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颜唐诗三百首之四十七:《夜归鹿门歌》(2)

 松颜客 2022-10-27 发布于贵州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引玉在前:

四、入乎其里求其法

    

1、反衬——人向江村,我归鹿门?——最美逆行者?

再有:两“归”字,两“人”字,两“渡”字,相映成趣。

2、顶针常见,换韵常见,而顶针兼换韵,实为妙法

(1)顶针简述

顶针(真)者,亦称联珠、蝉联,盖上句结尾字词与下句开头字词相同,有似“顶针”而绵绵不绝是也。“顶针”之用,有其强调,有其条理,可通感作者。譬如“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云云。

(2)由顶针看诗句顺序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有云:此作顺序有误,当为:

山寺钟鸣昼已昏,人随沙岸向江村

渔梁渡头争渡喧。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松颜客曰:愚以为: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山寺钟鸣昼已昏,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又有何不可?

如此说来:“渔梁渡头争渡喧,山寺钟鸣昼已昏有何不可?……此作前四句不设白脚,本身几乎就是随性而为,只不过,第四句必须“余亦乘舟归鹿门”为是,盖其“顶针格” (上下两句“鹿门”顶针)使然也。而换韵后四句,因有白脚,起承转合无异议。

(3)由顶针看诗题

松颜客曰:诗忌重复字词,而高手不拘,盖“双” 为重复,而“三及三以上”为强调(或曰“连珠体”)。譬如元稹《古行宫》“寥落古行花寂寞红。白头女在,闲坐说玄宗。  ”又如卢钺《雪梅》“有不精神,有俗了人。日暮成天又,与并作十分春”。本作亦然,“鹿门” 顶针(联珠)出现两次,可知诗题为《夜归鹿门歌》也,法度使然。

3、暗典——君子慎独——惟有幽人自来去

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

松颜客曰:所谓“履道坦坦”,所谓“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其实“君子慎独”也。隐士所隐,谁人见得?谁知陶靖节隐居之时发怒乎?谁知巢父隐居之时狂喜乎?隐士之隐,诗人固不可见,可知“慎独”不易。孟襄阳有此合句,风流坦荡,自有其珠玉之气也。

五、出得其中吟趣斜

   

(一)声线草图:

(二)声韵简析:

松颜客曰:齐齿呼十三元,连押四韵,无所不包;撮口呼六御,去意已定。几处入声字轻快悦乐,哼着小曲归山状如在眼前。换韵之后,“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为律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如若调换为“松径岩扉长寂寥,幽人惟有自来去”亦为律句,可得古绝一首。能“律” 而“不律”,无怪乎“不才明主弃”、无怪乎“失约韩朝宗”、无怪乎“背痈食鱼”。

(三)引玉

六、意逆由君无不可

    

松颜客曰:自谢东山东山再起、陶弘景山中宰相,古人之隐早已真假难辨。更有无需强辩其真假者,譬如陶靖节,坡公有言“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此乃真人。古今得其真者,孟襄阳可为其一。能“律” 而“不律”,其风流更是罕有匹者也。《夜归鹿门歌》,随性随行,顶针而有条有理兼心口合一,如此慎独,能有几人?

七、环肥燕瘦比三家

    

登鹿门山怀古

 作者:孟浩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