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誉为官员楷模|勤政爱民的“苏贤良”

 苏氏信息平台 2022-10-27 发布于广东

传家风丨扬正气丨铸族魂丨促发展





勤政爱民的“苏贤良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初入仕途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他一生“历典八州、行程万里”,被后世誉为官员楷模。
在全国文化先进县、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凤翔县,苏轼的名气就如同这座先秦古都一样响亮。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底,刚满26岁的苏轼初入仕途,以大理评事签书的京官身份到凤翔府任判官。此后三年间,他在凤翔府大刀阔斧改革“衙前之役”,推行“官榷与民”,正法令、免积欠,其勤政爱民的情怀深受百姓爱戴,被誉为“苏贤良”。
苏轼一生虽然仕途坎坷,但他始终怀有一颗心系黎民百姓和家国天下的赤诚之心。这一点从他初涉官场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凤翔府的“秘书长”,苏轼掌管五曹(兵、吏、刑、水、工)文书。刚到凤翔,他就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当地百姓有苦难言的“衙前之役”令他深受触动。凤翔盛产木材,朝廷每年令百姓将木头编为木筏、装满货物自渭河顺黄河而下、经三门峡天险运往京城作为皇家建造之用,而后又将各种军粮沿河流逆行送到前线。因官府每年规定的押运时间恰逢黄河汛期,加之衙前役不一定是驾船熟手,所以翻船事故经常发生,大多数差户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而官府却墨守成规、毫不变通。于是,苏轼给宰相韩琦上书《上韩 魏公论场务书》曰:“见民之所最畏者,莫若衙前之役”,建议“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得到批准。之后官府准许衙吏们自选熟练水手、择时完成运输任务,灾害减少了一半以上,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
“衙前之役”的改革成功不仅让苏轼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从百姓需求出发、改革为民的信心。在凤翔府掌管理欠,为朝廷催粮催款催税时,他发现积欠百姓大多都有悲惨的遭遇,有的押送竹木不幸被洪水冲走了,有的保管的粮食布帛发霉了,按照规定这些损失都要由他们赔偿,但小民怎能赔得起。朝廷对这些百姓本来施恩予以赦免,可一些贪官污吏却罔顾法度,将朝廷的赦免法令改为金钱赦免,趁机敲诈勒索,没钱的继续坐牢。这件事令苏轼十分气愤,他在《上蔡省主论放欠书》中说:“今诏书具已许之,而三司之曹吏独不许,是犹可忍耶? ”并要求“至今苟无隐欺者,一切除免”。苏轼遂行仁政,减免劳役,又查点各处牢狱,放了许多含冤的百姓,使那些欠债之人“皆得归,安其藜糗,养其老幼,日晏而起,吏不至门”。苏轼为国正法度、为民免积欠,百姓们都大呼苏轼为“苏贤良”“苏青天”。
从小接受儒家民本思想熏陶的苏轼一直信奉“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在凤翔府任上,苏轼发现,朝廷为了保证税收,对酒、茶、盐、木、矾等主要经济商品实行官府专卖、统一配售,严禁民间私营,称为官榷。该项税收从宋初的约400万贯,到宋仁宗年间已增至2000万贯,致使民间经济疲软、商业收税降低。加之陕西一带的百姓经过元昊叛乱本已元气大伤,苛捐杂税、徭役负担又甚重,百姓生活十分困苦。面对此情此景,苏轼再次上书朝廷,指出官榷的危害“使民日益困穷而无告,朝廷数十年以来取之无术、用之无度,是以民日困、官日贫……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主张官榷“尽以予民”,把茶、酒、盐等生活必需品由官卖变为民卖,限制官府的专利、垄断,使百姓收入日渐增加。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样做虽然使官府失去了一些利润和税收,但却极大地活跃了民间经济,随着坐贾和行商的发展,官府的交易税收不断增加,总收入不降反增,从而实现了朝廷创收和百姓福祉的双赢。
不仅如此,在凤翔府为官期间,苏轼还查决讼案、减决囚犯、赈济灾荒、倡导发展酒业,办了许多亲民爱民的好事实事,并留下了西湖的姊妹湖东湖以及《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论》等千古名篇。在今天的凤翔街头,仍随处可见苏轼当年在凤翔府任职期间官榷予民、公正司法、疏浚东湖、改善漕运、礼孔崇儒等典故版画和人物镌刻,形态迥异,风物相宜,精神照人,使观者驻足犹闻当年苏轼在凤翔满腔热血心系百姓的事迹。
由关注民间疾苦到胸怀家国天下,在凤翔府初仕的三年奠定了苏轼一生的为政思想。虽然他一生宦海沉浮、几经波折,终被变法所困,但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改革态度和一贯勤政爱民、改革为民的改革思想终其一生都未曾改变,深受后人景仰,成为后世为官者学习的榜样。



凤翔苏文忠公祠

凤翔古称雍,是周室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是省级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千古一帝秦始皇曾在凤翔祭祖加冕,春秋五霸秦穆公在此建立赫赫霸业。东湖和凤翔的历史一样悠久,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周人认为是祥瑞之兆,故名“饮凤池”。 苏轼有诗云:“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北宋仁宗嘉佑六年,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倡导官民疏浚扩池,种莲植柳,建亭修桥,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之遥,更名为东湖,沿用至今。东湖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历代均有修葺,现占地约20公顷,其中水面12公顷,有古建筑30多处。三十年后苏轼又在杭州疏浚了西湖,两湖南北遥望,因而东湖与西湖被称为“姊妹湖”。有诗曰:“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 

君子亭为苏东坡所创修。宋代之前东湖之中就栽种有荷花,苏东坡又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习惯,亭子修好之后,他在亭畔栽了几百杆竹子。在古人眼里,荷花和竹子都是君子的象征。苏轼又自许为君子,于是取花、竹、人三君子之意,取名为君子亭。后来有南方人魏琪到湖中游玩,提写一副对联:两岸回环先生柳,一湖荡漾君子花。更是点明君子亭的意蕴。

喜雨亭是苏轼所建,原址在凤翔府衙内,后人为了纪念苏轼的文章政绩,迁建于东湖,牌匾是苏轼亲手所书。

     宋朝嘉佑七年,苏轼在凤翔任职期间,自然灾害一直比较严重,特别是天气干旱少雨的现实,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地方官,苏轼关心民间疾苦,在人民痛苦的生活面前,有一种深深的自责和惭愧,希望消除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因此他就多次代替太守四处求雨,奔走于山川之间,颇为辛苦,但求雨未果。苏轼也是一个比较求真务实的人,他仔细翻查以前的材料,发现在宋以前唐代将附近的太白山雨神封为公爵,而到宋代被封为侯爵,低了一等,所以他上书朝廷,请求为太白山雨神恢复公爵之位,也许是上天真的被人们的真诚所感动,果真下了三天大雨。苏轼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高兴地为他刚建好的亭子命名为“喜雨亭”,并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喜雨亭记》,这篇文章以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为主题,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为民造福的这场大雨的喜悦之情,其中对百姓的关切,对官员一心为民真诚求雨的赞美也溢于言表。

宛在亭也为苏轼创建。清乾隆19年,太守朱伟业在《宛在亭记》中就有:伊人宛在秦诗也。 诗经秦凤中有一首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给亭子取名“宛在”,就是取这首诗中“伊人宛在”之意。

春风亭是清同治年间凤翔知府蔡北槐创修。取名春风亭,是为了赞扬苏轼在凤翔时的政绩如过春风,给凤翔人民带来了春风一般的温暖。 在明、清时代,春风亭是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宴宾会友的地方。在这里摆桌酒席招好友同饮,或由此登上小舟,荡漾于湖心,确是一桩美事。因此,宛在玩月,春风亭荡舟,成为古人游历东湖一大乐事。

苏文忠公祠,据清凤翔知府熙年重修东湖碑记载,苏东坡离开凤翔后,“后人景仰芸徽,建祠湖岸,由宗迄今,兴废叠作”。而现存的“苏文忠公祠”是以清人熙年所建之规模恢复修建,建有正殿、仝笑山房、鸣琴精舍等附属建筑,规模宏大,气象庄严。正殿内有汉白玉苏公像,前院影壁上镌刻着苏轼二千余字的名篇《思治论》。

凌虚台原址在凤翔府衙内,为北宋太守陈希亮所建。台与室同意,本意指用土方筑成的正方形高而平的建筑物。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凤翔知府熙年重修东湖苏公祠时,见苏公祠左侧地势宽阔,就将此台迁来至此。凌虚台上建有适然亭,为知府熙年所建,后来台存亭毁。民国九年(1920年)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司令郭坚重修。
关于凌虚台的创建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陈希亮是苏轼妻子王弗的同乡,陈希亮任凤翔太守期间,每逢在衙内闲情散步时明知廊外有鸡峰山和太白山,可是总也看不到,于是嘉佑八年,他在后院修了一座高台,取名凌虚台,闲暇时好观望四野的风景。凌虚台修好后,陈希亮让苏轼写一篇文章刻石留记。陈太守军人出身,待下属十分严格,可年轻好胜、恃才傲物的苏轼就不愿屈从,于是两人之间经常闹矛盾,苏东坡便在《凌虚台记》中暗含讥讽。文章大致说凌虚台修在凤翔,凤翔这个地方是周秦汉唐的故址,周秦汉唐的宫殿早就没影了,凌虚台总有一天也会灰飞烟灭。建筑尚且如此,况且人事乎?讽刺陈太守官高位显并不足恃。陈希亮看了这文章毫不介怀,一字未改命人刻于石上。也许,陈希亮就是要让少年得志的苏轼明白他的一番良苦用心,后来苏轼也意识到自己当时年少气盛,对官场、对世事的认识很肤浅,就又写了一首《凌虚台诗》

会景堂原名会景亭,原址在城外南溪,苏轼在凤翔为官时曾将此亭向西迁移,更名为“招隐”并题写了一首诗,鼓励后人大胆创新改造亭子,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清光绪二十四年,知府傅世炜将会景亭迁入东湖,并改名为会景堂。

鸳 鸯 亭

鸳鸯亭是清同治十年,凤翔府西凤营参将常瑛,受知府李慎委托而创建。鸳鸯亭建于桥上,桥中央为六柱双顶亭,连为一体,好似一对鸳鸯屹立于湖中。鸳鸯亭彩绘有苏轼与夫人王弗夫妻恩爱的故事图案。王弗16岁嫁给19岁的苏轼,王弗知书达礼,温柔贤惠,对苏轼的事业以及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帮助。两人感情一直很好,遗憾的是,他们只共同生活了十年,王弗便留下年仅六岁的儿子苏迈离开了人世,苏轼在她的坟茔旁亲手种植了三万株短松树以记哀思,苏轼还悲亡妻三年不作诗赋。又过了十年,苏轼为亡妻写下了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诗中写到他在梦中见到了妻子王弗正座在窗前,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咋见惊喜万分,本有千言万语但此时此刻二人只有默默注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霎时间千行热泪夺眶而出。表达了对妻子的哀思之情。于是后人套建这座小亭来纪念他们夫妇。

洗 砚 亭

相传苏轼幼年在他的家乡眉山县纱觳镇“来凤轩”读书,与弟弟苏辙一块儿玩耍时,在地上挖出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质地特殊,像鱼的皮肤一样非常地滑嫩,颜色呈浅碧色的,布满星似银点,敲击有清脆悦耳的声音,非常地吃墨,是一种上等的砚台材料。父亲苏洵于是特地请玉匠雕琢成砚,取名为“天石砚”。苏轼非常喜欢这方砚台,来凤翔任职时也随身携带,并用此砚在东湖挥笔赋诗作画。每用过之后,他都会用湖水洗干净。他在凤翔为官三年,不仅留下了显赫政绩,还著有大量诗文,著名的“三记一论”(《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论》)等名篇佳作就成于凤翔。后人为了纪念苏轼在东湖修建了这座“洗砚亭”。 

不 系 舟

不系舟其实也称为石舫,石舫是园林中经常见到的一种建筑,底部通常用石砌建,故名石舫,俗名旱船。因为永远不会移动,又称止舟。石舫形状似船,却是屋,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的建筑,满足了游人游、赏、居的特点。
     不系舟最早修建于清同治十二年,知府蔡兆槐创修不浪舟于湖北水中,后毁。1920年,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司令郭坚欲修复不浪舟未成,于东湖北岸修画舫一座,取苏轼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命名为“不系舟”。这首诗是苏轼遇赦北归途中经过金山龙游寺,看到庙中自己的画像,感慨万千。他曾经青云直上、指点江山,也曾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四十五岁被贬黄州,五十九岁被贬惠州,六十二岁被贬儋州,他的经历中似乎多了几分坎坷与折磨,但是也许恰恰是这样的苦难经历,造就了他独特而鲜明的魅力。
      东湖,是苏轼活的纪念馆,千年的沧桑,多少曾经已烟消云散,东湖因世人对苏轼的敬仰而世代相传,不断修葺。每一个亭台都是一处风景,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离不开苏轼。青年的才黄横溢,初入仕途的意气风发,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东湖一一见证着。

附:苏轼《东湖》: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流走汉涵。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
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
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飘摇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曝晴复戏雨,戢戢多于蚕。
浮沉无停饵,倏忽遽满篮。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
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彩羽无复见,上有鹯搏鹌。
嗟予生虽晚,考古意所妉。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
《卷阿》诗可继,此意久已含。扶风古三辅,政事岂汝谙。
聊为湖上饮,一纵醉后谈。门前远行客,劫劫无留骖。
问胡不回首,毋乃趁朝参。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
不辞日游再,行恐岁满三。暮归还倒载,钟鼓已韽韽(音谙)。

来 源 | (宝鸡市纪委监委)、陕西法制网

点开此处了解更多

《三苏祠宇遍神州》杭州苏文忠公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之眉山三苏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之郏县三苏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之 金华三苏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文安苏洵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昌化东坡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雷州苏辙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乌程苏公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诸城苏公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蓬莱苏公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惠州东坡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儋州东坡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霍山三苏祠
《三苏祠宇遍神州》琼山二苏祠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