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拳原理和习练方法之五

 衆妙之門 2022-10-31 发布于陕西

第四章,丹道与武学的融合:《易筋经》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一个理想的能量蓄发模式应该是:在浑身各个部位(不仅仅包括肌肉)之间建立起来一个能量蓄发之间的必然联系,能够让周身整体以统一的动作方式在同一时间向同一方向蓄发出极致的能量和打击力量。

丹道之术的静极生动,就为实现这个理想的能量蓄发模式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

经络遍布周身每一个地方,从内里的五脏六腑到外部的四肢百骸,在周身上下内外建立了一个联络网。当五脏六腑生成的心肾交合的能量通过这个网络运行时,就在周身各个部位建立起来一个由心肾交合的能量控制周身各部位进行统一的能量蓄发的机制,这样就能够抛弃每块肌肉紧张收缩的各自为战的能量蓄发方式,而是将周身整体视为“一块巨大的肌肉”,让周身整体这块“巨大的肌肉”以统一的方式进行能量蓄发--------换句话说,将每块肌肉的紧张收缩替换成为周身整体统一动作的能量蓄发。周身整体统一动作的能量蓄发方式就是外三合,这个我们下一章再详细介绍。

由丹道之术习练内里的心肾交合,到由《易筋经》将其融合到武学之中,加入了武学的外三合、三节四梢,将丹道之术的心肾交合的能量习练到涨筋腾膜、抻筋拔骨的程度,由此开创了内家拳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的技击术。

丹道之术是静中求动,而内家拳则是动中求静,静而复动。即内家拳一直用外三合的动以调息、息调而达心肾交合,心肾交合后,再用心肾交合的能量控制周身运动。

修理丹道之术,大多用静的方式习练,比如说打坐或者站桩。即便使用动的方式配合引导,其习练出来的能量蓄发也是很小的,之上能够应付日常生活而已,远远不能满足实战技击的需要。如果将内里的心肾交合的能量蓄发称之为体,将实战技击称之为用的话,丹道之术是有体而无用,内家拳则是体用兼备。内里心肾交合的能量蓄发为体,外形技击动作为用。

使用内家拳外三合(下一章节专门介绍)调息,就能够将心力和心肾交合的能量蓄发习练到特别巨大的程度。

巨大到什么程度呢?

心肾交合的能量在经络中运行拉动周身各部位生成动,心肾交合的能量会强大到在经络中形成一根能量组成的筋,人体就在这根能量筋的拉动之下作出各种动作,蓄发出极致的能量和力量----------这就是武学中的易筋,就是《易筋经》中所描述的内容。

明白了以上内容,大家是不是就好像顿悟一般,突然就看懂《易筋经》了!

我摘录几段《易筋经》、李洛能形意拳论、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等中的话,大家看看,是不是能看懂了:

《易筋经》语:

然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通行血脉,沟通表里,联络周身。

务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护其肝气,养其肾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达,能行于筋,串于膜(膜即四梢,以后介绍),以至周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

李洛能形意拳论语:

形意之成本于无意(意字以后介绍),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振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

天人以气为本,以心为根,以息为元,以肾为蒂。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人之心肾相离八寸四分,一吸百脉皆开,一呼百脉皆闭。

意者,心之所发也。心为万象之灵,能通感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

五大派太极拳共同的老祖宗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

人得五脏以成形,既由五脏以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

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连而为一者也。

武禹襄太极拳论: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心为君来骨肉臣。

以上武学典籍,明确告诉大家,内家拳的功夫在于内里五脏六腑的能量蓄发,尤其是心肾交合的能量蓄发。

《洗髓经》和《易筋经》与丹道之术的典籍的区别在于,《洗髓经》和《易筋经》是武学著作,提出了远远超出丹道之术的涨筋腾膜的能量蓄发。

《易筋经》虽然是内家武学的开山之作,将丹道之术与武学融合起来,但是由于成书较早,其内容与其后经过许多代武学大师总结出来的各种内家拳论相比,已经落后很多。《易筋经》中的十二式是无法与内家拳的外三合相比的。

比如说,如果用习练《易筋经》的揉法、守中道、采精华法、十二式等方法习练心肾交合,需要很长时间,而我们门派按照内家拳论用练外三合的方法调息,一般半年即可习练出心力。

正是《易筋经》中将丹道之术的五脏六腑的能量蓄发引入到武学之中,才建立起来易筋这种崭新的能量蓄发方式,创造出内家拳体系。

但内家拳体系中不单单是五脏六腑的能量蓄发。因为武学是要以实战技击为目的的,既然要实战技击,就必须要使用能够技击的外形动作,所以,内家拳必须要是一种内外合一的能量蓄发,不但要有内里的心肾交合,六脉溶下二气,还要有外部四肢百骸的能量蓄发及外形动作。

现在,我们就开始了解内家拳的外形动作:外三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