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 喊你做“作业”了 孩子适应能力差 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会判断方向 手眼不协调、平衡能力差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康复治疗二科康复治疗师吴青霞提醒 如果孩子存在以上问题 一定要积极进行作业治疗 从而改善各种功能障碍 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一 什么是儿童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是针对儿童生长发育期的各种障碍而进行的治疗。通过建立和发展运动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社交活动中发挥最佳状态,与环境达成良好互动,从而实现独立生活,参与社会的目标。 二 儿童作业治疗内容 在作业治疗中,康复治疗师会巧妙运用有目的性、经过大量筛选的作业活动,对身体、精神发育有功能障碍或因残疾导致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的孩子,进行训练,使他们的生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得以恢复改善和增强。在孩子未来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这种训练非常关键。 01 姿势控制管理 充分的姿势控制是随意运动的基础,而随意运动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必备条件,姿势控制是一切作业活动的前提。 躯干姿势控制欠佳是影响肢体障碍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原因:如坐位、立位姿势控制不良就会严重影响上肢功能的发展。 02 作业游戏治疗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儿童游戏的过程,是主动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是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发育的重要途径。室内与室外治疗相结合,丰富游戏治疗内涵促进情绪的稳定和社会适应性的发育。 03 作业认知训练 促进感知觉及认知功能的发育: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扩大患儿感知觉运动的领域,促进浅感觉和深感觉的发育等都十分重要。 认知是人们在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中,对感觉输入信息的获得、编码、操作、提取及使用的过程。提高儿童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事物、事态的理解与认知能力,正确判断方向、距离、位置关系等,可以使儿童更好的进行日常作业活动。 04 手功能干预训练 通过上肢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手眼协调训练、手抓放物品训练、精细动作训练、手指分离运动控制训练、拇指外展训练等方法改善儿童的手功能。促进上肢功能的发展:上肢的功能发育,随意运动能力,是生活自理、学习以及将来能否独立从事职业的关键。通过应用各种玩具,以游戏的形式促进患儿正常的上肢运动模式和视觉协调能力;通过使用木棒、鼓棒、拔起插棒等方法,促进患儿手的精细能力。 05 书写技巧训练 提高儿童上肢稳定性,改善手部运动功能及视知觉,利用合适的书写辅具使儿童掌握书写技巧。 06 手工DIY 培养儿童动手、动脑的能力,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 07 园艺疗法 通过种植花草、园艺设计、插花工艺、游园活动等形式,改善儿童上肢的抓握、身体平衡、手眼协调等功能,同时增加儿童活动参与度,消除心理情绪问题。 08 移动辅具使用训练 辅助器具及环境的改造:对于一些功能障碍比较严重的孩子,在穿衣、进食、沐浴等训练方面,需要借助相对应的辅助器具,而康复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的改造,也可以更大程度的帮助其适应相对应的环境。利用自助具、移动辅具、改造环境等方式提高儿童的转移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等能力,帮助其回归社会。 09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如训练进食时,需要头的控制、手眼协调、手的控制、咀嚼、吞咽时相应部位的运动;训练更衣,洗漱、沐浴等。提高儿童体位转移、进食、穿脱衣物、洗漱、如厕等能力,使其能早日回归家庭及学校。 10 社交融合训练 改善儿童日常生活中主动交流能力,矫正行为问题,及早融入学校和社会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