不足致气血两虚;五志七情失度而气血暗耗,产后或外伤失血过多,疮家血随脓出,过用或误用汗、吐、下法,耗伤气血津液,均可使筋脉失养而致痉。

  久病入络,或内伤诸因致气血耗伤,血行不畅,瘀血内阻,筋脉失养而发为痉病。或感受温热之邪,邪热入里,灼津为痰,或肝郁化火炼液为痰,劳倦脾伤,健运失司而内生痰浊,痰浊阻滞,经脉失养亦可发为痉病。

  临床外感与内伤两种因素常兼夹为犯。或先有内伤复加外感,或外感误治复转为内伤,均更易发病。

  二、病机

  1.发病外邪侵袭引发痉病起病较急,其中以湿热、温热疫疠之邪引发之痉病更为骤急。内伤诸因引起者发病相对较缓。

  2.病位在筋脉与肝、心,与脑、肾有关。

  3.病性有实有虚及虚实并见者。实者以风寒湿邪、湿热、温热疫疠之邪,以及肝风、痰瘀为主;虚则以气血不足,阴液亏损为多。

  4.病势外感致痉以邪热为主者,其病变趋势以卫气营血顺序传变,或卫气同病,或气营两燔。热邪或湿热之邪为患初期亦可病在上焦,进而及中焦,最后至下焦之肾阴亏损,真阴大伤之变。内伤致痉以虚或虚中夹实为主。

  5.病机转化痉病初期,病位在筋脉与肝、胃肠及心,以肝风、邪热及痰浊、瘀血等实邪为主。若治疗及时,邪去风熄,筋脉得养则病可向愈。反之,邪盛伤正则出现气血亏虚,阴液耗伤而风热痰瘀犹存的虚中夹实之变。病情进一步发展,或致真阴耗伤,髓海失充,神明失养,部分兼痰瘀滞络,脑髓杂钝之顽难证,或可致阴阳气血衰败,肝脾心肾俱损之危证、重证。

  外感痉病治不及时,可转为内伤痉病,而内伤之体复感外邪,又可表现为外感痉病特征,但发病之初期即可虚实并见,与外感致痉有所不同。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具有外感病史或素体气血虚弱,亡血失汗,病久虚损等病理基础。

  2.具有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或手足蠕动等筋脉拘挛症状。

  3.查体或可发现颈部有抵抗,及克尼格氏征阳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等病理反射。

  4.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脑脊液等有相应疾病的阳性发现。

  二、鉴别诊断

  1.痫病痈病是一种发作性的,以神志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作时常见有筋脉拘急、四肢抽搐等表现,临床特点为平素一如常人,病发时多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双目上视,四肢抽搐,口中吐涎沫,喉间发出如猪羊叫声;大多发作片刻,不经治疗可自行缓解,醒后如常人;且既往多有类似发作史。而痉病则多见于疾病过程中,不经治疗,一般不会自行恢复,既使部分患者痉病有时可暂时缓解,亦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存在。

  2.妊娠痫病妊娠痫病又称“子痫”,是当妊娠六七个月,或值分娩时,出现忽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目睛直视,口吐白沫,片刻自醒,醒后又发的病证。鉴别要点:妊娠痫病发生于妇女妊娠期中,一般先有头晕目眩、下肢浮肿等症状,并有血压增高,出现尿蛋白等变化。若妇女在妊娠期间,又感受外邪,出现四肢抽搐,鉴别则参照痉病与痫病特点予以区分。

  3.破伤风 破伤风本属痉病范围,古称金疮痉。其发作时临床表现与痉病相类似,临床可从病史及临症特点两方面鉴别。破伤风有创伤史及未愈创(疮)口可查;痉病则多有原发疾病如外感或内伤史,而无创伤史。破伤风发痉时自头面部筋肉拘挛开始,延及四肢或全身,有典型的苦笑面容;而痉病发作时,主要为四肢抽搐、颈背强急,甚或角弓反张。

  4.厥证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或四肢僵直,牙关紧闭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多有内伤七情病史及四肢逆冷,而无项背强直的表现,为其鉴别要点。

  5.中风中风时或可出现项背强直,四肢抽搐,但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卒然昏仆为主要症状,且清醒后常有后遗症存在。

  6.颤证颤证是头部或上下肢体不自主地动作,一般多以上肢为主,动作较轻,幅度较小,不停发生,但在入睡后即可停止发作。痉病则四肢抽搐的动作较大,力量较猛,即使神志昏迷,不省人事,仍然发作不停。

  7.狂犬病古称瘛咬病。在发作期可见痉挛抽搐表现。其特点是:有被患狂犬病的狗、狼、猫咬伤、搔伤史,有典型的恐水、怕风、流涎及兴奋躁动表现,且肢体抽搐时多伴有疼痛,一般病人的痉挛仅局限于咽部,后期多见肢体瘫痪。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痉病之病位在筋脉与肝、心二脏及阳明胃腑密切相关。位在肝者,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噤啮齿,手足躁动,头痛壮热为特点;病位在阳明胃腑则以手足抽动,角弓反张,壮热口渴,腹满便结之阳明经热甚,腑实内结证为特点;病位在心者则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神昏谵语,四末厥冷为特点。

  2.辨病性痉病之虚实寒热,可从其发作的程度、频度、幅度及兼症诸方面来鉴别。一般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大者,多属实;手足蠕动或时而瘛疭,神疲倦怠者,多属虚;项背强急或四肢抽搐,恶寒发热,肢体酸重,脉浮紧,病性属风寒;四肢牵引拘急,胸脘痞闷,苔黄腻,脉滑数,病性属湿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抽搐有力,神昏烦躁,壮热,舌红,苔黄或燥,病性属热;手足蠕动或瘛疭,形消神倦,舌红无苔,病性属阴虚。

  3.辨急危重候痉病患者,持续发痉,若突见面青唇紫,气促而难,脉数紧不静,是为气道壅塞之危候,当采取急救措施;痉病患者由实证之四肢抽搐大而有力,而渐转为抽搐幅度变小,频度降低之虚证,或仅有手足瘛疭,神倦形消,是邪毒内盛而正气大衰之危重证候,必先急救固脱。

  二、治疗原则

  痉病属急症范畴,治疗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当痉势急重时,应立即采取针灸、药物等措施以止痉治其标。待痉势缓解,则当从本论治,外感以祛邪为主,治宜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内伤者以扶正为主,治宜益气养血,滋阴填髓;虚实夹杂者,当扶正祛邪兼顾。因痰浊、瘀血内阻,筋脉失养致痉者,当化痰通络,熄风止痉。

  三、应急措施

  1.止痉强刺激人中、涌泉、十宣、合谷、大椎、阳陵泉等穴,针刺上穴同时,配合内服药,如止痉散、安脑丸、紫雪散等药,或静脉予较大剂量清开灵或醒脑静注射液。

  必要时予lo%水合氯醛15~25mI保留灌肠,或予苯巴比妥钠0.2g或安定20mg肌内注射,上述方法不效者,可用阿米妥钠0.3g,以注射用水配成5%~lo%的溶液,缓慢静脉注射,以每分钟lml静注至痉止为止,剩余药液改为肌内注射。

  2.降温包括物理和药物两方面。酒精擦浴及冰袋为常用物理降温法。药物可据病情选用相应对症中西药。

  3.保持气道通畅见本节护理部分。

  四、分证论治

  1.邪壅经脉

  证候头痛,项背强急,恶寒发热,肢体酸重,甚至口噤,四肢抽搐,或发热、汗出,舌苔白腻,脉浮紧。

  证候分析 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故头痛,项背强直;外邪侵于肌表,营卫不和,则恶寒发热;湿邪阻滞经络肌肉,故肢体酸重;如寒邪较重则口噤不得语,甚至四肢抽搐,如风邪偏盛,则见发热不恶寒,汗出;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均为风寒湿邪在表之征。

  治法 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小续命汤化裁。药用防风、桂枝、防己、生麻黄、生白芍、川芎、杏仁、炮附子、黄芩、甘草。

  方中防风辛甘微温,为风中润剂,散风而不伤正,功擅解表祛风胜湿以止痛,用为君药;麻黄辛苦温,解表散寒,桂枝辛甘温以透达营卫,通经散寒,防己苦辛寒而胜湿祛风除痹,并佐制麻、桂温燥之性,三药合用祛风散寒胜湿力增,共用为臣;附子辛大热,温阳散寒,助麻、桂、防风诸药散寒祛湿之力,川芎活血行气和营行滞,生白芍酸苦寒,杏仁苦微温可敛阴和营,润肺降气,苦寒之黄芩清郁热,并可与白芍、防己制诸药之温燥过甚,用为佐药;甘草配辛甘之品发散助阳,配酸苦之品可缓急止痉,并调和诸药作为使药。方中诸药辛苦温酸苦寒并用,有散有收,寒温并用,升降相伍,务使杂至之风寒湿邪分解消散,经脉通畅而痉病得除。

  (2)加减身痛者,加秦艽、羌活;自汗者,去麻黄、杏仁,加自术、黄芪;血虚者,去附子、麻黄,加当归、鸡血藤、熟地;有热者,去附子;无热者,去黄芩;项强急者,可加葛根、羌活。

  (3)临证参考本方药主要为治疗风寒湿三气杂感致痉通用之方药,临证时应根据风寒湿之偏重不同灵活加减。如湿热入络,症见发热,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兼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者,宜用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黄连、桑枝等,以清热化湿,疏通经络。

  2.肝经热盛

  证候高热头痛,手足躁动,口噤骱齿,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证候分析 邪热炽盛,上干清窍则高热头痛;热邪燔灼肝经,上扰元神,风阳相煽,筋脉失养则口噤蚧齿,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手足躁动;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为肝经热盛,波及营血之征。

  治法凉肝潜阳,熄风止痉。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羚羊钩藤汤化裁。药用羚羊角片、钩藤、冬桑叶、菊花、川I贝母、生地黄、生白芍、竹茹。

  方中羚羊角咸寒入肝经,凉肝熄风力胜,钩藤性微寒,平肝熄风,轻清宣透,可疏散肝热,二者合用清热凉肝,熄风止痉效著,共为君药;桑叶既能散风热,又可凉肝,与菊花相伍轻清宣透,加强君药清泄肝热,平肝熄风之力,共为臣药;风火相煽最易耗津灼热,以生地、白芍甘寒养阴柔肝增液舒筋,贝母、竹茹清热化痰以治邪热灼津炼液之痰,以缓筋脉之拘急,上药共用为佐。诸药合用,效专力宏,标本兼治,共奏凉肝熄风之功。

  (2)加减 口渴饮冷者,加生石膏、知母;便秘者,加大黄、芒硝;神昏肢厥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丸、紫雪丹;痉甚或反复发作者,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

  (3)临证参考本证治疗重点在于凉肝。因为痉之所由原为邪热传入厥阴,热极动风。羚羊角为凉肝熄风圣药,价格昂贵,质硬而重,治疗每以3~6g磨汁锉末冲服,肝经热盛发痉,为热极病重之证,治疗宜积极,力求速效,以防热盛伤阴致肝肾之阴精衰竭而转为热盛阴伤,实中有虚,或阴亏热存,虚风内动之反复发作,机转复杂的痉病。因此,病之极期用药需频服,根据病情每2~4小时服药一次,直至热减痉止。神昏不清者,应鼻饲给药。

  3.阳明热盛

  证候 壮热口渴引饮,汗出,腹满便结,项背强急,手足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滑或弦数。

  证候分析热入阳明,阳明气分热盛,迫津外出,灼津耗液则壮热,口渴饮冷,多汗;热邪内结,腑气不通则腹满便结;邪热上犯元神,下消阴液,筋脉失养则项背强直,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均为阳明热盛之征。

  治法 清泄胃热,存阴止痉。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化裁。药用生石膏、知母、生大黄、芒硝、生地黄、玄参、麦冬、羚羊角、钩藤。

  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重用清阳明经气分之大热,知母苦寒质润,清肺胃之热并能滋阴润燥,二者共用为君;大黄泄热通腑,芒硝咸寒,泻热软坚,通便润燥,二者合用通泻阳明腑实,共为臣药,君臣合用阳明经腑并治;生地滋阴壮水,玄参咸寒养阴清热润下,麦冬甘寒滋润养阴,三者增液润肠,助君臣清热通腑,羚羊角、钩藤凉肝熄风止痉,上药共用为佐。诸药合用相得益彰,通腑以助热泄阴存,清热养阴以缓筋急。

  (2)加减痉甚者,加地龙、全蝎、蝉衣、天麻;腹满者,加枳实、厚朴;发热身重,头疼痛沉者,加苍术、佩兰、羌活;神昏不醒者,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

  (3)临证参考本证邪热与阴伤并存,故清泄热邪与养阴并用。生石膏用量宜大,可用至100一--2509。无论有无腑实均可使用大黄、芒硝,有腑实可通便泻热,无腑实可畅通里气,泻热导邪外出,用量依病情而定,可用至15~30g,且大黄必须后下,以增强泻下之力。阳明热盛发痉者,病势仍较急,尤其腑实内结者,伤阴耗液,消灼津精更甚,当急下存阴,可每日2剂汤药,每隔4~6小时服1次。

  本证发痉者,若兼见发热身重,头疼而沉,不渴不饮,胸脘满闷,屠面色白,昏睡不语,苔厚腻,舌淡,脉濡数者,属阳明经证兼湿,治当用藿香、佩兰、青蒿、白蔻仁、薄荷、郁金、菖蒲、板蓝根、金银花、滑石、甘草以芳香化浊,清热祛湿;若苔黄腻,发热头疼,嗜睡懒言,舌红,脉滑数者,属湿热互结于阳明气分,治当清热解毒,芳香化湿,选用生石膏、知母、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黄连、佩兰、郁金、菖蒲、葛根、黄芩、六一散;若属阳明热盛夹湿,证见头疼而沉,苔腻而白者,用白虎汤加苍术;腑实内结者,用大黄、厚朴、枳实、生地、玄参。

  4.心营热盛

  证候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肢厥,舌绛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 析热入心营,神明被扰,则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热灼营血,血热横窜经脉,筋脉失养则见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热毒瘀结经脉,阳气不能达于四肢则肢厥;舌绛苔少,脉细数为热入心营之征。

  治法 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清营汤化裁。并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紫雪丹。药用水牛角、玄参、生地黄、麦冬、丹皮、黄连、钩藤、连翘、竹叶。

  方中水牛角性寒味咸,重用可清心营凉血热,用为君药;生地甘苦寒质润,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苦甘成寒质润,清热降火,养阴润燥,凉血解毒,麦冬甘寒质润,功擅清热养阴,清心除烦,三者共用清心营、血分之热,养阴生津力胜.用以为臣;黄连、竹叶清心除烦,丹皮凉血散瘀,钩藤熄风止痉并清肝热,连翘清热解毒,配伍质轻气浮之竹叶,可使深入营分之邪热转透气分,上药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心透营兼以熄风止痉之功。

  (2)加减高热者,用赤芍、生石膏、知母;抽搐甚者,加金银藤、全蝎、蜈蚣、地龙、僵蚕、蝉衣之类;痰涎壅盛者,加天竺黄、胆南星、竹沥;便秘者,加大黄、芒硝;肢厥深者,合化斑汤加减,并服安宫牛黄丸。

  (3)临证参考本证为心营热盛所致,患者神昏多较重,抽搐频繁,属痉病中最重者,多不能口服药液,应尽早插胃管建立给药通道。选择“三宝”,要结合证情。对于窍闭不甚者,选用紫雪丹,窍闭重者选用至宝丹,热毒极盛者使用安宫牛黄丸。必须注意,“三宝”终究为大寒之品,不可过用,以神清为度。服用丸药方法,先用少许汤药化开药丸,使之成稀糊状,由胃管灌入,每次1丸,每日2次,重者每小时灌服1丸。本证多见于温病的极期阶段,除痉、昏外,患者尚有高热,此时,对高热的处理十分重要,高热不降,痉难止,神难醒。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尽快降温。

  本证为心营热盛致痉,治疗时宜辨其营血热毒深浅轻重,亦可分别采用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神犀丹化裁。对本证之肢厥,须与亡阳脱证之四肢厥冷相鉴别,治疗迥异,若症见神昏,四肢厥冷,抽搐项强,体温下降,甚至降到常温以下,但口唇干燥或见血痂,舌苔黄燥少津,脉数或促者,证系热深厥亦深者,治疗当重用清热凉血、熄风透窍之品,如化斑汤合安宫牛黄丸。若症见四肢厥冷,体温下降,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舌淡,脉细弱或细数或弱而沉者,证属亡阳脱证,当予急服独参汤、生脉散,甚或静脉点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

  5.气血两虚 '

  证候项背强直,四肢抽搐,伴有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红,脉弦细。

  证候分析素体气血亏虚,或失血,或汗下太过之后,气血两虚,不能营养筋脉,故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血虚不能上奉于脑,故头目昏眩;气血不足,故神疲短气而自汗;舌淡红,脉弦细,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法 益气补血缓痉。

  方药运用 一

  (1)常用方以十全大补汤化裁。药用人参、炙黄芪、熟地黄、当归、生白芍、生白术、川芎、茯苓、天麻、钩藤、生甘草。

  方中以甘温之人参、炙黄芪大补元气,健脾益中,以甘微温味厚之熟地大补肝肾,滋阴养血,当归补血活血,上药气血双补共为君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白芍酸苦寒,养血敛阴,共为臣药,调和肝脾,助君药益气养血;川芎辛香温润,既能活血行气,又能制约熟地、白芍之阴滞之性,茯苓渗湿健脾,与参芪共用补中有泻,天麻、钩藤合用平肝熄风止痉功胜,上药共用为佐;甘草甘缓和中,与甘温之品相伍助其益气之力,与酸味之品相配有酸甘化阴之功,且调和诸药以为使药。诸药合用,益气生血,补血和血,以缓筋急。

  (2)加减腹胀纳呆者,加豫皮、砂仁;心烦失眠者,加炒栀子、夜交藤;心悸梦多者,加龙骨、牡蛎;便溏者,加干姜、草果;肢冷腹泻者,加肉豆蔻、制附子。

   (3)临证参考若气虚较重,症见短气、自汗、心悸者,可急予独参汤以防脱。若遇因大量出血致气血虚损发痉者,应急予输血救治。对于阳虚致痉者,可重用黄芪,加熟附子治之。本证重点在虚,一般痉抽不重,不需多用熄风止痉药物。此外,药属补益,煎煮时间以较久为宜。

  6.真阴耗伤

  证候 手足蠕动,。时时发痉,伴形消神疲,心中憺憺大动,舌干绛或光绛无苔,脉虚数。

  证候分析 温病邪热久羁,灼伤真阴,或久病真阴匮乏,髓失所养,筋燥而急,故见时时发痉,手足蠕动、神倦等;真阴耗伤,心脉乏于濡养,故心中憺憺大动;舌干绛或光绛无苔,脉虚数,为阴液大虚之征。

  治法 滋阴熄风。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三甲复脉汤化裁。药用生鳖甲、生龟甲、生牡蛎、生地黄、白芍、麦冬、阿胶、麻仁。

  方中鳖甲、龟甲、牡蛎咸寒质重味厚,能沉降下焦,滋补肝肾之阴,潜阳而熄内动之风,共用为君;生地、白芍、麦冬甘寒、酸甘微寒,有滋阴清热、柔肝增液以缓筋急之功,共用为臣;阿胶滋阴补血,麻仁养血润燥,共用为佐药。方中诸药味纯力厚,滋补力强,于大补阴血、滋阴潜阳治本虚之中而收熄风止痉之功。

  (2)加减时时欲脱者,加五味子、鸡子黄敛阴滋养阴液救脱f喘而气短者,加人参、沙参、五味子;心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自汗者,加龙骨、小麦、人参。

  (3)临证参考本证属温病邪热久羁,真阴耗损。或久病真阴匮乏之证,治疗以滋填潜镇,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但临证时须注意邪气强弱,对于邪盛者,虽阴已亏,仍不可用此滋补纯厚之方,否则可留邪于内,而应以养阴清热熄风为法,去厚味滋腻之阿胶、五味子、白芍、龟甲、鳖甲,加玄参、丹皮、黄连、知母、天麻、钩藤等。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汤,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即是此意。

  7.痰瘀内阻

  证候头痛昏蒙,神情呆钝,或胸脘满闷,呕吐痰涎,或痴呆、失语,精神异常,手足颤动或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证候分析痰浊瘀血阻于经脉、血络,清阳不升,故头痛昏蒙;清窍瘀阻,神明失养故神情呆钝,痴呆,失语;痰浊、瘀血阻滞胸膈故胸脘满闷;痰浊中阻,胃气上逆则呕吐痰涎;痰瘀滞络,筋脉失养,故见手足颤动或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弦或脉弦滑,为痰瘀内阻之征。

  治法 化痰通络,熄风止痉。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三甲散加减。药用鳖甲、穿山甲、地鳖虫、僵蚕、全蝎、白附子、桃仁、赤芍、胆南星、菖蒲、白术、葛根。

  方中以咸寒之三甲为君,穿山甲性善走窜,内通脏腑,外透经络,功专行瘀散结,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善搜阴分之邪,地鳖虫破血逐瘀,软坚散结,三药合用功擅搜剔深入络脉之痰结瘀滞;僵蚕、全蝎、白附子共用祛风化痰止痉,通络止痛力胜,桃仁、赤芍活血通络,上药共用为臣;胆南星苦凉化痰清热,熄风定惊,与菖蒲共用有化痰开窍醒神之效,白术健脾助运,燥湿化痰,葛根通络舒筋并可升清阳,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化痰通络,熄风止痉之功。

  (2)加减余热未清者,可加青蒿、白薇、地骨皮;阴虚明显者,可加生地、白芍、阿胶;痰热甚者,加全瓜萎、天竺黄、黄芩、竹沥等;抽搐频繁者,可加羚羊角粉、天麻、钩藤;瘀象明显者,可加地龙、乌梢蛇;痰浊壅盛者,可加皂角刺、半夏、胆南星、枳实;气血亏虚者,可加生黄芪、当归等。

  (3)临证参考本证型多见于内伤诸痉,血气不调,病久入络,及外感致痉之晚期。痰瘀滞络之外,多兼有气血阴阳之不足,临证治疗宜审虚实缓急,遣方用药。标实急者,除选上方加减外,尚可选用恽铁樵之安脑丸(金钱白花蛇、全蝎、白附子、薄荷、梅片、独活、川乌、天麻、雄黄、麻黄、牛黄、麝香)。痉势缓解,宜根据本虚特点,予补阳还五汤或三甲复脉汤等,随症加减。

  五、其它疗法

  1.口服中成药

  (1)安宫牛黄丸(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1次1丸,1日1次,急救用药。用于温热毒邪入里,逆传心包引起的高热、惊厥等。

  (2)紫雪散(同仁堂牌、李时珍牌、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1次1.59,1日2次。用于邪热不解,传入心包所致神昏谵语,狂躁不安,颈项强直,急热凉风。

  (3)安脑丸(蒲公英牌,黑龙江延寿制药厂):1次1~2丸,1日2~3次。用于高热神昏,抽搐惊厥。

  (4)瓜霜退热灵(林源牌,吉林省敦化市制药厂):每次3~4粒,1日3~4次。用于痰热高烧,惊厥抽搐等症。

  2.注射液

  (1)醒脑静注射液(锡药牌,江苏无锡中药厂):1次10---20ml静脉注射。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引起之昏迷抽痉等症。

  (2)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制药厂):1次20~30ml,稀释于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0.9%生理盐水100一--200ml中。用于治疗热病神昏,高热抽搐等症。

  (3)生脉注射液(华西牌,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戎州牌,四川宜宾制药厂):1日40---lOOml静脉滴注。用于气血两虚,阴虚之痉病。

  (4)参附注射液(999牌,四川雅安制药厂):1次40~80ml静脉点滴。用于阳虚之痉病。

  3.单验方

  (1)七叶一枝花汤路边荆15--30g,七叶一枝花6~8g,鸭跖草90~120g。先将路边荆、鸭跖草煎汤,再将七叶一枝花磨水兑服(或研细末吞服)。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2)海金沙根汤海金沙根(或藤)、紫花地丁、钩藤、金银花根(或藤)、白菊花、生石膏各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水牛角50~100g,地龙9g,先煎水牛角,再入地龙共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10天。用于血热生风之痉病。

  4.食疗方

  (1)西瓜汁加白糖适量代茶饮。适用于火盛发痉病。

  (2)银花9g,牛蒡子15g,煎汤去渣,加扁豆18g,淡豆豉9g,粳米60g煮粥食。每天1剂,连服数剂。用于流行性乙脑初期。

  (3)鲜荸荠250g,苋菜50g,冰糖适量。将荸荠洗净去皮,与苋菜、冰糖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吃荸荠喝汤,不拘时间,少量频服。适用于热盛痉病。

  (4)狗干菜30~60g,菊花30g,冰糖适量。煎水代茶饮,连服数天。用于热病发痉。

  (5)人参lOg,陈皮6g,紫苏叶6g,砂糖30g,加水1000ml,熬至500ml,去渣,澄清,任意代茶饮。适用于气血两虚之痉病。

  (6)江鳔(石首鱼鳔)15g(炒焦),蜈蚣1对(炙研)为末,每次3g,用防风、羌活、独活、川芎各6g,煎汤调下。适用于金创痉。

  5.外治法

  胆星、天麻、甘草、黄连、朱砂、全蝎、僵蚕各3g,人工牛黄3g,冰片0.59,用水调,或薄荷汤调擦胸背。用于止痉熄风。

  6.针灸

  (1)火热发痉取大椎、曲池、合谷、委中、阳陵泉、三阴交、阴陵泉等穴。

  (2)气血两虚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曲池等穴。气海、关元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

  (3)金创发痉取太阳、风池、大椎、曲池、三阴交、八邪、八风、颊车、地仓。太阳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八邪、八风直刺,平补平泻2分钟即出针,余穴平补平泻。

  (4)热盛致痉取大椎、百会、印堂、人中、少商、合谷、十宣、涌泉、阳陵泉等穴,强刺激。

  【转归与预后】

  痉病之实证、虚证间可互相转化,实痉日久,正气大衰,可转化为虚痉,各证候间亦可互相转化。外邪侵袭,邪壅经脉之痉病,及时恰当治疗后,外邪去,经络通,气血调和则效好,痊愈快。若邪气不解,入里化热而致里热炽盛之痉病,如肝经热盛证,阳明热盛证乃至心营热盛证,此时若治疗得当也均可使热势得减,病情得以阻止或减轻。治疗不当,则热毒内陷,可致痉厥并见,病情凶险。若攻伐太过,耗气伤津,便成真阴耗伤证。真阴耗伤证多出现于温热病后期,予滋阴熄风调理,部分患者可好转,但若阴阳耗竭,阴不敛阳,亦可转化为阴阳离绝之候,症情危重。

  气血两虚证,一般多见于素体虚弱或久病不愈者,病势较缓,经补气养血调理,病情多可好转或痊愈。

  需要指出,在痉病病程中可出现痰壅气道,气机阻塞,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之危候,患者面青唇紫、鼻息微弱、肢冷汗出淋漓,当即刻疏通气道。

  痉病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其发作的轻重、频率、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原发病的轻重等因素。发作程度轻,次数少,持续时间短,痉后神情者,病多轻,预后良好。反之发作时症状重,频频而作且持续不止,痉后神昏不醒者,病多重,预后较差。热甚发痉者,经正确治疗,多预后较好;气血两虚者预后多较好,但须长期调理以巩固疗效;真阴耗伤证的部分患者经调治,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出现危重之候,预后较差。

  痉病患者出现变证时,若救治及时,病情可转入平稳,预后较好;若救治延误或措施不得力,则病情易急转,预后较差。

  【护理与调摄】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噪音刺激,床铺平整松软,应设床栏。发作阶段宜给高热量流质饮食,病情稳定后可给半流质及软食物。避免过凉或过热,以免因冷热刺激引起发作。发作停止后要保证病人安静休息,护理、治疗要合理地集中时间处理,不要随便打扰病人。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平卧,头向一侧,解开衣领,松开腰带,取下假牙、眼镜、发夹等物。注意皮肤护理,严防褥疮发生。做好口腔护理,口腔有破损或溃疡时可用银花甘草水洗口腔,用冰硼散涂抹溃破处伤口。注意观察病情,尤其是发痉时间、性质、诱发因素、发作后神志恢复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有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对虚证病人注意其面色、肢体温度及汗出情况,定时看舌察脉,及时发现亡阴亡阳征兆。病人发作时,必须严加守护,密切观察病情,防止碰伤或坠床,立即给氧,准备好吸痰器,随时吸痰以保持气道通畅,针刺人中、涌泉、十宣等穴,高热者可给紫雪丹,痰涎壅盛者给猴枣散。

  【预防与康复】

  对易引起痉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预防的关键。有效地预防痉病发病,对减少病残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外感病初起,宜积极疏散外邪,避免其壅塞经络;对热盛于里者,应及时清解并注意护津;阴液不足,应养阴以润筋。痉病发作前往往有些先兆表现,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如发现双目不灵活,口角肌肉抽动,即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加羚羊角、钩藤、全蝎等止痉药。

  气血虚弱,真阴耗伤发痉者,经治疗缓解后可行康复疗法。饮食方面,可辨证地选用龙眼枣仁饮、桂圆莲子粥、阿胶粥(见食疗方处),此外可进行推拿及自我锻炼,对肢体活动不灵者可行推拿点按合谷、曲池、肩偶、环跳、膝眼、承山等穴位,同时患者宜多自动运动肢体,进行功能锻炼。

  【医论提要】

  痉病,最早见于《内经》。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称为痉病。

  在病因方面,《内经》提出了风、寒、湿、火是导致本病的常见病因,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灵枢·经筋》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关于其病位,指出肝、经络经筋的病变是痉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骨空论》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缪刺论》说:“邪客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其在病因学上奠定了外邪致痉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篇中专门讨论了痉病,在病因上又提出误汗、误下、产后血虚导致津液损伤,筋脉失养以及太阳中风,邪壅经络导致的痉病。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一·风痉候》中认为其病因是“风邪伤于太阳经,复遇寒湿”。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八卷·论杂风状》中强调了肾与痉病发病的关系,认为“温病热盛入肾,4',JL痫热盛皆痉”。陈言也指出痉病病位在筋,病机是“筋无所营”。朱丹溪强调内伤致病的重要性,他在《丹溪心法·痉》中说:“切不可作风治,兼用风药。大率之痫病相似,比痫为甚为虚,宜带补,多是气虚有火,兼痰……”。张景岳则明确提出了内伤致痉的理论,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谟·痉病》中说:“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常见有不因误治而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抽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在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小儿之有此者。或以风热伤阴,遂为急惊,或以汗泻亡阴,遂为慢惊。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使得对痉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痉厥》中指出了其病机是“津液受劫,肝风内鼓”。薛生白阐述了“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的致痉病机。吴鞠通则将其病机概括为寒、热、虚、实4类。至此,对痉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已比较深刻和全面。

  【医案选粹】

案一

  虞恒德治一,妇,年三十余,自小形瘦,月经后,忽发痉口噤,手足挛缩,角弓反张。虞知其去血过多,风邪乘虚而入,用四物汤加羌、防、荆芥,少加附子行经,二帖减半,六帖安全。

  (选自《名医类案》)

案二

  陶X×,女,7岁。发热数日,忽然昏迷不醒,目闭不开,两手拘急厥冷,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二便秘涩。

  诊视脉伏不应指,口噤、舌不易察,面色晦滞,手压其腹则反张更甚,其腹必痛。

 《金匮》:“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挛急,必骱齿,可与大承气汤。”此为厥深热深的反映,议用急下存阴法。

炒枳实5g 制厚朴5g 锦纹黄(泡)lOg 玄明粉(泡)lOg

抉齿连续灌服,药后一时许,扰动不安,呻吟一声,泻下粘溏夹血的粪便极多,痉止厥回,更进一剂,热退神清。但口渴甚,腹部阵痛拒按,显然“胃家实”也。

杭白芍lOg 炒山栀5g 淡黄芩5g 川黄连3g 炒枳实5g 牡丹皮5g 天花粉7g 锦纹黄(泡)7g 飞滑石lOg 粉甘草3g

复诊方服至三剂,渴止,二便畅利而痊。

  (选自《李聪甫医案》)

案三

  姚××,男,3岁。寒战发热无汗,手指发凉,倏然目窜齿齿,手足搐搦,项背强直,角弓反张。

  诊视指纹青滞,口噤不易察舌。寒伤肌表,腠理闭塞,痰壅肺膈,筋脉牵引,病发刚痉。法当辛轻散表,苦温祛痰。

川羌活2g 北防风3g 双钩藤3g 白僵蚕3g 胆南星2g 明天麻2g 炒枳壳3g 信前胡3g 南杏仁3g 广橘络3g 九节蒲2g 薄荷叶1g 生姜汁(分冲)3滴。

一剂呕出痰涎而苏,两剂热絷絷汗出,热退神安。

  (选自《李聪甫医案》)

  【现代研究】

  痉病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临床表现为特征,主要涉及了西医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破伤风等病。应用中医理论辨治上述疾病,采用中药为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近年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乙脑的发病特点,与中医之暑温、湿温基本一致。因此,治疗乙脑发痉,多依卫气营血辨证或三焦辨证规律,以温病理论辨证论治。舒友元等报道将乙脑分为卫气同病型、邪燔阳明型、气营(血)两燔型,应用加味白虎汤(生石膏50---150g,肥知母、大青叶、青蒿各lOg,板蓝根15g,川黄连5g,粳米20g,甘草6g)加减治疗78例,结果痊愈69例,好转4例,死亡5例(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34~36)。陈杰以白虎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乙脑3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用西药对高热、惊厥、呼衰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好转但病残2例,1例死亡。对照组则痊愈20例;病残7例,死亡3例(山东中医杂志,1997,(1>:27)。王志英等以清气凉营法治疗乙脑40例,其基本方为大青叶、生石膏、白茅根各30g,银花lOg,知母15g,大黄、赤芍、丹皮各lOg。热甚加连翘、鸭跖草;动风加羚羊角、钩藤;痰盛加陈胆星、法半夏;神昏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至宝丹。并设对照组32例,用安乃近、病毒唑。两组均配合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结果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10±0.54、2.25±2.45日,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四川中医,1993,(3):22~23)。李桂莲以乙脑1号、2号治疗191例乙脑,乙脑1号为鲜牛筋草62g,沙氏鹿茸草、生石膏各30g;2号为鲜牛筋草62g,大青叶、板蓝根各31g,沙氏鹿茸草、野菊花各15g,石菖蒲、蝉蜕各6g,各浓煎至lOOml。入院时两方并用,体温控制后,停1号。对高热、抽搐、呼吸衰竭等症均结合西药治疗。恢复期以忍冬藤、丝瓜络、扁豆衣、玄参、生地各9g,竹叶6g,西瓜翠衣31g,浓煎至lOOml,1日1剂,分2~3次服。结果治愈154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91.1%(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37--.38)。冯仓怀报道以清心开窍通腑法治疗本病,暑入阳明型用白虎汤加味;暑入心营型用清营汤加味;暑热动风型用羚羊钩藤汤加减;卫营同病型用银翘散加减;热闭心包、血络瘀滞型用犀角地黄汤加味。以上均用安宫牛黄丸1~2丸/日。暑兼寒湿型用新加香薷饮加减。均对症予以物理降温、脱水、支持及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等法。治疗40例,临床治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平均退热时间为3.6日(陕西中医,1993,14(3>:105)。李书魁以清暑化湿法治疗乙脑42例,药用藿香、生石膏、银花、连翘、栀子、菖蒲、郁金、知母、板蓝根、甘草。抽搐者加钩藤、僵蚕、全蝎,水煎分3~4次口服或鼻饲,对照组42例,两组均用物理降温、病毒唑、地塞米松、10%水合氯醛灌肠及安定、苯巴比妥等治疗。结果两组分别痊愈30、18例,好转10、13例,总有效率95.24%、73.81%(P<O.01),治疗组疗程及降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9>:410~411)。于新芳报道以病毒唑合安宫牛黄丸治疗乙脑52例,设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51例,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o.05)(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10(3>:452~453)。王远义治疗乙脑35例,病在卫气者以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在气营分别以白虎汤

合清营汤加减,病在营血者,以清瘟败毒饮为主,内闭外脱者用人参15g,附子6g,煅龙牡各30g(先煎),恢复期用三才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4%(湖北中医杂志,1996,<1>:23)。

  临床上常据病因病机,选用对证中成药。如热结阳明者用诸承气汤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痰热蒙闭心包者根据痰盛或热盛的情况,可分别选用牛黄抱龙丸、苏合香丸、玉枢丹、安宫牛黄丸等。通过不断实践,各地均总结出一些协定处方,并将汤剂改为针剂供肌内或静脉注射。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从1968~1971年用“复方板蓝根注射液”共治乙脑患者650例,治愈率为90%。杭州市传染病院用“乙脑一方”治疗乙脑1717例,其中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36例,病死率仅为3.8%。上海中药一厂将安宫牛黄丸改制成醒脑注射液,可静脉注射,对抢救昏迷及痉病患者方便及时有效。乙脑病中反复出现痉病表现,是病情危重之兆,有可能转为脱证,危及生命。治疗时,尽快控制高热,迅速解除惊厥,适当选用全蝎、蜈蚣、僵蚕、蝉衣、地龙、天麻、钩藤等镇痉熄风药,对控制病情有帮助(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00)。

  此外,谢国忠报道以中药穴位敷贴法治疗乙脑高热抽搐者。治疗组40例,药用生地龙、蜈蚣、吴萸,按3:1:1比例研末,以食醋调糊,外敷双侧涌泉、气海和大椎穴,每穴取药糊3~59,敷料贴穴固定,24小时更换。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显效18、8例,有效16、14例,总有效率85%、73%(P<O.05)(国医论坛,1995,(3):28)。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流脑好发于冬春季节,属中医春温范畴,绝大多数病人都有项背强急(脑膜刺激征)表现,较重者可出现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符合中医痉病的临床表现。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1966年开始,进行了中医治疗流脑的临床观察。按中医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将病人分为卫气同病、气营(血)两燔、气阴衰竭、热郁化风等证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将传统的口服汤剂,制成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剂。从19676--1971年共治疗各型流脑24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法,其处方由银花45g,贯众30g,板蓝根30g,龙胆草15g,钩藤30g,甘草10g等10味中药组成,制成300%灭菌水溶液,按每公斤体重6--30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进行治疗,提高了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400)。曾建军报道以化痰止痉汤治疗痉病18例,主症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头痛目赤,身热烦渴,喉间痰鸣或喘促气短为特征,药用全瓜蒌、浙贝母、天竺黄、杏仁、黄芩、地龙、生石膏、栀子、竹沥(冲)、鲜芦根、枳实、大黄、甘草,疗效满意。认为痉病是由于阴阳失调,阳动阴不濡,筋脉失养所致,或痰湿郁久化热,火热夹痰引动肝风或痰热窒塞经隧,筋脉失养而成(四川中医,1997,(5>:27)。

  三、破伤风(又名金创痉)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取得较好疗效。毕亚初报道治疗破伤风186例,其中124例,用蝉蜕12g,僵蚕、钩藤各20g,蜈蚣3条,炙全蝎3g,防风、荆芥、制白附子、黄芩各10g,甘草6g为主之中药治疗,同时设62例对照组,两组均用镇静、解痉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治愈117例、50例,死亡7例、12例(湖北中医杂志,1996,<3>:15)。赵竞生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112例,治疗组采用以蝉蜕、半枝莲、 蜈蚣、僵蚕、全蝎、地龙、胆星、白附子、甘草、羌活、葛根、芒硝、白芍、黄芩、大黄为主之汤药治疗,恢复期以补气血、健脾胃通络为法治疗。轻中重型均予相应剂量破伤风抗毒素(T.A.T)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湖北中医杂志,1996,<6>:13~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