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心中的那盏灯——忆海子故居探访历程作者: 岸芷

 楚江水 2022-10-29 发布于湖北

诗人简介:

    岸芷,曾在杭州、温州及北京学习和工作。现居于上海。2015年开始写作,已创作诗歌一千多首。2022年8月出版诗集《寻》。



在读到《日记》这首诗之前,我从未想过会与诗歌结缘,更未想过会将写诗作为终身梦想。多年前,一次偶然,在《读者》杂志读到一篇诗: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想你

瞬间,被这首另类的诗歌深深触动,这首诗和以往读过的诗不同,是一种新的语言。于是我开始关注海子,开始熟读他的诗篇,慢慢地开始尝试着写诗,逐渐走进了诗歌世界。海子帮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诗歌之门:你领我去向无路之地,穿过黑暗像一颗陨星。你是苦难和错误的信仰,但绝不是安慰——绝不(阿赫玛托娃的《致诗歌》)。就这样,海子及海子的诗,在我的诗歌中开始生根抽芽,走进了我的生命里。是海子让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不是修辞练习。是海子让我懂得,只有从灵魂深处发出的颤音,才能打动人心。

阅读海子的诗,感觉在触摸一颗孤寂的灵魂,他就像一团火焰,为了诗歌理想不惜将自己的身躯点燃,这种巨大的能量触动着我。2017年除夕前几日,内心有一种魔力在召唤:我要去寻找海子,去寻找心中的那盏灯。

走吧,去寻找海子

去寻找心中的那盏灯

你瞧,他在山海关的枕木下——

孤独沉睡

遗落的那只白鞋子

渗出殷红的血迹

那是诗人留下的生命记忆;

走吧,去寻找海子

去寻找心中的那盏灯

他正在查家湾的麦地里

赤脚奔跑

像孩子一样憨笑

追问着太阳和大地

他是孤独的泉水中——

沉睡的鹿王

他是幸福的闪电

他是诗歌的伤口

诗词和麦芒

在星空下闪耀不定

走吧,去寻找海子

去寻找那灰蓝色的生命之湖

他就在湖的彼岸

和灯光一样明媚

他在远方

在青稞地

像高原的云

布满整个天空

走吧,春天

让我们去寻找海子

去寻找心中的那盏灯

写完这首诗之后,我订了大年三十去合肥的机票。在飞机上,凝望窗外的云海,仿佛看见云层中的海子,不由得写下:颤栗 颤栗 触摸天堂的火焰,触摸一颗孤寂的灵魂。除夕那天下午,抵达合肥,随后打出租车直奔怀宁高河镇,在开往高河镇的途中,已经是黑夜,我越来越靠近查湾,越来越靠近诗人,仿佛看见诗人在凄凉的墓地张开了双臂,不由得热恋盈眶,泪流满面。到达高河镇时,已经晚上十点,我强烈要求直接去海子墓地,想真切体会除夕之夜守在诗人墓地的那种场景。司机好言相劝,一个女人怎么能夜里单独去墓地?最终我不得不妥协,在镇上的孔雀东南飞酒店住下。

第二天,大年初一,直奔查湾。海子故居比想象中简陋,进入屋内,海子家人非常热情,得知我从温州远道而来,他们特别高兴。海子母亲和弟弟,带我参观海子的卧室,卧室中堆积了大量的书,还有破旧的被褥、衣物,印象最深的是海子那双破旧的运动鞋,看了让人心情沉重。桌上摆着一本厚厚的海子全集,我掏出三百元给了老人,老人非要还给我212元(书的价格是88元),这就是海子的母亲。在故居外的院子里,和老人闲聊,不免谈到海子,我看见海子父亲在屋檐下抹眼泪。我不断提醒自己:无论如何,今天不能谈论海子。下午,走过田间小径,终于来到诗人的太阳墓,凝视着诗人年轻的遗像,不禁泪眼朦胧。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听着乌鸦的鸣叫,遥望枯黄的田野,看着阳光下的碑石和几束干枯的白花……心情异常平静。我整整呆坐了一个下午,才从小径返回,回头遥望夕阳下的墓地,不禁悲从中来,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流满面,失声痛哭。晚上,挥笔写下《麦地》:

麦地

———献给海子

麦地,你无力阻挡

无力阻挡

我来到这里————诗人沉睡的这片土地

枕木下殷红的血迹

早已化作了落日的余晖

被大地劈开的骨头

砌成了诗歌墓碑

麦地,你无力偿还

无力偿还

未完成的《大札撒》

在诗人的书桌沉睡

无力偿还

天空永久弥漫的伤悲

……

你瞧

荒野燃起了火堆

天空哀鸣的乌鸦

正在飞离

跑马场

风沙中

流泪的马眼睛

………

这一切,你都无力偿还

麦地,今夜

我站在了你痛苦的中心

和西西弗斯一起

和复活的诗人一起

在星空下

奔跑不息

2018年的一天,偶然得知海子父亲已经离世,不禁想起海子母亲,老人年事已高,我担心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于是在九月的一天,又一次来到了查湾。这次老人独自一人在家,她听不懂普通话,我只好用笔和她交流。我在纸上写道:我特别爱海子,会经常来看他………老人很感动,眼圈红了。这次查湾新建成了海子纪念馆,馆内一张海子张开双臂的巨幅照片迎面而来,在照片前,我和海子二弟合影留念,我俩一个站在海子的左边,一个站在海子的右边,他笑着说:你和我们兄弟俩合影,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老二。还让我站得稍远一点,千万不能挡着海子的脸。下午,我又一次去了墓地,九月的太阳很猛,实在太热,无法久坐。离开查湾之前,我向老人告别,老人抬头看我,叮嘱我路上小心。看着老人佝偻的身躯,我不由得走上前去,和她紧紧拥抱,轻轻抚摸她额上的皱纹、眼角的皱纹……我从未这样细看和抚摸一张老人的脸,从未这样忘情地拥抱一个人,哪怕是自己的母亲。拥抱良久, 我失声痛哭,老人也泪眼汪汪。这是我生命中最触动的一次拥抱,终身难忘!回家途中,写下:

《致海子》

你用瘦弱的身躯

撑起这本厚厚的诗集

你的老父亲

将两块石头——你从西藏抱回的石头

砌成你的墓碑

一道白色的幕墙

使您在松林中得以呈现

你的诗行——是一团火焰

使大地

微微战栗

你的半截的诗

一半在地里埋着

一半藏在我的血液里

不知从何时起

我写出的诗句

前半句是我自己

后半句是你

午夜时分

你悄悄走来

像一束月光

落满空空的酒杯

你是否知道

此刻

一个女诗人

已经爱上了你———海子

第三次去查湾,是今年三月,海子三十周年祭。我三次去往高河的途中,在出租车上都会泪流满面,这就是海子的魔力,甚至看到铁轨就会想到海子:秋风冷雨 一条铁轨伸向远方    一层薄薄的玻璃将世界隔成了两半  思念像铁轨一样绵长   无法分清 铁轨是诗人   还是诗人是铁轨   每一根枕木都浸透着诗人的气息   ——《铁轨》   

这次来查湾,匆匆买了几枝百合,然后直奔墓地。几十人齐聚墓前,大家来自全国各地,依次为海子献上白菊,合唱《九月》,气氛有些凝重。下午在文化园,观看海子的诗剧,这是我第一次观看麦田里的舞蹈,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眼眶湿润了。海子堂妹告诉我,老母亲不敢看海子雕塑,以致他们也尽量不在雕塑前合影。我这才意识到这位母亲三十年来所承受的疼痛非常人能够理解。回到温州后,含泪写下《母亲》这首诗:

母亲在老屋的矮凳上想我

一如既往

不时朝村口通往县城的路张望

母亲在门前晒太阳

翻阅我写的诗

轻声朗读:

早晨是一只花鹿踩到我额上

世界多么好……

春去秋来 面对纷纷来访的人们

母亲在屋角抹眼泪

春去秋来

母亲不敢看我的画像

从不在我的塑像下停留

今天是我三十周年祭

人们在我坟前祭拜 献上白菊 百合 还有美酒

母亲没有来

母亲在老屋的矮凳上抹眼泪

母亲啊 您是否知道

此刻的我 在深深忏悔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我会娶妻生子

将您接到京城

让孩子们陪您逛王府井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我会平静地陪伴在您身旁

劈柴 喂马 做一个幸福的人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我会重新回到您的腹中

再次诞生 再一次叫您一声 妈妈

我非常羡慕怀宁人,怀宁或许是中国诗歌文化最浓厚的地方,这里的人非常幸福,生活在诗人的故乡、诗意的村庄。 我相信,未来必将再次出现一个诗歌繁盛时期,正如海子所说,诗歌未来终将胜利。我爱海子的纯粹,爱海子的炙热,爱海子的故里。查湾,我还会再来!

  诗集《寻》在新华书店,当当,淘宝,京东等平台已经上架,搜索: 岸芷《寻》,即可查询到购买链接。

编辑:纤姿

总监:赫美嘉    

审核:总编楚月

顾问: 锄木 沙里途

    祝耀安 李大跃

总编:南山楚月 微信lyq900727

主编:林京勇 余光之瞳

李威 路客 诗者-北方

依莲 惟锄有木 盈子李辉 沂蒙山人535

苏长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