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儒敏: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上)

 阿来哥88888 2022-11-02 发布于广西

(本文转载自 温儒敏教授 微博号)

5月10日和18日,统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人教社“人教云教研”平台做视频讲课,对义教阶段语文新课标进行了解读。

5月18日晚,温教授将讲座内容整理成文稿并发表在其微博账号下。

以下为讲座内容全文: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一个“遵循”,一个“尊重”,一个“用好”,三者彼此连带是目前我们语文老师要面对、思考和探究的共同话题。

一、教师要有改革愿望与主动权,不是“被课改”

先说说心态。现在老师都很累,老师很难当,我们要呼吁为老师减负减压,多一点时间用在教书上,少做点形式主义的无用功。现在哪一行都累,大人、小孩压力山大,加上瘟疫、战争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世事变化莫测,都不容易。我们也只能少点抱怨,多一份职业的良心,在各种困难的夹缝中尽可能把本职工作做好。

教师本来就是理想的职业,选择了这一行,总要面对挑战,为了学生,为了理想,也为了未来,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我和大家一样,正在学习义教语文新课标,有很多理解不到位,或不理解的地方。也听到很多议论批评。这是正常的。

课标是政策性文件,要贯彻落地,先要有一个学习、讨论、领会的过程,容许有不同的声音。课标的制作过程有很多思想碰撞,并不完善,需要打磨的地方不少,有议论也是正常的,应当经过试验,结合一线教学实际,去不断完善,逐步推开。

一线老师接触新课标,感到难懂,也有一些担心。担心什么?多年来课程改革的各种试验,名堂概念层出不穷,花架子很多,是“多动症”,大家对于形式主义的概念游戏已经反感,腻味。会不会又来一波运动式的课改?这种焦躁的情绪会阻碍我们学习贯彻新课标。我虽然对新课标的部分内容也有不同的想法,但认为新课标是理想的,向上的,它在探索改革的出路,预示着下一步语文课改的趋向,能够给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学带来理论刺激,带来改进的动力。

学习新课标是有相当难度的,心态要调整,往课改方面靠拢。还是要认真学习课标,支持课标,贯彻课标。我相信新课标的贯彻,不会再是运动式的革命,应当是结合实际的稳步的改革。

和此前的义教语文课标相比,新版课标的理论性增强,概念很多,新提法很多,学习新课标会碰到一些概念理解上的困难。诸如“核心素养”“素养型课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主题引领”“真实的语用情境”“学习情境”“混合式语文学习”“语文实践活动主线”“课程主题与载体”“过程性评价”,等等。我们阅读时需要穿越概念的“丛林”,弄清楚哪些是核心的概念?其内涵是什么?提出的理由是什么?多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这些概念所蕴含的教学观念或者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善有哪些针对性?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是否有落实的可能?等等。

课标本来就是全国语文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标准,基本要求,至于怎么去实施,达到标准,教无定法,一线老师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但是这一版新课标除了基本标准,还提出很多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希望通过课标的实施,去实现课程改革。其功能增加了,内容庞杂,篇幅很大,比2011年版义教语文课标的篇幅多了几乎一倍。我们怎么学习?建议先把课标通读一遍,梳理其6个部分组成的思路,分辨各部分的逻辑,找出贯彻全文的主要概念,然后化繁为简,厚的读成薄的,转化为我们能理解、好把握的几条基本的课改措施。

了解课标其基本思路与主要观念之后,就要“对标”,找差距,确定改进教学的路向。但首先要自信,要有改革的愿望和主动性,不要“被改革”。能否调动广大老师改革的愿望与主动性,是课标能否落实的关键。

很多老师可能认为课标太理想化,与自己的教学差距太大了,实施课标的要求,等于完全否定现有的教学,推倒重来。这确实有点吓人。我能理解一线老师的担忧。现在是有这样的观点,认为以往和现今的语文教学全都是死记硬背的,是受到古代读经、讲经那种模式消极影响的,是知识点能力点线性推进地训练的,新课标的实施,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这种说法对以前的语文教学几乎完全否定,并不符合事实,他们看不到多年来课改已有的进步,以为提出新观念新方法,就意味着颠覆过去,和现有的教学习惯一刀两断。

语文教学几十年来、上百年来的贡献是巨大的,也积累了很多可贵的经验,最近十多年的课改,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能完全否定,推倒重来。我也相信,课标所指出的改革,包括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改变,不会是也不应当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的实施,不会再搞颠覆式的革命。我们老师自己心中有数,对于过去和现有的语文教学状况,有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要一笔抹杀,改革也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去改。

这一点很重要,教育的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比较起来,应当更加重视延续性,更加稳妥,要守正创新。“正”,就是传统语文教学和多年来课改的好的经验,所谓“创新”,贯彻新课标,必须尊重和承袭既有的好的经验,尊重教学实际,在这个基础上去“创新”。

当然,也要看到,现在的语文教学的确存在某些普遍性的问题,讲得“死”,刷题又太多,与考试的挂钩太紧,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与自主性。甚至还有一上课就敲黑板,列考点的,这完全是应试教育。这种语文教学是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不利于人才培养的。但造成这种弊病的原因不全是老师的问题,它跟整个应试的教育大环境是有关的。光是要求老师改,很难。面对我们的国情和学情,还是要实事求是,兼顾一点,尽可能让我们的学生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死。其实素质好的学生,很大可能也是考得好的,这个道理还是要清楚,所以还是要兼顾,要往素质教育靠拢。中考和高考也在改进,新课标在考试和测评方面也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强化过程评价,我们希望这些设想能够逐步实施。

贯彻新课标,实施某些新的课改措施,要体贴一线老师普遍的愿望与苦衷,唤起他们改革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教学的主动权,而不越改越失去教学的主动权,不是“被课改”。

下面我想围绕新课标的学习,和大家谈谈心,主要还是讨论一下开头说的,如何做到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

二、新旧课标有衔接,基本“标准”没有变

第一个问题,新课标和前一版课标是衔接的,并非推倒重来,“标准”并没有变。

课标,课标,就是课程的“标准”,其主要功能是给中小学语文教学制定一个“标准”,全国的中小学语文课,都必须达到这个“标准”。教学、考试乃至教材编写都必须按照“标准”。而在“标准”这方面,新课标并没有多少变化,基本上是顺着旧版课标的“标准”而来。各个学段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新课标和旧课标是几乎一样的。

譬如,一二年级学会认1600个字,会写800字;三四年级会认2500字,会写1600字;初中会认3500字,等等,没有变。阅读能力标准,三四年级学会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初中默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写作的标准,小学低年级写话,中高年级习作,初中写作,再有什么要求,等等。甚至连语法修辞知识的要点,写字的基本字表,常用字表,都没有变。古诗文背诵小学到初中共136篇,其中小学75篇,初中61篇,新版课标只是删去初中1篇,整个135篇,基本不变。“标准”有很多是可以量化的,是教学必须达到的基本水准,全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都要达到的标准。

现在我们使用的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严格按照课标的“标准”来编写的。比如小学的识字写字教学,听说读写从小学到初中的教学梯度,也都是按照课标来组织的。我们只要按照统编教材体系架构,分学年逐步地推进,就能够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我们学习新课标,不能只是看“新变”的部分,更要看“不变”的标准。课标,课标,一定要注意“标准”。

三、让语文教育的站位更高,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新课标提出了立德树人,站位高了,视野开阔了。课标的开头阐述课程性质,就提到“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我们编义教语文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时,就意识到要把立德树人和培养“三有”作为指导思想,也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过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很高的标准,又是很实际的要求。

培养“三有”的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不是口号,是社会发展提出的严峻的要求,大家也都感到必须要这样做。一个社会,不可能要求全体公民都有很高的理想道德境界,但教育必须有这样高的站位,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如果教育的站位不高,失去理想,整个社会的精神必然坠落低下。

但是立德树人,三观教育,在语文课中不是贴标签,不是穿鞋戴帽,不是过分的教化,而是熏陶化育,四个字叫“润物无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这个意识,语文课就真正能起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四、“语文核心素养”纲举目张

再讲讲“语文核心素养”。以前的课标也提过“语文素养”,但没有“核心”两个字。语文素养可能很多,通常我们会想到这是指听、说、读、写能力,或者加上文化文学修养等等,但仍然比较模糊。新课标提出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即是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语文学科的定位这样就清晰了,可以说长期以来关于语文是什么,语文要教什么,学什么等等问题的争论,也大致可以终结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在整个义教语文课标中纲举目张,引出很多理论生长点。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我想重点说说对“思维能力”的理解。新课标提到语文学习中的联想,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能力,特别提出要重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其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以前我们比较少注意,我们通常会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比如读一首诗,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这里有联想,其实还有感悟,有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这次新课标特别提到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对于语文教学是有启示意义的。

对于小学初中学生来说,保护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很重要的就是要注重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课标还提到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这特性太多了,但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都会碰到的,要有这些方面的意识。

我再举个例子,为何要不断训练写作?不只是为了学会写文章,更要紧的是通过写作训练来达到思维训练。新课标把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重要的部分,对改进语文教学是有重要启示的,因为长久以来,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弱项。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也是我们学习新课标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提法。其中要求通过审美的体验、评价来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还有品位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而以前我们未能充分重视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摆在第一位的“文化自信”。为什么特别强调?现代社会的发展,物质、商品的极大丰富,但也出现精神贫困的问题,尤其是国际矛盾斗争的加剧,如何立国,如何凝聚和振奋国人的精神,如何挽救道德滑坡?需要文化自信。现在这个问题强调很多了,但是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还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要批判抛弃那些腐朽的,不合和现代社会的这样传统文化的部分,挖掘优秀的成分,处理好创造性地转化跟创新地发展的关系,所以这是比较难的。

我们要强调文化自信,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学习怎么分析看待文化现象。这是比较难、但又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的能力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升,还有文化传承,文化理解,都是应该以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为基础的,我提出“以一带三”,就是这个意思。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整体性的,具体到每个单元某一课的学习,可能会比较偏重其中某一两个方面,但没有必要一项项单列去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