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剧

 公司总裁 2022-10-28 发布于河南

图片

2013年2月,宝丰曲剧列入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是“传统戏剧”,编号“IV-12”。

图片

曲剧是宝丰县流行最广泛的戏曲剧种之一。旧时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据《宝丰县戏曲志》记载:“初为地摊戏,又名'乱弹社’或'清唱团’。三五人在劳动之余,围坐桌旁,艺人手执檀板,击节自唱或街头坐唱,品茶赏曲,甚为有趣。”后来发展为高腿曲子戏,再去掉高跷,登上舞台,成为“曲剧”。曲剧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百姓生活,深受群众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县境曲剧发展达到高潮,全县大部分村庄都有业余曲剧团。商酒务镇的白永伶(小名白牛娃)、城关镇的王和尚等著名曲剧艺人成为河南省曲剧团的主要演员。  

曲剧伴奏乐器,最初只有一把曲胡(又称坠胡,一把手板而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又加上打击乐,有鼓、锣、镲等武场面。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文武场面越来越大,唢呐、笙、琵琶、三弦、古筝、月琴等一应俱全,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取得了较好的舞台效果。  

曲剧的调门多达200余种。现常用曲牌有30多种,如:阳调、汉江、慢垛、诗篇、打枣杆、坡儿下、阴阳句、太平年、满江红、书韵、哭皇天、上流、石榴花、剪剪花、银扭丝、双迭翠等。

曲剧传统剧目很多,如《卷席筒》《秦香莲》《二进宫》《祭塔》等深受群众喜爱。

转发来源:宝丰史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