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采:疯人的成长经历

 金苹果6 2022-11-01 发布于北京
哲学家经常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与大众格格不入的感觉,这其中尼采是最特别的一位。他曾经说出人类所能想象的最自负最狂妄的话,如果有上帝存在,我如何能够忍受自己不是上帝。

尼采45岁进了疯人院,56岁去世,他真正生活和思考的时间只到45岁。他说,我或许是个怪人。事实上,尼采说过很多狂妄的话,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或许是因为,他吃的苦比别人多(从年轻时起就深受身体心智方面疾病的折磨),知识比别人广(从古希腊到当代哲学都有清楚的认识),思考比别人深(传统的有神论到无神论到虚无主义,他都想通了)。


尼采的生平

他父亲和母亲两边往上推两代,都是基督教的牧师,他的父亲还是普鲁士王国四位公主的老师,不过尼采五岁时,父亲车祸身亡,他在母亲、妹妹、祖母、两位姑姑之间长大。这种生长环境,让尼采在宗教、道德、女性等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偏激的态度。

尼采有宗教背景,喜欢音乐、诗篇,十岁就能作曲,能用让人感动落泪的方式背诵圣经的箴言与圣咏,被人成为小牧师。中学时代希腊文基础很好,大学攻读语言学与神学。语言学方面表现杰出,25岁还没拿到博士学位,就获得老师的推荐出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文学的客座讲师。35岁眼睛基本失明还常常出现幻觉,从大学辞职专心创作。

尼采从小生活在女性亲人中,对女性觉得害羞,也难以理解,他曾经先后向两位女子求婚都被拒绝。在知识方面,他从古希腊文化开始研究,第一本著作就是《悲剧的诞生》。


影响尼采的四个元素

对尼采有重大影响的有四个元素,基督教,希腊悲剧,叔本华,瓦格纳。

基督教。他生活在信仰虔诚的家庭中,这种信仰让他有强烈的罪恶感,相信人有原罪,所以他良心经常受到困扰,性格倾向抑郁。不过最终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认为宗教抹杀了人性窒息了理性,严厉批评基督教的道德。

希腊悲剧。尼采对希腊悲剧有透彻的理解,他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合作。日神阿波罗代表太阳,白天,显示了生活必须有形式与规范。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人喝酒之后的混乱无序,同时也充满无限的创意,可以配合突破形式,产生创造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汇合之后,产生了希腊悲剧,使希腊人可以忍受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与痛苦。他说,只有这种悲剧艺术,才能把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厌烦感,转变为可以活下去的想象力。

叔本华。尼采21岁时读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他说,这本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否定弃绝不认命的呼喊,使抑郁的特质,在我身上发生作用。他认为人生难免痛苦,越享受人生就越受其奴役。但到32岁,他读到蒙田司汤达歌德产生了新的想法,认为叔本华的观念太悲观太消极了。

瓦格纳。尼采24岁结识了当时德国重要的作曲家瓦格纳,尼采对他推崇备至,第一本书就想献给瓦格纳,把他比作德国的埃斯库罗斯,是振兴文化的希望。但多年后,看到瓦格纳的利己心态和权威主义,与王权和宗教妥协,尼采与瓦格纳分道扬镳。

尼采很多深刻的话里,最喜欢这句,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的折磨。






【10月7日 为什么我做的坏事对我的伤害最大?】
反省:
比做的坏事伤害更大的,是做了坏事而又不敢说。
流动的精神因此永远有个停滞的结,自然的状态因此永远有个让自己尴尬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