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危害大,中医怎么治疗?

 茂林之家 2022-10-31 发布于湖南

作者

胡献国

便秘,是指大便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便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肠的蠕动功能失调,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过度吸收水份,而使粪便过于干燥、坚硬所致。

其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排出困难,经常三、五天或七、八天排便一次,有时甚至更久。便秘日久,常可引起腰部胀满,甚则酸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睡眠不佳。

长期便秘,还可引起痔疮,便血、肛裂、肠癌等。

新近研究表明:人体肠道中所寄存的细菌,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毒素,如吲哚、吲哚乙酸等,这些毒素被人体吸收后,会导致机体慢性中毒,加快衰老,所以,保持大便通畅,使肠胃清洁,减少粪便毒素吸收,可延缓衰老,防止癌症,健康长寿。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肠道积热,肠道津亏、气血不足所为,当以泻热通腑,生津润肠,理气导滞,益气养血为治。

【中成药内治法】

1.肠胃积热型:主要表现为大便于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当以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为治,可选用麻仁丸,或麻仁润肠丸,或麻仁滋脾丸,或黄连双清丸,或三黄片,或牛黄解毒片,或牛黄上清丸,或番泻叶冲剂(颗粒),或大黄通便冲剂,或九制大黄丸,或大黄泻火散等,口服。

2.气机郁滞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当以顺气导滞为治,可选用木香顺气丸,或木香槟榔丸,或越鞠保和丸(片、冲剂、口服液)等,口服。

3.阴寒积滞型:主要表现为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当以温里散寒,通便导滞为治,可选用阳和丸,或金匮肾气丸,或仙灵脾颗粒,或锁阳补肾冲剂等,口服。

4.气虚型:主要表现为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临厕排便困难,需努挣方出,挣时汗出短气,便后乏力,体质虚弱,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当以补气润肠,健脾升阳为治,可选用黄芪精口服液(颗粒),或四君子丸,或补中益气口服液(颗粒)等,口服。

5.血虚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当以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为治,可选用润肠丸,或麻仁润肠丸,或当归养血丸,或麻仁合剂,或阿胶口服液,或首乌片,或润肠通秘茶等,口服。

6.阴虚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当以滋阴润肠通便为治,可选用杞菊地黄口服液,或生脉饮,或精乌颗粒(冲剂、胶囊),或鱼鳔丸等,口服。

7.阳虚证:主要表现为大便或干或不干,皆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觥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得热痛减,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当以温阳润肠为治,可选用苁蓉通便胶囊(口服液),或金匮肾气丸,或半硫丸,或鹿蓉颗粒,或便通胶囊等,口服。

【中成药外治法】

1.大黄片:取本品2粒研为细未,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肚脐孔处,固定,每日1换。适用于肠胃积热型便秘。

2.三黄片:取本品2粒,研为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贴肚脐处,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一次即效。为巩固疗效,可再贴2~3次。适用于肠胃积热型便秘。

3.补中益气丸:本品1粒,研为细末,敷于肚脐孔处,外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次。适用于气虚型便秘。

4.黄芪升麻糊:黄芪注射液1~2支,升麻5克。将升麻研为细末,用黄芪注射液调匀,敷于肚脐孔处,外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次。适用于气虚型便秘。

5.便秘贴:外用,取本品贴于肚脐处,一般一次贴8~12小时,间隔12小时,或一次贴18~24小时,间隔24小时,9次为1疗程。适用于阴虚型便秘。

6.便秘通软膏:外用,涂抹肚脐内,按摩30秒,每次使用挤出药膏0.5g(约1厘米),1日2~3次。适用于气机郁滞型便秘。

7导便栓:直肠给药,便秘时使用,一次1粒,或遵医嘱。塞入肛门内约3cm深处为宜。适用于阴虚型便秘。

8.宫方润肠栓:直肠给药,一次1~2粒,一日2次。适用于气血阴虚型便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