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现代启示录14: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金苹果6 2022-10-29 发布于北京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图片

看不见的东西,叫夷;听不到的东西,叫希;摸不着的东西,叫微。这三种东西不能再深究,所以合起来称作“一”。

“一”的上面无法分辨,“一”的下面不再混沌。按照规则无法给它命名,因为它已经重新回到了“无物”的状态。

“无物”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叫做“惚恍”。

迎着看不到它的头,跟随看不到它的尾。

用自古以来的道,把握现今世界的万物。

能明白“最初的开始”就叫做“道的纪年”。

【解读】

继续第十二章关于对立层次繁复多样性的解读,老子在繁复多样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究,从“五色”深究至看不见,从“五音”深究至听不到,从“驰骋田猎”深究至抓不到,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循环,回到了第一章“观其妙、观其徼”的状态,回到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统一境界。(具体见前文老子现代启示录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qq.com)

老子对此境界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不可名”、“无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惚恍”都是这个境界状态的描述。

图片

老子的这一段描述,按照现代科学来讲,就是不断地对物质进行细分,细分的最后结果是它们无法再分,归于一类。

对于光和声音,光线细分的最终结果就是一段光谱,声音细分的最终结果就是一段音频。对于物质,物质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质子、中子、电子,质子内部有夸克,夸克的组成最新的理论是弦理论。如此,从现代物理学来讲,看不见的、听不到的、摸不着的最终都归类于相同的一类事物。

图片

老子的思想来自于《易经》,其“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就是对太极的描述,其“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之语就是太极图的解读,而其“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就是对太极循环不断的内涵的解读,其“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就是对“元、亨、利、贞”中“元”的解读。

【现代启示录】

专注于一件事物,不断深入,就能发现事物表象背后的真相,研究如此,安身立命也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