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褚遂良大字楷书真迹,揭秘正宗晋唐笔法,变化不输《兰亭序》,可惜能看懂的人太少了!

 墨品书法网 2022-10-31 发布于北京

唐代楷书的许多真迹作品放在今天来看,许多是都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作品,比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皇甫君碑》、虞世南的《演连珠》,这些作品就算是不懂书法的外行也看了也觉得赏心悦目,以及敦煌出土的小楷《道德经》等作品,简直就是抄经体的典范。然而唐楷留存下来的真迹当中,有一件作品却极其与众不同,这件作品就是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

这件作品是褚遂良极为罕见的大字楷书真迹,大字楷书在整个唐代都极为难得;其次,对于外行来说这件作品看起来连横平竖直都做不到,欣赏这件《大字阴符经》需要一定的书法基础,能看懂的人太少了。

《大字阴符经》被誉为“楷中兰亭”,因为其笔法变化极其丰富,既有褚遂良楷书的精华,又参考了唐人写经笔法,气息端庄而飘逸,古拙而高雅。

比如在这件作品的中篇,一共出现了三个“天”字,但是这三个“天”字,笔法的位置、向背、粗细都不尽相同,在丰富的变化当中达到了一种统一的和谐。

又比如其中的“人”字,只有简单的一撇一捺两笔,但是这八个“人”字也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了丰富的姿态和笔法变化。这种变化并非是刻意为之,而是对晋唐笔法极其熟悉之后的信手拈来。

在这件《大字阴符经》当中,一共有二十四个“之”字,十六个“天”字,十四个“人”字,每一个字都不相同,这也是这件作品被称为“楷中兰亭”的原因。

褚遂良的巅峰之作是《雁塔圣教学》,可惜这件作品如今只有刻本传世,用笔的细节都无法展现。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徐无闻认为:“《大字阴符经》与《雁塔圣教序》用笔一样。其实,从这个帖子中的许多字,仍然可以看出较浓的隶书味道,一些笔画的细节和写法习惯也与《雁塔》不同”。

隶书的笔意增加了作品的古雅气息,这件作品,也可以作为攀向褚遂良楷书最高峰《雁塔圣教序》的一个阶梯。

《大字阴符经》字大盈寸,用笔痕迹毫不掩饰,全文四百余字,丰富地展现出了晋唐笔法的奥秘。将这件《大字阴符经》练好,其他作品的笔法都不在话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