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一只眼睛看世界——访南京师范大学缪荣株老校友

 大春观察 2022-11-02 发布于江苏

他用一只眼睛看世界

——访南京师范大学缪荣株老校友

作者李小立

苦难篇——黑暗的突然降临
1983年,缪荣株任原泰县港口乡党委书记。该镇工业基础差,许多企业面临倒闭。当地老百姓编了段顺口溜:“港口西头一条边,四个工厂不冒烟,群众天天来要钱,干部心里如油煎。”的确,缪荣株心如油煎。
在港口镇调查研究
蔬菜脱水厂亏损160多万元,群众要不到钱,就把柏油涂到厂党支部书记脸上。这个厂还欠供电所电费,供电所老拉闸。那时,只要电一停,缪荣株的心就像向下被揪。港口地处里下河水乡,境内有一万亩水面,许多荒芜着。为贯彻中央1984年发展副业生产的1号文件,他带领3000多干群分两期开挖成龙溪港1000亩大鱼塘。就在工程竣工时,由于内外河水位压差大,堤坝出现了漏洞,外河水汹涌淹没了鱼池,眼看前功尽弃。缪荣株果断撑船堵坝,差一点连船带人进坝光荣了。
在新开成的龙溪港千亩大鱼塘工地上
“睡觉时,老是考虑工作,越考虑越睡不着觉,越是睡不着觉越是考虑工作。我的半个头常常疼得厉害。”在港口的几年间,缪荣株干出了政绩,他的事迹还上了报纸。可是,他累垮了。
江浙沪“县级人民银行地位和作用研讨会”合影
带领县金融系统考察深圳金融
1987年,缪荣株调到原泰县人民银行任行长。全新的专业领域逼着他从头学起。在学习和工作的重压下,他的病情加重,右眼合不拢。经诊断是长期的工作负荷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右眼角膜炎。医生想尽办法挽救他的右眼,然而半个月后,他的右眼角膜穿孔,为防止炎症殃及到左眼,医生不得不为他做了右眼球摘除术。术后不久,他的左眼球也开始突出,眼皮不能合拢。由于左眼眼压升高,视力仅剩0.1。
“看得见吗?”在上海外滩高大的陈毅塑像前,爱人指着塑像问他。
“看得见。”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为了不让爱人心焦,缪荣株第一次说谎。那年,缪荣株49岁。
作家梦——与病魔做斗争
“我们县城南观遗址有棵千年老银杏树,树身上长了一棵槐树和一棵桑树,都有碗口粗细。它们靠着老银杏树输送养分,长得十分茂盛。不知为什么,每当我走到那棵老银杏树旁,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丁超。”在一篇文章的开头,缪荣株写道。
双目几近失明的缪荣株已无法回到工作岗位,养病在家的他想得最多的是:未来之路漫漫,他将如何面对?孙膑被挖去髌骨著《孙子兵法》;左丘明失去双眼成书《左传》;司马迁被处宫刑而述《史记》;张海迪高位截瘫,成为轮椅上的作家……自己肉体上的伤痛尚不及他们,为什么不潜心写作,圆儿时的作家梦呢?
缪荣株短篇小说集《苦游》研讨会
老朋友丁超(原泰县文化馆馆长)曾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50多万字。多年来,他不遗余力地扶持文学新人。他得知缪荣株的想法后,给他送来一期一期的《中国微型小说选刊》。“可以说,是丁老一步一步扶我走上文学之路的。我的每篇稿件,他都仔细看,认真修改。他还为我的第一本小说集作序,策划首发式 ……”
姜堰市政府召开的缪荣株主编的《姜堰名人》研讨会合影
如果说,丁超是扶缪荣株走上文学之路的良师,那么,缪荣株的爱人李秀芹则是在文学路上跟他相伴的诤友。医生曾叮嘱缪荣株要慎重用眼,看着他拿着放大镜看书,用毛笔写稿,李秀芹就来气:“你这样不爱护眼睛,左眼再出事,没哪个再服侍你!”有人背后夸缪荣株文章写得好,李秀芹连忙制止,“不能夸,越夸,他写文章的积极性就越高。”可是,渐渐地,李秀芹发现。她的努力徒劳无功,倔强的老伴不改初衷。于是,她一改以往的态度,支持老伴写作。
“每天,她为我读两个小时的书报,她有腰椎病,就戴着老花镜躺着读,我就帮她剥花生、毛豆这类。午睡前,我有听书入梦的习惯,她直听到我的呼噜声才悄悄离开。有时,她因为忙,没有按时读,还为我补课。”
“她是我创作的小说的第一读者,有时,她提的意见非常中肯。她还积极为我提供写作素材,有一次,她下乡检查工作一个星期,给我提供了3个素材,我写成了小小说,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
长篇小说《银行风云》研讨会合影
十几年来,缪荣株在中央、省、市级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近400篇,并出版了两本小说集、一本散文集,其中,小说集《一只眼睛看世界》获泰州市政府首届文艺奖三等奖。数篇微型小说在全国、省获奖。同时,他加入了江苏省作家协会,这场变故让他重拾年少时的作家梦。
世界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先生评价缪荣株:“姜堰应该为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小小说作家而感到骄傲。并且,他也是我们江苏小小说文坛的骄傲。”
缪荣株“泰州保尔”的名声当之无愧!

【后记】

不管多大的苦难在缪老的眼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他相信,在苦难的背后必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光明之地。如果不是那次疾病,缪老的作家梦也很难真正实现,所以要相信自己,荆棘路上也有美丽的风景。
缪荣株,男,1944年1月出生草根家庭,江苏省姜堰市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省作家协会会员、姜堰市作协副主席。曾任姜堰市港口镇党委书记、市整党办公室副主任、市人民银行行长、市委委员、泰州市金融学会副秘书长等职。作者在《金融时报》《上海金融》等刊物发表理论文章14篇,主编《泰县金融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华散文》等中央、省、市发表文学作品400多篇。有小说集《苦游》《一只眼睛看世界》《一只眼睛看世界》· 散文卷(1)《一只眼睛看世界》· 散文卷(2)出版。小说集《一只眼睛看世界》《一只眼睛看世界》· 散文卷获泰州市政府文艺奖三等奖。两次获得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征文二等奖。小小说《耵聆》获第二届全国微型小说二等奖。2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入选。(本文首发于2011年11月南师大《校友通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