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大进教授:肥胖叠加伤害大,糖脂同管,保持健康体重对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

 医学abeycd 2022-10-27 发布于湖北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迅速攀升,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也更高。

在中国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部分肿瘤的风险增高相关。因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肥胖也是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之一。我国年龄在4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3. 2%。医路讲糖邀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研究所邹大进教授就如何有效控制超重、肥胖导致的相关疾病,如何有效管理患者的代谢紊乱问题进行探讨。



1.判断超重肥胖:早点“熄火”慢病的发动机

第一,国际上通用判断超重、肥胖的方法是,根据体质指数(BMI)来判断。BMI指数的计算方法很简单,计算公式是:BMI = 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²)。中国人的判断标准是:
BMI<18.5属于偏瘦;18.5BMI<24.0属于正常;24.0BMI<28.0属于超重;BMI28.0属于肥胖。
第二,判断是否有腹型肥胖,测量腰围:男性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5厘米为腹型肥胖,腹型肥胖对代谢异常的影响更大。
如果是体重已经超出正常标准,确实要小心患上糖尿病。BMI越高的人,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一项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表明,肥胖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6倍,其作用甚至远大于遗传。超重/肥胖还是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严重脂肪肝和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2.认清肥胖危害:保持健康体重刻不容缓

4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超重及肥胖患病率的升高。我国的超重诊断标准为BMI指数为24,但截至去年,我国居民平均BMI指数已经达到24.2,这意味着相当大比例的人群处于超重、肥胖状态,而这也必然会成为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在内的多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作为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动机”,肥胖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关注肥胖问题,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是防控很多慢性病的关键。



3.肥胖发病原因:源于脂肪组织病变

脂肪组织分泌的第一个重要的激素是瘦素。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机体进食,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脂肪细胞“发福”后虽然能产生更多瘦素,但这些瘦素不能和受体好好结合,导致瘦素抵抗,结果就会出现肥胖、胰岛素抵抗乃至发生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
脂肪组织分泌的第二个重要激素是脂联素。脂联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脂肪细胞在“发福”之后,分泌脂联素减少,导致脂联素水平降低。有研究证实,人体脂联素的水平与BMI和体脂含量呈负相关,肥胖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普遍降低。而且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肥胖患者的脂联素作用也出现了异常。无论是脂联素分泌减少,还是功能异常,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进而影响血糖。



4.食物让人成瘾,肥胖可能是种精神病

过量进食会使大脑中的奖赏系统更加活跃——在一些人中,奖赏系统甚至活跃到让人们不顾大脑的警告!当人们吃下一定食物后,大脑会发出信号,让人们停止进食。肥胖者就像吸烟成瘾者、酗酒者和吸毒者一样,他们吃得越多就越想吃。不论贪食是否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成瘾,只要它和吸毒一样,是以同一种方式刺激同样的大脑回路,那么抑制奖赏系统的食物和药物,就可以帮助肥胖者少吃一些。



5.肥胖精准治疗:当前挑战重重

邹大进教授认为肥胖治疗当前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在国内正式获批的减肥药只有奥利司他,而代谢手术带来的创伤又比较大。此外,我们还要面对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这些减肥过程中的“拦路虎”,因为在胰岛素水平升高的背景下,大量脂肪会被“押送”到脂肪细胞里,增加了脂肪动员的难度。
第二,患者食欲管理方面做的不够。当前的减肥理念强调“管住嘴,迈开腿”,虽然“饥饿”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减肥效果,但往往难以维持。因为在长期的饥饿状态下,患者会出现食物成瘾,时间越长越想吃东西,所以往往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失败。因此,减肥“不饥饿”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第三,对运动存在错误认知,患者需要在有氧运动中适当增加抗阻运动,通过增加肌肉量来提高基础代谢率。运动和营养饮食的匹配不好,减重不可能成功!
邹教授指出,减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坚持半年左右才能看到明显效果,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且需要终身维持。要树立一旦肥胖,终身减肥的理念,即使是接受过代谢手术,也应采取生活方式干预进行终身的科学管理,使体重降低到目标范围。



6.控制体重达标:改善糖尿病患者代谢功能

邹大进教授认为肥胖对于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存在重要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肥胖的管理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一项名为DiRECT的大型国际研究就在关注减重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的影响,该研究显示,在恰当的生活方式管理下,减重超过10 kg的糖尿病患者中60%可以在无药物帮助下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当减重超过15 kg,这一比例则可以达到86%。同时,对于伴有超重、肥胖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减重10 kg之后,其平均血压水平则可下降11 mmHg。对于高甘油三酯、脂肪肝、冠心病患者,有效减重也可大幅度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成功进行体重管理后,是完全可以达到糖尿病缓解或逆转的目标。控制肥胖问题,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7.糖脂代谢共管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约为50%,混合型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起到重要影响。由于高血糖的存在,血脂异常对血管的破坏作用约可增加3~4倍。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糖脂代谢需要同时管控,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邹教授强调,“这一过程中,进行有效调脂治疗是极为关键的,目前一般建议将各项指标控制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 mmol/L,甘油三酯<1.7 mmol/L,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邹教授提出了一个心血管健康的管控号码,简单易行,可遵照执行。记住这个号码:13080-7-18-24-0
血压:低于130/80 mmHg
血糖:A1C低于7%
血脂:LDL-C低于1.8 mmol/L
体重指数:低于24 kg/m2
吸烟:为零(立即戒烟)。
以上是:一胖伴三高,共管齐达标;减重是关键,戒烟不可少!



8.减重未来展望:新药研发带来更多获益

肥胖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众多疾病的“源头”,代谢手术虽是减重的最好手段,但创伤较大,患者难以接受。因此,有效的减重药物研发仍是当务之急。特泽帕肽[TirzepatideTZP]是一种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单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2.3%,血糖达到正常(HbA1C小于5.7%)的患者比例为56%。而最新的SURMOUNT-1研究结果显示,TZP在肥胖领域也有显著的减重疗效,每周15 mg 72周治疗,体重下降达20.9%,这是一个惊人的结果,堪比代谢手术的疗效。
总之,目前中国肥胖临床管理与治疗仍存在多个痛点。在疾病前期和早期进行有效的减重治疗,可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肥胖相关并发疾病,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风险和疾病的病情进展,带来多方面的临床获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