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自痊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2-10-28 发布于江苏

自痊

涅槃旧迹又还初,老守青灯班氏庐。

省眺窗前三里雾,思填案上五分书。

衰身已叹知餐减,病眼安能期翳除。

且把愁心抛昨日,人生更有几欢如?

【注释】读宋代诗人陆游的《自咏》诗,依韵而咏他事。原诗云:“常记当年入洛初,华灯百万掷樗蒱。平生意薄刀笔吏,投老身为山泽臞。已罢向空书咄咄,尚能击缶和呜呜。今朝客至无寻处,正伴园丁属斤芋区。”依韵诗作于2022年10月25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涅槃了旧时的痕迹竟然又还返本初,一颗苍老之心厮守着青灯中的班氏之庐。在反省中眺望窗前的三里之雾,在沉思中填写案上的五分之书。衰弱的身体已经感叹知道减餐,一双病眼哪里还能期待白翳消除。且把忧愁之心抛到昨日,人生还能有几回欢如?

首联中的“还初”,指回到人性本初纯真的状态。亦指回到原初的状态。见唐代诗人卢僎的《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诗:“乡入无何有,时还上古初。”又见宋代诗人姚勉的《及第归入江西界》诗:“得得还初隐,秋风信马蹄。此心宸极北,今日大江西。戏彩呈君赐,擎珠教御题。家庭真乐近,蓐食听晨鸡。”

这一联中的“青灯”,指光线青荧的油灯。见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又见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江宁夹口三首》其一:“月堕浮云水卷空,沧洲夜泝五更风。北山草木何由见,梦尽青灯展转中。”还见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这一联中的“班氏庐”,典出汉代人班固的《幽通赋》:“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后因称隐者之居为“班生庐”,亦作“班氏庐”。用典见晋代诗人陶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又见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诗:“林隔王公轝,云迷班氏庐。”还见李升华七律诗《秋叹》:“空冀秋来暑气除,却惊草木又萧疏。枯心已弃江淹笔,荒色重蒙班氏庐。踽踽一经三夏后,兢兢百念九春初。凭窗每望潇潇雨,更觉羁怀不自如。”

颔联中的“三里雾”,指浓雾。语出《后汉书·张楷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为三里雾,自以不如楷,从学之,楷避不肯见。”用典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銖衣。”

这一联中的“五分书”,指一半是书可以阅读,一半是留白可以书写的图书形式。

颈联中的“病眼”,谓老眼昏花。亦指眼睛有病,有病的眼睛。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曲江亭晚望》诗:“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又见他的《答卜者》诗:“病眼昏似夜,衰鬓飒如秋。”

尾联中的“欢如”,指欣喜貌。见宋代诗人曹勋的《和曾谹父见寄二首》其一:“活水从浇竹,闲书会引眠。玉溪何处所,璧月共清圆。诗到惟供录,欢如不隔年。何当见风度,应向日华边。”又见宋代诗人陆游的《记梦》诗:“主人鹿弁紫绮裘,相见欢如有畴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