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家分晋

 翔山 2022-10-30 发布于山西

前文提到,晋国到了晋平公时期,经过栾氏之乱,栾氏被灭族,十一家只剩下了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成了真正的六卿。但是六卿之间也是不停的明争暗斗。

公元前497年,晋国赵鞅(简子)伐卫,取卫500家置邯郸,后又欲迁晋阳治理邯郸的赵午为搞好同卫的关系,不愿意迁出。赵鞅大怒,就把赵午杀掉了。

但是赵午是中行寅的外甥,中行寅与范吉射有姻亲关系,于是中行氏、范氏联合起来去攻打赵鞅。赵鞅逃到晋阳,并受到包围。晋定公为了平息这场内乱,派兵讨伐中行氏、范氏。中行氏、范氏被打败,逃到朝歌。

公元前493年8月,赵鞅得晋定公及韩、魏二氏支持,率晋军包围朝歌,而齐、鲁、宋、卫、郑、鲜虞等国则支持范、中行二氏。周敬王二十七年八月,齐输粮救范氏,郑大夫子姚、子般领兵护送,范氏出城迎粮。赵鞅率军欲夺粮,与郑军遭遇于戚。于是爆发“晋郑铁丘之战”,晋国大胜。

三家分晋

在击败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外援之后,随着智氏宗主的去世,赵简子继续一鼓作气,加强了对盘据在朝歌的范氏、中行氏车队的围攻,这两个人先从朝歌逃到邯郸,又从这里逃到鲜于,临邑。最后在柏人被赵家部队国追堵截,然后九死一生的逃亡到齐国获得庇护。随着这两家的出局。晋国六卿轮流执政的局面被四家分权所取代,四家会在末来,进行更加激烈的政治斗争。

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于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此战即晋阳之战。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打那以后,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