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看过我们之前简介语言障碍特殊类型的文章 ,哪些类型康复难度大?估计读者已经知道答案了。 1. 脑瘫儿 脑瘫儿在发育早期语言学习经历不足,成为语言发育迟缓的几率很大。由于脑瘫影响到全身肌肉运动,同样也包括口腔的肌肉,他们很难顺利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以口语表达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脑瘫儿没有智力障碍,只要学会沟通交流,都能接受通识教育,甚至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
以较常见的唐氏综合症为例,其主要特征就是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宝宝普遍存在认知能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和口齿不清的现象。与普通健康儿童10-18个月时开始说话不同,唐宝宝的语言经常会落后2-3年。即使能够模仿开口讲话,别人很难理解他们的话语。另外,因为口部运动能力的损伤影响了说话速率和语音语调,他们的构音障碍问题很突出。如果干预治疗较早的话(0-3岁),还是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社交、学习能力。 3. 自闭症 自闭症的康复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直到目前,尚未有适用全部自闭症的康复方案,尤其是一些行为康复方案 虽然目前没有适用全部自闭症患儿的语言沟通治疗方案,虽然AAC(辅助沟通系统)仍然存在争议,已经有大量实证研究都表明AAC配合针对性的语言康复干预,有利于自闭症幼儿的发展交流和沟通。 对于自闭症幼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越早越好。为他们提供一切有利于语言沟通能力发展的机会和环境。由于很多自闭症宝宝有较强的视觉处理能力,除了手语以外,以视觉辅助为基础的AAC(如图片沟通、有语音输出功能的沟通板等)都能有效的提升合符他们自身认知特点的沟通交流方法,这些辅助训练对改善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都有很大帮助。 4. 儿童言语失用症 言语失用症的孩子成为语言发育迟缓的几率很大,因为他们在发展早期无法“发展或习得”母语。在进行发音功能训练的同时,必须要进行语言理解和认知同步干预,比如:利用手语、手势、图片沟通等方式,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积累经验。重点就是为患儿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让患儿有更多听和练习说话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