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燥痰

 wangming72 2022-10-28 发布于山东

燥咳论治

目前论治咳喘,多重痰饮而轻燥咳。纵然辨证有燥咳的分型。
也是以干咳无痰为主症。倘若有痰,便不以燥论治。于是以燥
咳论治的疾病,只局限于咽炎、咽部神经官能症等极为狭隘的
圈子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咳喘疗效。
其实燥咳既可表现为干咳无痰,又可呈现多痰黏稠不易咯
出。前者每由外感时燥引起,后者常由痰湿燥化造成。
痰湿稽留体内,或因肾水不足,肺热炎灼;或因心火亢盛,
肝火内寄;或因燥热之邪外感;或因湿邪久郁化燥,都可造成
湿痰趋向燥化,痰中水液逐渐干涸,于是痰由稀薄而熬炼为黏稠,
由易于咳出而变成紧黏于气道呈稠丝状,难以咳出,喻嘉言扼要而准确地概括为:“伤燥之咳,痰粘气逆”。以上是湿痰演变为燥痰的大体过程。
必须指出,湿痰转化为燥痰,如属骤感风邪燥热,肺热叶
焦所致者,其痰色可呈黄绿;如因自身水亏火炎或稍感燥邪所造成者,其燥化是潜移默化进行的,痰色可以自始至终呈白色。因此,临床中绝不能单凭痰色白,不加分析地误认为是寒痰或湿痰,从痰饮论治
此外、燥咳病理表现的复杂性是其常兼夹有湿痰而呈燥湿并存。一般对于病机的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容易理解,但对燥湿并存就不能理解。事实上在临床中不乏所见,如素有伏饮的痰湿之体,一旦感受了秋燥时邪,引发咳嗽者即是
《临证指南医案》有“张氏,痰饮挟燥,咳,喉中痒。杏仁、花粉、茯苓、象贝母、橘红、半夏曲”可以作为印证。又如燥痰内踞之人,长夏感受湿邪,形成了内燥外湿,此时尽管患者有稠痰内恋、咳嗽不畅的症状,同时又兼有胸闷、体重、骨节酸楚等症。这种燥湿并存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燥痰病证在临床中的普遍性。大凡秋冬发作的咳嗽、哮喘,若痰液黏稠难咯,多数是燥邪作祟。
关于燥咳的治疗,若误认燥痰为寒痰或湿痰,漫用温化、刚燥,每致津液耗伤,正气受损,反增加黏痰的黏稠度,使稠痰紧紧地附着于肺络的深邃之处,阻塞气道,影响呼吸,加剧病情。正确的治疗方法当是濡润肺气,以利于稠痰的排出。
多年以前,上海中山医院“肺心病”病房在治疗呼吸衰竭的过程中有一条宝贵的经验,当采取措施使患者神志清醒后必须排除痰液,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其中一法即是令患者从口鼻吸入热蒸气。我曾请教过负责病房的李医师,他说该病大都发作在寒冷干燥的冬季,患者的呼吸道经常处于极其干燥的状态,加上“肺心病”患者咳嗽反射的减弱,黏稠的痰液无力咳出,充满在细小的支气管内,加重阻塞,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吸入热蒸气,能潮润气管,湿化呼吸道,有利于痰液排出,从而减轻阻塞。这种简便的“润肺”方法,我曾在临床多次实践使用,确有一定效果。
润燥方首推喻氏清燥救肺汤,可惜今人大多局限应用于咽痛、干咳等症,使该方的效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我曾较长时期从事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工作,每用此方于“慢支”、肺气肿的咳嗽发作阶段,这时咳、喘、痰三个症状中,痰往往是主要矛盾。这些痰多为白色黏痰,无力咯出,而痰液的能否顺利排出是疾病转归的关键。
喻氏此方能润泽肺气、湿化燥痰,既不会碍邪,且又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我认为当根据病的特点,适当再伍以宣肺降气、清热生津之品,如麻黄、桑皮、黄芩、玉竹、生地、冬瓜仁等,常获痰畅、喘减、咳少的明显效果。其中麻黄一味是否与润肺相抵牾?其实问题不大。因为燥痰业经濡润之后,其外出还得依靠肺气的宣达。如果肺气郁闭,纵使痰已可移,仍会蜷缩不动。麻黄虽温,蜜炙之后,又有清燥救肺汤的清润相制,便无刚燥之弊。
麻黄与清燥救肺汤合用,我是从张路玉的治验中引申过来的。《续名医类案·咳嗽》载:“张路玉治吴江郭邑侯,喘嗽气逆,诊之两尺左关弦数,两寸右关涩数,弦者肾之虚,涩者肺之燥,夏暑内伏肺络,遇秋月燥收之令,发为咳嗽也。自言交秋则咳,连发四载,屡咳痰不得出则喘,至夜不能卧,咳剧则大便枯燥有血,曾服越婢汤嗽即稍可。张曰;公肾气强固,水亏火旺,阴火上烁肺金,金燥不能生水,咳甚则燥有血者,肺移热于大肠也。合用千金麦门冬方,除去半夏生姜之辛燥,易以葳蕤白蜜之甘润,藉麻黄以鼓舞麦冬生地之力,与越婢汤中麻黄石膏分解互结之燥热同一义也……麻黄虽云主表,今在麦门冬汤中,不过借以开发肺气,原非发汗之谓……连进二剂,是夜便得安睡。”以后张续用此方加减,制丸久服,“至秋无复嗽之虞”。故清燥救肺汤清润配伍麻黄之辛散,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
来源   潘华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