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猎头日记—哪些原因?让你离开了猎头行业

 在路上的水瓶座 2022-10-30 发布于河南

 一个曾管理20人左右的RPO项目负责人,最终还是放弃了猎头这个职业。给我讲了很多,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做过,刚入行不久就放弃的朋友们,因为一些缘由而远离这个行业、这个职位。

  

时间
 时间,是很多从业者放弃猎头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1、工作上,需要随时待命。
 只要有候选人,只要有项目需求,就会随时待命、随时沟通、随时推进。用时间,去衡量一个猎头是否高效,有些牵强。因为猎头,不是HR、也不是候选人,时间需要三方不停地反复确认和沟通。工作上,最累的不是执行,而是沟通。更别提,有些公司,强制加班了。
 2、工作与生活、家庭的无法平衡
    既然随时待命,那么家庭、生活则无法兼顾了!一个猎头,付出的时间一定不会少,但强度就因人而异了!于是乎,工作时间,占据了大部分,甚至全部,家庭和生活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但,工作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家庭和生活吗?(这也许,就是那个候选人,又算是同行,最终放弃的原因!)
 3、时间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时间付出得多,不一定,你就收获得多!获得成长是必然的,但是,结果,却非你我所愿。想要对得起付出,达到百万猎头这个级别,一个是全能型顾问,一个是深耕在某个领域的资深顾问,接触到的需求,至少要50万年薪起步,才行。所以,时间付出+高性价比的需求,才能等于你的付出。
KPI指标
    KPI,是把双刃剑,取决于合理性、人性、认可性!
 很多从业者,已经把猎头干成了电话销售,而且很多公司,也在KPI考核里制定了很多非人性、非理性的考核指标。譬如,电话量,每天多少?才能达标!推荐报告每周多少?才算合格!每月offer数量,有多少才算合格?
 猎头,是一个项目需求导向性的工作,职位有难易,人选有多寡,寻访有早晚,一个尺子,你可以量桌椅,但你不能还用同样的尺子去量高楼大厦吧?
 回顾以往,进入行业的那家公司,深耕K12教育5、6年,KPI指标也有,还算合理,老板重视的是offer,所以,这个指标占了40%,其它,推荐量、面试量各占30%。只要你有推荐量、不管多少,合格!面试量,哪怕就有1个,合格,只要有offer,1个推荐报告、1个面试量,1个offer,就算你牛!
 于是乎,在这种导向下,我们不为了推而推,一切以能出offer为目标。记得,自己最少的1个月,只推荐了3个人,却面试了2个人,其中1个人到了终面,最后还是能力上,差了那么一丢丢,被淘汰了!
 所以,对于猎企来说,你考核什么,导向就会偏向哪里?猎头和一般招聘的不同,就在于猎头已经把企业HR招聘应该做的工作,完成了七七八八了,比如简历筛选,人选意向度、电话面试、一部分背景调查、个人综合能力的判定,职业规划与企业的契合度、家庭因素等等,只要人选画像,足够明确,剩下的活,只要面试中确认即可!
行业及环境
 猎头行业,已经在国内发展20多年了,但是,依然没有到成熟阶段。以下图为例:


 做得好的,依然是外资企业,另外,科锐国际旗下的“禾蛙”,已经走向平台化了,未来猎头平台化,可能是一种大趋势!
    “目前,中国猎企还是以小微企业为主,约90%的猎企规模不足50人,超过百人规模的猎企即为“大厂”,很少有达到千人规模的猎企。猎企数量预计约有6万余家,且多数没有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属于违规经营。
 这么庞大的小微企业,对整个行业来说,就会导致,无统一的服务规范,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企业没有深入的调研,对职位没有深入的解析,对候选人没有深入的了解,且没有配套相应的人才测评。造成了猎头市场的秩序混乱,猎头队伍的良莠不齐。”—节选自《重磅!2021中国猎头行业排行榜》

 处于发展中的行业,而且,小公司又这么多,培训和管理都不到位,人员流动性高,变动性大,是必然的结果!所以,选择一个靠谱的猎头公司,是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大前提!

 写本文,是因一个候选人,和她聊了好久,对于猎头行业,她不是不爱,只是家庭的因素,权衡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行业!我都想说服她自己干SOHO得了,但是,已经习惯于朝九晚六,休息的时候,就是休息的时间,能不能再次适应随时待命的节奏呢?话到嘴边,还是收了回去......

候选人与猎头之间的爱恨情仇

猎头日记—候选人简历造假,怎么看?

猎头日记—一个好的BD有多重要?

猎头日记-活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