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自己强大起来

 一线教师丁爸 2022-10-26 发布于浙江

01

前天收到这样一则留言:

丁爸您好,我是一名在乡村小学工作的老师,入行两年,今年26岁。是由同事推荐关注了您的公众号,日常可以学到很多,比如教学管理和家校沟通等,能看到您为师者的用心,也能看到您代表教师发出的心声,尤其读了昨天的文章更是感同身受,教师这个群体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不理解。

我在乡镇的一个农村学校,在工作环境中得到的支持很少,学校领导和同事本身学历也不高,大专为主,也没有专业的教育的理论背景,再加上学校氛围散漫,没有牵头人主抓教学和培训这些,导致个人成长很慢。无论是上课还是班级管理、家长沟通方面都得不到支持和帮助。

在参加比赛方面,一切以评职称加分为主,基本上只有涉及到评职称会加分的比赛大家才会参加,不加分的像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微课展示等活动都没有人报名,学校也不管。另外学校的一切荣誉考评等都是看成绩,也不注重孩子们的体育、劳动、社团等等活动。

同事们对于现在的环境和薪资抱怨的居多,但是又没有解决办法,每天都很负能量。不是在交流教学方法,而是每天抱怨家长、学生和学校。学区校长只要成绩,不关心老师的培训和工作氛围,小学校长只求学校安全不出事,不怎么管教学和其他。

我现在的困惑是,目前是否需要专门去充实理论方面的知识,比如说去读一个教育学的研究生,毕竟我不是科班出身;还是以实践为主,继续留在这里教学,通过参加比赛、参加公开课展示等等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实我日常也有在看教育这方面的书,但是书和现实毕竟有些遥远,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是需要有经验老师来提醒点拨一下的。书上说得虽然好,但因为缺乏经验,我一时无法把它落地。

希望能听到您的意见,将会是对我很大的帮助,谢谢!

02

我来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1、仔细看了上面留言中的每一个字。我特别能够理解这位老师的感受,甚至我几乎看到了多年前自己的样子。

我也知道,当这位老师写下上面文字的时候,内心已经承受了多大的折磨与不甘,甚至还有愤怒。

这就是我们刚刚入行的样子吧。怀揣着满腔的教育理想,胸中亦有指点教育江山之豪情。可是骨感的现实,让我们处处碰壁,有时甚至怀疑自己。

我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磕磕碰碰。

2、与其去抱怨这样的氛围,还不如暗自积蓄力量。

再怎么愤怒这样的环境,环境不会因为我们的愤怒而所有改变。

在环境可能恶劣、个人成长缓慢的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暗自积蓄力量,不断的沉淀自己,不断的为自己疯狂充电。只有自己强大才是应对现实最好的方式,要知道,你每天变好一点点,其实这个世界也是在变好一点点。

所以,管他领导有没有水平,那是他们的事情,管他同事怎么样的想法,那是他们的想法。这些都与你关系不大。

你要做的是,每天不断学习。每天固定时间看书,每天固定时间反思记录,每天固定时间去跟同频的人交流,每天做与昨天不一样但是有进步的事情。平时有什么比赛、评比,都去参加,混个脸熟也好,积累点经验也罢,能去就去。

如何在各类评比中,提升自我

反正就是每天努力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3、如果非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可能具体实践比读一个研究生来得有效。一线教师本质上是实践型的,最大的优势就是面对每日多变的学生情况,在于学生斗智斗勇中获得的经验与操作方式,是比教育学理论要深刻的。一个老师带班三年,不断总结,试错,如果是一定理论下的总结与试错,这个老师的成长几乎是快速的。但是一个研究生都三年教育学心理学,未必有这样效果。

主要还是因为一线带班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是具体实操。

所以想要提升自己,还是多实践。

这就是我的最佳个人成长之路

4、为什么看了书、明白了道理,还是带不好班级。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你不是作者。一些书怎么写出来,是作者经历了无数次现实毒打,柳暗花明之后写出来的,一些书几乎浓缩药丸。一个新手难免消化不良,甚至没法进食。

但是一定看书,因为那个作者已经在前方等你了,已经为你照亮了你的一段路。读的书越多,照亮的路越多。

并且随着你的实践深入,你会发现原来那本是这个意思啊,甚至到了后面你还会发现好像这些书都是这个意思,你会发现有一个瞬间你会顿悟,你也要相信书中写的某一句话是在不远处等你的,你要做的是打开步子往前走。

对于看了书,感觉与现实距离遥远很正常,感觉无法落地也很正常,正如上面说的“时候未到”,而这种差距感本身也是读书的一种动力,都看懂了,书也就不要读了。

另外看书也不是唯一的认知与提升途径,不要忘记向身边的高手请教,正如这位老师说的“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是需要有经验老师来提醒点拨一下的”,别人的点评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少掉坑里面。所以凡事多问多请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