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败星巴克?卷王瑞幸又来了

 乔诺咨询 2022-10-31 发布于上海

回复“经营”,了解更多经营管理智慧

作者/ Florla
编辑/ Jeff,Criss

继生椰拿铁、椰云拿铁等爆品之后,瑞幸又一款单品“生酪拿铁”成功出圈。

生酪拿铁,是瑞幸和JOJO推出了一款新品,首日销量突破131万杯,一周突破659万杯,成为名副其实的“单品之王”。

作为咖啡界的“爆款制造机”,在多款爆品的加持下,瑞幸度过了“至暗时刻”,解除债务危机,全面实现盈利。据瑞幸官网显示,2022年Q2总净收入达32.99亿元,同比增长72.4%。业绩直逼星巴克中国的36.77亿元(2022年Q2净收入)。

解除债务危机的同时,瑞幸扩张节奏也明显加快,截至6月底,瑞幸门店数量突破7195家,门店数超过星巴克,位列第一。面对星巴克和未来,瑞幸的布局不止于此。

种种迹象表明,瑞幸正褪去以往非理性繁荣的外衣,逐渐进入稳健发展期。瑞幸是怎么做到的?

前世:一场资本的游戏

自诞生之日起,瑞幸就颇具传奇色彩,更有人戏称它是一场资本游戏。

瑞幸背后的资本力量主要来自“神州系”,其中董事会成员近一半来自神州租车团队,包括董事长陆正耀、CEO钱治亚等人。

在外界看来、陆正耀似乎是一个善于玩资本游戏的玩家,他的几次创业都遵循相同的套路:抓住风口、彪悍融资、烧钱扩张、迅速上市、金蝉脱壳……

瑞幸的前期运作模式似乎和以往“神州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7年10月瑞幸成立,此后一年多时间进行多轮融资,并于2019年5月17日,火速登陆纳斯达克,刷新了互联网公司最快IPO记录。

在资本加持之下,瑞幸开启了扩张之路。

瑞幸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国内咖啡市场。截止到2020年1月,也就是财务暴雷之前,在全国开出4500家门店,积累了2000多万用户。

营销端也是高举高打,不计代价地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补贴。2018-2019年期间,瑞幸广告费用免费赠饮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达58.6%、26.2%。

但是,过快的发展速度也为瑞幸埋下了隐患。

2020年1月,知名沽空机构浑水的一纸“做空文书”,将瑞幸推向风口浪尖。这份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直指瑞幸数据造假。

同年4月,瑞幸自爆财务造假,发布公告称:首席运营官兼董事刘剑以及向他报告的几名员工,伪造22亿的交易数据。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在二级市场引起轩然大波,瑞幸股价应声暴跌80%,随后瑞幸被美国证监会勒令退市,并且面临巨额赔偿,总计超过24亿元。

被迫退市、财务缠身,投资者们对瑞幸的信心也降到谷底。

这时候,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摆在瑞幸的面前:生存还是毁灭?




今生:深度变革,涅槃重生

当外界以为瑞幸从此将走向没落,消失于历史的长河时,它展示出强劲的韧性,在组织端、战略端、运营端、营销端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一、组织端:“神州系”出局,郭瑾一临危受命 

财务暴雷之后,瑞幸第一时间终止了钱治亚CEO以及刘剑COO职务,同时,郭瑾一临危受命接任CEO一职。

之后,董事长陆正耀、董事黎辉、刘二海等成员也先后被清理出局,而大钲资本逐步在这场争夺战中占据主导,并将瑞幸带回正轨。

以郭瑾一为首的管理层在2021年对整个企业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撤销了大区层管理架构,由高级副总裁曹文宝负责运营线;CGO(首席增长官)杨飞负责增长线;高级副总裁周伟明负责产品线,分管产品中心、供应链中心等。

新组织架构更加聚焦产品、门店和用户,也更具战斗力。

 二、战略端:调整无人零售和小鹿茶业务,砍掉不成熟商业模式 

2020年之前,瑞幸实施智能无人零售战略,推出无人咖啡机“瑞即购”无人售卖机“瑞划算”。

但由于无人零售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打磨难度大,前期投入成本高。在亏损超4千万之后,瑞幸果断砍掉“瑞划算”业务,并将自动售卖机“瑞即购”作为传统门店周围的试点。

同时,由于小鹿茶独立品牌竞争压力大,单店稳定性较差,最后决定将小鹿茶独立门店翻新,并入瑞幸主体,旗下产品则成为瑞幸门店SKU中的奶茶品类。


 三、运营端:提高现有门店存活率,减少外卖以提高利润 

2020年1月-11月期间,瑞幸陆续关闭了1021家亏损门店,缩减直营门店的成本,提高门店存活率。

同时,对现有门店标准化、精细化管理。

比如,总部向分公司负责人开放损益表,便于他们及时看到门店的房租和人力等成本架构,从而进行合理度分析和做针对性的优化调整。

此外,瑞幸也逐渐减少外卖业务占比,从外卖走向自取,降低履约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保证门店效益。

 四、营销端:从裂变式营销转变为精细化营销 

瑞幸管理层深知,提供大量优惠券的促销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摒弃高举高打的营销模式,不断缩减营销费用,包括取消新客户首单免费、买二赠一等优惠政策。

同时,创新“品运合一”的发展模式,简言之,就是将品牌和用户运营整合在一起,用户运营精细化。

在此模式下,瑞幸结合“公域+私域”这套组合拳的打法,持续扩大品牌声量,提高销量。

瑞幸CGO杨飞表示:“品运合一”下,瑞幸打通了传统的营销方式与互联网模式下的用户增长和运营,形成了降低成本、提高流量转化效率提高用户运营可控性三个显著优势,将品牌、营销更为紧密地和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相融合,与产品研发、门店运营等各部门形成紧密联动,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

同时,瑞幸重新将年轻化注入品牌定位,积极拥抱90后、00后,强调“专业、年轻、时尚、健康”的理念——
  • 在产品端,推出“生椰”,“厚乳”,“椰云”等拿铁产品中,加入0卡糖的健康理念,贴合年轻人喜好和需求;
  • 在代言人方面,先后官宣利路修、谷爱凌等年轻新势力。

经过多维度地深化变革,瑞幸在重拾信心的同时,也在不断夯实自身护城河。

瑞幸高增长背后的逻辑

不可否认,瑞幸已走出财务造假风波后的“至暗时刻”,正在“浴火重生”,这背后和中国咖啡行业的爆发不无关系。

 一、行业:火热的中国咖啡市场,消费习惯逐渐养成 

咖啡作为舶来品,在国内发展也就百来年。

咖啡兼具提神醒脑的功能性、成瘾性与社交属性,决定了它的较高需求粘性。

随着消费者习惯逐步养成,越来越多场景化需求被商家挖掘。比如:
  • 星巴克、Costa等老牌国际巨头打造的“第三空间”,满足社交需求;
  • 瑞幸、manner等国产新兴势力提供高触达和高性价比,主打办公室场景
  • 三顿半、永璞等线上咖啡品牌则提供便利性,适合出差等场景……

几种场景合力,最终决定了咖啡的高需求属性。


咖啡的高需求属性,决定了行业的高增长。根据易观数据frost&sullivan数据,中国咖啡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61亿增长至2020年1130亿元,2015-2021年CAGR为25.6%,是中国软饮行业中增速最快品类。预测未来5年,CAGR将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而咖啡行业发展的高景气,也为瑞幸等行业玩家发展提供了广阔土壤。

 二、瑞幸护城河 

1、产品:利用数字化洞察客户需求,持续打造爆款

层出不穷的创新爆款产品,是瑞幸成功逆袭的主要武器。比如,仅椰云拿铁这款单品在2021年就给瑞幸带来了4亿元的总收入。

在打造爆品过程中,瑞幸首先明确自身产品定位——高性价比+高SKU。

一方面,相比于一些品牌30-40元/杯的高端定价,瑞幸15-20/杯的客单价更加亲民,“好喝不贵”是它的主基调。

另一方面,在被年轻人定义的咖啡市场,唯有不断推出新品,丰富自身产品矩阵,才能迎合年轻人消费者的喜好变化。高SKU也正是瑞幸一直在践行的策略,仅2021年,瑞幸就创新推出了113款新品,平均三天创新一款产品。

瑞幸高级副总裁周伟明指出,爆款产品有许多成功因素,但最重要是:瑞幸基于大数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品研发机制,其中包含产品分析、菜单管理、产品研发、测试、优化5大流程部门。

具体执行上,产品分析部门负责洞察消费者需求,分析产品成为爆款的底层逻辑;菜单管理团队负责维护基本盘&找不足;研发部门通过内部赛马机制,挑选出最优产品;之后产品交到第三方调研测试;最后是优化部门,确保新产品符合门店实操要求。

而这套环环相扣的研发体系,离不开数字化赋能。

例如,客户通过App(小程序)下单,不仅让瑞幸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偏好数据,同时大量数据也反哺产品研发。

数字化赋能,还体现在瑞幸对口味的创新上,包括将各种原料和口味打上数字标签,然后通过这些数字,精准地寻找原物料,并得出无数种风味组合。

最后,在众多风味组合中,挑选出用户喜好的最大公约数。

2、供应链:打造咖啡全产业链,推进精品咖啡战略

产品的竞争力,更考验供应链能力,而供应链也是瑞幸有别于其他品牌护城河之一。

在上游咖啡豆供给方面,2021年1月,瑞幸签署了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精品咖啡豆采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合作伙伴已完成2020/2021新产季1000吨云南精品咖啡豆采购。

在上游咖啡烘焙方面,2021年4月,瑞幸首家烘焙基地在中国福建正式投产,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全产线自动化的智慧型烘焙基地,总投资2.1亿元,咖啡豆年烘焙产能1.5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据郭瑾一在今年Q2业绩交流会上透露,“瑞幸第二家咖啡烘焙工厂”将在今年年底动工,设计产能为3万吨。

供应链作为瑞幸的核心竞争壁垒,不仅能帮助瑞幸抵御不确定性,保证前端的需求供应;同时也在产业链环节,提升了瑞幸的议价能力,后期随着产能释放,在规模化效应下,有望进一步均摊成本,提高利润。

作为较早在行业内深耕供应链的品牌之一,无论是上游原料采购,还是中游集咖啡研发、烘焙生产及销售中心于一体的烘焙工厂,瑞幸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能力,为精品咖啡战略落地提供保障。

3、运营:通过“自营+联营”模式降本增效

瑞幸通过主打面积较小、租金较低的快取店上践行“自取为主、外卖补充、线上+线下” 的新零售概念,适应当下消费者生活节奏,加快 “快咖啡”的消费趋势。

与此同时,瑞幸在门店数少于10家的城市开始采用联营模式,这种联营模式有利于品牌在下沉市场的布局。

这种“直营+联营”的门店经营策略,在疫情当下也得到了检验。2022年第二季度,瑞幸自营门店收入23.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4%;联营门店收入约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4%。

毫无疑问,当产品力结合降本增效的运营方式,扭亏为盈就变成了现实。

如今的瑞幸,增添了几分稳重与成熟,不再盲目扩张,而是回归理性,不断修炼内功,夯实自身护城河,并在拥挤的咖啡赛道杀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血路。

纵观瑞幸发展路径,会发现一家企业的成长能力,不止看短期的野蛮生长,还有看中长期的战略布局。

而企业的韧性,也不止体现在顺境的激流勇进,更体现在逆境中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产品为王的时代,品牌只有回归产品本身,真真切切感知和挖掘消费者底层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实现基业长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