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中儒家的认识论思想

 金苹果6 2022-11-02 发布于北京

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阅读和了解儒家经典,取其精华细细品读,这是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虽然儒学典籍浩如烟海,但其核心乃是儒家十三经。其中,《论语》是元代以来科举取士的官方教科书,普及化程度最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贡献也最大。

值此举国同心同德、戮力抗疫之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师生们依旧读书热情不减。在马来平教授和常春兰副教授的带领下,多名博、硕士研究生举办线上读书会,结合自身专业和研究方向细心研读经典,并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相互交流感想和体会。

本次读书会着重阅读和探讨《论语》中儒家的认识论思想。学习方法是:首先以朱熹《论语集注》为主,参照今人权威解读,用两周时间逐句逐字细读,力求读懂全文并摘录出与认识论有关的段落和句子。其次,把与认识论有关的段落和句子分类后,予以解读和评论。最后,师生们在三周内举行了三次、每次三小时的视频会议。会议中,每个人先讲述自己的解读和评论,然后共同讨论,以期最终对儒家认识论思想有一个基本准确的认识。

许遇好、常春兰根据读书会发言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许遇好认为,通过《论语》中“天”这一重要概念的不同含义可以窥见孔子认识论之一斑。“天”在殷商时期代表一种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决定一切的人格神概念,周朝后则逐渐成为了道德的最高根据,至春秋时期孔子则又为其赋予了自然变化的终极本源意义。孔子已经意识到认识对象的富于变化的特点,并且察觉了其背后存在不变的原因,“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自然界四时运转、生物成长变化的终极原因就是 “天”。“天生德于予”“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些文本表明,“天”不仅是外界事物的终极原因,同时承担着伦理道德的依托地位。通过这种设定,孔子让自然界与社会规范这两个不同的认识对象在终极原因上获得了统一。这种认识上的进步是中国认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孙佳丽认为,《论语》的认识论思想可以归为朴素的经验主义,依据有二:一方面,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者,但他认为自己是学而知之,通过“多闻”“多见”获得知识;另一方面,对于看不见的鬼神,孔子敬而远之,承认鬼神的存在,并通过祭祀表达敬意,但并不试图认识鬼神。

彭繁认为,《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中,强调“学”“思”并重,“学”就是通过多问、多见、多闻来获得知识,“思”则是个人通过独立的逻辑推理来获得新知识,即 “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而且进一步将各种知识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即“一以贯之”。

张春光认为,《论语》的认识论问题学界鲜有论及,主要是学科视野局限造成的。事实上,《论语》认识论有鲜明的特点:第一,道德主体统帅认识主体。《论语》确定的认知主体是一种异于禽兽的“文化人”,先天拥有“仁义礼智”,是人的根本。而人对草木、禽兽的知识被作为一种道德觉醒的辅助条件。孔子及其门人把自然知识当成了建构道德图景的背景和辅助因素;第二,抽象和具体的辩证统一。《论语》的理性论证强调具体情景,注重“为仁有己”的历史生成性;同时,《论语》也使用抽象性的“天”“人”“君子”等概念实体来确立和建构道德意义体系。第三,历史意识优位,《论语》强调遵从传统,以周代的礼制作为正统来建立评价标准

常春兰认为,“艺”是与科学技术最为接近的概念,在《论语》中直接或间接出现多次,但孔子对“艺”的认识并不十分明确,“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不试,故艺”,在这两句中,“艺”于君子而言并非必须掌握的,但也有观点指出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在关于“成人”的论述中,孔子对于“艺”的必要性有些迟疑,他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但接着又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将儒家教化宗旨概括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礼,游于艺”朱熹说“游”是“玩物适情”,而且志道、据德、依礼、游艺,有先后之序,轻重之别,“艺”显然为末。但是结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一句,可以发现另一种解释,游艺就是乐知,乐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艺”相对于德性而言,是更为专业的知识,并非不重要,只是要求士人都掌握专业知识就过于苛刻了,因此,孔子对于“成人”提出了两种高低不同的标准。汉代扬雄的“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是对孔子的高标准的“成人”的发展。

马来平老师对此次读书会作了总结,他认为,儒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伦理学说,它在重视道德践行的同时,也重视道德学习和认识外部世界。《论语》中的认识论内容主要包含在对“知”的相关论述中。尽管“智”字后出,但在流行本《论语》中“知”与“智”通用。“智”位列儒家“三达德”,是核心的道德科目之一,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知”的对象包括知德、知外物和知人三个方面。“知”的活动及过程,《论语》将其凝聚为一个“学”字,学习的目标即是认识的对象,学习的方法即是认识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即是认识的态度等。孔子主张,学习的终极目标是“道”,“道”主要是指道德规范,但也包括社会和自然规律。儒家的学习对象不仅有经典文献、道德规范、他人的经验以及个人的实践,还包括客观外物。自然事物是儒家认识客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广泛涉及农、医、天、算、机械、地理等各个领域。儒家认识论是儒家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和态度的理论基础,孔子高度重视包含数学在内的“六艺”,提倡“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主张仁、智并举和“博学于文”,以及儒家认识论思想的整体倾向无不充分表明,儒学对自然科学是有内在需求的。相对于西方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论而言,儒家认识论的鲜明特点是将认识道德化,让认识从属于道德,实质是强调知识和价值的统一性。这种思想的缺点是使长期从属于道德科学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而其优点是认识主体道德主体合一,使认识始终能保持正确的价值方向

大家普遍反映,原来一直以为儒家学说无非是一种伦理学说,谈不上什么认识论。但是经过这次从认识论的角度深入学习之后,我们发现,儒家认识论思想虽然比较粗疏且不成体系,但已经比较强大,非常值得深入探究。此外,对《论语》的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可能仅通过一次学习就尽得其要,在此后的学习生涯中,随着我们自身知识的丰富和阅历的提升,一定会有越来越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