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的一年,请这样陪伴努力奋斗的孩子!

 yan520 2022-10-29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北大双本科+心理系硕士,会四国语言,注册会计,金融转行惠普教育,全网500W+粉丝,家庭教育爆款课20W+学员。

图片

作者:小花老师

图片

来源:抖音号 【桂先学姐(北大姐妹花)】

高质量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孩童时期父母的高质量陪伴,尤其是母亲的高质量陪伴,对于孩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归属感的建立,乃至日后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龄前阶段,最关键的是父母的陪伴。孩子九岁前,都是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的,越小的孩子,陪伴质量的要求也更高。

图片

很多家长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但在陪伴的过程中,常常会进入一些“陪伴”误区,那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怎么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01

常见的“陪伴”误区

陪着≠陪伴

父母陪着孩子,身在曹营心在汉,人陪在孩子身边,心里却想着其他事,那样只能叫陪着,不能叫陪伴。

看管≠陪伴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只是在看管孩子是否有犯错,是否有危险,不断提醒,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种保姆式的看管,不能叫陪伴。

物质满足≠陪伴

父母为弥补忽略孩子的内疚,花钱给孩子买各种东西,用物质满足代替亲子陪伴,是当下很多家庭的常态。但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比物质条件要重要得多。

说教≠陪伴

父母平时工作繁忙,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苦口婆心,跟孩子讲各种大小道理,貌似自己就是真理的代言人,这种说教代替亲子陪伴,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陪玩≠陪伴

父母在陪孩子玩的时候,以敷衍的态度,把这个事情当成任务,坐在孩子身边,陪着孩子玩,没有和孩子进行交流,没有和孩子进行互动,没有体会孩子的心情。这种陪玩只是无效的陪伴。

图片

02

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需要父母懂孩子、懂教育,真正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对他的成长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那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需要做到以下六点:

敏感: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那么强,很多时候他很难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就要求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要能够对孩子足够敏感,能够对孩子的需求信号做出恰当、及时的反馈,并给孩子积极的引导。

积极态度: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要表达积极的情感和喜爱,要给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用成长型思维来调节孩子的情绪。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来自父母真实给予的情感上的东西。

同步:

父母与孩子间的互动是相互的,比如互相制定游戏规则,不是要什么都让着他,可以赢他也可以输他,我们是平等的。也不是一味的强制命令,要求孩子这个不能做、哪个不能做,要跟着妈妈的节奏走。我们在同步的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把握不了尺度,非常简单的一个标准,把自己想象成和孩子同龄的孩子,看看他们在玩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互动方式。孩子需要的是他能理解的、他能接纳的互动模式。

图片

亲密:

父母在陪伴的过程中,给孩子多一些的亲密接触,抱抱他、亲亲他、抚摸他、拍拍他。对于大龄一点的孩子,肢体接触可能不是那么好意思,那就多一些语言上的亲密,可以用一些爱称,语言、表情都是温柔的,给孩子亲密的感受。

支持:

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多多给孩子鼓励。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他支持和鼓励。比如写作业畏难了,帮他平复畏难的情绪,给他鼓励,告诉他这个事情并不难,然后再给一些方法上的支持。

引导:

所谓引导,就是我们用问题去导出孩子的思考,用提问的方式,多引导孩子思考、互动。我们引导的方式,就是用黄金四问:是什么?什么感受?为什么?怎么办?这样互动的效果就能达到了。

图片

03

怎么给与高质量的陪伴

不同阶段,孩子的需求不同,需要的陪伴方式也不同。

0-1岁,婴儿必须对满足他们需求的人产生信任感。这个阶段,母亲要对孩子高度敏感,对孩子的需求给与及时、恰当的回应,给与丰富的表情、语言和肢体刺激,多跟孩子进行同频互动。

1-3岁,孩子必须学会“生活基本自主”。这个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增加对孩子的语言刺激。同时孩子的探索欲增加,父母每天至少要给孩子一小时的亲子互动时间,要增加户外活动,给孩子提供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在生活上放手让孩子尝试生活自理,多给他鼓励,多用“黄金四问”引导孩子反思。

3-6岁,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清晰,他们努力地成长并想承担他们力所不能及的责任。这个阶段,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些权力和责任,让他们分担家务。同时,阅读习惯也要在这个阶段养成,父母要多带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同样保证足够的亲子户外运动。

图片

6-12岁,孩子必须要掌握重要的社交技能和学习技能。这个阶段陪伴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习惯和方法。

12-18岁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是儿童时期和成年期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必须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他们必须形成基本的社会同一性和职业同一性。这个阶段,孩子的同伴关系最为重要。父母要引导孩子处理同伴关系,提升学习胜任感,初步建立人生目标感!

图片

父母悉心的陪伴,是对孩子最高级的教育,让你的陪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固定环节。

新的一年,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在关注与陪伴中度过,在爱的滋养下成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