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午门大展!北宋郭熙米友仁、明代唐寅文徵明...每件都是国宝级,必须去追!

 恶猪王520 2022-10-26 发布于新疆

故宫里除了第三期的人物画展还有一个展览让我心里痒痒,那就是中国书房展。

照见天地心

中国书房的意与象

Image

🕗2022年8月30日 - 10月23日
📍故宫博物院 午门展厅
🎫故宫门票60元,展览免费,在官网提前购票
展厅巨冷,注意添衣
 
光看这个展的名字,感觉有些高冷。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它曲高和寡,实则是“低调奢华有内涵”,走进展厅会发展惊喜满满!





看什么




105件文物还原中国古人的书房
互动沉浸体验,展品书画够横

书房,在我们的日常中,是一个生活空间,但在这个展览中,它更象征了一种古代的文人情怀。

因此,它不是具象的,而是可天可地可自然,套用那句流行的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书房中既有笔墨纸砚,也有人文心中的梅兰竹菊。105件文物的时间跨度有2900年,涵盖了书画、器物、家具等各类别,让人看起来并不单调。
 
Image
 
展览布置也相当用心,比如一个展厅的布置就源自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
 
除此之外,乾隆的两个书房也被“搬”进了展厅,西雁翅楼的“五经萃室”,
 
Image
 
和东雁翅楼的养性斋西暖阁“香雪”书房,沉浸式展厅让人有分分钟走进历史的感觉。
 
Image
 
当然,要说展览的重中之重,还是字画。竟然都是大咖名作
 
展厅中没有明星展位,名作们分散四处,不经意就“转角遇到爱”。我总结了一下就是:
 
左手郭熙米芾,右手沈周唐寅
抬头乾隆帝,低头文徵明
 
好了,话不多说。小编为你挑选了不容错过的13件珍品,先来一睹为快吧~




这些大师 这些名作




为你挑选展览中不容错过的作品

1
潇湘奇观图卷


宋代 米友仁
 
Image
Image
Image
 
这幅山水画非常的长,也是米友仁的代表作,仔细看你会发现整幅作品很少有勾勒的线条,而是用泼墨手法,把江南云雾缭绕、充满灵动的湖光山色表现出来。
 
远山坡脚隐约可见,随着云气的游动变化,山形也逐渐显露出来,层叠起伏。整幅图从淡到浓,既而又变淡,再变浓,有它的节奏与韵律。

2 

窠石平远图


北宋 郭熙
 
Image
 
北方深秋的样子,在郭熙的这幅作品中表现的特别生动,画面中有山、有水、有窠石、有树林,虽然看上去非常平静,但站在画前却有一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感觉。
 
Image
Image
 
一条曲折的小河,在坡旁还有几块大石头立在水中,坡上的树木密集,但大多已经只剩枯枝,就像“蟹爪”,坚挺的线条非常有力量。
 
3
 
行书临柳公权兰亭诗卷


明代 董其昌

Image
 
《兰亭诗》卷据传是柳公权所书,收录了王羲之、谢安等人在永和九年兰亭雅集所写的37首诗。展厅的这件是董其昌在他64岁时临写的一幅作品,但是此本只有34首,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按照临写的常规,将字数、行数统一格式。
 
据卷中乾隆皇帝题跋可知,此卷在入清乾隆内府之前曾被分割成两卷,幸运的是这两卷先后归入清内府,后装裱成此卷,得以破镜重圆,使之恢复原貌。

 4
行书兰亭序跋赞卷


北宋 米芾

Image
 
刚刚说的米友仁,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长子,他们共同创立了“米家山水”。有人称米芾为“米颠”,是因为他个性怪异,举止癫狂,遇石成“兄”,膜拜不已。宋徽宗诏他为书画学博士。
 
说到这幅作品的内容,我们并不陌生,上学时也属于全文背诵篇目。展厅中还有其他和兰亭聚会相关的情景,就是沈时的《兰亭修禊图卷》,画中的人们赏景观鹅、曲水流畅。
 
Image
Image
 
 5
乾隆帝是一是二图贴落


清代 清人

Image
 
这幅作品可真是太好玩了。画中乾隆皇帝穿着汉人的服装,一腿半趺坐在榻上,一手握卷,一手拿笔,若有所思。他背后还有一个画中画,屏风上竟然还挂着一幅乾隆的画像。周围陈设摆放都是他的心爱之物,这就是传说中的被自己喜欢的事物包围的感觉吧。
 
Image
Image
 
乾隆皇帝在画上御笔题写:“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意思是真实的我,和画像中的我,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这就好比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墨家,虽然各自有主张,但却如同我和我的画像一样,密不可分。
 
 6
西园雅集图卷


明代 明人

Image
 
它和我们刚刚说的米芾也有关系,是依据他撰写的《西园雅集图记》而画的,画面中的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等人在西园一起雅集的场面。
 
仔细看画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或品茗怡神,聚坐谈禅,或欣然拨阮,以酬知音。尽管这是虚构的一次文会,却被后世画家反复描绘,成为文人向往优雅生活的别样展现。
 
7
草堂客话图册页


南宋 何筌

Image
 
这是一幅小画,或许是因为时间比较久远,想要看清画面,还是需要一些精力的。一间茅舍掩映在柳丛之后,树前还有小溪绵延流淌。在画面一侧的童子兴致盎然,放牧归家。可在仔细一看,他所放的牧,竟是两只小黑猪...
 
Image
 
有人来访,堂上有两人正对坐交谈,而所有这些惬意,都被置于了更为美好的景色中——奇石耸立的远山,潺潺流动的溪水,苍翠虬劲的松柏。
 
Image
 
8
双鉴行窝图并书记册


明代 唐寅

Image
 
它的作者是唐寅,就是我们熟知的唐伯虎,以往给我们印象更多的,是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尤其是擅长诗文。其实他在山水、人物画等方面也很有造诣,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这幅作品是唐寅为他的好友汪荣的“双鉴行窝”书屋所做,以夹室二池喻双鉴。记中以金、水、心为鉴,说明修养心性以明道的重要性。
 
9
搜尽奇峰图卷


清代 原济
 
Image
Image
Image
 
原济是他的僧名,我们通常是叫他石涛。这是在他50岁云游京师时创作的额作品。图中可见蜿蜒的长城,这也是长城首次出现在山水画中,印证了图卷的写实性。
 
走近仔细看山石树木,都是苔点,石涛也用点来表现丛草、野树、山石、苔藓,云烟等;有重墨点、淡墨点等等,在中国绘画史上,石涛的苔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
0
行书陋室铭轴


明代 文徵明

Image
 
这又是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章,它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展厅的这幅作品,是文徵明在84岁时所作的行书,用笔沉稳含蓄,人书俱老,如果你有时间仔细读读,发挥线文字略有出入,或许是文徵明默写致误。
 
说到文徵明,我们也不陌生,他在书法、绘画方面颇有成就,年少时就已出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Image
 
11
行书岳阳楼记卷


明代 陈淳

Image
 
上学时学过的《岳阳楼记》,在这里又看到了,它的书写者是陈淳,是文徵明的弟子,所以在展厅中,你可以和旁边文徵明的文字对比着看。
 
陈淳擅长山水、花鸟画。中年以后,笔墨放纵,自成一家,与之后的徐谓并称“青藤白阳”。

 12
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册


宋代 宋拓
 
Image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展出的这套是故宫博物院所藏众多《淳化阁帖》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一共10卷,是南宋翻刻国子监本。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相关史料,推断懋勤殿本《淳 化阁帖》于雍正十二年入藏宫廷,并被重新装裱。此后于乾隆三年鉴定为宋代拓本,被列为上等。
 
13
行书上宏斋帖卷


南宋 文天祥

Image
 
这是文天祥在他30岁时所写的一个帖书,祝贺宏斋晋官。看这幅书法作品,能感受到文天祥的风格,清疏挺竦,风格秀劲,古雅可爱。札中内容涉及文天祥在江西任上对赣寇“用兵丁万人,声罪致讨”之事,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大展都来了,至少得进宫看一次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