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训宝典之二百二十四:窦克勤家训《寻乐堂家规》之六《教儿》上

 心理咨询诊所 2022-10-27 发布于山东

在“教儿”一章中,作者认为“教儿不于其早,则圣功未豫,积习难除,后欲规之于道,不可得也。故自童蒙以至成人,肯令亲正人,闻正言,行正道,夫而后可无不正之子矣,则熏陶渐染之功也。”其中内容又分为重胎教、端蒙养、化凶暴、习仪节、课诵读、正心术、检行止、敬尊长、遇道途、近长者、远狎侮、戒骄慢、戒出游、戒贪酒、戒夜饮、戒近娼、戒近赌、戒私蓄、戒私与、戒自专、戒血气、戒安逸、戒戏谈、择术业等二十四条,包括了从胎教到长大成人整个过程的教育内容。

热推

笑死我了。。

点击查看

窦克勤家训《寻乐堂家规》之六:

教儿上

教儿不于其早,则圣功未豫,积习难除,后欲规之于道,不可得也。故自童蒙以至成人,肯令亲正人,闻正言,行正道,夫而后可无不正之子矣。则熏陶渐染之功也。重教儿。

重胎教

古人重胎教,盖教子于未生之日也,要知只是视听言动,悉准于礼,一如平日之庄敬自持而已,非外此更有所谓胎教。

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教一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端蒙养

当二三岁怀抱之时,即因事为教。如食一物,必令之让父母兄长,及教以作揖念书之类,皆是。如此将礼数当作家常话与他说,他习之既久,长易为教矣。

化凶暴

小见打骂人,为之父母,有喜而逞之者,动曰精灵,不知积习既久,便成凶暴。须于小时早行变化之法,遇有打骂人时,即行禁止。

习仪饰

至四五岁时,便教以出入起居之常,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言语饮食衣服之正。尝举古人孝弟等事,与为讲说化导,此后渐渐长大,不可不早加拘束也。

张横渠先生曰:教小儿,先要安详恭敬。今世学不讲,男女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益凶狠,只为未常为子弟之事,则于其亲,已有物我不肯屈下,病根常在,又随所居而长,至死只依旧。为子弟,则不能安洒扫应对;接朋友,则不能下朋友;有官长,则不能下官长;为宰相,则不能下天下之贤。甚则至于狥私意,义理都丧,也只为病根不去,随所居所接而长。

课诵读

至五六岁,先令读《三字经》,次令读《小学》、《孝经》、《四书》,时加讲解,以开明其心。俟十数岁后,渐令读《五经》,可渐课以文。若戏文、小说及一切荡心之书,切不可使之入目。

正心术

立心务要正直忠厚,不可险邪诡诈,此君子小人之所由分也。

检行止

制行务要正大光明,不可苟且污辱,此远近通塞之所由辨也。

敬尊长

在尊长之前,立不敢跛,坐不敢侧,不问不敢言,有问不敢怠。言必安详,行必后随,不敢嬉笑自恣,食必有让道。

曲礼曰: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遇道途

道遇尊长,趋而揖。尊长骑,卑幼亦骑,则下,徒行者趋避。尊长徒行,卑幼骑,则下,俟尊长行既远,然后骑去。

曲礼曰: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近长者

起居先后,子弟不敢与长者并。至于作事,却要与长者共,便长畏惮,消慢易,是厚重老成模样。

译文:
 

教儿

不尽早教导儿子,就是没有做好培养圣贤的预备工作,养成坏习惯难以戒除,之后再想规范到正道上,就做不到了。所以从蒙童到长大成人,能够让他亲近正人君子,听到正确的道理,走上正确的道路,之后才不会成为品行不正的人。这都是熏陶影响的结果。重视儿子的教导。

重胎教

古人重视胎教,是从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教导,要明白只要涉及看到听到说话做事,都要符合礼法,就像平时保持庄重恭敬就好,不是其他还有什么胎教的方法。

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性格庄重诚实,有很好的德行。怀有文王时,不看邪恶的事,不听俗乐,不说傲慢的话,生下文王,通达而智慧,教一就懂得一百,最终成为周朝的祖先。君子认为太任是懂得胎教的人。

端蒙养

两三岁抱在怀里的时候,就要按照事务教导。比如吃一个东西,就让他敬让父母兄长,以及教导作揖念书之类,都是。这样把礼数当作日常的说话告诉他,习惯时间长了,长大就容易教导了。

化凶暴

孩子小时候看见他打骂人,作为父母,还有喜爱炫耀的,动不动说孩子机灵,却不知习惯久了,就成了凶狠残暴。要在小时候尽早采用改正的方法,遇到孩子打骂人时,马上禁止。

习仪饰

到四五岁时,就要教导出入起居的常礼,打扫卫生应对答话的分寸,说话饮食穿衣的规范。用古人孝悌的事例,给他讲解教导,之后渐渐长大,不能不尽早开始约束行为。

张载先生说:教导孩子,首先要安祥恭敬。现在的教导不说这些,男孩女孩从小就娇惯懒惰坏了,长大国家凶狠,只因为不经常做子弟应该做的事,对于父母,就有了不肯顺服的对立心思,而且留下了病根,又在这个环境长大,到死都是这个样子。作为子弟,不能安于打扫卫生应对答话的琐事;和朋友交往,不能谦卑对待朋友;在长官面前,不能谦下对待长官;做了宰相,都不能谦虚对待天下的圣贤。甚至于徇私情,丧失正义,也都因为病根没有去掉,而随着环境和交往的人逐渐增长。

课诵读

到五六岁,先让读《三字经》,然后读《小学》、《孝经》、《四书》,随时讲解,开启心智。等到十几岁后,逐渐让他读《五经》,然后渐渐学习写文章。像戏曲、小说以及一切动摇心思的书,千万不能看。

正心术

心志一定要正直忠厚,不能邪恶诡诈,这是君子和小人区分的标准。

检行止

品行一定要正大光明,不能随意卑污,这是分辩品行是否高远达观的标准。

敬尊长

在尊长面前,站不许跛脚,坐不许斜靠,不问不能说话,问话不能怠慢。说话要安稳,出行要跟随,不能随意嬉笑,吃饭一定做到谦让。

《礼记·曲礼》说:见到父辈的人,不让走近不能靠近,不让离开不能走开,不问话不能应对,这是孝子的品行。

遇道途

在路上遇到尊长,赶忙到跟前作揖。尊长骑马,晚辈也骑马,要下马,步行快走避开。尊长步行,晚辈骑马,要下马,等候尊长走远,再上马离开。

《礼记·曲礼》说:跟着先生,不隔着路和别人说话。在路上遇到先生,快步近前,正立拱手,先生和自己说话就应答;不和自己说话,就赶紧离开。

近长者

日常生活里,子弟不能和先生一起。至于做事,就要和先生在一起,能够增长敬畏之心,消除怠慢随意,养成厚重老成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