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画还需好“导游”

 蓝宁读书室 2022-10-27 发布于河北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绘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门派众多,再加上各国的风俗习惯各异,画家的性格不同,要想看出其中的“门道”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去旅游,同是看故宫,若是不了解其历史,你看到的只会是一间间冰冷空旷的房子,一旦你跟随导游的讲解,知道了这间房子曾经住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故事,对历史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房子立刻就有了沧桑的故事和时间的厚重,再看这房子,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看画也是一样,尤其是古典艺术绘画,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人物和风情乃至人们的思想、政治、科技的改变,都会反应到绘画中,如果没有人来告诉你画中的深意,你看到的只会是暗淡的颜料和不知所云的形象,哪怕你能看出作者画的是什么,如果不了解背后的故事,恐怕也不会产生欣赏的兴趣。这时候,有一个好的“导游”就非常有必要了。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这本书就像一个精美的古典艺术绘本的展览,在这个大“展厅”中,“陈列”了17个主题、33幅艺术作品,作者中野京子就像一个优秀的导游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绘画世界。


在看一幅画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画中的形象。作者用细腻生动的笔触给我们描绘出了画中的人物形象、面部表情,穿着的服装甚至配饰,和画面搭配着看,既能看到你原来看不到的东西,也能看出作者对画作中形象的感情。有了这种铺垫,你会忍不住想要了解更多。作者深知读者心理,于是,她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画中刻意或者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历史细节上。这些小细节或有一定的隐喻、讽刺意义,如《狂暴的选举》中的《拉票》圆桌上的“牡蛎”所代表的“情欲”,含义深刻地揭示出政治的丑陋;或有一定的时尚含义,如《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中的阳伞所体现出来的产业革命的缩影和时尚味道;有的则代表着一个人的权利和爱好,如《伊丽莎白一世》中女王身上繁多的蝴蝶结和耀目的珍珠,完美地体现出女王的时尚观;有的则提示出画面中的缺憾和不足,如《歌德在罗马乡间》中歌德的大长腿;还有的则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工艺,如同一幅画中歌德穿的那双分不出左右脚的鞋子。这些细节不仅让读者了解了画中所描绘的内容,加深了作品的深度,还充分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要知道,这些内容,光靠看是看不出来的,有了作者的解说,读者才有了顿开天眼的豁通之感,看画时就有了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


绘画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代表着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作者的情感好恶以及思想动态。所以,中野京子除了介绍画面内容和注重细节之外,还向读者介绍了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征以及画家的生平故事,如对于一些肖像画,作者还介绍了画中主人公的故事甚至一些情感八卦,如《腓力二世》的主人公的政治婚姻、歌德的情感经历,这些无疑大大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对于一些早有定论的人物,作者还做出了一些自己的评价,如根据《理查三世》中的人物形象做出的人物性情的推断。历史和现代的观点交织,不仅让画作更加神秘立体,还引起了读者对那个时代的好奇。历史知识和画作相辅相成,绘画是历史的一部分也佐证着历史,历史因为绘画作品的存在而更具体生动。


作者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婉转温和的叙事方式,各具特色的导入方式,把一幅幅历史画作串联起来,展现出一个奇异而有特色的艺术世界,让读者不仅看到热闹,还看出了门道,实在是一个优秀的绘画导游!

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本绘本赏析书,书中的插图有些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些有趣的细节就显得模糊不清,如果能在排版过程中加大幅彩页并在相应的地方标注,效果会更好吧!不过,瑕不掩瑜,因为“导游”的细致周到,这点阅读上的不方便很容易在作者优美的文字中很快消失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