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豨莶草,一味不被注意的良药!豨莶草降血沉有良效

 踏遍青山的中医 2022-10-29 发布于湖南

摘自360doc个人图书馆

豨莶草降血沉有良效。豨莶草性味苦寒,归肝肾经,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清肝潜阳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证、骨节疼痛、四肢麻木、腰膝无力、痈肿疮毒、湿疹瘙痒等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莶草有显著镇痛、抗风湿及抗菌、消炎、降压、调整免疫功能等作用,是较好的抗风湿中药,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有报道江苏南通朱良春教授用豨莶草100g配当归30g,治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颇佳,随着风湿活动迅速控制,抗“O”每见下降。笔者临证重用单味豨莶草泡服降血沉,得益于师授,屡用辄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兹介绍如下。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用法: 豨莶草30~50g温开水洗净,用保温杯开水泡10分钟饮用,不拘时,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可取效。

例1:杨某,男,27岁,教师。1998年11月17日初诊。主诉:右踝关节及足背红肿热痛3月,加重3天。刻诊:右踝关节及足背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右脚汗多,趾端发凉,口苦口干不欲饮,小便短黄,大便不爽,舌质淡胖,苔黄腻,脉弦数,查抗“O”>500U,类风湿因子(-),血沉50mm/h,心电图正常。诊断:热痹(湿热阻络),治法:清热除湿,祛风通络。处方:忍冬藤30g,知母10g,赤芍、白芍各15g,桂枝10g,独活10g,苍术10g,薏苡仁30g,细辛6g,防己10g,川乌10g,牛膝15g,甘草6g。5剂水煎服,每日3次。11月22日二诊:经服上方5剂后,右踝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右脚汗少,余无不适,舌质红、苔薄黄,脉略弦数,查抗“O”(-),血沉50mm/h,遂停服前方,单用 豨莶草50g,如法泡服,连用7天。11月29日三诊:右踝关节及足背红肿热痛未反复,余无不适,查血沉8mm/h,嘱其用豨莶草30g,再泡服1周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余未复发。

例2:李某,女,43岁,工人。患者平素体健,于1996年12月20日体检时发现血沉60mm/h,余无异常,甚为恐慌,后经外地医院多次检查,排除风湿、结核、肿瘤、心脏、肾脏等疾病。于1997年3月10日求治于余,即以豨莶草50g,如法泡服3周,后经多次查血沉均正常,即告痊愈,随访3年余无恙。

豨莶草亦治疗斑秃、白癜风,心有感叹:豨莶草确是一味不被注意的良药。

我介绍一下我常用豨莶草的几个验方:

风热感冒:生豨莶草15g 苏叶10g   桑叶15g 玉竹15g   芦根15g 葛根15g 大青叶15

风寒感冒:生豨莶草15g 苏叶10g   香附10g 川芎10g 荆芥10g 生姜15g 桂枝5g

体虚感冒:生豨莶草15g 苏叶10g   白术15g 泽泻10g 鹿衔草30g 神曲10g

急性湿热型黄疸:茵陈蒿汤加豨莶草30g 桑白皮15g 旱莲草30g 秦艽15g

慢性黄疸(肝硬化的、残黄等):豨莶草30g 茜草30g 穿破石30g 生麦芽30g 穿山甲10g 地龙10g 白芥子10

丘疹性荨麻疹:豨莶草30g 乌梅15g 白薇15g 全蝎5-10g 穿山甲10g

屡试不爽!希望绵薄经验对大家有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