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主厨专访丨岳彪:一面坚持 一面务实

 heii2 2022-10-29 发布于澳大利亚
Image

2023成都米其林指南发布,偲厨上榜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四川烹饪》对其主理人及主厨岳彪进行了深度专访,试图找到这家受到米其林指南青睐的餐厅的魅力所在。

2022 & AUTUMN

岳彪:一面坚持 一面务实

进入偲厨大厅后,我们等了一会儿才见到岳彪。他从后厨信步出来,然后微微斜靠在离他最近的一张餐桌旁,看着我们,或者说审视我们,似乎不打算靠近。所以隔着大概5米的距离,我挥手和他打了招呼。

距离感,是我迈进“偲厨 S Kitchen”新店的第一感觉,也是对主理人兼主厨岳彪的第一印象。

渴望美食 /是因为生活贫乏

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是在富饶的物产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下生发出的地方菜系,咸鲜味是其代表味。但安徽人岳彪并不是在这样充裕的饮食环境中熏陶长大的,“我的老家在安徽西北部,淮河以北,属于华北平原地带,饮食风格粗犷,而且味型单一”。岳彪出生在安徽阜阳,家乡的日常饮食以面食居多,馒头、包子、面条是最常用来填饱肚子的。以皖南菜为代表的精致徽菜,于他而言很陌生,来到成都后,他才第一次在徽菜馆“忆江淮”吃到了臭鳜鱼。儿时食物匮乏单调,更谈不上美食教育,这样的环境反而催生了岳彪对美食的渴望。

Image

岳彪

和大部分农村孩子一样,从很小开始,岳彪就要在父母农忙时担起做饭的任务,初中高中到县城上学后,做饭仍然是常事,一部分为应对略艰苦的日常生活,一部分出于兴趣。于是,学烹饪成了水到渠成的事。“那个时候考了500多分,可以读一个普通的本科,但我觉得也没啥意义,查了一下关于美食类的学校,公办院校中最专业的是四川烹专。”2004年,岳彪进入了当时的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现在的四川旅游学院)烹饪系,成为西餐工艺系的一名学生。

为什么不选更王牌的中餐专业?岳彪解释说,他当时认为西餐更有发展前景,是未来的趋势。这更像是事后总结,对一个农村少年而言,对比中餐的嘈杂和油腻,西餐视觉上的整 洁和精致也许是更直觉的选择原因。但回到学习技术层面,两者的区别并不大,“前期的辛苦是一样的,没有哪一个更容易,都要付出努力的”。

Image

两年学校专业学习后,山东威海一家国际酒店的自助餐厅成为他实习的第一站。“夏天特别忙,都是一些 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的客人。酒店西 餐比较简单,大部分时间还是准备自 助的东西。”练基本功,建立一些基本认知,是那一年最主要的工作。第二站,他直接选择了上海,“毕业就去了上海,因为想学到最好的、新的西餐的东西,肯定是上海”。这基本 就是一个典型励志故事的开始:一个出生小地方的年轻人,胸怀壮志,来到上海决定闯荡一番事业。在上海,他进了很多餐厅、酒店,和很多国外主厨一起工作。但故事的结局并不如愿,2011年,他回到了成都,“人在最低落的时候最喜欢去自己熟悉又温暖的地方”。

好在,对西餐的洗礼已经在上海完成了。

来成都做主厨/那年我26 岁

成都无法和海派文化土壤滋养的西餐市场与氛围相比,“但成都的西餐市场情况在省会城市里,我觉得是最好的。整个城市的气质更融合,食客整体的西餐认知也比其他城市好”。回到成都后,岳彪暂时在一家英式茶餐厅工作,岷山饭店的总经理来喝下午茶,他们就这样认识,多次聊天交流后,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2012年5月1号去的岷山饭店,劳动节那天。”岷山饭店位于成都市中心商业圈,始建于 1988年,2012年经过翻新后,被评为五星级饭店,而楼顶改造成了西餐厅The River House,现在被公认是“成都老牌地标酒店的西餐厅”,已经连续5年上榜黑珍珠餐厅指南。

The River House装修后风格前卫简约、地理位置优越,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主厨。“当时餐厅刚改造好,没有主厨,是半荒废的状态,环境和地理位置让我心动,觉得非常有发挥的 空间。”岳彪当时也正需要一个做正餐西餐的地方去舒展自我,于是双方一拍即合。The River House 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发挥空间,而真正的挑战来自彼时人们的“舌头”。

Image

龙虾油浸龙虾龙虾汁烩饭

接手后,岳彪立刻开始信心满满地做之前在上海学到的西餐产品,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样的出品才是最好的,但他忽略了一点:当时整个西餐环境所“养”出来的食客并不会为他认为的好买单。第一套菜单出来后,邀请了一些老客人试菜,结果泼来一盆冷水——菜端上去很漂亮,做法很新颖,有惊喜感,但等客人吃完菜再交流时,得到的回应是:味道太淡了。

岳彪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本地食客的口味。比如牛排,当时市场上的牛排大部分是腌制处理过的,不需要搭配酱汁,一吃就有味,入口化渣,食材也以国产为主,高等级的进口牛肉还没有进入市场。岳彪一开始 就做原切牛排,结果收到很多客人投诉,说牛肉没味道,口感不好。

那个阶段正值大麻大辣风靡餐饮市场,“大家的口味非常本土化,或者说太习惯味型饱满的东西了,经常碰到一些客人来吃饭就提要求,能不能到二楼中餐厅点两个菜端上来,或者要一碗牛肉面”。这让他很难受,一方面是市场尚不成熟,一方面是对自己想法的坚持。

同行交流也有限,即使是当时比较有名的一些西餐厅,也因大家的风格不同而难以交流,而且整个氛围保守,相互之间更多是以竞争的姿态相处。

Image

炭烤低温水浴伊比利亚猪颈肉

不断和客人面对面交流,成了他打破局面的“武器”。每天做完菜,他走到餐厅里,花大量的时间和客人做菜品方面的沟通。同时,在一些烹饪细节上做微调和取舍,尽量既坚持自己认知的西餐精髓,也让本土客人去逐步接受这种口味。一步一步的努力,慢慢沉淀下来一些回头客,“或者说,是和客人之间进行了一个相互筛选的过程,还好那时生意不忙,现在看来我觉得挺好的,在那个平台上面成长了非常多”。

2014 年8月岳彪离开岷山饭店The River House,开始了创业。

认清自己不会做生意的现实

岳彪的第一次创业就引发了成都餐饮市场一次小小的震动——“王破仑”甜品店。而关于这个项目,他的 总结是“终于认清了自己并不适合做生意的现实”。

 “王破仑”开业就爆火,完全出乎意料,因为最早的出发点并不是把它品牌化。在岷山饭店的时候,他有道拿手甜品:榴莲拿破仑。成都人很喜欢这种法式经典甜品,口感酥脆,又不过分腻和甜,“这种甜品做起来是很费工夫的。有的餐厅不具备制作条件,而市场很喜欢,我当时已经认识很多同行,觉得这是个商机,开个小店做加工,然后给各个餐厅配送,应该行得通”。本着做小本买卖的想法,他把店址选在了成都肖家河很偏僻的一条小巷里,因为铺面租金相对便宜,而且主营配送,门面只是象征。招牌“姓”王,是为了感激曾经帮助过他的一位客人。结果店一开张,根本来不及配送,门口的客人天天排长队,最夸张的时候,需要交警去疏导交通。

他总结,王破仑前期的成功是他乐于分享的结果,也是网络传播力量使然。

The River House 时期,岳彪在网络上比较活跃,喜欢写微博分享心路历程,积累了一波“粉丝”。后来又主动跟一些有新理念的年轻厨师互动,做厨艺联袂活动,还和本地媒体人有了交流,经常有线上的曝光。所以餐厅的知名度逐渐有了,个人也建立起了品牌。

王破仑本身也具备话题性:五星级酒店西餐厅主厨辞职开拿破仑店。常年关注他的粉丝转化成第一批顾客,再加上媒体朋友们帮忙吆喝,所以开业就一“仑”难求。恰好,2014 年微信朋友圈开始兴起,“朋友圈的发酵效应也是无意间碰上的红利”。各种因素作用下,王破仑火了半年左右,开出了5家直营店。但热度终归要冷却,回归理性状态,很多问题就暴露了。

Image

慕斯

 “商业运营、连锁式的管理经验,我都是没有的。后面开始跟不上这个项目的需求,自己也弄得很累,规模化以后,运营成本很吓人,甚至贴了一些钱,觉得非常力不从心。”2017年,他把品牌连店面整个打包出售,然后抽身出来,又回到熟悉和怀念的厨房做法餐。

如果偲厨是岳彪现在的主旋律,王破仑就是一段前奏,急促、短暂却必不可少,因为失败的商业经历也有可总结的经验教训,商业的逻辑和认知始终是相通的,更重要的是,“让我确信了自己适合做什么,它间接地帮助了我更好地运营现在的餐厅”。2019 年初,位于成都桐梓林芳草 地的“偲厨”开张。

偲厨 2.0  / 是我现阶段能表达的

“不会做生意”可能是岳彪自谦的说法,在岷山饭店时期,他就表现出了对市场的敏感,和务实的态度。当时的环境下,高端酒店的餐饮定价动辄人均上千,他们坚持不按常规方式运营,想改变“酒店餐厅都是天价”的观念,想做出一家有好的环境、服务、菜品,再匹配合理价格的西餐厅——“匹配”和“合理”是谈到餐厅经营时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这种思路自然延续到了偲厨上。

Image
Image
Image

偲厨 1.0 开在成都桐梓林一个居民区,白灰的主色调点缀原木色和玫瑰金,整个环境雅致中有温暖的气质。相较而言,沿用了灰白色调的偲厨2.0,扑面而来的是通透、凌冽,没有法式餐厅常见的繁复和华丽,但在轻盈中也有让人不敢怠慢的奢侈和秩序感。

“偲厨 2.0 定位比之前要高一些,客单价更高,投资也更大,大概四五百万元,现在用的这些餐具、酒具都是国际一线品牌,我算了一下,偲厨30个餐位,每个餐位的餐具成本已经一万多元。”偲厨 1.0 像是法式小酒馆,介于 Fine Dining 和 Bistro 风格之间,菜品以传统法餐的老菜为主,但是新偲厨整体定位更趋向正式的Fine Dining ,菜品所耗费的食材成本和精力成本也更大,所以“它的整体调性、装修风格、菜品风格,方方面面都需要匹配,相互配合衬托”。

由于环保问题,偲厨1.0在2021年9月停业。2022年4月底偲厨2.0开始试营业,目前整体运营良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王破仑到偲厨再到新店,已经有了一批忠实的客群,并且在偲厨时期,也吸引了一批由成都城市发展带来的优质西餐消费群体。但开业前两个月仍然有阵痛——一些老顾客认为等了大半年后,摆在面前的偲厨已经不是原先熟悉的感觉,更 何况价格几乎已经翻倍,从情感上接受不了,“我是很理解的,但是没办法,我要跟随市场去做升级,还有整个经营思路的改变”。

Image

泰式龙虾浓汤

菜品如何升级?经营过程中顾客的一些想法;走出去品尝别人的菜; 读书,看一些国内外大师的作品,从中找寻一些能够结合自己想法、结合本地人口味喜好或原材料的地方,然后去做菜品更新。川菜也曾经给过他灵感,在The River House,他做出了成都第一份花椒冰淇淋,当然现在已经不做了,“我不愿意老是靠一套东西闯天下,两三个月看到同样的东西就受不了,看着就烦”。

Image

主厨家乡臭鳜鱼

前段时间,岳彪思考要用家乡的臭鳜鱼制作一道鱼主菜,突然想到另一种食材——他特别喜欢的四川什邡豆腐乳,两种发酵类的食物搭配能产生什么火花?也许可以臭味相投。于 是他用清蒸的方法处理臭鳜鱼,既保持嫩度,又适当减弱咸味,然后以豆腐乳和香槟酒一起调了一款酱汁来搭配臭鳜鱼。每次吃什邡豆腐乳总让他想起法国蓝纹芝士那种“华丽的发酵臭味”,索性,又用蓝纹芝士调了很轻盈的泡沫来调味和点缀,最后配时令菌种,比如鸡油菌,来增鲜。“主厨家乡臭鳜鱼”这道菜就诞生了。

这种极具个性和实验性质的菜品,比例并不多,因为要考虑菜品的稳定性。但这道菜推出后很受追捧,实际上这也是不断调试的结果——目前的版本已经是第三版。

你不干,有人干 /你受不了,有人受得了

岳彪最喜欢的美食作者沈宏非说:“厨房是一个极其险恶的地方,在险恶的意义上,这个地方所独有的熊熊烈火以及各种锋利的刀具,只是一种再恰当不过的背景和道具。”他说的当然是中餐厨房,而在西餐的后厨,“险恶”更多体现在紧张氛围和暗流涌动中。

Image

偲厨2.0后厨团队

正值偲厨出餐时间,后厨的忙碌程度肉眼可见地慢慢升级,用岳彪的话说,“节奏会慢慢起来”。西餐的高级餐厅所有出品都由主厨亲自把关——每个档口做好自己负责的部分, 放到主厨面前,由他装盘成菜,也由他做最终评判,只有每个环节不出错,才能保持流畅和高效。如果餐厅遇到需要主厨亲自处理的问题,那么出品的把关人就要换成副厨。

Image

副厨谢晓莉和厨房团队

偲厨的副厨是一位90后女生谢晓莉,也是岳彪的学妹,岳彪说起她,掩饰不住欣赏之意。当晚的出品也由她负责,我们在后厨的“主厨餐桌”用餐,近距离感受了她的严厉——“ 这个 可以出品吗 ?”“重做一份”“理解不了是你的问题”......就在这种紧张有序又略压抑的气氛中,一道又一道精致的法餐被制作出来,送上餐桌。

Image

位于后厨的主厨餐桌

可以猜测,欣赏源自风格的相似。高冷、强迫症、自我、严苛、社恐,是成都西餐圈对岳彪的评价,而他的自我评价更直截了当:“我曾经是圈里出了名的神经病。”在成都带第一个团队时,一个月不到,大约一半的人离职,原因就是无法接受他的“坏脾气”。他也承认,才回到成都时,很暴躁,常常在厨房吼人、摔东西,因为他无法忍受对自我毫无要求的厨师,“在这里干嘛呢?混乱,没有一点节奏感,没有职业精神,整天慢腾腾,出来的东西没细节、没品质”。

在上海的那四年,他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人才济济的大都市,竞争压力自然大,“天天被骂,因为如果不高要求,根本跟不上节奏,你不干,有人干,你受不了,有人受得了”,在一些高级餐厅,外国主厨非常苛刻,“你要说他看不起你,他就是看不起你,要说他人格侮 辱你,那就是人格侮辱你,就看自己怎么理解”,工作强度、心理压力外加高成本生活,岳彪形容那四年,用了“残酷”两个字。

好在,那几年跟过他的年轻人,有一些坚持下来,成了成都西餐厅的中坚力量。

我是不是有点老套了?

岳彪也常常和经营中餐的主厨们交流,采访当天早上7点多,兰桂均师傅给他发了一大段信息,内容关于水和糖的使用和理解。他很感动也很佩服:很多事情是每天都在做的,但是往往熟视无睹,不一定能发现深层次的原理上的东西,而兰师傅不仅将精髓总结出来,同时还愿意分享,非常难得。

Image

餐前小食

但他认为西餐面对的挑战不太一样,“它属于小众,要更多考虑当下一些趋势性的东西”。时代在变,烹饪方法在变,饮食审美在变,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法餐的理解也在变,但岳彪一直是坚持传统和经典的人,他也开始有一些压力和自我质疑,“传统当然要坚持,但你无法说服年轻人一定按你的喜好来,现在的流行趋势和风格还是应该去观察和考虑的”。

他也仍然排斥商业的运作和规模化的经营方式。很多商场开业,邀请他入驻,他立刻回绝,说开不了。“因为我的这种餐厅对于人的依赖很大,它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离开了核心的人,就不成立,我能把这一家餐厅运营得很好,就已经很不错了。”

Image

青柠檬蛋白霜

没有规模化,势必会导致后厨团队中一些有能力的厨师遇到上升空间有限的问题,怎么解决?“如果他成长到一定程度,真的需要进一步发展,而我这里暂时没有机会给他,我会帮他推荐合适的地方,”岳彪回答,“当然会有遗憾,但稻盛和夫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动机至善。”   

因为学西餐,岳彪有不错的英语基础,直到现在也保持阅读大部头英文美食书籍的习惯,再加上对于菜品和餐厅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不经营餐厅,他最想去做一个环球美食评论员,“这个是我准备45岁左右,把自己的一些事情都打理成熟或者顺畅了以后要做的事。写出来的文章风格应该是偏理性,非常专业的评论,不会走情怀路线。能做这件事,我会很幸福”。现在,他37岁。

采访

后记

在前往采访之前,已经从不同的途径听说了关于偲厨和它的主理人,对餐厅的评价比较统一:成都正宗的法餐厅。而关于主厨岳彪,大致是高 冷、社恐、严厉、苛刻等让人望而生 畏的几个形容词。所以在预设这将是 一场艰难的采访后,接下来两个多小时的谈话,顺利程度超出了预期,他也解释说:“我其实不是外界传说的社恐,我很擅长和客人聊天。”

有一类主厨只是在专注地迈向自己心里的标准。表达自己,同时,也希望吸引同类,不管是顾客还是同行;如果吸引不了,自我享受也是可以接受的,哪怕孤独一些。

Image

王婷/文    Hana/编排   

本文图片由 偲厨 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