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孩子不想去上学,他在想啥

 蓝宁读书室 2022-10-27 发布于河北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去幼儿园、小学,天天周而复始,对五六岁的小孩子来说,确实有点枯燥乏味。所以,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不想上学的情况吧。一旦耍赖,任凭你怎么说,就是不出门。你会不会好奇,这时候,孩子会想些什么。

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冬天尤其不想起床,每天早上都要费很多口舌才能叫起来。有一天,他不仅自己不起床,还抱着我的脖子不撒手。我哄他说:“你再这样,妈妈就要迟到了,就会被扣钱,还会挨领导批评。”没想到,他抱得更紧,大声喊:“你去对你们领导说,就说我说的,以后上三天歇两天!”喊完了,他反而松了手。可能,他自己也觉得这句话不够权威。后来就在我连哄带劝下起了床。

你看,很多孩子不想去上学,不是不知道应该去,而是遵循了想舒服的本能,不愿意去。其实,也带着试探的意思,看家长是否够坚决。一旦看出你的犹豫,那就可以再纠缠一会,遂了在家的心愿。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孩子的现身说法吧。

《如果我不去上学》的作者是罗谢慈,创作这本书时,他才七岁,正是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早上醒来,忽然就不想去上学。但又知道必须去,怎么办呢?于是,他想着让别人代替他去。让谁去好呢?蜗牛吧,不行,太慢了,还没到学校就放学了;让大猩猩去?不行,太闹了;让小蛇去?不行,连个手也没有,写作业只能画圈……一个个否定下来的结果就是,上学这件事,还真得亲自去才行!

小作者脑洞大开,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能想到的动物都拉出来了一遍,觉得谁都不能胜任。故事在不想上学中开始,到来到教室结束,中间的想象部分,在一片忙乱中透出童心的俏皮和幽默,以及对代替自己上学这个想法的否定。孩子在提出一种动物的时候,几乎立刻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与其说是在否定动物,不如说是在否定自己不去上学的想法。当他来到学校的时候看到同学们,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曾经过内心的挣扎,但最后都战胜了那个懒惰的自己,来到了学校。

其实,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虽然小主人公一直在给自己找替身,但内心深处是知道怎么做的。所以,从故事一开始,小孩子一醒来,他就在慢慢地起床。他想象的过程,也是他起床的过程,先是醒过来在床上趴着,然后坐起身打哈欠,再穿裤子,穿上衣,和小狗玩,在床上翻跟头,最后下床吃饭。对于家长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是舒缓的,漫长的,可对于孩子来说,这何尝不是他们说服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呢。

有意思的是,绘者充分利用影子来拓展孩子的想象,暗示并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孩子盖着被子,趴在床上的影子就像个蜗牛。这时候,他应该还没完全清醒,所以脑子是木木的,很迟缓,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蜗牛。等他坐起身,精神点了,打个哈欠,墙上的影子就变成了大猩猩;等他躺下来,伸着一条腿穿裤子的时候,影子就像一条大蛇;举起小狗的影子,就像一个长颈鹿……孩子的思维直观而简单,他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他的那些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毫无依据,而是他根据墙上的影子想到的!这样的预设给了读者充分的提示,也为后文发展做好了铺垫。

书中用色彩斑斓的画面来表现想象的丰富多彩,用黑白画面来表现小主人公不想去学校的无奈,两种颜色互相交叉,让读者在每种想法中迅速切换,鲜明而有趣。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很多彩蛋埋伏。小主人公上的学校是森林鱼小学,森林鱼小学旁边有个森林鱼书屋。这个森林鱼到底是个啥?哈哈,森林鱼是这本书的出版策划机构。不仔细看或者不注意,你可能会忽略掉这个隐形广告哟。

书中还有一个地方是小主人公去吃早饭的时候,小狗推开了一扇虚掩的门,门上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司令部”。再往后翻,小主人公背着书包去上学,推开门和床上那个鼓鼓囊囊的人形被子说再见的时候,你会发现门边有个小黑板,上面写着“罗司令周一任务:下班后买菜、做饭、洗碗、拖地”。你有没有好奇,这个罗司令是谁?嘿嘿,罗司令就是罗谢慈的爸爸,江湖人称“罗司令”。这个人物在前面也有友情出镜哟,他还和小朋友一起在教室的水池里玩水来着。同时,,他还作为压轴人物出现在了封底。原来,小主人公都去上学了,罗司令却还没起床。他的枕边放着一张纸,一支笔,上面写着:如果我不去上班……看来,不只小孩子不想上学,大人也会有不想上班的时候。故事就这样在我们微微上翘的嘴角中结束了。这时候,你会想,哎呀,小孩子不想去上学也是可以原谅的吧。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所以,对于小孩子偶尔的赖床,家长们要宽容以待,千万不要一看见孩子不起床就大声嚷嚷,连声催促,这只会让他觉得很烦,很刺耳,造成的结果就是心里更加抵触,更不想起床。每天告诉他起床的时间,允许他有个缓冲的过程,让他可以从梦中懵懂转换成清醒。科学证明,人睡醒后,由抑制状态转入兴奋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立即起身穿衣、洗漱,身体没适应过来,血流也比较慢,不能及时将氧气输送到大脑,就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最好的办法是把闹铃设置的比预定起床时间早几分钟,铃声响起后在床上缓一缓,等脑子慢慢清醒过来,在被窝里活动一下手脚再起床。这点时间足够他慢慢回神,只要不再睡过去就行啦。

但宽容并不等于纵容,等孩子已经足够清醒,也不是因为病痛或者受欺负等外在原因不想去上学,只是想偷懒,那家长一定要温柔但坚定地告诉他:上学不是一件讨价还价的事,耍赖是行不通的。你的态度坚决了,孩子就会充分认识到哭闹是没用的,以后就不会再用这招。

再有,从这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家长对于孩子所谓的“胡思乱想”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鼓励孩子想象,有兴趣的还可以把孩子的想象记录下来,既可以作为回忆保存,还可以像这位小作者的爸爸一样帮孩子整理出来,说不定能成就另一本有意思的童书。

所以,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就会发现,孩子的想法虽然有时候很幼稚,却真实有趣,对家长理解孩子有很大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说,绘本不仅是孩子的读物,也是家长重新认识孩子的一个途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