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发挥 (经络学说临床意义)3.5.经络学说在诊断疾病中的应用

 昵称1Z7nN02j 2022-10-31 发布于福建

第二节  经络学说在诊断疾病中的应用

一、经络在四诊中的应用

《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可见经络在四诊中的重要地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见其色,知其病多,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其中切脉实际就是在经脉上的按诊,而望色的色泽观察部位和色泽变化亦与经络的循行及其盛虚通滞密切相关。

(一) 望诊

望诊中除了全身性望诊,如精神状态、形体肥瘦强弱、高矮姿态之外,其他局部望诊都与经络密切相关。

1.望面色

实际就是望经络系统之皮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认为“诸阳(经)之会,皆在于面”,又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面色的变化有常色也有病色,《内经》将望色主病的内容置于论述经络与皮部的篇章之中∶

经之常色何如?……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俱见者,谓之寒热。(《素问·经络论》)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素问·皮部论》)

上述《经络论》和《皮部论》基于经络而定的五脏常色及五色主病的内容,说明了望色与经络的密切关系。

2.望局部病态

望诊全身各部皮肤之斑疹、痘疮、疮疡、痈疽、疖肿等,除了观察其颜色,形态外,亦要辨其部位,知其所属之经络,如在临床上常可看到沿经络路线分布的呈带状的带状疱疹。而《外科正宗》辨治痈疽,亦每从经络角度辨析其病机,如其认为生于尾闾部的鹳口疽“乃三阴亏损,督脉之经浊气,湿痰流结而成、生于内踝的穿踝疽”,“乃足三阴实热下流停滞而成”,“腋痈俗称夹痈,此肝脾二经为患,肝经血滞,脾经起凝,共结为肿”等等。此外,望部位还有望目之五轮、望鼻之分部、耳诊之分区、望舌之各部等内容,亦都是经络在诊断上的具体运用

望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的“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素问·五脏生成》的“诸脉者皆属于目”,都说明眼与经络的关系密切而且重要。《灵枢·大惑论》则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睛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据此而归纳为“五轮学说”,通过观察五轮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对眼科临床以至其他各科病证的诊断均颇具意义。

望鼻∶《灵枢·五色》有“五色决于明堂,明堂者鼻也”之说。突出鼻在面部望诊中的重要地位,盖因鼻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鼻为肺窍,在经脉循行中,手阳明大肠经“上夹鼻孔”,手太阳小肠经支脉“上颌抵鼻”,而且据《灵枢·五色》所言,鼻部位于面部中央,集五脏之精气,其根部主心肺,鼻梁骨隆起处应肝,鼻端(准头)应脾,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面颊下方应肾。因此,望鼻之分部及四周的色泽,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的变化,协助诊断疾病。

望耳∶耳诊是通过观察耳穴、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灵枢·师传》中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记载,《灵枢·口问》则云∶“耳者,宗脉之所聚。”耳不仅通过经脉联系而为肾之开窍,十二正经中有五条在耳部直接分布,另有奇经两条,经筋亦有五条分布于耳之周围。因此,观察耳郭各部的状态、色泽,亦有助于脏腑经络气血疾病的诊断。

望舌∶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除观察舌质和舌苔的情况外,舌的分部也是诊断脏腑病变的依据∶舌尖主心、肺,舌中主脾、胃,舌两边主肝、胆,舌根主肾。舌的分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亦基于经络循行,如《灵枢·经脉》记载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经“挟舌本”,而据《灵枢·经脉》、《经别》、《经筋》记载,心、肝、脾、肾及膀胱、三焦、胃均通过经脉、经别、经筋与舌直接联系。因此,舌不仅是心之苗窍,而且是五脏六腑之外候,脏腑病变常通过经络而反映于舌。《内经》望舌诊病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后世则发展成为系统、完善的诊病方法。

此外,诊小儿虎口三关指纹亦属望络脉范围。所以,望诊的绝大部分内容均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以其理论为基础。

(二)切诊

切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其内容除了切脉外,尚有尺肤诊,以及其他局部按诊。而各种切诊方法的诊法原理亦多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

1.切脉

最早期的诊脉方法就是遍诊十二经的方法。《灵枢·经脉》在论十二经脉时,每一经脉均有“是动则病……”之说,即是直接切按该经脉,了解其搏动异常之处以诊断相应疾病,这一诊脉方法与经脉的直接关系自不待言。其次是三部九候切脉法。《素问·三部九候论》谓∶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两额动脉为足少阳脉气所行;两颊动脉为手足阳明脉气所行;耳前动脉为手太阳脉气所行。所以三部九候诊脉法之各诊脉部位亦都是对经脉搏动情况的诊察。至于《内经》提出的为后世所继承和发扬的“独取寸口”诊脉法,亦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素问·五脏别论》谓∶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寸口位于为手太阴肺经循行处,是“独取寸口诊脉法”的诊脉部位,因此,该诊脉方法亦是对经脉中气血运行情况的诊察。

2.尺肤诊

尺肤为前臂(尺部)内侧的皮肤,为手太阴经皮部。切尺肤属于切循皮部诊察络脉的内容。尺肤诊是《内经》所创立的独特诊病方法,在《内经》切诊中占有重要地位,认为与诊寸口脉有同样的诊病意义。《灵枢·论疾诊尺》等篇对尺肤诊法有专门论述,其内容主要是诊察尺肤部皮肉的大、小、缓、急、滑、涩及温度的变化,以此判定病位、病因、病性,而《素问·脉要精微论》亦将尺肤部位按“上竟上,下竟下”的规律配属脏腑形身以诊病。

3.按俞募

宋代《圣惠方》称此法为“切俞募”。俞,指背俞穴;募,指胸腹募穴。切俞募,为切循背腰部与胸腹部之代称,其重点在于切循背俞穴与腹募穴。《灵枢·背俞》∶“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在足太阳膀胱经背行线上,因此切脊背至腰骶之俞穴,亦有其诊病的实用意义。临床上就常在背俞穴寻找压痛点,来诊断相应脏腑的疾病,如胆俞穴有压痛或结节常是胆囊炎的体征等。而五脏六腑的募穴皆在胸腹部,有的属任脉,有的属肺经、脾经、肝经、胆经,亦可通过切循之法,观察其应动情况而诊五脏六腑之疾。

4.切四末

四末指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四肢的手足三阴三阳均与脏腑有属络关系,因此,脏腑有病必反映于四肢。《灵枢·九针十二原》∶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四关”即四肢肘膝关节,五脏六腑之疾患也反映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原穴上,通过切循或观察这些原穴可以了解疾病的所在,这便是切四末的理论依据。其他如五输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六腑下合穴等亦皆在四末,切循之得其应动则能定向诊知所络属脏腑的疾患,近代所发现的阑尾穴、胆囊穴就是通过切四末的实践经验而得到的。另外,依据标本根结之理论,位于四末的十二经之根和本与头面胸腹之间具有相通关系,按四末亦可诊察其病变。因此,按四末是中医切诊中的重要内容,对针灸医生尤为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