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故事 (四十一至五十章)

 爱雅阁 2013-11-16
第四十一章 性命可轻 至宝是保

 

2006年5月,中国(深圳)第二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举行拍卖会。这次拍卖会最被看好的是宋拓《落水兰亭》,珍藏数百年,难得一见。这件拍品起拍价格为三千八百万元,成为最高起标价拍卖品。虽因筹码太高,失之交臂,但是很多人却为之纳闷:为什么这件宋拓《落水兰亭》起拍价格这么高呢?

说起《落水兰亭》,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定武本《兰亭序》有五字(群、流、带、右、天)损本和五字未损本之别,五字未损本最为珍贵。南宋时期,定武兰亭(五字未损本)为姜夔所藏。姜夔(1155-1221),南宋著名词人收藏许多版本《兰亭序》,其中就有定武兰亭(五字未损本)。后来这本定武兰亭(五字未损本)辗转到了一位姓俞的人手里。开庆元年(1259),赵子固以五千金的高价购得。

赵子固,名孟坚(1199—1264),宋太祖十一世孙,是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堂兄。工诗,善书法,善画水墨白描水仙、梅兰、竹石,修雅博识,人以他比之米芾,很受时人与后代敬重。赵子固买到心仪已久的定武本兰亭序,非常高兴,连夜乘船回家。途中到吴兴灵溪的升山脚下,船被大风吹翻,幸亏河水不深,但行李衣物等,都已全部浸在水中了。赵子固什么都不顾,站在水中大呼:“《兰亭》在否?”船夫也顾不得抢救行李衣物,纷纷下水抢出《兰亭》。赵子固见此,破涕为笑。他全身湿透,立在水中,两手高举那本《兰亭序》,高呼道:“《兰亭》在此,余不足论!”后来他就在这本《兰亭帖》上,写了八个大字:“性命可轻,至宝是保!”从此这本定武《兰亭序》被后人称为“落水本”。宋末元初的周密,在所著的《齐东野语》中,讲过“落水兰亭”的故事。周密是赵子固的朋友,因此他说的这个故事非常可信。长期以来,书法界一直认为,定武本《兰亭序》除真本以外,上佳者就是赵子固所保留下来的“落水本”。可见,“落水本”多么珍贵。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中云:“余尝见《落水兰亭》一卷,乃五字不损本,今吴中分湖陆氏所藏,而赵彝斋之物也。彝斋,宋宗室子,讳孟坚,字子固,彝斋其自号。居嘉兴之广戌,酷嗜古法书名画。能作墨花,于水仙尤长。此帖姜白石旧藏,后归霅川俞寿翁。彝斋复从寿翁易得,喜甚,乘夜回棹。至升山,大风覆舟,行李皆淹溺无余,彝斋立浅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介吾意也。’因题八字于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

在古人的著录中,《落水兰亭》上有赵子固二跋,其中一长跋中有云:“季秋廿五日扬风帆自霅城东关言归,道升山,山风逗帆,覆舟几殒,命由此刻也。造物见护,存一线生意不死,而此宝亦略淹湿,起之溪流中,其他行李尽不顾。披湿泥泞即投小寺烘焙不损坏。记造物之恶剧也如是。聊记云尔首尾:三十三年心好目玩,终获为我物,几死犹不恨也。” 

赵子固的《落水兰亭》在南宋时已是名物。据清人梁章钜《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卷三中记,南宋时先后由卢宗迈、童道人、姜夔、周郊凤、萧德藻、俞玉鉴、满师、赵孟坚、贾似道、张斯立、李叔固等人收藏。在明代流传情况不详。在晚明清初先后由白函三、孙承泽、高士奇、王鸿绪、曹文埴、蒋溥等人收藏,后归清内府收藏,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二十八行,纵八寸五分,横二尺八分,浓墨,白麻纸拓本。后从内府流出,至今不知下落。

《落水兰亭》属于定武《兰亭》真本中的“五字未损本”,即“湍、带、右、流、天”五字未损。民国年间文明书局曾有影印本,首页有“墨林至宝。弘光元年王铎书”,此页上又有翁方纲题云:“世间伪传落水本有赵子固手题‘性命可轻,至宝是保’数字,今因云谷二兄以此询余,书之以破惑。”翁氏认为世传有赵子昂题“性命可轻,至宝是保”八字者是伪本。 

赵子固画兰有“古今第一”之誉,笔法从容潇洒,信手拈来不失准绳,一花一叶骨洁神清,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不少题咏,评价很高。他的传世书迹不多,大部份是以楷书、行书两种书体写成。书史称赞赵子固的书法,认为他的字既有着黄庭坚雄健的笔力,又有米芾纵逸的神态。他曾写《书论》,力主恢复晋、唐楷法,对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法帖也着力甚多。元人蒋子正《山房随笔》中提到过据说是赵子固临终时的两句诗:“百年处世欠三秋,事业都归海上沤。”沤,泡沫也。前一句是说“活了九十七岁”,后一句实际上是说“快要死了”,其实赵子固只活了六十六岁。

《落水兰亭》 
图片

 

第四十二章 晋有兰亭宋有西园


兰亭会,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产生了深远影响宋朝元祐年间西园雅集,是继兰亭盛会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名动四夷、流传千古的风雅聚会。

元祐年间,京中文人学士围绕在苏轼周围,拥戴他为文坛盟主。当时的文人经常聚会在一起高谈阔论,西园,就是他们常聚的一个地方。西园,是北宋驸马都尉王诜的私第。元祐二年(1087)暮春的一天,由王铣做东,以苏轼为首的十六位当时文坛上的闻人高士,齐聚于西园,一起作诗、绘画、谈禅、论道。这次盛会的参与者有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张耒、秦观、以及日本渡宋僧人圆通大师(大江定基)等主友十六人,几乎囊括了京都文坛精英。

是年苏轼五十二岁。八年前,因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后被贬谪居黄州,经历了人生中极为艰难时期。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崩,年仅十岁的太子赵熙即哲宗即位。在太后高氏的关照下,苏轼再次被调入京,短时间内即被升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元年,王安石、司马光相继去世,苏轼成为朝中文才威望最高的人物,迎来了其人生最为辉煌得意的时期。其弟苏辙四十九岁,与父洵、兄轼号为三苏,并属唐宋八大家;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都是苏轼的学生,号称“苏门四学士”其中,黃庭坚四十三岁,与苏轼交易甚厚且诗文书艺成就突出,有苏黄之称。其于诗创江西诗派,影响久远。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为宋四家之一。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慷慨溢于文词。苏轼第一次见到他,就以屈原、宋玉之才以誉之。 张耒(10541114),十三岁能为文,十七岁作《函关赋》,苏辙称其文有一唱三叹之声。除了十六位社会名流,加上侍姬、书僮,共二十二人。西园松桧梧竹,小桥流水,极园林之胜。宾主风雅,或写诗、或作画、或题石、或看书、或说经,极宴游之乐。

 事后,王诜请出席西园盛会的李公麟以这次雅集为题,创作一幅画。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在中国绘画技法中,线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纯用线条和浓淡墨色描绘实物的白描画法,可以说是线描技法发展的最高、最纯的阶段。而李公麟正是在这艺术浪尖上的弄潮儿李公麟笔下“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的白描画,被后人称为”天下绝艺矣”。李公麟以白描写实的方式再现了王羲之等人雅集之状,或低头沉吟,或举杯畅饮,或醉态毕露,令人叫绝。画作取名《西园雅集图》。《西园雅集图》水墨纸本,白描入画。著录于清内府藏书画专著《石渠宝笈》。画中之人或挥毫用墨吟诗赋词、或扶琴唱和、或打坐问禅,每个人的表情动态在李公麟笔下皆栩栩如生、动静自然,人物衣纹草石花木,每一笔线条都处理得十分精致,游动的墨线节奏率然朗快、迂回荡漾,整幅画面潇洒、隽逸、焉然欲绝。

李公麟画完《西园雅集图》,宋朝大书法家米芾在画上亲笔提写《西园雅集图记》,为该图作序 是年米芾三十七岁。 米芾《西园雅集图记》,以文字形式记述了西园聚会的情景,其中人物姓名、衣冠、坐卧神态及周围清幽旷远的环境一一记录,不但写得很详实,也很清新。他说:“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嗟呼!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哉?”很可惜,米芾亲笔写的《西园雅集图记》现在已经失传了。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当年游京师,曾鉴赏李公麟《西园雅集图》,有米芾蝇头题跋:董其昌说米芾题跋“最似兰亭笔法”。自宋以后,不少书画家或借此题材作画,或抄录临摹米芾的文字据说,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张瑞图(1570—1641年),一辈子单单《西园雅集图记》就先后书写过不下十遍。 

林语堂先生写过一本《苏轼传》,书中对此有细腻的文字描写:米(米芾),苏(苏东坡),李(李公麟),这宋朝三大家常在一处……这一群文人时常在彼此的家中相会,饮酒,进餐,笑谑,作诗,而大部分时间都在陶然佳境中过活……有一次,在中国艺术史上很出名的事,是十六个此等名家聚会于驸马王诜的庭园之中。这就是有名的西园雅集,李公麟画,米芾题词。画里有三大家,苏东坡、米芾、李公麟,还有东坡弟弟苏子由、苏门四学士。石桌陈列于花园中高大的苍松翠竹之下。最上面,一只蝉向一条小河飞去,河岸花竹茂密。主人的两个侍妾,梳高发誓,带甚多首饰,侍立于桌后。苏东坡头戴高帽,身着黄袍,倚桌作书,驸马王诜在附近观看……米芾立着,头仰望,正在附近一块岩石题字。秦观坐在多有节瘤的树根上,正在听人弹琴……

由于苏轼、苏辙、黄庭坚、李公麟、米芾等都是千而年难遇的翰苑奇才,后人景仰之余,纷纷摹绘《西园雅集图》。马远(约11901224年),是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的画院待诏,出身于绘画世家,他的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一连五代都是画院画家。马远《西园雅集图》所绘长卷共分四段,其中一段,写米芾挥毫作书,诸文友或立或坐,凝神围观。人物动作自然,神态生动,景物疏密合宜,错落有致,兼得山林、书卷之气,实为人物、山水合璧之佳作。明唐寅《西园雅集图真迹》,笔法学李公麟,韧如搏金、利如削铁,人象姿态各具神情,被称为李公麟以后无人能仿佛。清末费以耕的《西园雅集图》系纸本扇面,为同治八年所作。此扇面净高十八厘米,最宽处五十三厘米、最狭处仅二十一厘米。这么小的纸面,画了二十个人物、两株大树、三张案桌,以及山石土丘、梧桐竹林、小桥流水、琴书古玩、文房四宝等等,而布局得宜,疏密有致,行笔流畅,一丝不苟。人物头部仅一厘米,而眉间顾盼之情,俯仰萧傲之态,莫不恰到好外。据统计,历代《西园雅集图》约有四十七幅。《西园雅集图》已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摹本、仿本不绝,久盛不衰的绘画题材。

图片 


 
第四十三章 坡公之兰亭 苏轼《前赤壁赋》

死生亦大矣”,这是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发出的呼声;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则是苏轼在《赤壁赋》里发出的慨叹。王羲之《兰亭序》,继承了魏晋士族的豁达豪放气概,而苏轼书写的《前赤壁賦》是北宋豪放派的代表作,被称为“坡公之兰亭。” 

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遊览黃州城外赤鼻矶,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遊,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賦》,兩文传涌不绝,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苏轼为友人傅尧俞(1024--1091)书《前赤壁賦》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本书卷苏轼:“去岁作此赋”,所以知道是元丰六年书,时四十八岁。书卷前有缺行。曾经贾似道、文徵明、项元汴、梁清标等收藏过,后入清内府。此赋用笔锋正力劲,欲透纸背;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此谓“纯绵裹铁”。这种力又往往从锋芒、挑踢、转折中闪烁出来,就像宽博的相貌中时有神采奕奕的目光流观顾盼。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苏轼选用行楷表现出一种静穆而深远的气息。明董其昌赞扬:“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董其昌的观点十分明了无论是文章还是书法,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均是宋代第一。因此董其昌高度评价《前赤壁赋》“是坡公之《兰亭》也”,苏东坡的《兰亭序》。

董其昌对《前赤壁赋》的高度评价,还在于它的墨法。苏东坡喜用浓墨,且还自己研制墨锭。董其昌在王履吉家看到原作后,在题跋中写道每波画尽处,每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纸上写的字,竟能出现鼓凸如黍米珠的墨痕董其昌认为此是体现出一种“法”的存在, 此语出自好用淡墨的董其昌之口,则更具有说服力。

王羲之的《兰亭序》既有诗情画意,又渗透玄理,《前赤壁赋》的内容与之相近;苏轼的旷达胸襟、高洁灵魂与羲之亦有相似之处;王羲之将他风神萧散、不滞于物的襟怀在行书《兰亭序》中表现出来,而苏轼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的心神也在此赋中显现。所谓的“坡公之兰亭也”,一是指书法,二也是指《赤壁赋》文章典雅自然有如兰亭序》,这都是文学史上的一代名作,清吴承泽《庚子消夏记》记载:《赤壁赋》为东坡得意之作,故屡书之。

看苏轼的书法是一种享受。苏轼因元祜党人案受牵连,不仅《宣和书谱》等对他没有记载,而且书法作品也被大量毁去。世传苏轼书法真迹有近30件,早中期作品以《治平帖》为最,帖后有明文徵明跋,考为其30余岁所作。至中期,名作较多,如楷书《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行书《黄州寒食诗》和《新岁展庆,人来得书二帖》等都是代表作。苏轼的楷书极少,从《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二作可以看出,书作与严谨的唐楷大相径庭,不仅字形多欹侧而向左倾斜,且笔法自然不拘、多带行书意。

苏轼《前赤壁賦》 (节录)
图片 

 

第四十四章 笔花满目奕奕生动的《万岁通天帖》


 武则天(624705),也同样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她曾刻意习练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多年。
 公元697年,即万岁通天二年,武则天向王羲之的后代王方庆访求王羲之遗迹。王方庆是王羲之后裔家藏王氏家族自十一代祖王导及其以下包括王羲之、王献之、至曾祖王褒等二十八人共十卷书法墨迹。此帖因武则天于万岁通天二年接受王方庆进献,故名《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据《旧唐书》所记,王方庆当时进呈家藏各帖有三组:王羲之为一卷,是一组;王导至王褒九人为一组,分几卷不详;王献之以下二十八人为一组,分几卷不详。按《旧唐书》所记,三组应是二十八人,今卷所存仅四分之一。这卷开头是王羲之的《姨母》、《初月》二帖,以下还有六人八帖。卷尾有万岁通天二年方庆进呈原迹的衔名。

武则天将王方庆所献墨宝在威武殿上向群臣展示,举朝以为荣也。武则天令中书舍人崔融作《宝章集》以叙其事,命人全部双钩廓填,拓本留在宫内,原本加宝饰锦缋归还王方庆。《旧唐书》称赞,“后(武则天)不欲夺志” ,“人到于今称之”。

此卷在宋代已残缺不全,并历经二次火灾:明代无锡华中甫真赏斋火灾;乾隆内府乾清宫大火。今卷上尚有火焚痕迹。虽然两次遭遇火灾,但都大难呈祥,几乎没有受到损坏。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董其昌称此帖:笔花满目,奕奕生动;用墨之意,亦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世殆尽    

《万岁通天帖》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和书法艺术价值。古代没有影印技术,只凭蜡纸钩摹,同是钩摹,又有精粗之别。至于《万岁通天帖》不但没有误摹之笔,即原迹纸边破损处,也都钩出。所以清人朱彝尊说它“钩法精妙,锋神毕备,而用墨浓淡,不露纤痕,正如一笔独写。”确是丝毫都不夸张的。从书法艺术论,这卷中不但王羲之二帖精彩绝伦,其余各家各帖,也都相当重要。像王徽之、王献之、王僧虔三帖,几乎都是真书。现存王羲之帖,已寥寥可数,而其他名家如王献之以下,更几乎一无所存。武则天命人钩摹的《万岁通天帖》便成了后人惟一能见到、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书法作品了。

晋人片纸值千金。 王羲之直接手写的原迹,在北宋时只有几件,后来都亡佚不传。世传王羲之的书迹有两类:一是木版或石刻的碑帖;一是唐代蜡纸钩摹的墨迹本。木版或石刻的碑帖,从钩摹开始;中间经过上石、刊刻,捶拓、装裱种种工序,原貌自然打了若干折扣,不足十分凭信。于是直接从原迹上钩摹下来的影子,即所谓 双钩廓填本或称摹本,就成为最可相信的依据了。这一类摹本当然历代都可制作,但是唐代硬黄蜡纸所摹为最精。它们是从原迹直接钩出,称得起是第一手材料。到了今天,唐摹本更为稀少。现存摹本中,可信为唐摹的,据启功考证,至多不过九件,其中最重要唐摹本首推《姨母帖》。《姨母帖》是王羲之在突然得到姨母去世的消息时,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写一封信,行,四十二字。作品书法风格,不类传世王羲之诸摹本。其朴厚而多隶意,殊少遒美俊逸之姿。

据启功先生考证,《万岁通天帖》虽是有本有源、有根有据的一件古法书的真面貌,但在流传过程中却一再受到轻视。明代项元汴是一个富而好古的商人,其家开有当铺,好收藏书画。但他对这卷无价之宝,却看走了眼,竟认为价浮”即不值那些钱,轻易将它转让他人。这是此卷受屈之一;又乾隆时刻《三希堂帖》,以《快雪时晴帖》为尊,信为真迹,而此卷则列于唐摹类中,不被重视。这是受屈之二。

《万岁通天帖》原收藏于清朝皇宫,被溥仪从皇宫中带出1946年,时任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吉林省主席的郑洞国来到长春。他很喜欢古字画,就邀来跻身北京琉璃厂经营文物字画的靳伯声,请他代为收购。1948年10月,郑洞国率部在长春起义时,把装有5件价值极高书画珍品的皮箱,交给了负责接收的解放军部队,珍品中就有《万岁通天帖》。当时说是代管,但事后就无人再提此事了。1953年秋,故宫博物院要筹办“绘画馆”,靳伯声将此事告诉了正在征集字画珍品的文物局局长郑振铎。郑振铎立即让徐邦达等人开始追踪,最后终于在沈阳某部队一作战室存放文件的保险柜中,找到了那只皮箱。《万岁通天帖》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万岁通天帖》局部 
图片

《姨母帖》 
图片

 

   第四十五章 《淳化阁帖》——古人法书多赖此以传


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包括张芝、崔瑗、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唐太宗、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怀素、怀仁等人墨迹,下旨命侍书王著摹刻于枣木板上,拓印编成10卷。建一阁藏于其中,名 “淳化秘阁法帖”,世称《淳化阁帖》。因为卷首标题使用了“法帖”的名称,是书法范本中最先以法帖为名的,故被誉为法帖之鼻祖。

《淳化阁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帖,第二至第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五卷为诸家古法帖,第六至第八卷为王羲之书法,第九、第十卷为王献之书法。共收集了中国宋朝以前一百零八位帝王、名臣、书法大家的四百二十帖墨迹,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几占全帖之半。古人法书多赖此以传。

《淳化阁帖》有编辑校勘不精之失——不仅有张冠李戴的错误,而且孱入部分伪帖,因而历史上受的批评很多。不过多数书家还是认为,即便是有很多错误,它在历史上的功绩和地位仍然是不可抹煞的。这部丛帖,由于刻印精良、收集齐备,较好地体现出了晋代名家的风格,所以历来为书法家和碑帖收藏家所珍爱,为当世所珍重。那时大臣官登中书省与枢密院二府者,始得赐帖一部。大约不到一百年,宋仁宗庆历年间皇宫失火,刻帖的木板与所藏历代名帖原作悉数被毁。从此,官柘本极为难求。后来即便是像欧阳修,位至枢密院副使,文章名扬天下,可谓权高望重,也只能得到以原版拓本再刻再拓的第二代《淳化阁帖》,只好望着原拓本“深以为憾”。

自《淳化阁帖》问世后,为宋代官私刻帖开创了风气,促进了宋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帖学书法的传统,它对以后的书法史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当时,士大夫的家里出现了家家都有《兰亭序》刻石的局面,丞相游氏一人就收藏了《兰亭序》各种版本上百种。浙江绍兴兰亭王右军祠内墙上,至今仍保存着他藏的《兰亭序》刻石。在刻帖盛行的时代风尚中,《兰亭序》的单刻也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最好的《兰亭序》定武本,是宋代刻本。而《兰亭序》的刻本,特别是定武兰亭的各种翻刻本,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摹本的数量在当时已为数殊多,见诸文献记载的 刻本有数十百件之多。《兰亭序》刻本的兴盛使《兰亭序》广为传播。到了南宋,则如赵孟頫所云:“《兰亭》帖,当宋末南渡时,士大夫人人有之。”

 自宋太宗淳化三年(992)摹勒《淳化阁帖》后,全国各地辗转传刻,遂遍天下。 著名者有二王府本、绍兴国子监本等等,卷帙类同令人遗憾的是宋代《淳化阁帖》原石均已佚失。目前世上所传《淳化阁帖》“原刻”拓本,其实大都为后人翻刻或是伪本。

2003七月,上海博物馆宣布,上博耗资四百五十万美元从美国一私人收藏家手中购入 “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四、六、七、八卷”。启功和国内一批顶级的书法家、研究人员对这四卷《淳化阁帖》进行认真鉴定。他们对每个印章、题跋都仔细地进行了一一辨认,一致认为这四卷是宋刻宋拓无疑,确认这四卷“阁帖”是存世的最善本是目前可信的原刻拓本,为海内外孤品,堪称“国宝”。启功还称赞这四卷真宋本《淳化阁帖》是“彩陶般的魏晋至唐法书的原始留影”。此次上博收藏的四卷《阁帖》中,有三卷是摹刻王羲之书迹的专卷。现在,王羲之的亲笔墨迹至今已荡然无存,极少量唐宋时代的摹本如《姨母帖》、《丧乱帖》等也仅来件,亦是凤毛麟角,被奉为至宝。而上博购回的这套《淳化阁帖》第六、七、八卷,全是王羲之一人作品,足有百余件之多!《淳化阁帖》原版十卷历经千载只留存了完好的四卷,但天意造化,正是最重要的这四卷拓本保存了如此之多的王羲之书迹,对后人研究这位“书圣”的书法艺术至关重要。
 

淳化阁帖 
图片 

                             

第四十六章 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继《兰亭序》之后“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709--784),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三岁丧父,小时家贫“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颜真卿早年的自况诗。“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二十六岁考中进士,由于他潜心钻研书法,在进士应试、吏部铨选、制科考试中因“楷法遒美”而先声夺人,畅行无阻。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
褚遂良,后师从张旭。他把张旭对他的教诲,写成《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这是一本书法理论著作。师生二人围绕书法关键问题,以张旭问作者答的形式,展开一问一答。比如古人于书法很讲究“笔尽而势不尽”,什么是“笔尽势不尽”呢?颜真卿在文中载有他和张旭的一段对话。张旭问,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损谓有余?” 颜真卿答:“岂不谓趣长笔短,常使意势有余,点画若不足之谓乎?”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为这句话作注解:“损”就是见“缺落”,“若不足”就是“不周”。就是说在书法艺术中追求一种意境:以“尽”来求“不尽”,以“空缺”来求“有余”。正如古人所云:“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狂来笔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像在布局上,要“大字蹙之令小,小字展之为大”,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沈著”。经过张旭的传授和他本人的勤学苦练,颜真卿的书法有了长足发展。他的书艺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开始在长安一带名声鹊起。  
      
颜真卿是在
中国书法史上唯一能和王羲之相互比美、先后辉映的伟大书法家。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从东晋到晚唐四百年来,王羲之确立的书法传统与风貌一直延续。在颜真卿以前的唐楷,以欧、虞、褚、薛为代表,虽然各自也有其面目,但在大的方面都未能突破钟王以来所创造的楷书风格,未能真正为唐代创立新书体。颜真卿从王羲之那里继承了书法传统的基本原则,将魏晋以来的真书和初唐开始的楷书在结体、笔法、形态方面都进一步规范,使楷书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新的书体,既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颜体最明显的特色是“蚕头燕尾”、“横轻竖重”。所谓“蚕头燕尾”就是横、竖笔的起端,下笔时均运用藏锋,而后顿转,故起端形若“蚕头”。它的每一捺笔末端,临终则着力顿挫,再起笔轻轻挑出捺锋,其状若“燕尾”。所谓“横轻竖重”,即书写横笔时,用力较轻,笔划也略细,而书写竖笔时,贯注全力,笔划也较重。前者给人以力透纸背的感觉,造成了笔力千钧的艺术效果。后者字字都给人以厚度感,具有浮雕美的艺术特色颜体尚骨,尚肥,尚法;重气势,魄力,雄风。至颜真卿出,唐代方可言有书法。颜真卿造就了在书法中的盛唐之音,苏轼评价:“书于鲁公,文于昌黎(韩愈),诗于工部(杜甫)为观止。”清人王文治有诗曰:“间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颜书。”杜甫之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全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文起八代之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颜真卿之书法,就好比之于杜甫之诗、昌黎之文,是代表唐代文化的三大高峰。
      
颜真卿的行书,以《祭侄文稿》最为有名。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从渔阳起兵发动叛乱,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当时颜真卿任平原太守,他的哥哥颜杲卿任常山太守,同时起兵讨伐叛乱。颜杲卿的幼子颜季明,曾往来传递信息。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一时形势好转。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并请求救兵,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王想冒功,拥兵不救。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被凌迟处死。颜真卿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派颜杲卿长子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颜杲卿、颜季明遗骸。只得到颜杲卿部分尸骨和颜季明头部,为了安葬这些尸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颜真卿写下了流传千古《祭侄季明文稿》,后人称作《祭侄稿》。颜真卿写作时国仇家恨填塞满胸,挥笔疾书,在尽情涂抹中越发显示出他运笔结体的浑然天成,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以至于被后人认为是王羲之《兰亭序》之后,最为值得珍视的行书。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共二百三十四字(另有涂抹字三十余个)。此帖本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和所有竭笔、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开篇从“维乾元元年”开始,落笔冷静,书写缓慢,字字笔墨饱满,用笔沉重沉着,墨色凝重而近于凝固,似乎在书写过程中还在构思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很快行笔加快,涂改之处、枯墨之笔频现纸上,激愤之情渐次高扬。此后可以看出颜真卿的心情越来越不能平静,在“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一处竟连续涂改三次,难以定稿。当他写到“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时,字形兀然放大,行笔加重。当写到“百身何赎,呜呼哀哉”,“抚念催切,震悼心颜”时,我们仿佛看到颜真卿老泪纵横,痛心疾首。当“呜呼哀哉”第二次在文中出现时,“手稿”已经是满篇狼藉,肆意涂抹,无列无行,雷霆轰鸣。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至为宝贵。

     《祭侄文稿》,文以彰忠烈节义之正气,书以显雄浑刚健之神韵,其精湛的书法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达相融合,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历来为世人所珍视。一千多年来,《祭侄文稿》被公认为是颜氏行书中的顶峰之作。元代书法大家鲜于枢在《祭侄文稿》卷后的题跋中赞道:“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图片 


 
 第四十七章 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宋朝书法尚意,代表性书家是苏轼唐代书法空前繁荣,之后五代时书坛寂然,到宋代苏、黄、米、蔡书家出现,使书坛风气为之一变,掀起了宋代书法史上最为耀眼的一页。

苏轼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唯一一个全才式的人物。论文,他的散文与欧阳修一起,并称欧苏,现存散文四千余篇,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首屈一指;论诗,他的诗与黄庭坚一起,并称苏黄,今存诗两千七百多首,成一代之大观论词,他的词与辛弃疾在一起,并称苏辛,今存三百四、五十首词,开创词的豪放一派论书法,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宋四家”,开创的尚意书风苏轼在诗词文赋书画上无一不擅长,无一不开创新局面,无一不攀登新高峰。像苏轼这样的全才,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第二人。

 苏轼是中国古代最早重视书家知识修养的人认为只有胸中有万卷诗书,才够笔下通神。他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他提出“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他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学识素养思想情性对书法作品的影响,提出“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黄庭坚说,东坡简札,无一点俗气。为什么无一点俗气?就是因为他的书法充盈着文章学问之气,淋漓尽致地从笔墨之间散发出来。这种浓郁的文人气息,自宋以来,一直影响了中国书法艺术道路上千年。苏轼在《评草书》中说:“吾书虽不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还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用拇、食、中三指执笔,追求自然自在。他的书法用笔迟缓,结构扁肥,多用偃卧,用墨浓稠,处处别于古人,构成创新。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1079)发生的文字狱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说他所作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一场牵连苏轼及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震惊朝野。由于这案件是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是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重要监督机构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人称御史台为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四个月。好在京城替苏轼说话的人很多,加之仁宗皇后也亲自出面求情,宋朝又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苏轼这才获赦出狱,发配黄州,即今湖北黄冈,担任团练副使。 

在黄州的五年,是苏轼一生中最困难时期,是他生命、观念、思想、文艺的重大转型期,也是他艺术创作的辉煌时期。来到黄州以后,他想起了白居易在因罪被贬时曾写过一首东坡种花诗,感叹两个人的情境非常相似,所以他就取了东坡作为自己的号,称做“东坡居士。”

这一时期,苏轼书写了很多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是最为精彩的代表作。这是苏轼被贬谪黄州第三个年头的三月初七写下的两首诗,这一年苏东坡四十八岁,恰逢寒食节,阴雨绵绵,江边陋屋犹如江上漂泊渔船,笼罩在茫茫水雾中,作者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篇。因其第一句是“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后人称其为《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其一: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其二: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苏轼在书写《黄州寒食诗》情感波澜起伏。前七行书家的心境还比较平和,书写中规中矩,结字以扁平为主。随着情感逐渐向激越过渡,用笔也逐渐沉着痛快,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书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特别是“哭途穷”这三个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产生了令人心惊胆战的视觉冲击力。随着“死灰吹不起”,全文戛然而止。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元符三年(1100年得到这个诗卷的张浩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卷,不禁为之倾倒,当时的苏轼已经远谪海南,开始他生命的最后旅程。海天阻隔,感怀师友,悲愤怜悯一时倾注笔端,黄庭坚 纵情挥洒,写下了一段精彩的跋文:“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书法气酣笔健,纵横恣肆,与苏字堪称珠联璧合,绝妙佳品

     此卷流传后世,历代鉴赏家均对其推崇备至,将其与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合称“天下三大行书”。有人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文稿》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中国书法史行书的三块里程碑明代董其昌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入内府,并列入《三希堂法帖》。

进入近代,《黄州寒食诗帖》的命运变得坎坷离奇。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后又辗转东瀛,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所得。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救出,一时传为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倾力寻访,并以重金购回。如今,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图片 

  

第四十八章 赵孟頫 《兰亭帖十三跋》

 四十八章  赵孟頫 兰亭帖十三跋

元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应召赴京,乘舟北上。九月五日,舟泊南浔。

南浔古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太湖之南,东接苏州,西联湖州。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绸之府文化之邦,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

 当时赵孟頫作为文坛领袖,早已誉满江南。在南浔渡口,独孤长老赶来送别。独孤长老名淳朋(1259—1336),天台人,善书。他和赵孟頫是多年至交,两人相见十分高兴。但让赵孟頫万没有想到的是独孤长老不但老远赶来送行,还给他带来一件十分珍贵的礼物——他把收藏多年的《宋拓定武兰亭序》送给了赵孟頫。这件《宋拓定武兰亭序》非常珍贵。《定武本兰亭序》相传是唐朝书法家欧阳询根据王羲之真迹临摹、钩勒上石,因北宋年间发现于定武(今河北正定县)而得名。《定武兰亭》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五字损本,即在模刻勒石、翻刻拓本时,缺损湍、带、右、流、天五字,独孤长老送给了赵孟頫就是这个本子。赵孟頫得此拓本后,欣喜异常。

 陪同赵孟頫回京的有友人吴森。吴森(1250—1313)是嘉兴的大藏家,他随身携带了一本家藏的《定武兰亭》。这个版本,是五字未损本。真是天赐良机,赵孟頫得以同时有两个版本的《兰亭序》,让他喜之不尽。从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赵孟頫赴京北行三十二天,不断展阅此卷,多有书学心得体会,皆跋记于卷尾,计十三段,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十三跋》。途次舟中他还自临《兰亭序》一过,此件是赵孟頫以自家笔法临《兰亭》,临得形神毕肖,生动自然,如见原迹,堪称精品。时年赵孟頫五十七岁

跋就是写在书后、文后的序,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最初只有序,固定在书、文的前边。如果作者还有要说的话,或者别人要把心得、意见、考证等内容写上去,就写在书、文之后,称为后叙、题某某后等。到了宋代,就把这种文章称为跋。因为书题跋文的作者一般都是有着相当名望、或对艺术颇有造诣的人士,所以许多跋文,其鉴裁之精到、文辞之清雅,读之足以广见闻而益神智。特别是一些书法大家跋文,不但所论精微透彻,而且书法云随山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赵孟頫《兰亭帖十三跋》就属于此类上乘。

《兰亭十三跋》不仅书法精妙,而且在书法理论上,真知灼见散布行间。赵孟頫在跋文中首先对定武兰亭作了审定和高度评价,他写到:“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赵孟頫在跋文中还写下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书学理论。他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是赵孟頫《兰亭十三跋》最重要的论书名言,对后世书法产生重大影响。赵孟頫说学书之道有两条: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他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他指出:“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赵孟頫在跋文中还写下许多学习书法的鉴赏感悟、研习体会,他说“东晋至今近千年,写在纸上的字迹能够传流千年是非常难得的。《快雪时晴帖》是东晋王羲之访友未遇留下的便条纸,历朝各代均视如珍宝。有人把《快雪时晴帖》刻在石版上,再拓印下来,我见过这种刻本的《快雪时晴帖》。而今得见真迹,不胜欣幸之至。”他认为南齐、梁朝期间学习书法的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他认为,南宋国土分裂,书艺难以昌盛,故南宋“有名帖而无名家”。《兰亭十三跋》包括了赵孟頫对《定武兰亭贴》的真伪审定、鉴赏感悟、研习体会,及由此而生发出的书学理论,为后世学者考证《定武兰亭帖》,研究赵孟頫的书学思想及元人的书法审美观都提供了重要的佐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继北宋四大家之后,学习、研究王羲之书法达到的新高度。

赵孟頫在旅途船中闲暇无事,故书写不激不厉,无一率意之笔,然而也因此显得平淡整齐、遒丽洒脱、风神俊逸。《兰亭十三跋》,共三卷、一百零一行、一千二百一十六字。赵孟頫作为书法大家,落笔散藻,发之为文,题跋论书,虽片纸只字,却十分珍贵。跋文以感悟式的语录为多,文虽短却耐人录味。跋文因多次写成,故字形大小不一,但书风统一。

《兰亭十三跋》曾遇天灾遭烧损,现残存三小片,十六残行,六十余字,也称“火烧兰亭”。由乾隆年间进士英和(1771~1840)将烧剩残卷重新装裱,经翁方纲考证题跋,嘉庆年间,又有成亲王等人题跋。近代,此件曾由藏书家蒋祖论收藏,后流失到日本,为高岛菊次郎所藏,并捐赠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庆幸的是,此件在遇火前,由清人冯铨将赵书兰亭十三跋刻入“快雪堂帖”,此书才得以完整地留存下来。解放前后周恩来为寻找《快雪堂法书赵孟頫定武兰亭十三跋》未果,而深表遗憾。一九五二年十二月,毛泽东曾将友人赠送钱东壁临写的《兰亭十三跋》转送故宫。钱东壁是我国十八世纪学术大师钱大昕(Xīn)的儿子,诗文名重,书法秀劲,他临写的《兰亭十三跋》很有名气,我国前外交部长钱其琛是钱大昕的后人。 

《兰亭十三跋》 残存三小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四十九章 邢侗与王羲之《十七帖》


邢侗是明代晚期重要书法家。他的墨迹被誉为人书同贵,与黄金同价。万历皇帝见到邢侗字扇以后,击节称赞。朝鲜有一位状元妻子捎书信给邢侗,恨自己身为女子,不能到中国来拜邢侗为师。官员出使朝鲜,从者携邢侗墨迹二幅,一幅价值千金。日本、韩国等专程派使者携重金购买邢侗墨迹。《明史》说,东藩使者入贡,愿多住些日子,买到邢侗书法作品才离去。

万历十四年(1586),邢侗辞官归隐临邑家中。归隐后,买下临邑城东南隅荒地,修建一个占地十二亩六分的微型园林,内设二十六景,其中有一景名为“来禽馆”,是邢侗读书和写作的地方。“来禽”一词出自王羲之草书《十七贴》,因为邢侗崇拜王羲之的人品和其书法作品,因而把自己读书学习的地方称为“来禽馆”。从万历十四年直至谢世,二十六年时间,邢侗在“来禽馆”,与书画诗文为友,攻读习书,遍临魏、唐、宋诸大家,特别是专心临摩王羲之书法。他自己说:“与右军书坐卧几三十年,始克入化。”

邢侗临池之外,最大的贡献,是刻了《来禽馆帖》。邢侗知道,要想弘扬王书,必须对传世的王书,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经过八年时间,《来禽馆帖》完工。该帖共收八个分帖,其中尤以《十七帖》和澄清堂帖》最为世重,影响也最大。

《十七帖》是王羲之著名的传世刻帖之一,也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益州刺史周抚,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二字得名,共二十七帖,一百三十四行,一千一百六十六字。宋欧阳修说:其书“初非用意,逸笔余兴,淋漓挥洒,百态横生。”原墨迹早佚,传世是《唐人双钩十七帖》。

唐时,由于没有印刷技术,人们为了能使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就按作品的原样,勾勒出空心字,然后再填上黑墨,以使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原本传至宋代,因米芾割裂去跟人换画而缺了十六行。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唐张彦远说《十七帖》,“煊赫著名帖也”。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邢侗在任三吴巡按使时候,得吴廷藏硬黄《唐人双钩十七帖》墨本。他十分看重。在主持刻写《来禽馆帖》时,他以王羲之书法作品为主,对传世的王书,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这个基础上,邢侗亲自手摹上石,重金聘请江南刻工名手吴尚端父子精心刻制。为此花费大半家产,以致家道中落。

《来禽馆帖》的《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对此帖前人评价甚高。清朝著名学者王澍,看过百余本《十七帖》。他评价说:“来禽馆为天下《十七帖》第一”,清梁献也说:“《唐人双钩十七帖》明邢子愿刻于来禽馆中,无宋拓,得此本矣……。” 邢侗刻完《来禽馆贴》,在写给儿女亲家王象乾的信札中也高兴地说道:“吾家十七贴,竟树环中赤帜。”《十七帖》传世刻本有两个系统:帖后有“敕”字,并有“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勒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等字者称为“馆本”;传为唐贺知章临摹、刻入《淳化阁帖》者为另一系统。世以“馆本”为优,《来禽馆》刻本属“馆本”系统。《十七帖》 传至宋代已缺十六行,计《儿女帖》五行、《谯周帖》三行、《讲堂帖》二行、《诸从帖》六行。据原帖主人题跋,所缺十六行为米芾割去与人易画。现存《十七帖》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三井本十七帖(晚翠軒印本)属馆本系统,(二)上野本十七帖亦属馆本系统,又称唐拓馆本,惜于二十年代经罗振玉之手,卖给日本人上野有竹。 (三)缺十七行本十七帖(雄山阁法帖书论集印本)。(四)河南本十七帖(文明书局刊),此本与上三类馆本有异,有属宋人临本之说。

《十七帖》局部 

图片

图片



 第五十章 苏轼临《讲堂帖》 形貌不类神理接近


《讲堂帖》是王羲之写给蜀中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一封信,收在《十七帖》中。王羲之汉时讲堂帖》 蜀地前朝古迹和绘画艺术表现出超常兴趣得知友人所在地有汉代讲堂遗迹在,内有三皇五帝图绘,画得十分精妙,便询问讲堂是汉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当地有无善绘事的人,要是摹取的话,能否得到

《讲堂帖》的书法艺术很有独到之处。草书的第一个字很重要,要有高屋建瓴、统领全局的气势。草书的“结”,就是尾字照应。…… 实际上,尾字和首字不仅要求风格一致,互相瞻顾,而且字形的大小,笔势的欹正,节奏的快慢,都要相对的统一。《汉时讲堂帖》中首字“知”与尾字“告”前呼后应,一气贯注,顾盼生姿,眉目传情。《讲堂帖》中重字甚多,都写得各有姿态,如帖中是汉何帝,点画沉着,稍有映带,末笔垂直而下,端庄凝重。三皇五帝以来字,起首一点即衂挫有势,后数笔连绵而下,末一笔向左引出,有很浓的章草笔意。另外如字、字、字也都尽其妙,令人叫绝。这只有功至性显,写到熟服处,笔底迸出天机来,才能产生的作品。

现在流传下来最早临习《十七帖》的作品,是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讲堂帖》苏轼在这件临作的结尾说:“此右军书,东坡临之,点画未必皆似,然颇有逸少风气。”对此,沈尹默解释道,苏轼《临讲堂帖》,形貌虽与二王字不类,而神理却相接近。(见沈尹默《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 》)

苏轼的临作并不是完全按照原帖的样子来临的,尤其是笔画的形态,有苏轼自己的行书特征。他自己认为点画不相似,但感觉到抓住了原帖的精神气质。《临王羲之讲堂帖》行笔流畅,字形大小相兼,线条厚重而不乏飘逸之气,可以看出在书写时速度并不快,有优游不迫、闲散自适的境界,这一点正好与王羲之原作的精神相契合。与王羲之书比较,临帖文字小有增減,点画稍丰腴、笔力更雄健,结字婀娜、大小相生,气韵更加生动。真得学书三昧,二王真谛。

 此信中所说的“讲堂”,就是指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后元三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办的一所地方性学校“文学精舍讲堂”。当时,蜀地文化落后,为改变这种状况,文翁倡导读书,却未奏效,民间还常以好文学(经学)相讥讽。为了应对,文翁先选择郡县小吏张叔等十余人,携蜀地土产刀、布为礼物,至京都苦学儒经,又在成都市中设立“文学精舍讲堂”,选官吏子弟就学。后张叔等学成归蜀,文翁委以官职并充任讲堂师资。学生自讲堂学成后,文翁将其或派任郡县属吏,或外荐任用。由此,入讲堂求学之风日盛。文翁兴学,不仅培养了一批吏材,如张叔,汉武帝时被征为博士,官至侍中、扬州刺史,而且推动了各地办学之风,朝廷还曾下令各地效仿。

王羲之《汉时讲堂帖 
图片
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 
图片
汉代讲堂图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