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割蜜后蜜蜂为何会飞逃?养蜂人告诉你,5大原因引起

 蜂部落 2022-10-31 发布于贵州
割蜜是较为传统取蜂蜜的方法,它指采取割蜜刀将蜂巢里的蜜割下来,可是一些蜂农在割取蜂蜜后发现蜂群会出现飞逃的情况。其实,割蜜后蜂群的逃跑在养蜂过程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大多还是与蜂农的养殖与管理技术有关,如果采取科学有效的割蜜与管理,那么蜜蜂是很难出逃的。而对于蜂蜜飞逃的原因,一些养蜂人了解得并不多,尤其是新手养蜂人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今天蜂部落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割蜜后蜂群为何会飞逃。 

1.蜂巢内蜂蜜量不足
蜂巢内蜂蜜量的缺乏是蜂群飞逃的主要原因,不管是人还是蜜蜂都需要食物来维持生产生活、补充能量,因此,养蜂人在割蜂蜜时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按照相应要求,同时结合自然界中蜜源的多少与蜂群的情况来确定到底要割多少蜜。当然,若发现自然界的蜜源较为缺乏,这时养蜂人如果将蜂蜜全部取走,那么,蜂群必然会面临吃不饱的局面,而没有食物,它们必须离开蜂巢寻找吃的,自然而然的会出现蜂群出逃的情况。所以,蜂农在取蜜时要注意,一定不要将蜂蜜取完,要为蜂群留下一定量的食物,同时也要及时做好蜂群的饲喂工作。

2.蜂巢内没有虫

各蜂友都知道,工蜂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哺育幼虫,所以,蜂巢内没有虫也会引起蜂群的逃跑,可是这种情况往往被大家所忽略。若天气原因使得自然界没有相应的蜜源,这时蜜蜂会很难采到花粉,同时蜂巢中的蜜也被取走,再加上蜂巢内也没有虫,使得蜜蜂哺育的积极性下降,这会让蜂群逃跑。而若有大量的幼虫在蜂箱内,哪怕蜂蜜取完了,蜂群也有可能因为幼虫的原因而选择留在蜂箱里。

3.取蜜时蜜蜂被严重伤害
采用传统方法来割蜜时,会在开始割之前用带刺激性的烟来将蜜蜂熏离巢脾,接着会用割蜜刀将巢脾割下来从而取蜂蜜。可是这样的方法很伤蜜蜂,每割一次,都会导致大量蜜蜂的死亡,同时也对巢脾的损害非常大,巢脾坏了后再放入蜂箱中,蜂群很难接受,从而让蜂群自己逃跑。 

4.取蜜的时间不当

其实,割蜜时间选择不合理也会让蜂群飞逃,在大流蜜时期,取少量的蜂蜜,并不会对蜂群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蜜蜂会及时修复割蜜损害的蜂巢。而若取蜂蜜后外界没有蜜源,那么蜜蜂可能因为生活生产的需要会飞往蜜源丰富的区域。因此,养蜂人要合理选择割蜜时间,一般建议选在春末夏初,若秋季要采,那么得有蜜源作为基础。

5.盗蜂的危害严重
在取蜂蜜时,若操作不当出现盗蜂也会让蜂群出逃,一些养蜂人割蜜时对此不在意,在蜂巢附近就直接取蜜,这样会引发盗蜂,而盗蜂严重时蜂群就会逃跑。因此,割蜜时最好是在室内进行,防止盗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