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针灸配穴原则试探讨下病上取法的临床价值

 我的最爱绕指柔 2017-11-11

针灸是属于外治法,通过刺激体表的穴位,依靠经气的传导作用,以达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的是经络学说,而经络是外络支节,内属脏腑,在比较复杂的病变的辨证归经时,常是与脏象学说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充分的体现中医对人体生理与病理的整体观念。在针灸临床辨证上,经络是标,脏腑是本,经络是不能脱离脏腑而独存,盖经气来源于脏腑之气,经气的盛衰是取决于脏腑虚实,理解了这一点,临床上配穴要求切合病情之所需,这是一门不简单的学说。

针灸的穴位有远隔疗效和区域疗效的不同。穴位的远隔疗效是指穴位经针灸刺激后能在比较大的范围内产生作用,临床上的循经取穴就是以穴位有远隔的疗效为根据,循经取穴的优点是能畅行经脉的气血,对于巩固疗效方面比较理想;但针对性较弱,对于缓解病情和止痛方面较慢。穴位的区域疗效是指穴位经针灸刺激后,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产生作用,临床上的局部取穴就是根据穴位有区域疗效,局部取穴的优点是针对性强,缓解病情快,但在巩固疗效方面却不够理想。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的疗效各有所偏;局部取穴在缓解病情和止痛方面比较迅速,起着治标的作用;循经取穴在畅行经脉气血和巩固疗效方面见长,起着治本的作用,临床上局部与循经相结合,是含有标本兼顾的意义。

循经取穴分躯干循经和脏腑循经两类,脏腑循经取穴是以经脉外络肢节“内属脏腑”为依据,临床上的辨证归经是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相互补充和互相印证。脏腑循经取穴是针对内脏病候,临床上的处方配穴,除了考虑脏腑之向的关系,十二经脉的循行通路是互相衔接,周环不休外,还得从脏腑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进行配穴。于是,脏腑的循经取穴就更趋复杂化了。有俞募配穴法,五输配穴法,接经取穴法,原络主客配穴法,人脉交会穴取穴法和五输配五行的母子补泻法等等。以上所举的配穴法,都是根据“经脉是本在四肢,标在头身为指导,所应用的穴位都是膝肘以下的特定穴,是属于上病下取法。《内经》有云“气得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的指示。这是由于人体上下左右,内外的经气本来就有相对应作用,可是临床上除了取百会治疗脱肛和子宫下垂是下病上取法外,是很少取头部酌穴位来治四肢的病变。其实经脉的标本,根据的理论,旨在强调人体以上下,内外,左右的经气相互对应关系,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我们从十二经脉皆本在四肢,根于四肢末端,标在头身,法于头身来理解,四肢的穴位是根,是本;意味着四肢的穴位都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起治疗作用,是循经取穴的根据;头身的穴位是标,是法,意味着头身的穴的治疗作用的范围比较小,通常是适合于局部取穴。这也就是为什么十二经脉四肢膝肘以下的穴位,皆可以治头身疾患的关键所在。而十二经脉位于头身的穴位,并不是任何穴位都对其所属的经脉所经过的四肢病变有疗效。例如手阳明大肠经所过的上肢外侧前见酸痛,并不是可以随意在手阳明大肠经头身的穴位任意扎针就有疗效,是故下病上取法就没有上病下取法那么普遍受重视了。

下病上取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古代文献《针灸甲乙经》有针刺地仓穴法治疗手足痿弱,《外台秘要》有针刺浮面穴治疗腿足痿软等记载,这些记载是前人的经验谈,应该是有它一定的临床价值。在此我想从十二经的标与结和十二经筋的“四结”的理论,试谈谈下病上取法,和诸位同道互相砌磋,若有主观片面之处,希望各位能给予指正!

十二经脉在头身的标和结,第一个意义是指明十二经脉在头身的穴位其治疗作用的范围比较小,是局部取穴的根据;第二个意义是指出它是经脉之气在头身汇集纵横通行的部位;在标与结的就近穴位扎针,经气的传导比较迅速,有能力由此得感,是下病上取的依据。也就是说下病上取的第一个选择是十二经的标与结的就近穴位。例如足阳明胃经的标与结都在颈旁和咽喉上下腭骨的上窍,标与结的就近取穴是人迎穴和地仓穴,下病上取,我们可以取地仓和人迎治疗手足痿弱;《素问-痿论篇》有痿证独取阳明的指示,《针灸甲乙经》的针刺地仓穴治四肢痿弱记载,正是从经脉的标与结着手。足太阴脾经的标在脾俞与舌下而结于上腹部,标的就近取穴是脾俞与廉泉,结的就近取穴是中脘与梁门,我们可以取脾俞与中脘、梁门等穴以治疗四肢酸软乏力。足少阴肾经的标在肾俞而结于廉泉,取肾俞或廉泉治疗下肢麻痹或瘫痪。经脉是内属脏腑,病邪一旦注入经脉,入舍脏腑势必伤精耗血,我们取足少阴肾经的标与结来治疗下肢瘫痪,从脏腑功能来理解,肾藏精,主骨而生髓,肾虚则精少髓虚而骨弱,则四肢乏力,甚至瘫痪,针灸肾俞穴,旨在调补肾气,令精充髓足而骨强,恢复肾的主骨功能。脾主生气血,充实四肢肌肉;燥湿以助肾主骨。四肢的经脉失养引起酸痛乏力,从脾着手,取脾经的标与结脾俞,中脘及梁门等穴以治四肢酸痛,都是从调整脏腑功能着手,以达到治疗与脏腑有关的体表,这与从五脏治五官的意义是一致的。这说明取头身穴位可以治四肢的病变,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

倘若四肢的酸痛或麻痹是发于关节而向附近肌肉扩散,又没有具体的脏腑病变症现是属于经外病候,是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指导配穴。是属躯干的循经取穴;躯干的循经取穴是针对肢体筋肉系统的病变,属十二经筋的病候。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份;它的循行与十二经脉是一致的;我们从十二经筋会于节来理解十二经筋病候:偏重在四肢关节筋肉病变,所以治疗上要下病上取,可以从经筋的“四肢”着手。例如手三阳经结于头角,凡是上肢关节酸痛,经过多次体针治疗欠理想时,可以取对侧头角就近的穴位头维及颌厌助治之。足三阳经筋结于面颊部,下肢关节酸痛可以于面颊部就近取颧髎及巨髎。手三阴经筋结于胸膈部,上肢关节偏内侧酸痛,可取膻中,中庭;足三阴经筋结于阴器,下肢关节偏内侧酸痛可以取会阴。综上所述,下病上取从理论上来看,是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由于应用上不甚普遍,是否能发挥针灸疗法立竿见影的特长,还有待于研究,本人不才,临床上治疗四肢病变,遇到屡针无效的顽固病例时,曾有取头维及颌厌治上肢关节酸痛;颧髎及巨髎治疗下肢关节酸痛,肾俞及廉泉治疗四肢痿软等,每每有采取下病上取为助治后,复诊时总有令人满意的疗效,这到底是下病上取法所获得的疗效?抑或是体针后穴位所产生远期作用(即穴位的蓄积作用)所使然?由于欠缺经过小组研究,临床收集病例观察,不敢妄加定论,在此提出,目的在于希望能获得有经验的前辈给予指教。不过根据中国出版的《中医杂志》有刊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一医院,针刺眼明穴与至阴穴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一次治愈者15例,两次治愈者9例;三次治愈者2例,一次好转者2例(因病人怕痛中途停止);相信是从太阳膀胱经根于至阴,标结在目的标示得到灵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