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利一本俏皮如猫一样的书,你绝对没看过。”

 发发执笔 2022-10-26 发布于广东
 
上大学时,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迷拉丁美文学。每次去图书馆,都会直奔拉丁美小说的书架。学校图书馆有的拉丁美小说,都被我借过一遍。
文化史上曾有“文学爆炸”,就发生在拉美地区。当时产出了很多名作家。其中马尔克斯,最负盛名,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我读过马尔克斯的大部分书。
我特别感谢大学时集中读过很多文学名著,让我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现在虽然我读实用类书籍比较多,但文学的底子,依然还在。它们构筑我探索世界的基础。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来自“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里奥·科塔萨尔,阿根廷作家,短篇小说家。
这本书,是他最受喜爱的短篇集,但看名字就很俏皮:《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
书的背面,有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和聂鲁达的推荐语。这三位都是赫赫有名的拉美文学作家。他们都如此推崇这本书,更是让人心生好奇。

《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这是一本不属于任何文体的小书,不是小说也不是散文。
翻译者范晔说:“此时在你手中,下一秒钟就可能溜走的这一本是猫一样的书,顽皮,灵巧,充满好奇心,有时严肃得有点好笑,还带有一点点神秘……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指南手册、奇特职业、塑性材料、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
第一部分《指南手册》
以人类日常生活的司空见惯的行为为主角,作者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给这些行为编辑指南。
《哭泣指南》
“常规水平或普通的哭泣表现为脸部整体收缩以及伴随着眼泪和鼻涕产生的痉挛声响,并以后两者收结,因为哭泣在猛烈擤鼻涕的时刻告终。”
“哭泣发生时,应得体地用双手捂脸,掌心朝内。少儿哭泣时应用外套衣袖擦脸,置身于房间角落处尤佳。常规哭泣时间:三分钟。”
如果不是看了《哭泣指南》,我不会注意到原来哭泣有这么些小细节。
更有意思的《上楼梯指南》一篇,第一段解释什么是“楼梯”,第二段教你怎么上楼梯。其中作者还很可爱地解释了什么是右脚:
位于身体右下方,该部分一般会被皮革覆盖,除个别情况外其大小与台阶面积吻合。
左脚即为“左边相应的部分”。
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行为,被科塔萨尔肢解成文字,读来甚是有趣。
第二部分《奇特职业》
记录了“我”奇特的一家人各种奇奇怪怪的行为。如:
在后花园自制一个绞刑架;
在邮局工作的家庭成员给购买邮票的顾客赠送一个彩色气球;
卸下洗手池下的虹吸管,打碎所有房间的管道,甚至潜入城市主干下水道,只为……寻找一根大堂兄打了结的头发;
还有一位姑妈,整天害怕仰面摔倒,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从这个房间走去那个房间需要下定很大的决心……
第三部分《塑性材料》
收集了科塔萨尔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的想法。
例如:“我”作为作家,竟被一个秘书严格管束,无法随心所欲地书写;


一个人切下一条蜘蛛腿,放入信封寄给部长先生;
复活节岛西面有一镜子,镜像回溯,东面有一镜子,镜像预示;
最有前途的抄写员日以继夜地抄书,书本越来越多,“穷人把书当砖用,用水泥粘合砌起书墙,住在书塔的棚屋里。”最终,大海被书本填满,书海建起了俱乐部。
还有一只骆驼,不受待见,最后孤独死去:“太阳落山的时候他慢慢闭上眼睛。从他鼻子里冒出一个气泡,那气泡比他的生命多持续了一秒。”——噢,可怜的骆驼。
我最喜欢的是《抽象的可能性》一篇:
我有尚佳的抽象能力,就是说,如果我不喜欢某个家伙,只需意念一动就能将其从地图上抹去,他喋喋不休的时候我的心思早转向迈尔维尔,而这可怜的人还以为我在洗耳恭听。
下一次被某个不喜欢的人强行拉着听讲,就用上这个“抽象能力”吧。
把人身上的某一部位或物件抽离出来,只关注那一部分,会发现另一个有趣的世界:
  • 许多耳朵成双入队,像翅膀一样,聚集过来,分散开去。
  • 手表们在桌子上空前后移动,分解牛排。
  • 数百颗纽扣静止不动,或者微微一动。
这奇妙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让我叹为观止。这些文字,打开我的脑洞,释放了禁锢已久的想象力。
科塔萨尔说:“生活处处充满了这样的美好。”
如果我也学他这么做,尝试只看到手机,那么我会看到许多手机在等待公交车在搭地铁甚至在马路上走路。(噢这多么危险)
生活不缺少美也不乏趣味,缺的是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如果某天我只关注眼睛,我看到的眼睛们,是明亮的多,还是暗沉的多呢?)
路过幼儿园,看小朋友们做操,如果只关注小脑袋,那么我会看到很多在空中舞蹈的马尾,透着童年的天真活泼。
科塔萨尔喜欢观察细微的事物,如在《水滴的陨灭》一篇中,他将水滴拟人化:
它用全部指甲抠住(窗框),不愿掉下去,眼看着它用牙齿死死咬住而肚子越来越大;终于成了大水滴,气派十足地挂着,突然嗖的一声,就这样,啪,粉碎,乌有,大理石上的一点水渍。
这段描写让我想起沈复,在《童趣》中,他写: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不由得想,我们失去美好的想象力,有多久了?
第四个部分《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
讲了三类人群有趣的日常故事。
科塔萨尔编造了三个名词:克罗诺皮奥、法玛艾斯贝兰萨,分别代表三种人。
他通过一些故事刻画了三种人的性格。虽然科塔萨尔提供了这些刻画,但从未解释过是哪三种人。许多读者觉得克罗诺皮奥就是诗人和作家的代名词。
这一部分的小故事们依旧是萌萌的。
《贮藏记忆》里,法玛贮藏记忆的方式是将记忆牢牢固定,然后用黑色床单从头到脚包上,在房间里靠墙放置;克罗诺皮奥呢,则任凭记忆在家里四散,在其中往来穿梭。
你是哪一种呢?
克罗诺皮奥是一个经常懵逼的群体。《历史》一篇里:
一个小克罗诺皮奥在床头桌上找出门的钥匙,在卧室找床头桌,在房子里找卧室,在街上找房子。克罗诺皮奥在这里停住了,因为要上街恰恰需要出门的钥匙。
最后一句话特别有画面感,我立马被逗笑了。
克罗诺皮奥几乎不生孩子,但是一有了孩子他们就会疯狂,就会发生奇特的事情。例如:
一个克罗诺皮奥生了儿子,立刻心中充满惊叹,坚信他的儿子是美貌的巅峰,血液里涌动着全套化学知识的汪洋大海,美术、诗歌和城市规划的岛屿星罗棋布。于是这个克罗诺皮奥每次看到自己的儿子必要深鞠一躬,言语中致以崇高的敬意。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克罗诺皮奥和法玛两种人群的性格鲜明。对比之下,法玛显得更为理智,而克罗诺皮奥就像一个老小孩。艾斯贝兰萨的故事相对较少。
这本书156页,读起来轻松有趣,很快就可以读完。值得收藏的小书,郁闷时翻出来看看,总有一篇会把你逗乐。
讲真,我就看这篇笔记,都数次被逗笑了~
我认为最珍贵的不是这本书幽默搞笑的语言,而是作者独特观察的视角。
从细微事物着眼,赋予其生命,发现美好和有趣,其实我们也可以,这何尝不是我们寻找灵感的来源呢?魔幻主义如马尔克斯,也喜欢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抓取灵感。
这本像猫一样顽皮、灵巧、严肃又神秘的书,真诚推荐给你。
你有读过什么书,把你逗笑,让你完全放松的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