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建议把握的四个方向

 陈封已久 2022-10-31 发布于贵州

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建议把握的四个方向

辛旭涛

图片

核心提升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三位宇航员在圆满完成太空任务后顺利返回故乡。举国上下欢欣鼓舞,我国强大的航天科技实力再次让全世界惊叹。小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圆珠笔,大到翱翔寰宇的神州飞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逐渐从国际上别有用心的技术“卡脖子”中挣脱出来。
图片
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对方也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美国的“先进制造业美国领导力战略”、日本的“社会5.0”、德国的“国家工业战略 2030”等,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科技和产业竞争已经愈演愈烈。
面对这样的局面,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跃升的一大掣肘。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不到30%,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都超过了40%。不要小瞧了10%的差距,这造成了国家高质量发展所必须的人才支撑的巨大缺口。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正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方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要实现以上这些目标,意味着我们亟需一支掌握前沿知识、技术与创新本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而培养这样一支新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笔者认为,稳固人才基础、完善培训体系、提高人才收入、做强实业是必须坚持的四个方向,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发展,弥补我国在高技能人才上的短板。
图片

1

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固高技能人才的基础

历经三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后,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自1996年该法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职业教育法内容从五章四十条扩充到八章六十九条,从3400余字增加到万余字,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彰显了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的决心。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表示,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法治基础。
职业教育除了直接培养高技能人才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为一般技能人才向高技能人才“晋级”提供必须的人才基数。期待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职业教育学习后就立即成为高技能人才是不现实的,但正所谓“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我们拥有数量可观的一般技能人才后,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方能从其中脱颖而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有助于扭转人们传统观念中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头”的观念,引导更多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培养,最后成为一名高技能人才。
现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培养机制。比如,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德国在职业教育上推行“双元制”理念,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教学与实践的联通,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毕业后能迅速就业。

此外,在德国几乎每个职业都被列入联邦政府的职业教学大纲。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且不应仅是学到皮和毛,还应学到骨与神。
图片

2

通过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使技能人才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和发展中。一般技能人才可以通过学习晋升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也可能由于跟不上技术的进步变回一般技能人才。所以,建立多样的教育通道,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保证高技能人才群体不缩减而是扩大就显得非常重要。
包括政府、院校、企业在内的各类组织应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综合培训体系。院校要发挥人才、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紧盯技术变革和升级的方向,开辟更多渠道持续为高技能人才赋能。企业不仅要用好高技能人才,还有责任帮助他们更新知识和技术,利用岗位轮换、定期深造、交流学习等形式,推动人才的再教育和技能再升级,这也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做大做强。
在这方面,政府的引领和指引力度已经越来越大。江苏省推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青苗计划”;浙江省在技能人才评价上积极创新,将评价权下放给企业;河南省通过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在大中型民营企业推行新学徒制支持民营企业技能人才的发展。这些举措为技能人才的学习、提升创造了必要的通道和机遇。

3

通过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想要吸引、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成为高技能人才,说一千、道一万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靠收入这个“硬通货”。
全国人大代表、东风集团神龙汽车公司职工杨祉刚在今年的“两会”上指出,我国技师、高级技师的职务津贴过低,相对于现在的收入水平几乎是微不足道,而且,技能人才的薪酬水平与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相比,差距很大,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样的情况当然无法激励年轻人成为技能人才,在车间里挥汗如雨不如空调办公室里做PPT,大家自然会用脚投票。
国家在提高技能人才的收入上非常重视。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强调要“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人社部指导各地、各行业部门建设了上千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辽宁、黑龙江、河南等省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试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
但笔者想说的是,企业才是用工的主体,他们对于技能工人的态度和做法更为关键。在媒体上,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令人振奋的报道,比如华峰化学给一线工人开出百万年薪,久立集团300多名技能人才被纳入股权激励范围,快递小哥被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等。只有社会和企业真诚地把技能人才视作宝贵的财富,给他们提供与付出相符的报酬,国家的技能人才培养才能扎扎实实推进。当然,国家给予技能人才相应的荣誉和鼓励同样重要,但何为主干何为枝叶是非常清楚的。
图片

4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做强实业拓宽技能人才市场

现在之所以存在前文提到的“挥汗如雨不如做PPT”的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经济“虚火过旺”。特别是在2012年之后,由于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导致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下降,结果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脱实向虚”的问题。一些实业家开始把更多资源和精力放到了金融市场,希望能更快地以钱生钱,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随之降低。
曾经,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甚至有人喊出了“日本第一”(Japan No.1)的口号。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金融和地产的过度膨胀,日本经济开始泡沫化和空心化,最终带来的是“失去的30年”,至今未能恢复。这正是我国的前车之鉴。国家想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使他们能真正有用武之地,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尽快推动经济“去虚就实”是关键中的关键。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去杠杆”就是中央的重点工作之一,并被列为了三大攻坚战之一。只有抑制资金在虚拟部门空转,转而向实体经济倾斜,才能将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转变为高附加值的“中国智造”,才能使国家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才有用武之地,年轻人也才能看到通过成为技能人才让生活更美好的希望,并改变一股脑儿扎到普通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职业教育就是低人一等”的落后思想。
高技能人才的发展事关我们国家经济的未来和后劲。培养有基础,提高有平台,工作有奔头,市场有需求,高技能人才的队伍就会越来越壮大,心气儿越来越足,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END

者 | 辛旭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