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类方辨析之表证类(七)

 小柴胡汤 2022-10-31 发布于江苏

编者的话:


胡希恕老师白天忙于上班,接诊会诊,带教学生。晚上夜深灯下,读书写书。那时没有电视,老师天天耕耘不止,此手稿完成于1965年。文笔虽旧,颇有心得,以“八纲辨证”释“伤寒类方”之临床应用。手稿“按”中,老师对《伤寒》和《金匮》两书之条与条、证与证、法与法、方与方、药与药,进行了鉴别对比。信手书来,不加修辞,此乃伤寒临床大家独具匠心之言。学者细研,定有所获。

|桂枝加附子汤

即桂枝汤原方加附子一钱。

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

胃虚于里,则气衰于外,表证而陷于少阴,皆由中气不振所致。附子温里亢进胃气,表气亦振兴,邪始得外解。故桂枝加附子汤,治少阴病而出现桂枝汤证者甚明。

有关仲景的论说

图片

1.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注]本太阳病桂枝证,误以麻黄汤大发其汗,故遂汗漏不止。小便难,为过汗大伤津液的结果。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已具因虚而转变为阴证之象。其人恶风,亦不只是表未解,且有无热恶寒的阴证成分,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编者按:本人跟胡老实习时所见,胡老用附子的药量较小,与方药一起同煎,而不用先煎。以下均同,不再加注。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即桂枝去芍药汤,再加附子一钱半。

水煎温服。

方解

桂枝去芍药汤证,已陷入阴证,故再加附子。

有关仲景的论说

图片

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1.22)

[注]太阳病,误下后,脉促胸满者,为气上冲于上而腹气虚于下的脉证。表虽未解,腹气已弱,故以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脉不但促而更微,并且恶寒者,则已陷入阴证,故须桂枝去芍药汤再加附子以主之。

|桂枝附子汤

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增附子为三钱 ,桂枝为四钱。

水煎温服。

方解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原主少阴在表之证,今又用其主治寒湿,故加大桂枝和附子的用量,以驱除之。

有关仲景的论说

图片

1.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174)

[注]表证夹湿,即名为风湿相搏。由于身疼无汗,有似伤寒,故以伤寒八九日冠之。其实不是伤寒,而是风湿。仲景出于此,另有示人加以鉴别之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已大异于伤寒的身疼痛。不呕则知病非在里,不渴则证当属阴,脉浮虚而涩,亦为风湿在表大虚之应。因须桂枝附子汤主之。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即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四钱。

水煎温服,初服其人身觉痹,半日许服之,三服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方解

附子除湿,合桂枝则使其外散,以汗而解,合术则使其内清,以尿而解。仍伍以姜枣甘草者,亦不外培中养正之意。

有关仲景的论说

图片

1.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金匮·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注]此处续上文,若其人里虚之甚,竟至小便不能收摄而自利,因使大便硬者,则有津液内竭之势,不宜再行汗解,故以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上之大便硬者,乃由里虚小便难以收摄,丧失津液的结果,与阳明里实的大便硬不同,失治误下,则祸变立见。术附不但能亢进里气以治小便自利,而且能驱逐着于体表之湿,使其从小便而解。但此属气虚于里而湿着于外的寒湿之证,与前之风湿有所区别。

|甘草附子汤方

桂枝四钱 甘草三钱 白术三钱 附子二钱

 水煎温服。

方解

术附加入桂枝甘草汤,当治少阴风湿而气上冲急迫之证者可知。

有关仲景的论说

图片

1.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175)

[注]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较前之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不但重而且急。短气,小便不利,为气上冲的结果。汗出恶风,为病犹在表。不欲去衣为阴寒可知,或身微肿是湿着更甚。此亦少阴风湿在表之证。因气上冲急迫,故取桂枝甘草汤并加用术附,治其寒湿俱盛。

|附子汤

附子二钱 茯苓三钱 人参二钱 白术四钱 芍药三钱 

水煎温服。

方解

里虚且寒而更有小便不利,没有不为腹痛下利的太阴证者。若于里气方虚阴寒初现之际,即以人参补其虚,附子温其寒,苓术利其水,芍药缓其痛,大可止之于未萌。所谓良工治未病,意即在此。不过人参、芍药味苦微寒,已至脏寒下利的重症,则不宜用,须知。

有关仲景的论说

图片

1.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注]少阴病,得之一二日时,常不传里,而发太阴腹痛下利之证。然口中和为里寒不温之象。背恶寒亦胃虚水渍之征。少阴之证未作,太阴之候已显,应急于治未发,既当灸之,而又须本方主之。

2.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

[注]少阴病,身体痛,骨节疼,为病犹在表,但手足寒为四逆之始,脉沉亦为虚寒在里之征,因舍表而救里,故以附子汤主之。

:不治之病,多由于胃气衰败,亦即太阴病的一个阶段。无论太阳或少阴,若并发太阴,必须先救其里,此本定法。尤其少阴本虚,最易并发太阴。故太阴篇虽未收入死证,但其死证多列入少阴篇内,意在示人重视此证。发汗必须及时,稍有延误,即并于里,则可能成为难以救治的危证。不过,若已并太阴而误发其汗,则其为祸更烈。少阴病二三日,虽以不传里为常,还可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然医贵辨证而行,不得固执日期,即便始得之一二日间,亦有不得发汗之证 ,以上二条即属其例。虽此病在始传未传之时,而行防微杜渐之治,辨证用药,均须功夫。但要临床过得硬,亦必通过这一关。

|真武汤

茯苓三钱 芍药三钱 生姜三钱 白术二钱 附子一钱

 水煎温服。

方解

此与附子汤的药物配合,很相近似,故于主治亦自大同小异。不过,去人参和大减术附的用量,用于温中补虚,则逊于附子汤。但有降逆止呕的生姜,故治寒水上犯的作用,反而较强。

有关仲景的论说

图片

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注]太阳病,里有水停,虽发汗,而表必不解,故其人仍发热,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是因误汗,激动里水冲动的结果,而且已有陷入阴证的反应,故以真武汤主之。

:此条与前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条,同是说水停在里,虽有表证亦不得发汗,必须利尿,使里气和畅,则表气透达,而表自解。不过前者虽误于汗下,也未转变为阴证,故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之。而此病已陷入阴证,故必须以配伍附子的本方主之。

2.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注]少阴病二三日未已,意谓经过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微发汗,而少阴的表证犹未解。至四五日,法当传里,而腹痛自下利,亦似属太阴。不过,因其小便不利而有自下利,此下利是有水谷不别的成分。即前在表时的不解,亦与水停在里有关。况四肢沉重疼痛,是湿邪仍然在表。因确认是有水气的病,水气走动无常,故可有或咳以下诸多不定的见证,都可以真武汤治之。

: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以下诸方,本不当列于此,为解说方便,故连续及之。

青春献礼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